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節
李青林傾身的動作頓住,而后緩緩坐回位置上,“那冊子沒什么用處,放回去吧?!?/br> 這句話,是對何三叔說的。 何三叔將冊子放到其他冊子里頭:“還是讓侯爺過過目,以免有所疏漏?!?/br> 李青林陡然握緊拳頭,似有了怒意,何三叔及時將藥遞到他手邊,沉聲道:“公子,該吃藥了?!?/br> 李青林抬眸,極為平靜地定他一眼,端起藥碗一飲而盡。 何三叔輕垂的嘴角微微揚了揚,恭恭敬敬地將那疊冊子放到君瑤手邊,說道:“侯爺既然不在,就拜托公子轉交了?!?/br> 小丫頭見君瑤遲遲不喝藥,有些擔憂,也不管何三叔在做什么,徑直把藥遞給君瑤:“公子,快喝藥吧,都涼了?!?/br> 君瑤慢慢把藥喝下去,才拿起筷子去吃那些清淡的養生菜。李青林從來都是吃相斯文好看,而她卻是從來沒有如今天這樣食不知味。 一頓飯吃了許久的光景,君瑤強忍著在小丫頭的監管下吃下去一碗,李青林便要起身告辭了。 “既然侯爺還未曾回來,我就不多打擾了,你務必好好休息,早些好起來?!彼f道。 君瑤心不在焉地點點頭:“嗯?!?/br> 她定定地看著李青林與何三叔離開的背影,待他們離開視線范圍后,將那些冊子抱起來,帶回了自己房中。 一進門,君瑤就將門關上,連小丫頭都被攔在了門外。 作者有話要說: 新年快樂呀!大家出去玩了嗎? 第226章 線索一現 君瑤腦海中閃現過無數的畫面,無數的線索——在晉縣外林中所遇的殺手,與前朝有關的官銀,還有晉州的流放地,以及今日李青林送來的這本冊子。 這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在提醒著她,兄長就在晉州,或許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 越是接近,越是情怯,曾經的執念與沖動,到了現在都變成了踟躕。她緊緊地捏著冊子,遲遲不敢翻開,直到指尖泛白,有些涼意,才僵硬著手,遲鈍地翻開一頁。 四周鴉雀無聲,連書頁翻動的聲音,都在她耳畔被無限放大,書頁上的字,也紛紛撲面而來,撞進她眼底。 這上頭記錄著流放到此地服徭役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人已經死了,有的人還在艱困的活著。每看一人,君瑤的心就沉一分,這白紙黑字,好似十分厚重,又十分輕薄,將無數人的生死過往,聊聊幾筆就記錄完了。 翻了好一會兒之后,她才反省過來這山頭的人都是按流放的時間長短排列的。她估算了兄長流放的時間,翻起厚厚的一疊,似掀起了心頭一陣刺痛的巨浪。 她終于在一頁密密麻麻的字跡里,發現了兄長的名字——君瑜,于辛卯年六月,于城墻坍塌時,被活埋死亡。 君瑤死死地盯著這行字,反復看了數遍,她一字一字,好像思維停滯,怎么也沒辦法看懂這每一個字的意思。她雙眼模糊,淚水無聲潸然而下,落在書頁上,浸透紙張,那紙張一個個死亡的名字里,赫然有君瑜兩字! 這個君瑜,就是兄長的名字?亦或者這只是同名同姓的人。既然如此,為什么后頭還寫明了君瑜的家世?他只是一個被獲罪流放的人,他只是一個在流放時服徭役慘死的人,連葬身之地都沒有,被活活地掩埋在那防御的城墻下! 君瑤近乎窒息,緊緊地拽著這冊書,全身佝僂著,如溺水之人抓住最后的稻草。 下一刻,她豁然起身,將冊子放入懷中,橫沖直撞地出了門。她一路狂奔,在馬廄里牽了一匹馬,翻身騎上去,策馬奔馳! 風呼獵獵吹過,就如狂風夾著暴雪,從君瑤臉上撕裂而過。就好像兄長離開那時,滿城的風雪全部沉寂,只有兄長的身影,臨風挺拔,為她折下一枝芙蓉。 芙蓉還未開,兄長還沒回來! 身后有明長昱安排看護她的人快速追趕著,君瑤卻像發瘋了一樣,將馬打得飛快。沒人知道她到底要去哪里,沒人猜得出對晉縣和晉州尚且不熟的她,會去哪里。 君瑤十分清楚自己會去哪里,她要去那堵城墻看看,看看那面城墻,是否埋葬著她兄長的白骨! 兄長生,她誓要與他重逢,兄長逝,她也定要帶回他的骸骨! 君家滿門忠良,就算死亡,也不能無緣無故的流落,哪怕蒙受冤屈,魂魄也該回歸故里! 不知不覺,她滿臉的冰涼麻木,待雙眼模糊無法視物,她才知道自己的淚水已流干了。她策馬狂奔于廣袤的天地,而這偌大的天下,就只剩她一個人了。她的血親,一個個都已離去,只留下她一個人。 君瑤奔跑了極其漫長的時間,才停下來,那面防御的城墻已經在望,高高地聳立著,無情,冷漠。 這是晉縣的邊緣,是一處軍事要地,周圍依舊有不少服徭役的人,還有看守的官兵,擅闖者死! 直到高舉戈矛的守衛警惕地看向她,大有擋住她去路的勢頭,她才停下來。冷風獵獵,早就將她的淚水吹干,她面色蒼白,黑眼如墨,發絲隨風飛舞,策于馬背上的纖細身軀繃直如蓄勢待發的弓,如此讓人警惕生恐的狀態,宛如一頭隨時發起進攻的狼! 她心里閃過無數的盤算,終究沒有硬闖,而是調轉馬頭回避,隱到了一處破舊的拐角。那幾個守衛放松警惕,繼續在附近巡邏。 君瑤在隱蔽處眺望著,這處尚在修建且每年不斷修繕的防御城墻,似一座大山,沉沉地壓在地面上,這厚重高大的城墻,也是兄長的墳墓,是無數被流放至此的人的葬身之地。 過了不多久,那幾個守衛便開始換崗,君瑤將馬放走,讓它遠離此處去溜達,趁著這幾人換崗松懈的機會,快速進入了城門內。 這城墻之內,到處都是服徭役的人,他們被官兵驅趕著,鞭策著,毆打謾罵著,干著沉重勞苦的重活。他們身后高大的城墻,還有一座座用于防御外地的壁壘,就是他們日復一日修筑堆疊起來的。 君瑤躲在一處壕溝里,看見了一具不知何時死亡的尸體。這具干瘦如柴的男人尸體,在臨死前似乎還備受折磨,面色極其痛苦,死不瞑目。在他死后,就這樣被隨意丟棄,任由尸體暴露腐爛,無人理會。 君瑤用手捂住唇,心頭泛起悲憫與酸楚。她控制不住想象,兄長被流放到此處時,是否被被人如此屈辱地對待?他那樣高傲清白的人,怎么能承受得了? 就在此時,突然有人厲聲大喊:“有人闖進來了,趕緊搜!” 話音一落,原本四散在各處或偷懶或監管的人快速組織起來,開始緊張地在各處搜查尋找。這地方負責看管的人,大都是軍士出身,不被重用了才被下放到此處,搜查一個人并不困難。 君瑤心下一凜,抹了眼淚,扒下一件尸體上像樣的衣裳,胡亂裹在身上,用泥土涂黑了臉,從壁壘中隱蔽而出。她借著掩護,快速到了最近的廚房。這廚房十分簡陋,里頭的食物都是供苦力吃的,灶頭和其他廚具都無法提供遮蔽,唯有屋角的柴火堆可以藏人。 在搜查聲接近之前,君瑤鉆進了柴火堆里,迅速用厚厚的干草和木柴遮蔽了自己,調整呼吸,等待著搜查的人離去。 蜷縮在一方不得見人的天地里,在躲藏的慌亂之下,她才有心思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她知道自己在冒險,若被發現,還可能為明長昱增添麻煩。她凌亂地思索著應對的方向,隔著細微的空隙觀察著快速靠近的人。 這些人手握兵器,四處揮砍胡亂檢查,隨時可能發現她。 一道身影突然靠近,遮蔽了柴草外的光亮,君瑤的心幾乎停滯,又幾乎提到嗓子眼。就在她認為此人要揭開柴草時,突然又有人闖了進來,大聲道:“定遠侯來視察,快到外面去集合!” 站在柴草外的人,離君瑤只有咫尺,他陌生的身影,逼人危險的氣息,就如懸在君瑤頭上的刀。闖進來的人打斷了他的搜查,煞那間那此人的陰寒緩緩退去。柴草外的人轉身,沒有注意到君瑤,問了句:“搜到了沒?” 跟隨他來的人齊聲回答:“沒有?!?/br> “想必是躲到別處了,先去拜見侯爺?!?/br> 人影攢動很快就消失了,廚房里外也安靜了。君瑤卻不敢立刻放松戒備,等了一會兒后,確認不會有人進來,她才從柴草堆里出來,怕躲避的痕跡被人發現,又輕手輕腳地把柴草恢復原狀。 她自認警惕敏銳,卻不料有人已經悄無聲息地站在了她身后,抬手按住了她的肩膀。 君瑤驚恐地以為是那些搜查的人去而復返,下意識回身攻擊,那人的身手更勝于她,輕而易舉地就化解了,間不容發之刻,還對她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看清來人,君瑤的心猶如從懸崖邊移回安全之處:“明昭,怎么是你?” 明昭無奈地看著她:“侯爺讓我來尋你。你換身衣服,跟我出去,裝作什么都沒發生過,就當是隨侯爺來此處巡查的人?!?/br> 君瑤經歷了一番大起大落,心緒似湍急的流水翻攪過,得知明長昱真的來了,不寧的心緩緩得到安撫。她脫下身上的衣服,跟隨明昭一同出去。 廚房外還守著幾個明長昱的人,君瑤混進入,裝作與他們同行,且這時候大多數人都圍在明長昱身邊,不會輕易注意到她。 與明昭一同隨處走了走,四處看了看,君瑤與他一同回到明長昱身邊。 在觸及到明長昱關切而溫柔的目光時,君瑤的心底莫名的涌出脆弱,就如一只歷經風雨的候鳥,終于回巢后,將疲憊和不堪毫無防備地展露。她從始至終沒有聽見明長昱與這里的人說了什么,卻能敏銳地察覺到,那道屬于他的溫和直白的目光,始終包裹著她,呵護著她。 而后她隨著明長昱一同出了營帳,逐一地查看這座修建在晉縣要塞的防御工程。她知曉明長昱如此做的目的,在她不能光明正大地祭奠兄長的情況下,他盡量以最安全合理的方式,滿足她的愿望。 君瑤緩緩地踩著地上的泥土,用手撫摸著冰冷沉厚的墻面,觸了觸一株從墻縫里鉆出的雜草。在這樣艱困的貧瘠之地,在這樣寒冷的冬日,竟還能有草木生長。冥冥之中,她私心認為,這是兄長的亡靈在守護著。 明長昱停下來,對看管此處的振威校尉問道:“這城墻何時修建好的?” 振威校尉回答道:“在末將來這里之前就修建好了,不過這些年時有修復,偶爾有敵匪流竄,也將這墻損毀過。不過這座城墻相當牢固,是最堅實的防守?!?/br> 明長昱點點頭,又問:“流放到此處的人可都是朝廷重犯?” 振威校尉頷首:“大多都是,也有因犯了罪被流放到這里的平民商人?!?/br> 明長昱不再深問。 君瑤的心,已如翻滾的河流匯入寧靜浩瀚的星河,已平復安定。她木然僵滯的頭腦慢慢恢復清明,被悲傷和怨恨充斥的情緒也緩緩消弭。面對這片埋葬了兄長的一方貧瘠之土,她的潰敗一文不值,唯有再次起身,朝著最初的方向勇往直前。 所以,她要查明真相,還君家與兄長一個清白公道,哪怕危險重重,哪怕步步殺機,遍體鱗傷。 雖然明長昱是因君瑤的緣故臨時決定來此處查看,但他的所作所為依然有條不紊,讓人挑不出錯處。這兩日的突變接踵而至,晉州倉庫失火,失去一個有力的證據,他尚在調查,就得知君瑤策馬離開驛站前往此處的消息。 為了穩住形勢,到底還是來遲了一些,還好她沒有發生意外。從蓉城初始起,她始終冷靜自持,進退有度,從未有過大喜大悲,他曾以為,她就是這般淡然的人,卻不料只是因為一切都沒觸及到她的柔軟痛楚。她始終克制隱忍,也不知耗費了多大的心力,才壓抑住長久以來的情緒。 巡視完畢,一行人向振威都尉告別。而振威都尉手下的人,也沒有發現混進來的匪徒,只好作罷。恭恭敬敬地被送著離去,明長昱對君瑤說道:“上馬!” 先前君瑤騎來的馬已經被喚了回來,君瑤翻身上馬,馬兒自覺地靠近明長昱的坐騎,親昵地湊在一處并行。 明長昱從包裹中翻出一件披風,遞給她披上。這件衣服不是他的,尺碼于她正合適,細想就可知他平時將她所需的東西都備著。寒風吹不透披風,她深吸一口氣,攏緊了領子,低聲道:“是我沖動了?!?/br> 明長昱強忍著將她抱入懷里的沖動,低聲道:“你的確沖動?!?/br> 君瑤愣了愣,“下次不會了?!?/br> 明長昱輕嘆:“你又不是絕了七情六欲的人,偶爾沖動也無妨?!?/br> 她默了默,將懷中的冊子遞給他:“我只是想來看看,兄長亡靈逝去的地方?!?/br> 那一頁被她深深地捏拽過,已有了折痕,很容易翻到,其中細小的一行黑字,判定了她至親的生死。親情人倫,人之天性,更何況她如此渴望與兄長團聚??上чL久的期待落空,撐持了多年的力量陡然松懈,的確讓人絕望。尋常人的親人離世,尚且有一處墳塋,還有牌位,以供親人緬懷祭奠,而她的兄長,連尸骨都沒有找到,天地之大,也沒有他葬身之所,更是帶著滿身的冤屈,永久到了黃泉之下。 如何能安心?如何能甘心?若不就此發泄失控,豈非鐵石心腸的人? 馬兒溜達著,到了一處開闊高地,匯滿天地的清風擁攬著他們二人,明長昱翻身下馬,伸手將她抱下去,展開身上的披風將她裹入懷中。 “他不會蒙冤受屈的,我發誓,定還他一個公道清白!”他在她耳畔,信誓旦旦,鏗鏘有力地說道。 這聲聲句句,猶如擂鼓擂進君瑤心頭,她篤定他可以辦到。她也無比幸運,在她一路走到黑的路上,有他執燈同行,為她溫暖光明,給她陪伴。 她忍不住落淚,充斥著無數情緒的淚水潸然無聲而下。他有些無措,用袖子將她的淚水擦去,但她的眼淚就如天際的繁星,閃爍顫抖著,珍貴又無窮無盡。他向來處事從容不迫,都有化解之法,面對她的淚水,卻一籌莫展了。 跟隨而來的侍衛明昭等人眼觀鼻鼻觀心,紛紛回避。 明長昱憐惜不已,將她從頭到尾裹進披風里,如同掩藏了一個珍寶,不讓任何人看見,讓她可以在一片溫暖無風無寒的天地里,肆意地流淚,肆意地傾瀉情緒。 不知過了許久,她從披風里鉆出來,微亂的頭法毛茸茸的,明亮的雙眼紅紅的,水潤動人。他忍不住揉了揉她的頭發:“好些了沒?” 她點點頭:“沒給你惹麻煩嗎?” 明長昱的指尖輕輕撫過她耳畔的發絲,將她鬢角的絨毛揉亂,輕嘆一聲:“你以為,這重重看守的地方,你能輕易進得去?” 君瑤混沌的理智遲緩地分析著他話中的意思。那城墻之內,是用于防御外地和匪患的,那些官兵一則看守服徭役的人,二則戒備著敵匪,就算這些年很是平靜,沒有發生過戰患,當兵的戰斗力下降,但也不是可以小覷的。而君瑤輕而易舉就進去了,為何? 難道是故意讓她進去的?目的何在呢? 由他人告知真相,往往并不刻骨,明長昱就是想讓君瑤自己看清事實,讓她得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此事抽似剝繭,應從哪里開始?君瑤從明長昱手中拿走那本冊子,卻始終想不透其中的緣由。 “從蓉城唐仕雍之案開始,再到河安趙家一案,最后是于慎一案,你仔細想想,這些案子,看似沒有關聯,實則有冥冥的線索勾連著?!泵鏖L昱為她遮蔽著高處微寒的風,說話間溫熱的氣息,軟軟地浮在她耳邊。 這些話,似引線的針,慢慢地把思緒穿連起來。 唐仕雍與前朝有關,與她兄長的死有關,這是明長昱進入蓉城查唐府的原因。其后唐延試圖假死逃遁,大約有臨時起意的可能。唐仕雍應該是察覺了明長昱對唐家的懷疑,深怕他會從唐延之處得到線索,所以借著李晉殺唐延的機會,與唐延一同計劃了假死遁逃的事件??上麤]想到,唐延會因為救他和阮芷蘭返回,為了防止唐延被擒,唐仕雍只好狠心殺了自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