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92節
家里好過的人家的兒子,怎會往這皇宮里來當太監?張忠也不例外,要不是官員貪了賑災銀糧,他又如何會來當這無根閹人?如今見黎池不貪工匠的銀糧,甚至還掏自己腰包貼補工匠們十幾口做飯的大鐵鍋,張忠自然就心生好感。 而且黎和周此人,無論是對待何種人,都是溫和以待。那種溫和與包容(平等)的氣質,就像是從骨子里生出來的一樣。 不僅是張忠這樣從陰溝里爬起來的人,就連貞文帝這樣獨掌乾坤的人,都很喜歡黎池這樣的人,聰明卻有底線,知世故而又純粹。 “和周此人,確實勤勞務實?!?/br> 貞文帝突然想起來,“二十一不是給他府上求了一個太醫?他夫人是不是有喜了,身子不好?何時生產?” “圣上您沒記錯,黎夫人確實懷有身孕,宮太醫還說是一胞雙胎呢,這樣大人的身子難免會勞累些。臨盆日子可能在四五月份,不過雙胎變數大,早些晚些日子都不稀奇?!?/br> “哦?竟還是雙胎?有福氣?!必懳牡巯驈堉曳愿懒艘痪?,“給朕記著,到時黎和周夫人生產前,記得提醒朕,賞些好藥材給他?!?/br> “是,老奴定然記得牢牢的?!?/br> …… 水泥局這邊的建設收尾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一天,黎池來到位于石山下的自家水泥作坊,來給這邊的力夫們——如今已升為工頭商量一下,水泥局這邊五百工匠的帶教章程。 然后,黎池在駐守的士兵中,看見了一張臉熟的面孔。 ‘他怎么會在這里?’ 作者有話要說: 黎池是真的很會裝,也是真的很愛民,是一個有政治理想的人。 --小劇場(算是后世小番外) “黎池,字和周,號五實君子。這里插一句題外話,他的表字大家都知道,是燕高宗還是王爺時親自給他取的。這里有意思的是他的號…… 參考《燕太宗宮廷起居注》來看,燕太宗多次稱贊黎池‘務實‘,再有野史佐證,黎池在民間士林中有‘務實君子‘的美稱,所以他的號其實應該是‘務實君子‘。 不過因為黎池本人在日記中寫的是‘五實君子‘,我們就記成‘五實君子‘。接下來我們講講,何為‘五實‘……” 課堂上,語文老師在講解黎池的長篇史詩《望月懷古》時,說到課文下對作者的注釋時,中途發散了一下。 ……古今分割線…… 默默寫日記的黎池:我不要面子的嘛?‘務實君子‘一看就懂,沒一點深度,寫成‘五實君子‘,至少讓后人分析一下‘五實‘是哪五實。 第106章 ‘他怎么會在這里?‘ …… 黎池的記憶力很好,特別還是讓他印象深刻的‘當街退婚‘事件的主角之一:錢鐵匠,他當然一眼就能認出他。哪怕黎池只見過錢鐵匠一面,也就是當街退婚時的那一面。 不過黎池一眼認出錢鐵匠之后,并未上前去打招呼,想也是不可能的。黎池只是一眼掃過就罷了,并未盯著錢鐵匠一直看,或再三確認。 黎池腳步未停走進作坊,找到黎海和手邊無事的力夫們(現已是帶教工頭),與他們商定好了,作坊這邊派幾個工頭到水泥局去,水泥局那邊也過來百來工匠。 因為現在還需用到水泥,作坊這邊水泥生產不能停,就只能這樣交叉著帶教。 商定好之后,黎池想起剛在外面時看到的錢鐵匠。他一個匠戶且還是住坐匠戶,是鐵匠的話,每月都應該要在江淮行省的兵器局服工役,為何會成了京城西山大營的士兵? 于是黎池問到:“各位可有發現形跡可疑的人?” “西山官兵將這里守得如鐵桶般,連只蚊蟲都飛不進來一只,哪還混得進來可疑人?”一個工頭不理解黎池問這話的意思。 不過黎海領悟到了,他堂弟說的這可疑人,可能指的就是守軍中的,“和周,你放心,我會注意些的?!?/br> 黎池:“海哥,又要辛苦你了?!?/br> 黎海擺擺手,“說哪里的話?只是多留個心眼的事,哪有什么辛苦的?!?/br> 事情說完,黎池也就離開了,離開時也并未朝錢鐵匠方向看一眼。 四天之后,黎池又到作坊這邊來,看看工匠們學得如何了。 黎池巡視了派過來工匠們的學習進度,發現學得還不錯??赡茉賹W個三四天,就能調去水泥局那邊獨立開工了。 畢竟是匠戶人家,祖輩都是工匠,耳濡目染之下,學起這些來要比常人快些。 巡視完,黎池和黎海走到一邊,“看海哥似是有話要與我說,可是我上次說的那事有發現了?” 黎海一言難盡的樣子,“要說我發現的這幾天有異樣的人,還真只有黎溫了?!?/br> “黎溫?”黎池有些驚訝,“黎溫到這里來做甚么?” “你來之后的第二天,那黎溫帶著幾個小廝,說是閑來無事就到作坊里來轉轉,看看這水泥有什么稀罕的。不過被沈百戶手下的兵阻攔在外,在外面叫囂了好一會兒。 后來他說出了黎府大公子的身份,且說和周你在去年科考時在黎府住過——這事京城大多知道,于是就將他放了進來,他帶著小廝在作坊里轉了兩圈之后才離開?!?/br> 堂弟去平魯時,堂弟妹外出查賬發生的意外,黎海是知道的。從堂弟過年時沒給黎府送節禮拜年,他就知道兩家已經是決裂了。 “你恰好沒在?”黎池玩味地看著黎海。 黎海嘿嘿一笑,一副‘和周你知我甚深‘的表情,“對啊,可不是沒在嘛!等黎溫逛完離開,我才忙完出來?!?/br> “哈哈,海哥你真是忙啊?!?/br> 黎海也是個精的,與黎池兩人一起,心照不宣地笑了。 水泥的調配燒制,并不是在作坊里逛兩圈,就能學了去的。那讓黎溫在里面逛兩圈又何妨?等這事傳出去或日后追究起來,就可輕可重了。 黎池與黎海說完話后,準備再去一趟水泥局,然后差不多也到時間回城了。 就在黎池往作坊外走時,一個聲音喊到:“黎行走,可否請您幫小人看看,這調配比例是否合適?” 黎池離開的腳步停下,這工匠喊住他請教調配比例的行為,竟然感覺有點意思。 向正在配制生料的那名工匠走去時,黎池的眼角余光,掃到了一旁站崗的錢鐵匠。 黎池走到喊住他的那個工匠身邊,身體不著痕跡地一側,擋住了一個角度,“何匠,可有哪里有問題?” 何匠,正是當時還差一個牌長時,黎池隨眼緣點的那個牌長。 黎池當初點他做牌長,就是因為一眼看過去,他的雙眼最亮,一看就是個活泛機靈的。 何匠見黎池擋在他的左前方,就明白或許他領悟到了自己的意圖,“黎四老爺雖教過我,可我總是領悟不到那種感覺,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唉……” 何匠嘴里說著苦惱話,一雙晶亮眼睛卻頻頻朝黎池遞眼色。 黎池看著何匠一笑,“你們的黎四老爺,當初也是慢慢地試探摸索才掌握到手感的。前期就是這樣,你不用煩惱,做熟練了也就好了。 若不然,你跟本官到屋里面去,本官將調配比例和訣竅寫給你?你平常休息時費些精力,將它死記硬背得滾瓜爛熟,應該會有用?!?/br> “老何我手邊這些事情還沒做完呢,真的走不開啊,再說我也笨得很,恐怕背不下來?!?/br> 看來,這何匠已經被錢鐵匠看住了。若是跟他走,那錢鐵匠恐會疑心,這樣會打草驚蛇。 黎池朝何匠做了一個口型——‘左前方、可疑‘,何匠微微一個點頭,動作幅度不敢做大了,怕錢鐵匠看出來。 “你倒是與你們黎四老爺一樣,一說背記點東西,就各種找借口,這可不行。這樣,本官今天清閑,這就去寫下來,稍后再給你拿來?!?/br> 對于何匠的言語暗示,以及表情明示的雙重拒絕,黎池安撫地拍拍何匠的肩膀,“何匠,本官相信你,定能背下來的!你可是本官親自點的牌長,本官很看好你?!?/br> 何匠咬咬牙,決定干了!“何匠我可是您親自點的牌長!要趕快學會才能服眾,可不能給您丟臉!那就麻煩黎行走您了,幫小人我寫一張,我一定給死記硬背熟了!” 黎池贊許地頷首,“這才對,本官這就去給你寫來,不過一時記不住也無礙,慢慢來,不用著急?!?/br> 何匠知道自己是誘餌了,可黎大人還說釣不上來‘魚‘也無礙,心中有些感動,“黎行走您放心,我一定好好背熟!” “好,有志氣?!崩璩嘏呐暮谓车募绨?。 之后就返回去,找來紙筆寫了‘水泥調配比例和訣竅‘。 黎池拿著寫得滿滿當當的兩張紙,特意沒有折疊,讓人一看就知道紙上寫著東西?!皝?,這就是調配比例和訣竅,你拿著?!?/br> “黎行走,不是說這水泥配方要保密嗎?” “若對你們還要保密,這水泥還燒不燒了?你背熟后把它毀了就是?!?/br> “哦哦,小人明白了?!?/br> …… 黎池從作坊中出來后,照樣去了水泥局,與在此駐守的沈百戶談了一盞茶時間。然后就去巡視工匠們的學習情況去了。 巡視完,黎池騎馬回了城。 第二日,黎池去了翰林院點卯,在翰林院呆了半天之后,就有事提前離開了。 提前離開的黎池,去找了趙儉。 在去年黎池進京趕考前后,貞文帝就已經為趙儉指婚國子監裘祭酒之女了,原以為去年年內就完婚的。 結果陰差陽錯,欽天監看的幾個兩個吉日:一個中秋后、一個臘月底,竟都很忙,給耽擱至今。 原本皇子的婚期是提前就定下的,再如何忙也不能耽擱皇子的大婚。但大燕皇室這一代的皇子,命格似乎有些特殊……于是都是先準備著,等時間到了估摸能沒事發生,再提前些天說出婚期。 現在趙儉的婚事,正緊鑼密鼓地準備中,勢必要趕在四月初五那天,成功舉行大婚。 黎池來找趙儉時,他正忙著和內務府大臣商量大婚事情。 聽到門房來報,想到大婚事宜要商議的還很多,就與內務府大臣另約了時間再行詳談,然后接待了黎池。 “和周,你最近不是正忙著水泥局籌建?到我府上來,可是有事需幫忙?” 因為兩人此時是在趙儉的書房談話,于是黎池就直接稱呼他‘趙兄‘,“最近確實忙于水泥局的籌建,不過還算順遂,倒是有另一事想和趙兄說一說……” 黎池猜到趙儉是重生的,但無論如何也是猜不到:趙儉與嚴琳瑯的前世糾葛,畢竟他不是先知。 趙儉聽了黎池說錢鐵匠的可疑之處,心里也是有些一言難盡。 “……所以,我讓沈百戶注意暗中保護那何匠,以及何匠家人——怕錢鐵匠是以此來要挾他的。若是那錢鐵匠真有不妥、上了鉤,他拿到那兩張調配比例和訣竅之后,總要與他背后之人接頭的。到時他輪班離開作坊之后,就需要趙兄幫忙了?!?/br> 趙儉覺得自己這輩子重活之后,腦子都清醒多了,如今想起上輩子的王妃時,已經心無波瀾。此時聽到前王妃的丈夫,或許有盜取朝廷機密之嫌,只覺有些神奇。 “和周,你放心,一旦那錢鐵匠離開作坊,我就派人去盯著?!壁w儉應下了黎池的請托,“若到時人贓俱獲,本王倒是想看看,究竟是何人在密謀盜取朝廷機密!” 黎池之后又與趙儉在書房里談了一會兒,談水泥局選址和籌建,又初步交流了各行省地方的水泥局,該如何選址。 畢竟黎池這‘工部行走‘的官職,除了全權籌建京城水泥局之外,還有協助趙儉布局地方水泥局的選址。 不過這事不急,要等京城水泥局運轉正常之后,才開始定址地方水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