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做個有錢人 第57節
可連身邊一同學刺繡的姐妹也這樣說,芮蘭不禁拿不定主意起來。雖然心里覺得小桃說得不對,但又找不出反駁的話。 于是芮蘭默然沒吱聲,低頭吃起飯來,卻沒有之前那么開心了。 另一邊,阿瑤也通過了考核,正滿臉興奮地看著木婉,“木老師,你快說說,有什么光榮任務要我們做?” “三個月后,在杭州有一個刺繡行業的展銷會,我想讓你們共同完成一部繡品?!?/br> 木婉一邊說著,一邊用清眸掃過教室中的女工,“這次的機會,對我對你們,都非常重要,如果能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今后我會以你們十二個人的名義,創立出品牌下的一支系列?!?/br> 對于自己的計劃,木婉從未想過要瞞著女工,更不會壓榨女工們的勞動力。若能成功,她很愿意將所得成果與女工分享。 女工們聞言,亦是各個瞪圓了眼睛,驚喜交加的同時,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會有這樣的好運氣。 木婉也看出她們的遲疑,便開口安慰道:“你們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你們平常的學習狀態,我都在留意。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只要你們繼續保持之前的認真,就一定能打出名聲?!?/br> “是!”女工們齊齊應聲。 只見女工們端坐著,臉上洋溢著期待與憧憬,木婉恍惚覺得,自己的“木家軍”已初見端倪。 隨即廢話不多說,木婉給每個女工發了一張國畫圖樣,是讓女工在正式開始任務前,用做練手用的,且在每一處標明了具體的繡法和用線。 “以后的日子,就要辛苦各位了,日常上課不能落下,只能利用課余時間做繡活?!蹦就衤杂星溉坏氐?。 阿瑤聽罷,毫不介意地拍著胸脯道:“木老師放心!我們保證圓滿完成任務!” “就你調皮!”木婉嗤笑一聲,遂撫掌道,“你們快去吃午飯罷?!?/br> 女工們收起圖樣,歡天喜地地端起飯盒去食堂。 劉姐走在最后,見木婉不似要吃飯的模樣,不由問道:“你不一起去吃飯么?” “我不去了,還約了朋友?!蹦就駵\笑拒絕。 于是劉姐點點頭,和大伙兒離開了教室。 木婉也背起包,趕往楊三水的工作室。她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去老師那里求一幅合適的畫。 到了地方,木婉直奔二樓,在畫室中找到楊三水。 “說吧,你這丫頭又來找我有什么事?”楊三水推推鼻梁上的眼睛,斜睨著木婉,“反正只要你來,肯定就是有要緊事,不然十天半個月也見不到你人影兒?!?/br> “哎呀,楊老師,我這不是在教女工刺繡嘛!”木婉嬉笑,眸中閃過狡黠,“您看,我整日學校工廠兩頭跑,這都累瘦啦!” 楊三水點了下木婉的額頭,知道她定是有求于自己,否則不會露出這般諂媚的笑容來。 果然過了一會兒,木婉環顧畫室中的作品,似在尋找著什么。 楊三水彎起唇角,也不開口問,只等著木婉自己說。 “楊老師,您最近畫的作品,都在這兒了么?”木婉邊問,邊走到畫作面前挨個駐足觀看。 “是啊,除了已經賣掉的,都在這了?!睏钊f著,又狐疑看向木婉,“怎么,你要買我的畫?” 木婉點點頭,直言道:“我想買幅您的作品,讓繡工臨摹?!?/br> “你自己不是可以設計圖樣,為什么非要買我的?”楊三水愈加疑惑。 自從木婉跟他學習,得到啟發后,便主要以自己設計的圖樣為主,還從未提出過與他合作。 聽到楊三水的疑問,木婉道:“這是要拿去參加展銷會的作品,我打算另辟蹊徑,不用木繡已經有的產品,而是改用名家畫作?!?/br> 說罷,木婉又看了看周圍的畫架,抿著唇似在思索。 “那我這里的作品,是沒有你滿意的吧?”楊三水已然看穿木婉的猶疑,隨即朗笑道,“說罷,你想要什么樣的?我這把老骨頭再給你畫一張就是!” 木婉頓時一喜,忽地又頓住,略有難色地說:“楊老師,我想要一幅三米長,兩米寬的國畫,您能在三天之內畫完么?” “別說三米長,就是五米長,我也不會耽誤你的事兒!” 楊三水頗為自信地道,遂又瞪了木婉一眼,“怎么著,你是看不起老人家的能耐?” “嘻嘻,我哪兒敢呀!楊老師寶刀不老,定能圓滿完成任務!”木婉頓時喜上眉梢。 “嘁,也不知你跟誰學的……”楊三水嗤笑,遂擺手道,“行了,你快走吧,我這要開始干活了,別在這礙我老頭子的事!” 木婉感激地笑笑,知道自己老師是顧念她要回去上課,故而不強留她。 告別了楊三水,木婉看看時間,還來得及,簡單在街邊小攤吃了頓便飯,又匆匆趕回工廠。 為了趕展銷會的進度,木婉也對教課計劃做了調整,下午的授課內容,又教了三種新的繡法,讓女工們當場練習。 木婉依舊是繞著教室,挨個指點女工。 正和一個女工說著話,突然背后傳來一聲“哎呀”。 木婉回頭,見是芮蘭不小心扎到了手指,忙上前遞上創口貼,關心道:“沒事吧?” “謝謝木老師,沒關系?!避翘m歉意地擦掉指尖的血跡,包起傷口。 因為初學者總會不小心扎到自己,木婉便一直隨身帶著創口貼,確實有一些女工用到過,但芮蘭卻是第一次出錯。 木婉不由得打量起芮蘭,見她眉間擰著,便問道:“你是有什么心事么?” 芮蘭遲疑地瞟了眼不遠處的小桃,咬了咬下唇,才小聲問道:“木老師,我很喜歡刺繡,可是……現在機器也能做這些事,您說,學了這些,以后會不會用不到了?” 第85章 目標85·出言挑釁 木婉聞言愣住,不少女工也聽見兩人的對話,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頭看向木婉。 看出眾人皆有疑問,木婉不禁暗嘆。 也許她一味教授繡法,卻忽略了這個世界的人,終究與她以前所處世界的不同。 如果想要有“木家軍”,僅讓繡工學習技法還遠遠不夠,在意識形態上,也要讓她們對刺繡產生認可才行。 這般想罷,木婉便淡聲道:“大家把繡活先放一下吧?!?/br> 隨后她走到講臺上,目光掃視一圈,并未回答芮蘭的問題,而是先問道:“你們知不知道,能夠刺繡的機器發明出來,最初是什么原因?” 女工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茫然答不出來。 她們平常只是做一些體力活,哪怕周圍隨處可見紡織機器,可誰也沒那個閑工夫,去想機器為何被發明。 見沒人應聲,木婉便開口道:“刺繡機器是被外國人發明的,而它被引進到國內,卻有一段故事?!?/br> 早在十幾年前,第一批大量的國外游客涌入國門。外賓游歷到蘇州時,在街頭遇見沿街叫賣的繡娘,立即被栩栩如生的繡品吸引。若非親眼所見,外賓根本想象不出,在遙遠的東方國度,人手能精巧至此。 外賓想花錢買下繡品,然而繡娘不懂外語,無奈之下,外賓便將鈔票一張一張遞到繡娘手中,直到繡娘點頭為止。 隨后外賓買到繡品,喜出望外而去?;貒?,逢人便拿出繡品炫耀,蘇繡也因此名揚海外。這之后,海外游客慕名而來,刺繡工藝品漸漸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刺繡機器也隨之引入國內。 聽完關于刺繡的故事,女工們各個詫異不已,愈加好奇木婉要說什么。 “刺繡機器,固然高效,但是它從誕生最初,就是為了冒充手工刺繡?!蹦就耥馇辶?,語氣中透露著一股堅定,“對于熱愛刺繡藝術品的人而言,遇到冒充手工刺繡的機繡仿制品,一定會非常憤怒,而不是歡喜?!?/br> 頓了頓,木婉才勾唇道:“繡花機的好壞,以它仿制刺繡的逼真度來決定。既然機器是為了模仿而生,你我這些被模仿者,又為何要擔心假的會頂替真的?” 教室里安靜一瞬,隨即響起低聲議論聲。 顯然木婉的話,改變了一些女工的想法,芮蘭亦是面帶愧色地看向木婉。 “可是,現在機器繡的,確實越來越好了啊?!毙√胰滩蛔〕雎?,見眾人看向自己,便又提高了音調,“機繡產品,比咱們手工繡得快,還便宜,既然都是同樣的東西,為什么人家不買便宜的,反而要買咱們這貴的?” 木婉的目光在小桃身上停住,雖然并未表露情緒,卻直教小桃莫名打了個哆嗦。 “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吧?”木婉轉眸看向其他女工,淺笑道,“既然這樣,今天咱們提前下課,我帶你們去城隍廟逛逛?!?/br> 聽說不用上課,還要去逛街,女工們愣過后,便歡呼著收拾東西,跟隨木婉前往城隍廟。阿瑤最是鬧騰,把自己的鴨舌帽戴在木婉頭上,又從教室里找出小旗子和擴音器,塞到木婉手里。 做完這些,阿瑤點頭大笑:“木老師,你現在就是木導游啦!” 于是浩浩蕩蕩的二三十人,分了三趟公交車,先后趕到城隍廟。 上海的城隍廟,不論一天中的什么時候,皆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而城隍廟中,繡品店比比皆是,是外國游客最愛光顧的地方。 木婉也不多說,帶著一眾女工逛起了街中的繡品店。 還要感謝阿瑤心血來潮的想法,因著木婉的打扮,繡品店的老板們只當她們是旅游團,根本沒想到,自己被同行當了回教學示范。 初時女工們還不知木婉為何要帶她們來此,只顧著瞧稀罕,但逛了兩三家后,女工們也漸漸看出其中奧妙。 “木老師,怎么這里都是賣機繡繡品的???”從一家繡品店走出后,阿瑤忍不住問。 以前沒有學刺繡的時候,阿瑤并不能分辨出手工刺繡和機繡的區別。 可現在,只消稍微細看,她便能從走線、陣法以及造型色彩上辨別出機繡。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就是這個意思了。 一旁的女工也忙點頭道:“是啊,竟然這幾家,一件手工繡品都沒有?!?/br> 聽見她們的話,小桃愈發自得,揚著頭說道:“那當然啦,機繡的便宜,人家又不傻,怎么會賣手工繡品?!?/br> 說著,她還瞟了木婉一眼。 被人挑釁,木婉并未惱怒,反而說道:“小桃說的沒有錯,不過你們可以再逛幾家,這次主要看顧客,尤其是那些外國游客?!?/br> 女工們也不知木婉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茫然遲疑間,又進了一家繡品店。 按照木婉的提醒,女工在看了一些繡品后,漸漸將目光掃向店里的顧客。 這一瞧,確實發現了不少端倪。 店里的確有許多顧客,然而最終付錢買繡品的,卻寥寥無幾。尤其那些穿戴高檔的顧客,一看就很有購買力,卻只掃視一圈便出了店。 還有那些外國游客,拿起繡品仔細查看,和同伴說著她們聽不懂的話,任憑繡品店老板如何用蹩腳的英語推銷,他們皆搖頭不買賬。 極個別最終買了繡品的顧客,瞧著也不像是熱愛刺繡工藝品的,更像是隨便買來意思一下。 見大伙兒都已有了想法,木婉為了不引起繡品店老板的注意,便招呼女工出店。 一出店門,便有女工興奮地說:“木老師!那些顧客居然也能看出這些不是手工刺繡誒!” “是啊,我還聽到那個老外一直說不要呢!”阿瑤也嬉笑著道。 “噗……阿瑤,你能聽得懂外語嗎?” 阿瑤聞言,自豪地揚著下巴,“我聽不懂外語,可‘no’我還是能聽懂的嘛!” 女工們嘰喳笑鬧著,既自豪于她們現在能分得出繡品真假,又為顧客并不買機繡的賬感到慶幸。 從逛第一家繡品店開始,芮蘭便很沉默。眼下看見顧客的反應,她更加恨不得鉆進地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