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73節
當天徐素準備了一桌好酒菜,三人一起吃喝閑聊,過得很是愉快。 休沐回去之后的第一天,榜眼孫玉林和探花李乾桉,也終于返京來翰林院上班點卯了。那天同來的還有一個錢姓庶吉士,毫無意外地他是錢翰林的族中后輩。 黎池在狀元游街和瓊林宴上時,就與榜眼和探花兩人結識了,兩人在翰林院中沒有熟人的情況下,黎池就成功將兩人拉入到了他們之中。 至此,翰林院新的陣營格局已經成型。 翰林院的老人們,孤立黎池三人、逼其就范,讓黎池唯他們馬首是瞻不成。反而讓給黎池凝聚了今科翰林院新人,在翰林院內形成了一個新派系,這是翰林院老人們沒有想到的。 就連黎池事先也沒想到,雙方一步一步地冷漠對峙,竟就分成了兩個陣營。不過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再散了陣營融入到對方的群體中去,也是不可能的了。 如今翰林院內的格局是:正五品掌院學士王掌院,作為翰林院最高長官,哪派都不靠。 從五品侍讀學士唐翰林,是偏黎池他們‘新翰林‘的。從五品侍講學士錢翰林,則是偏‘老翰林‘。 翰林院正常的人員構成是,正五品掌院學士一人,從五品侍讀和侍講學士各兩人,正六品侍讀侍講各兩人。從六品修撰、正七品編修、從七品檢討和無定級的庶吉士,皆無定員。 但翰林院的實際編制是沒滿的,現在侍讀學士和侍講學士皆只各有一人——唐翰林和錢翰林,侍讀侍講是空置的。如今翰林院共十五人,就有十二人是在‘無定員‘的職位上。 修完《資治通史》后,翰林院的人員就一直是入不敷出,可到了黎池他們這一科,新翰林幾乎就與老翰林的人數一樣多了。這也是老翰林們深覺危機重重,決定先孤立并最終收服黎池他們的原因。 結果當然是沒有收服成功的,黎池拉了他們那科的新進翰林,自成一派。 …… 一旬過去又一旬,六月下旬也即將結束時,翰林院又將迎來一旬一天的休沐日。 兩天前趙儉讓幕僚諶青帶了話,說是這次休沐日要到黎池府上來,要與他談些事情。 雖說趙儉與黎池是以朋友相交,但他的身份到底是皇子王爺,黎池當天回來說過這事之后,徐素就開始準備起來了。 黎池從翰林院下衙回來,換過衣服后晚飯也就開飯了。 “今天這爆炒腰花是你親自下廚做的?”黎池仔細咀嚼品嘗著,秉承著‘多多夸贊妻子‘的夫妻相處之道,語氣真誠地夸獎到:“鮮香滑嫩!你的手藝又進步了!” 徐素笑著夾了一筷子腰花,放到黎池面前的碗里,“既然味道好,那就多吃點?!?/br> “你辛苦了,你也嘗嘗你自己的手藝……”黎池給徐素也夾了一筷子腰花,“味道是真的好,我保準沒騙你?!?/br> 黎海最近吃晚飯時,埋頭默默地扒白米飯的次數增多了…… 黎池見黎海只扒米飯吃的樣子,招呼到:“海哥?自己夾菜吃啊,今晚的菜味道很好的,尤其是你弟妹親手做的這道爆炒腰花?!?/br> “嗯嗯,吃菜吃菜?!崩韬A了一筷子清炒筍絲,嚼在嘴里嘎嘣嘎嘣脆。 徐素說起明天趙儉要到府里來的事,“我今天盯著兩個小廝和丫鬟,將府中里里外外都整理了一遍。菜色也都和梅廚娘商量好了,我明日再親手做一道糖醋魚和一道白切雞,你說這樣可好?” “有你安排,我再放心不過了?!崩璩叵肓讼?,問起茶水的事情,“儉王與我一樣,都不愛喝放了調料的茶水,明日準備的可是清茶?” “是清茶。備的茶葉是二十兩銀子一兩的芒山春茶,你最愛喝的?!?/br> 在浯陽老家時,黎池通過一次做東以及一場大婚,收了價值約五千兩銀子的禮??缮暇r卻只帶了淘換出的一千兩銀票,而這筆銀子,早就在搬進狀元府前后就已經用完了。 現在家里花銷的銀錢,已經是從賞賜的那六百兩黃金中拿的了。雖然六百兩黃金換成白銀得有六千多兩,但京城物價貴、花銷大,還是得節約著用。 “二十兩銀子一兩的芒山春茶,也只有儉王這樣的貴客臨門,才能蹭著喝一喝了?!?/br> 徐素見黎池說得可憐兮兮的樣子,提了個建議:“不若我們將家里的錢拿出來,去買一個鋪面?之后不論是賃出去收租子,還是自己做些買賣,雖然慢些、但總歸是賺的,也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吃老本?!?/br> 黎海聽到徐素這個建議,停下扒飯的動作,雙眼晶亮:“弟妹這個想法好!你們買了鋪面后,開個胭脂布料鋪子、點心鋪子這些的,都不用去找外人!我就可以去當這個掌柜,保準給你們經營得財源滾滾來!” 黎池看黎海這樣興奮的樣子,覺得他四堂哥確實是喜歡經商的。 不過黎池暫時還并不打算買鋪面,也不打算經營一個店面?!百I鋪面的事,暫時還不做打算。至于海哥,你最近這閑得發慌的日子,或許明天之后就將一去不返了?!?/br> 徐素看黎池的樣子,想必他對儉王明日到府來談的事情,心中已有猜測。既然他心有成算,徐素也不再多說。 “真的?”黎海東游西蕩了這么些年,竟也有感覺閑得發慌的時候,也是有些稀罕了。 “十有八九是的?!?/br> …… 第二日上午,趙儉身后跟著四個帶刀護衛,帶著諶青來到黎池的狀元府。 既然趙儉說今日是朋友間的拜訪,黎池也就沒有盛裝出迎。 將趙儉迎進府之后,黎池帶著徐素和黎海上前見禮。 “臣(臣婦、草民)拜見儉王殿下!” “快起快起!”趙儉彎腰將黎池扶起來。 “這位就是弟妹了?”趙儉從諶青手上拿過一個禮盒,“以前就聽和周說他的妻子如何如何好,今日一見弟妹,才知和周沒有騙我。來,這是給你準備的見面禮!” 儉王稱呼她為‘弟妹‘,又特地給她備了一份見面禮,這讓徐素有些猝不及防,也讓她對丈夫與儉王的交情有了新的認知。 徐素還算大方地接過禮盒,然后屈膝謝過,“臣婦謝過儉王殿下?!?/br> 既然已經見過禮,黎池就對徐素說到:“勞累你去張羅茶水和午飯了?!?/br> 徐素笑著退了下去,黎海也很識趣地找了個借口離開。 “走走,趙兄,我們進屋去說話!” 第83章 黎池將趙儉帶進了他在前院的書房。 “和周這書房,甚是大方實用?!壁w儉進入黎池的書房后環視四周,感嘆道。 對自己書房的布置陳設,黎池有自知之明得很,“哈哈,趙兄為夸贊我這書房一句,搜刮詞句怕是辛苦了!” “趙兄請坐,諶公子也請坐?!崩璩卣泻糁鴥扇俗?。 諶青跟著坐下后,打量起黎池書房內的布置來。 靠墻一排朱紅漆書架,靠窗一張黑漆書案、案后一把圈椅,案頭一個書畫缸,再就是屋正中的一張朱紅漆圓桌及配套圓凳。 屋中除這些必要陳設外,再無其他。要不是書架和書案上該有的書冊和文房四寶都有,書畫缸里也放有不少字紙,否則諶青甚至要懷疑這個書房,是否有常被用過了。 如此簡單到可說簡陋的書房,與諶青想象中六元及第狀元的書房不一樣,簡陋與風雅之間,隔了十萬八千里。 “和周這書房布置雖簡單,但必需的陳設都有,可不就是簡單且實用?”趙儉并不承認他為稱贊一句黎池的書房,絞盡了腦汁,“也不必去附庸風雅,不必去添那些精巧古玩、名人字畫,用來增添門面,如此就很好?!?/br> “哈哈,趙兄你??!夸起人來實在是努力且認真?!崩璩毓笮Φ??!翱哨w兄啊,你以為我為何將書房布置成這樣?” “為何?”趙儉是真的有些好奇。 黎池指指空蕩蕩的墻壁,再點點只放了書冊的樸素書架,“還不是因為囊中羞澀。若是我手頭寬裕,我還是很樂意去淘買些精巧古玩和名人字畫,附庸一番風雅、裝點一下門面的!” “哈哈哈!和周你??!調侃起你自己來,也是這樣不遺余力?!壁w儉好笑地搖搖頭。 此時徐素親自前來上茶,黎池接過茶盤,拿出茶壺和茶杯開始給趙儉倒茶。 一邊倒茶一邊對徐素說:“中午的飯菜你多費些心,雖我們家中并無珍饈美味,卻也要拿出最好的來款待趙兄和諶公子?!?/br> 今天的飯菜和茶水款待等,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徐素也明白黎池這么說,不過是在客人面前表示一下他們的待客至誠?!昂?,我稍后就去廚房盯著,再親手做兩道拿手菜?!?/br> “早就聽說翰林院中,就數你黎和周每日上衙帶的點心,最是精致美味。中午就有幸品嘗到這份傳說中的手藝,今日真是來得值了!” “儉王殿下謬贊了?!毙焖厍ブx過趙儉的夸贊。 黎池倒好了茶,對身邊的徐素笑笑,“你去,拿出你最好的手藝來?!?/br> “好?!毙焖匦χ鴮璩攸c點頭,就轉身出去了。 寒暄過了,談話氣氛也營造起來了,接下來就該進入此次談話的主題了。 趙儉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到:“和周你說囊中羞澀,那你可是忘了你還有一個賺錢的絕妙法子?” 黎池狀似疑惑地問到:“哦?趙兄所說的是?” “就是你在鄉試鹿鳴宴上所說的水……治水良物啊?!壁w儉繼續說道,“若和周你能將那治水良物燒制出來,真是水滲不透、百年不朽的話,何愁沒有金銀賞賜?到時你不再囊中羞澀了,也就能附庸風雅一回,將這書房好好布置一下了?!?/br> 黎池恍然大悟般,“原來趙兄所說是這事。自鹿鳴宴上趙兄叮囑過之后,我就一直沒敢忘,最近閑暇了也一直有在琢磨這事?!?/br> “琢磨得如何?” “不談是否為治水良物,歸根究底,那就只是一種黏合加固的東西而已,我先姑且將之稱為‘石泥‘。其實這種‘石泥‘早已有之、并不稀罕,所以或許并沒有繼續研究和燒制的必要。 這都是我在查閱了一些史料后,方才得知的?!?/br> 聽了黎池這話,趙儉驚詫不已!“你不是說水滲不透、百年不朽,是治水良物?怎么就沒有研究和燒制的必要了?” 黎池有些疑惑,雖然水泥和著石子而成的混凝土,確實可百年不朽,但他說過‘百年不朽‘這話嗎? 將疑惑丟一邊,針對趙儉的問題,黎池解釋到:“一個多月前返京途中,在經過一段河道時,我發現那一段河道的兩岸堤壩,與其他河段不同。問過之后才知道,那是用‘糯米灰漿‘澆筑的河堤,可保千百年不朽、不決堤。 我回京之后又查閱過一些史料,才知道如石泥這樣的東西早已有之?!?/br> 稍作停頓之后,黎池繼續說到: “先秦之前,有人發現蛤殼燒制而成的蜃灰加黃黏土混合,攪拌而成的混合物黏合加固的效果很顯著,于是之后周王就用‘蜃灰’來修建宮殿陵墓。 及至兩漢時,又出現了一種黏合加固效果更加顯著的‘三合土‘,即石灰、黏土和沙子按一定比例加水攪拌。當下民間建房子、砌墻等,就多是用的這種三合土來黏合加固。 而在南北朝時,‘糯米灰漿‘出現,將糯米煮爛后將漿汁倒入三合土,加羊桃藤汁和勻即成。它的黏合加固效果,較三合土更強。 這種‘糯米灰漿‘不僅黏合加固效果奇絕,且可保千百年不朽。如今官家修建城墻、宮殿、塔寺和皇陵等,用的皆是‘糯米灰漿‘。 所以,其實現在就已經有治水良物了。我們之前所說的‘石泥‘,其實并無必要去研究燒制?!?/br> 黎池這一段介紹從古至今的黏合加固混合物的話說完,趙儉就懵了! 這和他想象中的場景不一樣,他們今日應該是要探討如何燒制水泥的。結果黎池現在居然覺得,沒有必要去研究和燒制水泥? “和周,你沒試過,怎就知沒有必要呢?” 趙儉現在這樣一臉驚愕的神情,讓黎池有些疑惑:趙儉作為王爺,表情管理向來優秀,不至于這樣一驚一乍啊…… 黎池解釋道:“民間普通民眾用‘三合土‘,官家或富人有‘糯米灰漿‘可用,很顯然沒有必要再去研究‘石泥‘。 而‘石泥‘只不過是我一個不成熟的小發現而已,去試著燒制也可能只是在浪費錢財?!?/br> 真如黎池所說那樣,他不準備研究燒制水泥了?當然不是,他只是在掩飾而已。 若是直接侃侃而談如何燒制水泥,在此之前竟沒有一個猶豫、試探和試驗過程,不就太不合常理了嗎? 只是,黎池先前沒有料到,他在走著這個‘猶豫‘過程時,趙儉會是這樣的反應…… “和周,若是水…石泥的造價更加廉價,卻又有與‘糯米灰漿‘一樣、甚至更強的黏合加固效果,那就可以推而廣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