第40節
書迷正在閱讀:摧眉(年代 糙漢 女方粗口)、風里有你的聲音、[末世]男主黑化后,我被死纏爛打了、天降祥瑞(重生種田)、放學我等你喔、暖皇絕寵:棄妃鬧翻天、穿越后我養歪了一個娃、重生學霸的妖艷人生、戲精配戲骨、在克系星際游戲世界做npc
薛玉章用大半年的時間證明了他多少還是有點才學,至少還沒有一塌到底,而他本身又是郡王頭銜,若是將來真的走了商路,便是賺再多的錢,在京中那些勢利眼的貴人圈里也難真正抬起頭來。 楚慕將茶杯端在手上,好半晌都沒喝,又將茶杯蓋子蓋上,放到一邊,問薛玉章: “你將來就打算做生意了?郡王的面子不要了?” 薛玉章不知道楚慕什么意思,如實答道: “我當了好幾年郡王,人家該瞧不起我的還是瞧不起,也沒有人因為我是郡王就高看一眼,說到底,郡王的面子也不是靠‘郡王’兩個字就有的,從前我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才差點讓自己落得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場。做生意也沒什么,至少真金白銀在手,能給妻兒老母過得寬裕些,什么面子里子,我少要一些又不會礙著什么?!?/br> “你這話說的也有理?!背剿坪躅H為贊賞。 薛玉章聽楚慕如是說,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還以為楚慕要罵他呢。 “戶部前陣子出了個大案,你可有聽說過?”楚慕又問。 薛玉章想了想,道:“王爺是說那起子江南貪墨案?” 楚慕點頭,薛玉章道:“略有耳聞,但知之不詳?!?/br> “因為那案子,戶部從上到下要擼掉七八個官兒,左侍郎年邁,約莫兩三年以后就要告老,其下面的一個員外郎和一個主事皆涉案被捕,不知你這郡王出身的,可嫌棄六品主事的官兒???” 楚慕隨口對薛玉章問道。 薛玉章整個人都懵在當場,怔怔的看著楚慕,好半晌都沒反應過來,心里沒由來緊張起來,手腳似乎也有點發軟,茶杯一個沒端穩,直接滑掉到地上,發出杯具碎裂的響聲。 不少道目光聚集到薛玉章這邊,薛玉章手忙腳亂的站起身來,撣身上的水漬,暖閣里伺候的兩個丫鬟趕忙上前清理碎片。 外間老夫人問了聲:“里面怎么了?” 薛玉章一邊撓頭一邊語無倫次的回答:“哦,沒,杯子掉了,水潑了,沒事沒事?!?/br> 齊甯為此還特意轉過屏風看了一眼,確定只是碎了杯子,沒其他事情才轉回去。 待所有人都不再關注這邊之后,薛玉章才定下心神,坐回了楚慕身邊,湊近他悄悄問: “王爺您是跟我開玩笑的嗎?” 戶部是六部中最吃香的部門,戶部的一個六品主事,能抵得上一個禮部侍郎,這便是蔭封子弟最想要的‘實缺’,雖然官品不高,只有六品,但架不住手里有權啊,有了權,走到哪兒說話也就能響亮起來。更何況,薛玉章也沒少聽楚慕的話,楚慕還直接告訴他,戶部左侍郎年邁,兩三年就要告老還鄉,如今他若是進了戶部,在左侍郎手下做事,若做出成績,將來左侍郎也未必不會提拔推舉他做侍郎啊。 戶部左侍郎,管著財政和農業,對朝廷來說,這可是無比重要的部門。 這么大的餡兒餅砸下來,不怪薛玉章要激動了。 “這玩笑可一點都不好笑?!背秸f:“就說你做不做吧?!?/br> “做!”薛玉章這回就果斷了,生怕說晚了楚慕后悔。 楚慕又道:“本朝律法規定,為官者不得從商,你那什么蘭花坊怎么辦?” 薛玉章想了想后,說道: “蘭蝶軒的地契和鋪面全都是寫的齊甯的名字,那本就是她名下的產業,我不過幫著打理,沒什么相干?!?/br> “如此甚好。你年后便去戶部報道吧?!背揭诲N定音道。 薛玉章起身給楚慕一揖到底:“多謝王爺成全?!?/br> 楚慕將他扶起,薛玉章坐回座位,忽然想起來什么,又問: “那,我就這么直接去嗎?不用什么文書或者書信什么的嗎?” 楚慕篤定一笑:“怎么,怕我的話不好使?” 薛玉章趕忙搖頭:“不敢不敢?!?/br> “放心吧。你只管去便是,我會安排好一切,斷不會叫郡王爺白跑一趟的?!?/br> 楚慕如是保證,薛玉章聽得心花怒放,要不是怕楚慕說他張揚,他恨不得現在就去告訴齊甯這個好消息。 第52章 因為齊妤舅舅常年鎮守在邊關,不?;丶?,將軍府中就一個老太太和一位將軍夫人在府中,走動的親朋著實不多,國公府算是最親近的了,接著便是將軍夫人王氏的娘家兄弟。 王氏是參將府的長女,沒有兄弟,只有兩個庶妹,參將大人幾年前在戰場上傷了腿腳,李覃就讓他回京休養了,王大人覺得自己作為武將,既然傷了腿無法上陣殺敵,吏部硬是看在女婿的面子上讓他繼續在兵部閑混,心里實在過意不去,去年干脆辭了官,回鄉去了。 王氏的兩個庶妹分別嫁給了忠義伯府二老爺和工部員外郎的續弦夫人。 午飯過后,齊妤正陪兩位老太太打葉子牌,門房就來傳話,說是夫人的庶妹,忠義伯府的二夫人求見。 王氏坐在顧氏身旁給她看牌,聞言有些意外: “她怎的今日來了,往年可從來沒有過??煺埧煺??!?/br> 王氏說完之后,顧氏道:“你去迎迎,二夫人難得來。若是你們姐妹有私房話說,你便領去你院里,這里無妨的?!?/br> 顧氏覺得小王氏突然上門,肯定是來找jiejie說什么私密的事兒,怕王氏抹不開面兒為難,特意提點。 王氏感激顧氏體貼,辭了秦氏和齊妤她們便迎了出去。 齊甯頂上王氏來打牌,一牌還沒打完,王氏就又回來了,將她的庶妹忠義伯府二房夫人小王氏給帶了過來,讓人意外的是,居然還有小王氏的婆母,忠義伯夫人孫氏。 小王氏與王氏模樣生的不同,豐韻妖嬈,據說其生母曾經是響當當的北地胭脂,因為顏色好,才被王氏的父親王參將看中,不顧非議納為妾侍,所以這小王氏的容貌確實承襲了其母,這也是她一個小小的參將庶女能被忠義伯府二老爺看中,娶回去做二房夫人的首要原因。 王氏領著孫氏和小王氏進了耳房里來,小王氏熱情的給顧氏和秦氏請安,齊妤和齊甯算是這些人的晚輩,本想打過招呼后便離開,讓她們在里面說事,卻沒想到小王氏反過來拉住了齊妤。 “肅王妃怎的這般著急,難得遇見,不如坐下說說話嘛?!?/br> 小王氏說完之后,忠義伯夫人孫氏也客氣道: “是啊,說起來老身還是第一次與肅王妃見面呢,不如留下一同說說話也好?!?/br> 齊妤斂眸心道:看你們這架勢,不像只想說說話的樣子啊。 齊妤看向秦氏和顧氏,秦氏沒說話,顧氏看在兒媳的面子上,對齊妤道: “妤兒,要不……” 外祖母開了口,齊妤自然是要給面子的:“是?!?/br> 說了一圈寒暄問候的話,就在差點把齊妤的耐性磨光之前,忠義伯夫人終于切入了正題。 “肅王妃有所不知,我娘家是永慶郡王府洛陽縣的旁支,也是大戶人家出身,我有個侄子便是郡王府世子趙奎,不知肅王妃可有印象?”忠義伯夫人對齊妤問。 齊妤不動聲色的點頭:“聽說過,未曾見過?!?/br> 孫氏繼續說: “我說的太隱晦,肅王妃可能不太理解,我這么說吧,便是我那侄兒與國公府三小姐齊煙,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兩家曾有過接觸,國公夫人私下對郡王妃說過,想讓兩家親上加親,郡王妃那個時候沒有當面應允,但也沒有拒絕?!?/br> “只是近來老太妃的身子不太好,想回江南休養個一年半載,老太妃是最疼世子的,很想世子陪她一同去江南,這一耽擱,約莫就是幾年,郡王妃怕耽誤了齊三姑娘的前程,便對國公夫人據實相告,也是為了三姑娘著想的。怎料將與國公夫人說了之后,國公夫人大發雷霆,說什么也不允,還非要郡王府正月里就去換庚帖下聘,郡王妃既想成全世子的孝心,又不能駁了國公夫人的盛情,也是難做的?!?/br> 孫氏的話頭一旦打開,倒是說的相當利索,把前因后果一下子就說清楚了。 具體的意思就是趙家不想跟齊煙結親了,拿老太妃的身體做垡子來拒絕,可安氏不肯,還逼著人家正月里就下聘,趙家不想得罪她,這才借忠義伯夫人之口,正月初一到將軍府來,與齊妤說這些話。 齊妤放下手中茶杯,輕聲道: “這事兒在我聽來,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br> 孫氏一愣,堆笑說道:“對肅王妃而言自然不是大事,可郡王妃膝下便世子一個嫡親兒子,只要與世子有關,再小的事情她都覺得大的很?!?/br> 小王氏見齊妤神情淡然,她是個聰明人,眼珠子一轉便說道: “肅王妃既覺得是小事,那不如指點我們一二,讓我們回去也好跟郡王妃交代不是?” 孫氏贊賞二兒媳婦的話,她今日前來,自是想要肅王妃齊妤的說法。 都說齊國公府雖有老夫人和國公夫人,但真正能做主的除了國公之外,就是這個已經嫁人的嫡長女,只要齊妤肯管,便是嫡長女的身份奈何不了安氏,她還有肅王妃,攝政王妃的身份呢,管一個安氏絕對綽綽有余。 齊妤環顧廳中一圈,見顧氏和秦氏等都看著自己,秦氏面上似乎有些擔憂,齊妤笑道: “說什么交代不交代的。我先前說這件事簡單,其實就是很簡單。反正我至今都未曾聽說兩家確切定親的消息,既然沒有定親,那又何來交代,何來拒絕之說?” “京城中,適齡婚嫁的兒女私下里相看,親友間交談,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若私下里談一談,見一見便要上綱上線的定親,成親的話,那今后誰還敢說談婚論嫁?” 孫氏和小王氏對望一眼,仍有為難: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架不住國公夫人盛情難卻啊,還玩笑著說,若趙家臨陣反悔,讓她丟了顏面,齊國公府定會追究責任,這趙家如何抵得住齊國公府的責備呢?!?/br> 小王氏特別有眼頭見識,見丫鬟來給齊妤添茶,接過茶壺,主動上手給齊妤倒茶,小王氏與王氏是一個備份,齊妤怎么說都小一輩,不敢拿大,趕忙起身道謝,一番你請我請之后,齊妤才端著茶杯坐下。 知道今日若不給這婆媳倆一個準話,她們確實沒法到趙家交代,思慮后說道: “還請伯夫人和二夫人代為轉達郡王妃,我父親雖然脾氣暴躁些,但為人最公正,最講道理不過,而齊國公府也從未做過任何仗勢欺人的事情,若有人打著齊國公府的旗號在外仗勢欺人或為非作歹,齊國公府也絕不會坐視不理的?!?/br> 有了齊妤這番話,孫氏和小王氏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孫氏連連點頭: “哈哈哈,有了王妃這句話,郡王妃就能睡個好覺了?!?/br> 孫氏來的目的已經達到,并且得到了還算滿意的結果,又坐了一會兒后,便提出告辭,顧氏留了她們幾回,她們婉拒之后,顧氏讓王氏送她們出門。 齊甯看見人走之后,忍不住問: “這郡王妃也奇怪的,趙世子還沒跟齊煙定親,甚至連口頭承諾都沒有做,也就是雙方有點意思而已,他們干嘛這般為難?” 顧氏嘆道: “自然是擔心得罪齊國公府了。你們那繼母,也太霸道了?!庇謫枺骸翱哨w家怎會突然不想與齊三姑娘結親了?” “難道是因為那日在安國公府,齊煙和齊韻被姐夫掌嘴的事?趙家覺得她們丟了顏面,不堪良配嗎?”齊甯如是猜測。 秦氏也這般認為:“想來應該是了。唉,當初我便不同意將那兩個孩子認到齊家來,到底不是身邊長大的,來時都八、九歲了,好些個毛病根本扭不過來?!?/br> “說到底這單家怎么就肯輕易讓骨血認別人做親呢?”顧氏百思不得其解。 縱然安氏的丈夫亡了,他的一雙女兒也該在單家養著,又不是夫家沒人了,大姑娘跟著母親改嫁也是稀奇的事。 秦氏不好多說什么,當年李氏去世之后,秦氏有意讓李家的小女兒入府續弦,兒子本來也是情愿的,誰知一場宴席上喝醉了酒,做了遺憾終生的錯事,只得跟李家小女兒劃清界限,轉頭娶了安家那寡婦進門。 到今天為止,提起這件事來,秦氏心里都頗不是滋味的。 “依我看,趙家突然不想結親,也不會只因那日的事情,怕是與近來安國公府的諸番惡事有關吧?!鼻厥险f。 顧氏久居在家,沒什么應酬,因此對外面發生什么事情不甚了解,聞言問道: “安國公府近來怎樣了?” “我也是道聽途說的,做不得準,老jiejie聽過便罷?!鼻厥险f過后,便將自己知曉的合盤告知。 “我聽杜家大夫人說的,她娘家是大行臺,與安國公府沾著些親,據說進來以遠安侯府、朔寧侯府、韓國公府三大世家為首的十幾家都在聯手打壓安國公府的各處營生,安家的兒子和女婿們在朝中也是舉步維艱,一夜之間,安國公府就好像成了個活靶子,安國公近來光是與那些世家周旋就焦頭爛額了?!?/br> “雖說各家關起門來過各家的生活,可紙包不住火,天下也沒有不透風的墻,安國公府的遭遇便是他們自己想瞞也是瞞不住的。別家該知道的自然還是會知道,永榮郡王是再謹慎不過的人,怎肯在這風口浪尖與安國公府有牽連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