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第156章 恩怨分明 就事論事,當下要將趙無非之死與賈伯中之死審查清楚,且一并將河安背后黑手清算了。顧恒子所說的五年前的會試舞弊一案,明長昱會審查,不過卻想延后審查,至少要分清主次,將當下的要事處理完畢。 明長昱垂眼睇著跪地的顧恒子,修長如玉的手指輕輕捻著袖口,若有所思地說:“五年前的會試舞弊一案,與你身上的案子也有關聯,問案結束后,你自陳認罪書,將一切原委陳述清楚就好?!?/br> 顧恒子猛地撐起身,不肯罷休地跪地上前一步:“侯爺,你既已查清原委,為何不現在就判決?難道與河安大案相比,嚴韜舞弊就不足為道嗎?” 明長昱似笑非笑:“我這人做事,向來恩怨分明。讓我做事,需要條件。你要給我什么條件?” 顧恒子的脊梁佝僂下去,唇角壓得極低,耷拉下去,臉上拉出兩道深深的皺紋。而后,他緩緩抬眼,點了點頭。 明長昱玩味地輕點著手指,懶懶地換了舒適些的坐姿,說:“也好。五年前的會試舞弊案,實則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案子,不過是有人買通了監看貢院的官兵而已?!?/br> 他正欲簡單說清楚,如朽木雕像般的嚴韜突然囁嚅著唇,說:“是……是我父母,讓人去買通了監看貢院的官兵?!?/br> 說完,他長吁一口氣,如釋重負。積壓在心頭幾千個日夜的愧疚和不安,像洪水一般泄出了閘口。他深知往事一旦說出口,自己將被毀于一旦,可事已至此,除了讓內心的歉疚少一些,他已想不出別的方法來挽回。 電光火石之間,他腦海里閃現出一幕幕過往,走馬燈似的清晰地閃過。 他與顧恒子相識于幼時,同窗之誼,同學之情。兩人在相同的風雨陰晴里,聽過一樣的瑯瑯書聲,看過一樣的經史子集,甚至相約逃過學,一起頂撞過夫子…… 顧恒子才學斐然,天賦聰慧,深得夫子喜歡,每每作文策論,都會成為全院上下的典范。所有人對他抱以巨大的期望,包括他自己。他家境貧寒,家中只有一位兄長,早與他分家,讀書學習的錢,是過世的母親偷偷塞給他的。 嚴韜家境殷實,父親雖只是一個員外,但從不缺錢財,人脈也廣。是以嚴韜才學稍平庸些,也不乏有捧著他接近他的人。他與顧恒子同分到一間寢室,關系當然越來越親密。 閑暇時,兩人溫書論辯,互相分享學習心得,嚴韜也將自己好的東西備一份給顧恒子。 春日秋來,兩個少年學有所成,都過了鄉試,年紀尚輕,可前途無量。有人來向兩人提親,這兩人給出的婉拒說辭都一樣:“在下與恒子(韜兄)學未有成,如何能成家?” 時間一晃,又是三年,兩位青年滿懷希望地踏進了貢院,開始會試! 可不幸的事發生了,嚴韜在會試之前發燒重病,身體狀況十分糟糕,能勉強撐過會試三天不倒下去都萬幸了,如何還能做好試卷?這將嚴韜的父母急壞了,生怕自己兒子的前程斷送在這場會試上。雖說三年后可再考,但三年時間如何能蹉跎?何況三年后,到底是個什么情形還未可預料。 就在嚴父嚴母焦頭爛額中,他們突然想出一個辦法。進入貢院考試的人,經過層層檢查之后,會被分到各自的號房中答卷,考試時間為期三天,這三天不得與外界聯系,也不會有人進入貢院。但收卷的人可以,監考官可以,還有監守考生的官兵可以。他們打聽清楚監守考生的其中一名官兵,出了高價賄賂。 于是,會試最后一天,這位官兵,將一份微量的蒙汗藥,下到了顧恒子的水里。顧恒子答了半天試卷,廢了心神,當然要喝水解渴,于是就昏睡過去。 那位官兵趁機將顧恒子的答卷拿到了嚴韜的號房中。嚴韜事先并不知父母有這么的安排,堅決不肯看那張試卷一眼,心頭更是怒火中燒,屈辱不堪。官兵無奈,只能將其中一兩句念給他聽,之后見他死活不肯動筆,便匆忙將顧恒子的試卷帶回了顧恒子的號房中。 只可惜,顧恒子喝了摻了藥的水,睡到夜間都沒醒。那一晚,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場大雨,將官兵隨意仍在窗前桌上的卷面淋濕,大部分字跡模糊了。待顧恒子醒來時,考試時間已經結束,他那張未曾作答完畢就被淋濕的試卷,也早就被收走了。 那時候,他自己懊悔不已,自責自己竟會在會試時昏睡過去。放榜時,他自然落榜,而嚴韜榜上有名。 巨大的失意與懊悔將顧恒子擊敗。他痛恨自責,后悔自己竟在答卷時睡死過去,一度悲傷抑郁難以自拔。那段暗無天日的日子里,他渾渾噩噩的過去,每日昏昏欲睡,頭腦清醒的時候都很少,直到得知嚴韜要前往河安赴任。 那日風和日麗,楊柳滿道,相處多年的同窗好友,都相聚在京城外的短亭與嚴韜告別。顧恒子一下子從悲痛懊悔中清醒過來,念及好友將去,相逢不知何期,便匆忙趕去相送。如今回憶起來,嚴韜那時見到他,反應是有些微妙的。顧恒子本以為是因別離悲傷,嚴韜才冷漠寡言,甚至不曾正視他,卻原來是愧疚心虛,沒臉面對他。 考試敗落,好友冷漠離去,顧恒子當真陷入悲慘的境遇。家中貧寒,勉強糊口都已十分艱難,如何還能再拿出錢來供他念書考試?一番天人交戰后,他暫時放下科考入仕的念頭,賣起了字畫詩詞勉強圖個溫飽。幸而他在讀書時,認識些富貴子弟,有了些人脈,生意也漸漸好起來。也不知是老天垂憐還是他運氣好,竟讓他再次碰到那個在他水里下藥的官兵。 那日,他剛好將一幅新做好的畫送去趙尚書府中。這位趙大人是刑部尚書趙柏文,也恰好是會試的閱卷考官之一。趙尚書見他的畫,十分欣賞,問他姓名身份,他自薦之后,趙尚書老忽然想起,問:“你可是今年會試的考生?” 顧恒子答:“是?!?/br> 趙尚書老用挑剔困惑的目光看著他:“你寫的文章倒是出彩,只可惜許多字跡被水浸濕看不清,幾位考官也無法判斷好壞,故而沒法給你一個好名次。我看了其中幾句,覺得你心中有些丘壑,所觀所想倒是比其他考生更優秀些……可惜了?!闭f罷,他轉而看向一旁的官兵,問:“我記得你當日監看他所在的號房,難道沒發現他的試卷被雨水浸濕了?不曾提醒?” 那官兵神色惶恐,說道:“我站在外面,下雨時又看不清情況……請大人恕罪?!?/br> 趙尚書嘆氣:“天意,你早不睡晚不睡,偏在最后一天睡過去?!?/br> 顧恒子心頭悚然一驚,趙尚書這一句似乎給了他天大的提醒或暗示!他回憶起考完試那幾日的狀態,似乎與考試最后一天很相似。他想起考試喝水用的水袋,一直放在屋子案上,因傷心失意,他懶得處理動彈,水袋里的水還沒倒掉。他飛奔回家,找到水袋晃了晃,里面的水所剩無幾。他抱著水袋找到大夫,大夫告訴他,水里果然摻了藥! 那水袋里的水,考試期間他天天都喝,應怕喝沒了,每次喝時都極其節省。前兩日都不曾有事,唯獨是最后一天喝了就睡死過去。而唯一有機會往水里下藥的,只有當時守在外面的官兵。離他較近的,就是趙尚書府中的那個。 他歷經波折,使了些手段,知道這官兵在京中有妻兒。顧恒子趁那小兒子在外玩耍時,將小兒子綁架,借此威逼官兵。 官兵為護住自己的兒子,將真相一五一十全部交代。 昔日好友,陡然間變成毀了自己一生的人,該如何自處? 顧恒子沒來得及想好該如何是好,就收到嚴韜千里寄來的信。于是,他決定按嚴韜信中所說,前往河安做了縣丞,屈居于嚴韜之下。幾年蟄伏籌謀,他等的就是這一日! 雖后來思及一切,明白那趙尚書不過是設計他,讓他成為河安趙家的棋子,可又如何?怨恨已經蒙蔽了他的雙眼,與屈辱一生相比,被算計被推入河安的火坑中,或趙家同流合污又算什么? 過往歷歷在目,如今由嚴韜與顧恒子一并講述,一人平靜如釋重負,一人悲憤冷嘲,怨恨切齒。 舊事落幕,滿堂死寂,須臾之后,不知縣衙門外的哪個人說了聲:“嚴知縣是一個好知縣!是個好官!” 顧恒子勃然大怒,回頭怒視低吼:“他如何能做一個好官?還不是靠我在背后替他打點?他一來河安,就將這里的人都得罪了干凈,若非我的功勞,他能做什么?呵?好官?一個考試舞弊,靠算計朋友上位的人,也算是好官?” 他看向嚴韜,一字一頓地問:“你敢不敢將你做的文章念出來?”從始至終,他一直認為嚴韜的文章,實則是照辦了他寫的文句,否則怎么會不敢拿出來示人?連劉堅在接風宴上如此為難他,他也沒有松口。 殊不知,對于嚴韜而言,不拿自己當年的文章示人,不過是因為愧疚而已。那是他人生中的污點,他不敢直視,不敢面對,此生都不愿提及,又怎么會將應試文章拿出來給人傳閱? 嚴韜面色如紙,沒有一點血色,說:“我父母這樣做,的確對不起你??墒恰摇彼麚u搖頭,向明長昱跪下,說道:“侯爺,一切罪孽都因我而起,河安之案結束后,我懇求自放三千里?!?/br> 君瑤震驚,沒想到嚴韜會自請流放。三千里,就算能到達那里,也只剩半條命了,此生是否能活著回來,尚且是未知數。這或許就是他對顧恒子的交代,也是對自己的交代。 說罷,嚴韜脫下官服,摘下官帽,彎腰叩拜,額頭貼地不起。 很顯然,其他人也同樣震驚了。隋程愣愣的,說:“侯爺,我看這事未必是嚴大人的錯,若真要流放,也該流放嚴大人的父母。真相還該在仔細查一查?!?/br> “父債子還,何況我父母年事已高……”嚴韜依舊以頭磕地,“律法有言,子女可代父母之罪,請侯爺明斷?!?/br> 明長昱若有所思,眉心輕蹙著,無聲審視著嚴韜。 顧恒子退后一步,握緊拳頭,冷聲道:“別以為你賣苦rou計,我就能原諒你?!?/br> 明長昱輕輕扣著手指,沉吟了片刻,說:“此事應交與御史,我先準了你的請罪。待御史上書之后,自然案律法定奪?!彼佳垡怀?,敏銳察覺到顧恒子的不甘與不忿,立即將他未說出口的話截斷,說道:“此事真相已了,判出結果并不在于一時。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br> 顧恒子欲言又止。他如何不明白,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為了肅清河安。他和嚴韜落馬,于明長昱來說輕如鴻毛,最重要的,還是韓愫的狀告的第二個案子——狀告趙松文與趙無非。他瞥了眼跪在地上的嚴韜,心頭一皺,不再說話。 案情回到正軌。趙松文卻再也坐不住,豁然起身捂住胸口,臉色瞬間白了。 明長昱及時讓人將他扶住,關切地問:“趙郡守,這是怎么了?” 趙松文死死地拽著劇烈起伏的胸口:“我……我胸口發悶疼痛,想是老毛病犯了……請侯爺讓我暫且家去?!?/br> 明長昱立即起身,急切地往他走兩步,伸手扶住他,嘴上十分關心:“果真?沒想到趙郡守竟在這時病了。當真是巧,我帶了一位軍醫,醫術高明,尤其擅長診病,藥到病除?!?/br> 他立刻讓人去將周大夫請進來,同時又說:“趙工部大人也是一位懂醫術的人,也可讓他先為你診脈?!?/br> 李青林聞言也起身,作勢要為趙松文診脈。趙松文死死地抓住桌沿,眼底瞥見靠近的李青林,兩眼一翻,身體一倒,生生暈了過去。 第157章 格外嫵媚 君瑤當真是見識了趙松文的“厲害”了,裝瘋裝病什么都會。眼下他明明知道明長昱要解決的就是他,要審的也是他,他沒法脫身,干脆裝病暈倒,如此,明長昱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好再審下去了。 他哪兒知明長昱是不按常理出招的人,眼見趙松文暈倒,明長昱順勢將他放到地上,對周大夫說:“聽聞治療心疾最好的藥方,就是童子尿?!彼h視一圈,從縣衙門外找了個看起來衣衫襤褸的幼童,說:“你給趙大人尿些藥引子吧?!?/br> 一旁的明昭十分有眼力,立即給幼童銀錢打賞。幼童的父親見了錢財,立刻磕頭,給幼童解褲子,讓他尿尿。 一碗尿,半晌就裝滿了,由壓抑端著,當真要給趙松文喂下去。 碗剛遞到嘴邊,趙松文立刻蘇醒了。 明長昱暗自一哂:“既然醒了,繼續問案吧,若趙大人隨時不舒服,藥引子隨時備著?!?/br> 衙役將趙松文扶著坐好,順便將那碗藥引放到他手邊。趙松文不知是真病了還是被羞辱氣的,渾身哆嗦顫抖,臉色白得像鬼。 顧恒子與嚴韜的恩怨,似這樁樁件件當中的插曲,卻又與其他關節環環相扣著。無論顧恒子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正義凜然的借口,都改變不了他殺人嫁禍的事實。有一點卻是讓眾人依舊不明白的——燕綺娘與韓愫與趙無非、賈伯中有何恩怨?他們為何在殺害趙無非之后,又欲殺害賈伯中?甚至將他們二人的尸體擺布成跪姿?若非顧恒子事先將賈伯中殺死,當下燕綺娘與韓愫身上,就背負了兩條人命了吧? 君瑤的思路回答案情主線上,看向相依跪著的燕、韓二人,說道:“趙無非與賈伯中的死亡真相已經水落石出,你們還有什么話想說?” 隋程在關鍵時刻也不算太含糊,立即問:“你們為什么要殺人?為什么要狀告趙郡守與其子趙無非?” 燕綺娘略微起身,正欲說話,被韓愫搶了先:“大人,罪民不過一介布衣,若非不得已,又怎會與權貴相斗?實在是蒙受冤屈無法解恨?!彼抗鈭远?,一字一句斬釘截鐵地說:“罪民殺害趙無非,實在是他當真該死!” 趙松文聞言,厲眼如刀瞪過去:“殘害人命的人,竟敢說他人該死?荒謬,無法無天!” 韓愫不為所動,與之針鋒相對,說道:“罪民狀告趙無非、趙松文之罪,一罪欺瞞天子朝堂,騙取堤壩撥款、貪污營私,二罪搶占百姓房屋田地,據為私有,以權謀財。三罪草菅人命、派人暗殺,企圖將我殺害滅口!” 滿堂的人為之震撼、驚訝,誰也不曾料到韓愫這樣一個戴罪之人,竟還有膽子說出這樣的狂言??晒賳T貪污、謀財害命,卻是百姓最痛恨的,不管是否屬實,這樣的罪名一扣下,縣衙外門外的人頓時怒火沖天,恨不得將趙松文剝皮抽筋。 趙松文瞇了瞇眼,怨毒陰冷地說:“你有何證據?” 韓愫不卑不亢,絲毫不退縮,說道:“我曾在縣衙戶房做算手,賈伯中將我派去架閣庫看管文書卷宗,閑來無事,就將大半的賬目細算數次,經過無數次比對核算,算出但凡經手了趙家、顧縣丞以及賈伯中的賬目,都有巨大的漏洞和造假之嫌,與歷年上繳的稅錢、下撥的銀錢,都無法一一應對。我算出這些問題后,呈書臨郡郡守,可未曾受理。之后被賈主管發現,因而被驅遣出戶房。我只得離開河安遠赴京城遞呈書,卻一直苦于沒有門路,直到托了些關系,將呈書遞到了大理寺??晌乙仓?,大理寺是不管這些事的,等了幾日也沒有消息,就返回河安。誰知,剛入河安界內,就被追殺?!?/br> 他話語平淡,克制著情緒,可字字句句中卻透露著驚心動魄。 君瑤問:“之后發現的尸體,為何被認作是你?” 韓愫咬牙,說道:“因連日奔波,快到河安時我病倒了,所以臨時雇了一個腳夫照料。平日里,我的東西都交給腳夫看管著,并讓他幫忙攜帶。被追殺時,我與腳夫正好乘船入河安,混亂中我跳水逃走,想是殺人將腳夫誤認成了我,便將他殺死拋入河中。我等殺手走了之后,給腳夫換上我的衣服,將貼身之物都綁在他身上。我深知自己若是以韓愫的身份模樣出現,必然難逃一死,所以改頭換面,進入出云苑當小倌?!?/br> 君瑤側首:“你又如何知道殺你的人是趙家所派?” 韓愫搖頭:“我的確不知,但無非就是趙、顧、賈中的人。何況,就算沒有這一出,我也必須殺人報仇!” “你是為了燕綺娘,對嗎?”君瑤反問,見他默然不語,神色凄然恐慌,暗嘆一聲,繼續道:“你口口聲聲說要報仇,其實并不是為自己報仇,而是為燕綺娘?!?/br> 真相一層層被解開,就如將燕綺娘與韓愫身上的偽裝一層層剝去,他們二人就像漂泊在驚濤駭浪里的孤魂,哪怕身處絕境,也依舊依靠著彼此,不肯分離。 燕綺娘垂著頭,渾身輕輕瑟瑟抖著,清淚無聲而下。 韓愫想要說話,被君瑤截斷:“你神算機敏,算出賬目有異,被賈伯中發現后離開縣衙,之后又被追殺,好不容易活下來,若是換做平常人,早就躲起來不肯再出頭了。而你卻是一而再再而三不曾放棄。扮作小倌進入出云苑,故意與趙無非親近,都是你的計謀。一則,你想將真相公之于天下,二則,你是想為燕綺娘報仇?;蛘哒f,你是想為自己的未婚妻報仇?!?/br> 韓愫驀地堅持道:“我的未婚妻,早在幾年前就死了?!?/br> 君瑤微微搖頭:“你未婚妻死亡的時間,與開始修筑堤壩并征用附近房地田產的時間完全吻合。你的未婚妻名喚李姝娘,正巧她有個閨中密友叫燕綺娘。她們二人同時在災情中消失,與村中的人徹底失去聯系。之后燕綺娘再出現,便有人得知李姝娘死了,且是被燕綺娘親手埋葬。再過一段時間,燕綺娘便以一曲洛神舞名動長安,成為出云苑當紅藝女。而你,卻給燕綺娘寫下整整一本表露愛慕的文集,還為她作了洛神起舞的畫,制成屏風陳設在燕綺娘房中。你既曾經如此深愛李姝娘,甚至寫信給你的長姐請求她為你求親,為何突然變心移情,轉而對燕綺娘深情了呢?” 微涼的風輕輕送進正堂,她緩緩平復著呼吸,緊緊地盯著韓愫與燕綺娘,說:“如此種種,還需我說什么嗎?其實你的未婚妻李姝娘沒死,死的是真正的燕綺娘。而不知為何原因,李姝娘頂替了燕綺娘的身份,得以改頭換面進入出云苑。她的目的大約也是為了報仇吧?!?/br> 試想,一個在災情中無家可歸,九死一生的女人,不是經歷了非人的磨難與變故,何必冒著危險和波折,處心積慮地想接近一群豺狼虎豹呢?一個原本身家清白,才貌雙全的女人,本會有和美的婚姻家庭,何必委身自賤做一個賠笑賣藝的風塵之人? 君瑤心底暗自唏噓,輕輕看著燕綺娘,緩聲說:“燕綺娘去義莊為假的韓愫收尸,卻沒有將韓愫的貼身重要的長命鎖與之一同下葬,是為何?只怕是因為知道那人不是真的韓愫,不舍將屬于韓愫的珍愛之物隨之埋葬吧?” 燕綺娘徹底被擊潰,她驀地哽咽出聲,豁然推開想要為她辯解的韓愫,無比平靜地說:“是,正如大人所言,我不是燕綺娘。我真實的身份是李姝娘,我的確是為了報仇,才頂了燕綺娘的身份進入出云苑的?!?/br> 她利用了戶籍管理的漏洞。她眼睜睜看著燕綺娘死在自己身前,將瘦成一把干骨的燕綺娘埋了,過了段時日后,拿著燕綺娘的身份公驗去縣衙登記。當時受災的人很多,官府哪里顧得過來,燕綺娘與她的家人都死了,誰也沒空也沒法確認核實她的真實身份,于是她就成了燕綺娘。 燕綺娘端然而跪,盈盈向明長昱叩拜,說:“罪民說過,此番來一為自首,二為狀告趙松文與趙無非!”她隱忍著,繼續說:“我要狀告他們搶占我家房地田產,暴力毆打我父親致死,甚至強行吞沒屬于我家的賠償撫恤銀錢!” 趙松文徹底慌了神,他沒想到,區區兩個小民,竟真的有能耐將趙家置于危難的境地。他甚至不清楚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甚至不知道怎么就讓趙家到了這樣的地步。 但他骨子里依舊無比堅信趙家的勢力,河安趙家背后,還有京城的趙家,還有太后。趙家怎么會輕易被人撼動?他朝著跪地的燕綺娘與韓愫冷哼一聲:“兩個身份不明的小人,根本就是居心叵測圖謀不軌,他們說的一切,都不過是為自己的殺人罪行推脫而已?!?/br> “是嗎?”明長昱淡淡地問,“如果趙郡守與趙家都是清白的,又何懼兩個小民之言?何況,我也十分想要知道他們要如何為自己脫罪,不妨繼續聽他們說下去?!?/br> 趙松文猛地一梗,轉而看向縣衙之外。那平日百姓不敢輕易靠近的地方,此刻堵得水泄不通,根本看不清外面的情形,也不知趙家人是否得了信,是否在想辦法為他周旋。 燕綺娘還在一字字說著,就像將死之人交代著臨終的遺言,她拼盡一切走到現在,為的就是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