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69節
飯后,黎池和徐素這對新人,先跪下給堂上的黎鏢夫妻和黎棋夫妻敬了茶、見了禮,收到了帶著美好祝愿的見面禮。 隨后又與黎橋和黎林這兩支的眾人見了禮,互贈過見面禮。 唯一比黎池小的小叔子黎溏,徐素就給他做了一身衣裳,然后他回了新嫂嫂一幅字——他自己寫的字。 黎池拿過來黎溏寫的這幅字,仔細端詳片刻,“你這筆字勉強能見人了,可離小有所成還有些距離。以后還要勤加練習,知道嗎?” 黎溏委委屈屈地答應:“知道了?!?/br> 新婦三朝回門。大婚后第三天,黎池帶著禮物陪徐素回門,回門回來后,徐素也就正式入住黎家了。 徐素不是個害羞膽小的女子,黎家人也還算和善好相處,又有黎池在其中周轉,她很快就融入到了這個家庭中。 第78章 三場大婚下來,黎家眾人雖都已疲累不堪,可卻也欣慰不已。家中子孫立業之后終于成家,以后他們就只等著抱孫子(曾孫)了。 黎河在村中的新房早已建好,黎湖在縣城購置的院落也收拾出來了,不過兩對新婚夫妻都還沒搬到自己的新房去。而是依舊住在黎家的老院里,一家人整整齊齊地住上一段時間,等黎池他們去京城后再搬出去。 住得擠是擠了些,不過黎海和黎溏兩個未婚兄弟先去黎江家暫住段時間,也就住得下了。 黎家新進門的三個新婦,性格各不相同。黎河之妻秦氏,性格中帶著些書卷氣,卻也還算討喜。 黎湖之妻孫氏,或許是自小嬌養,養得有些嬌氣。不過黎家現在家境好起來了,這樣的性格目前倒也沒有大礙。 黎池之妻徐氏,或許是出嫁從夫?她竟與黎池有幾分相似,待人溫婉大方,處事也和和氣氣的。 性格迥異的三個女人加入黎家,又有生活習慣上的不同,很容易就會產生摩擦。不過索性兩方的本性都還算能容人,慢慢磨合下來,到底沒有產生大矛盾。 何況以后黎河夫妻兩要搬到自建的新房里去住,黎湖他們也要搬去縣城生活,黎池他們更是要到京城去,不生活在一起,也就會減少很多矛盾。 …… 家里女人之間的事,黎家男人們沒分多少心思在上面,他們有其他事情要cao心。 這就是黎池此次回鄉的另一件大事,即祭祖。 在黎池還沒回來之前,族里知道黎池中狀元后,就已經開始討論祭祖的事情。家族中但凡有大事喜事,就立即祭告祖先,已是這個時代風俗習慣。 等黎池一回鄉,族里就立馬準備起來。如:商討以何種形式祭祖?是否要給散居在外的族人去信?準備哪些祭品?參祭人員是定十四歲成丁以上的族中男性,還是全族的男女老少……等等。 等黎池忙完成親的事之后,有關祭祖的準備工作,族里也都已經商量準備完畢。 族中的后輩六元及第高中狀元,這樣的大喜事,祭祖場面須得盛大才行! 于是最后商定:祭祖分兩天,第一天上墳祭祖,第二天祠堂祭祖,全族男女老少全都參祭。 隨著定下的祭祖時間臨近,散居在外的有些族人在接到信之后,陸陸續續地開始返村。 住在村里的族人,也開始為祭祖忙碌起來,如準備祭品、冥錢、香燭等等。 而自回來后終于開始清閑些的黎池,在祭祖前幾天也接到一個任務。 “和周,你可否為此次祭祖寫兩篇祭文?” 黎池自然只能答‘可‘,然后開始琢磨怎么寫這兩篇祭文。 以前年節祭祖的祭文,多是族長捉筆,有時也會由族學先生撰寫。不過這次祭祖意義不同,由作為祭祖主角的他來寫祭文,也在情理之中。 黎池以前還真沒寫過祭文。不過他以前很多公文也沒寫過,百度幾篇或找找檔案中的例文,看看學學后也就會寫了。 于是黎池去找了先生黎槿,請教過祭文格式和大致內容后,用了兩天寫出了兩篇祭文,拿去給族長看。 “到底是狀元寫的??!情真意切!氣勢磅礴!” 黎池謙虛地‘哪里哪里‘了一番。 黎池確實走‘務實精煉‘的文風,卻不代表他寫不了詞藻華麗的文章。 對記憶力很好的黎池來說,堆砌詞藻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像祭文這類更講究排場氣勢,實質內容不多的文章,黎池理所當然地能寫得不錯。 祭祖的第一天,村中全族男女老少和散居在外趕回來的族人,齊聚于埋葬著黎家祖祖輩輩的村尾丘陵緩坡上。 從頂上一眼望下去,坡上擠得密密麻麻的,只看得見人頭和墳塋,不見人群縫里腳下土地。 雖計算戶籍黃冊,黎水村黎家一共只有四十戶,可族人卻有近千人之數。只因一戶人至少有十幾二十人,甚至很多都是分家不分戶,這樣就能減少徭役負擔。 既然是黎池返鄉祭祖,首先就由黎池為這片墳墓群中輩分最高的一座墳墓,培上第一抔新土,再揮下修整墳墓的第一鋤。 “水字輩后人,上前焚紙!”主持祭祖的族長黎欽高聲道。 于是就有早已選好的幾位水字輩有為后人,其中就包括黎河和黎湖,幾人走到擺著三牲五畜祭品的祭桌前,開始在祭桌前的陶盆中焚燒紙錢。 “奏樂!讀祭文!” 樂聲奏起,黎池開始誦讀祭文: “貞文二十,歲在壬寅。日月其光,生之育之?;菸餆o疆,四時有序,萬品昭彰……” 讀過祭文,之后又有上前奉飯羹、奉茶湯、獻酒水、獻胙rou……然后上香,焚祭文,最后齊齊叩拜! 祭祖的過程雖繁瑣,卻也莊重肅穆,隨著祭祖流程的推進,讓人油然而生對家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等叩拜完之后,第一天上墳祭祖的儀式就算是正式結束。不過這時族人們還不能走,還要為墳墓培土和休整。 因為剛剛黎池只是走了個培土的儀式,象征性地揮了一鋤頭,就當做休整墳墓了而已。為這丘陵上的眾多墳墓培土和休整,現在才要開始,這也是族人們今天主要忙的事情。 第一天的上墳祭祖順利完成后,第二天的祠堂祭祖也依舊順利結束了。 祠堂祭祖結束后,趁著此次祭祖時到場族人齊全,有一件事剛好借此機會說清楚。 族長黎欽出言將族人們留在原地,接著就將場地讓給了黎池。 “今日有族中眾多長輩在場,黎池一介后輩站出來說話,或許稍有失禮。 可黎池承蒙祖宗庇佑、族中扶持、家人養育,今朝方有幸得中進士。更因圣上仁慈、體恤文人,許予得中進士者‘千畝田地免賦、十戶人家免役‘。 而黎池今日所說,就是這免賦與免役的事?!?/br> 黎池此言一出,即使正身處莊重的祠堂中,也有許多族人忍不住交頭接耳。 相比黎池考中狀元后,為黎家帶來的盛大聲望這種看得見摸不著的好處。這‘千畝田地免賦、十戶人家免役‘的好處,可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 族人們在得知黎池中了狀元,他本人還未返鄉前,就已經在暢想他中狀元后的種種好處了。此時終于說到實在的好處,這讓族人們如何能不興奮? “黎池我得族中照拂甚多,我們血出同源,也是同根而生。如今我功名有成,自也該回饋族中。 十戶免役的名額,在與族長和族老們商討過后,一致認為應該分給子嗣單薄以致徭役繁重的人家。這已有結果,名單稍后就會給出。 而千畝田地免賦…… 黎水村黎家一共四十戶,按每戶二十畝地算,一千畝免賦田地的名額只是稍有余裕而已。黎家以后必也將發展壯大,這一點余裕就先留著。 至于寄居的報酬,則是繳納當季應繳田賦的十中之一?!?/br> 黎池說出田地寄居所收報酬后,族人們都驚訝不已。 “是應繳田賦的十中之一?而不是田地收成的十中之一?” “對啊對??!這也收得太少了?” 黎池有些滿意,為這些族人沒有疑惑為什么要收報酬,而是驚訝報酬收少了。 黎池寄居田地時所收報酬實在不多。舉個例子,黎家以前二十多畝地,收成在三十兩銀左右,田賦相關要繳四五兩銀。接受田地寄居后交出田賦的十分之一作為報酬,即四五百文錢。這連一兩銀都不到,真的只是意思意思地收了點報酬。 粗略一算,族中約八百畝田地寄居份額,黎池一年能收到的報酬約在十五六兩銀。這一點銀錢報酬,已不能讓現在的黎池看在眼里。 不過黎池現在圖謀的也不是銀錢報酬。而是通過免賦地份額,將黎水村黎家族人挾制住,以免族人們仗他的勢欺人,給他在后方裹亂。 從古至今不只有多少官員,敗在了族人家人拖后腿這一點上,黎池不想重蹈覆轍。 “本就是為回饋族中,我如何會收豐厚的報酬?可這田地寄居,卻也有些規矩要遵守的……” 說到這里,黎池稍一停頓,一向臉上帶笑的他笑顏微收,語氣也變得更加嚴肅: “既然是回饋族中,那么第一點規矩就是:這一千畝免賦田地的寄居份額,只能分給黎姓族人,外姓之人絕不許瓜分! 我們要知道,寄居份額是一次性的、分出去了收回后也無法再進行二次寄居。免賦份額可以收回,收回即作廢。 即是若將份額分給了外姓之人,他日族中田地增多,想將分出去的份額收回來,再分給本族人是不允許的。 這也是我為何不同意,將田地寄居的份額瓜分給外姓人的緣故。 第二點規矩,則是若田地寄居人戶,須得安分守己。若有違法背德、恃強凌弱和品行不端者,我立即就會收回寄居份額,即使份額收回后就將作廢。 這千畝田地免賦份額,進士本人收回即作廢,進士本人身死即作廢,或者朝廷收回即作廢。 所以希望眾位族人能好好珍惜,我也衷心祝愿這份免賦份額,能讓眾位族人的日子過得更加好?!?/br> 黎家族人既然要享受田地免賦的待遇,也就要遵守相應的規矩。若有某族人作jian犯科,黎池會收回給他的免賦份額;若是該族人的惡行甚至嚴重牽連到了黎池,或許朝廷會因此收回給他的千畝田地免賦份額; 若黎池身死,不管是受族人牽連致死、還是其他什么原因,甚至只是純粹短命,這千畝田地免賦份額都將作廢。只惠及于生前、不恩蔭至死后。 總之族人想要一直享受田地免賦的待遇,就必須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良民,且還要監督別人也做一個安分良民?;蛘邐^發科舉,自己去掙這份待遇。 甚至朝廷‘進士本人身死即作廢‘的規定,也在要求他們必須敦促族中后輩努力讀書,以免在黎池過世后后繼無人,失了這份待遇。 黎池用‘千畝田地免賦‘,牢牢挾制住族人,鞭策著他們在這個良性循環中向前走,大略地提前杜絕了族人們在后方裹亂。 …… 對于黎池祭祖時所說——‘外姓之人不可瓜分免賦份額‘,家中王氏和趙氏兩個伯母,以及黎江之妻李氏有些微詞。黎池的外家蘇家也非常不滿——不過蘇氏不在意、也沒理睬。 可能以前她們以為黎池名下有一千畝的免賦份額,再怎么也能為自己娘家爭取十幾二十畝?可沒曾想黎池全都分給黎家族人了,都沒想著給他們這些伯母和大嫂(的娘家)留一些。 不過她們和蘇家即使有意見,黎池也只當沒看出來,對此不予理睬。 這些微詞終于通過枕頭風,吹到了黎家男人黎橋、黎林和黎江的耳中,不過她們都沒有聽到想聽的話。 —‘和周雖然是當官了,可官場險惡,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這免賦份額能稍微讓族人們安分些過日子,不給他拖后腿。這樣等以后他升官發財了,我們日子也會好過很多,到時你隨便貼補你娘家的一點東西,都要比這免賦份額不知道值錢多少?!?/br> 這是作為家中長子的黎橋,勸長媳王氏的話。擺事實講道理后,王氏很快就接受了。 —‘你嫁入我黎家就是黎家人了!怎么還想著往娘家扒拉?你平常拿些吃的用的貼補娘家,我從來不多說??蛇@免賦份額,是那些小東西能比的嗎?!你還想拿去貼補娘家?!‘ 這是黎林訓斥直腸子妻子趙氏的話??赡苁抢枇峙c大嗓門的趙氏生活久了,也受到影響,將趙氏一頓吼,給吼得服服帖帖的。 —‘你一個大堂嫂的娘家,還想去要和周的免賦份額?開得了這個口嗎?親大嫂的娘家或許還可以。雖然我們確實處得跟親生兄弟一樣,但到底還是不一樣的?!?/br> 黎江兩句話問出口,李氏就無話可說了。 后來黎鏢和袁氏知道后,袁氏將三個兒媳叫到她屋里去,說了半個時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