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干親這回事明顯不是這么一回事,哪有一門干親,那人就能與干親全家沾上關系,再者還是陛下這般的身份。 陛下不開口,誰也當不了他的便宜女兒。 哪怕樂岫被冊封為了公主。 “可需要奴才去提醒瑤公主莫亂了稱呼?”嚴忠請示道。 “不必,朕瞧瞧她要玩出什么花招?!?/br> 戚淵說完便沒再提樂岫,嚴忠守在陛下身邊,瞧著主子冷峻的側臉,思維卻忍不住發散。 旁人不清楚當年的事,他這個自小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卻是知道一點,當年圣慈皇太后與先帝感情好過一陣,又不知道因為什么產生了隔閡。 圣慈皇太后在世時,并不喜歡陛下,甚至不愿把還是皇子的陛下養在身邊。 帝都大亂,圣慈皇太后便帶著親信獨自離開,之后陛下起兵奪取江山,這仗一打就是兩年,這兩年也沒聽過一點關于圣慈皇太后的音信。 陛下登基后去找人,只找到了一座墳,和險些被人強搶去做小妾的樂岫。 嚴忠想陛下對樂岫的感情復雜,或許是想從她身上看出點圣慈皇太后的影子,而樂岫到宮中后明顯讓他失望了。 如今不知道改變的樂岫能不能讓主子看著高興些許? 嚴忠心里憂心著主子的喜樂,他不知樂岫也在憂心著她的金大腿。 在瑤華宮又看了圈庫房,樂岫光憑庫房的東西都是戚淵賜的,都不得不想起戚淵。 她穿的這本書是言情小說,說的是個生母早逝差點從嫡變庶出女的女主,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的智慧才華成為一國之母。 而她現在的便宜干爹,叫父皇的男人,就是這本書的男主。 不過這跟她沒什么關系,女主是要當皇后也好,當老祖宗也好,除了她不會如書里面一樣襯托女主,變成個炮灰,其他她不會插手這本書的進程。 她只要吃好喝好,享受享受古代公主的待遇就夠了。 不過這享受待遇,她不可能就一直躺著不動,就會有好東西如流水般送進瑤華宮,她得討好了她的便宜干爹。 這宮里權利最大的就是他,他認可了她這個公主,她才能想如何享受,就如何享受。 至于女主,等到他當皇后的時候,她早就嫁出去,繼續狐假虎威的過好日子。 越那么想,她就越覺得一定要把她的新任便宜爹給討好的明明白白,她的“父皇”就是她在這個世界愉快生活的金大腿。 惦記著如何討好男主,樂岫瞧了瞧墻角擺的沙漏,換了一身窄袖的衣裙去了御膳房。 “殿下若是有什么吩咐御膳房的,差奴婢前去吩咐便是,為何要親自過去?” 靜秋聽著主子要去御膳房表情不解,按著她想的,下馬威也下了,吳高也道了會好好處置,這才幾個時辰,又何必要去一次御膳房。 樂岫瞧著身旁模樣嫻靜的靜秋,在書里面靜秋的戲份可比原主這個炮灰公主多一些。 靜秋是皇帝那邊派來的人,如今靜秋的存在只是把瑤華宮的事匯報給皇帝知曉,等到原主死了之后,靜秋陰差陽錯被皇上瞧上眼,成了后宮的妃嬪。 不過那都是原主死后,女主當上皇后之后的事,離現在還遠得很。 想到靜秋是曜帝的人,樂岫眨了眨眼,秋水般的眸子清澈干凈:“我去御膳房不是為了之前他們怠慢我的事?!?/br> 對待旁人,樂岫自稱為本宮,但是對靜秋,樂岫仿佛又變回了曾經那個瑤公主,白玉似的臉頰隱約有些不好意思。 “恕奴婢愚昧,不知殿下是為何要去御膳房?!?/br> “天氣寒冷,這天氣最需要的便是滋補身體,我想做一些滋補的膳食,送去給父皇食用?!?/br> 樂岫難為情地笑了笑,“我的手藝一定比不上御膳房的御廚,但我看著庫房,想著父皇對我的好,總是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父皇開顏?!?/br> “父皇應該不會嫌棄我手藝吧?” 樂岫纖細的手指繞在了一起,咬著唇瓣,仿佛靜秋說一句不好,她就能受影響的逃走,放棄討好皇上的念頭。 這模樣讓人無法回想她剛剛對御膳房宮人的冷嘲。 之前靜秋覺得樂岫像是變了一個人,但現在看來她還是往常那個樂岫,不過是她想變了,不想再做那泥捏似的公主。 只是她現在一口一個父皇,聽著讓人有種怪異感。 陛下膝下無子,年歲比起樂岫大不到一輪…… 靜秋忍住怪異的表情:“殿下有心,圣上又怎么會嫌棄?!?/br> “希望如此 ,畢竟我之前膽小,我知曉父皇是我唯一的親人了,我想親近他,但總是做不好?!?/br> 軟糯的聲音細細小小,并不像是說給他人聽,倒像是自己喃喃自語抱怨自己。 靜秋沒有接話,但瞧著公主微微蹙眉,水眸含霧的模樣,心想若是公主有意討好誰,光是這副模樣,就叫人生不起厭。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112 18:38:21~20200114 05:30:2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萬鐘與我何加焉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章 吳高沒想到才在瑤華宮見了樂岫,那么快又在御膳房見了一次。 為了方便行事,樂岫的發髻上精簡了發飾,只帶了一對掐絲琺瑯蜻蜓簪定發,身上穿的是乳白色撒花交領上裳,下是鏤金百蝶穿花月華裙。 樂岫剛入宮的時候,吳高偷偷見過樂岫幾次,那時候他想的是這公主,皮相美則美沒有魂,而現在那雙琉璃眸卻是有了光彩。 帶著御膳房的宮人行了禮,知道樂岫是為了來給圣上煲湯,不止吳高,御膳房的人均是一愣,想著木頭公主也知曉要討好陛下了。 御膳房不像是廚房,大就不說了,分區明確,菜品歸置的干干凈凈沒放在明面,現在沒開火,油煙味都無。 要了火爐與配料,樂岫還叫了兩個擅做湯的廚子在旁邊看著。 她這是抱著討好皇帝的心,要是真讓她自己親手做,說不定別人覺得她是想毒死戚淵。 在現代她唯一會的就是給方便面加水,甚至因為不怎么喜歡吃方面食品,她加水的活都做得少。 珍貴的食材經過樂岫的手入了砂鍋,聽著御廚一邊說著這些食材的好處,樂岫拎著湯匙緩慢的在鍋里攪動。 這補湯說是她煲的,但底料是廚子調的,鮑魚、松茸是小宮人洗的,配料也自有人切好放在樂岫手邊。 攪了攪,注意御廚眼中的不贊同,樂岫就明白這補湯應該是不需要攪的那么勤快。 停了手,樂岫站在一旁等待。 瞧著砂鍋下的火光,樂岫發著怔,忍不住又琢磨起了這本書。身為一個炮灰,她想過的好,女主倒不是她需要搭理的,遠遠避開就是了。 倒是男主,她不止不能避開還要討好。 她之前跟靜秋說的話都是屁話,她接收了原主的記憶,原主對男主的想法,“害怕”兩個字可以概括。男主雖然是原主干祖母的兒子,但對她來說他們完全沒有相似的地方,她聽多了男主有多殘暴,殺過多少人,根本把男主當做閻王爺看,完全不可能把人當做干爹,當做親人。 原主對男主避之不及,但是她卻一定得把人當做金大腿抱好了。 在書里面,男主爹不親娘不愛,早早去軍營打拼事業,在軍營里他不是做的不好,而是做的太好,遭到了他幾個兄弟的妒忌。 男主他爹重病,眼看要死,男主知道不管是他哪個兄弟登基他都不會有好下場,所以在他兄弟登基前起兵造反,血洗帝都,今年應該是他登基的第二年。 按著劇情,女主現在還在跟鎮國公府的小公爺攪合,要經過風風雨雨,女主差點跟小公爺定親后才會入宮。 男主對女主是什么感情不管她的事,值得一提的是男主對原主一直都有種失望的情緒。 因為爹不親娘不愛,男主把原主領回宮里,是因為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或許是想看看他娘費心養育的孩子是什么樣,看看原主身上有沒有他娘影子。 書里面原主明顯讓男主失望了,在男主對原主視而不見了一段時間后,最后嫌原主太煩,太過鬧騰受不了的把原主給殺了。 是的,原主的炮灰是男主造成的。 她要討好的是一個按著故事情節會殺了她的人…… 書里面原主死的時候,已經對女主做了太多壞事,所以男主等于是為女主鏟除障礙,消滅惡毒女配。 樂岫記得她看小說評論的時候,炮灰原主死的時候,不少人拍手叫絕,還說暴君好蘇。 這本書叫《暴君迷情》,男主戚淵是個暴君,暴戾恣睢,因為從小沒得到什么家庭溫暖,所以有明顯的人格缺陷,思維跟正常有人有那么一丟丟的不一樣。 身為一個會被男主弄死的炮灰,樂岫不止要叫他父皇,還想著熬湯討好他。 不是她沒事犯賤,而是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原有的劇情線路,誰能看不順眼一個漂亮狗腿子? 不招惹女主,大腿又抱好,別說活下去,她就是男主最好的女兒,大昭最風光的公主。 樂岫看著煲好的裝入琺瑯圓罐的湯水,上一世她跟抱大腿無緣,什么事情都是她自己努力獲取,這一世活在了書里面,希望老天爺可憐可憐她,讓她也享受享受,拍馬屁就能獲得好處。 上一世她看過身邊許多人,嘴甜會來事得到不少的好處,就連她自己用下屬,一個是悶葫蘆,打聲招呼都覺得不好意思,一個又會關心她,給她準備頭疼藥,什么節日都給她備好禮物。 她自己也更喜歡事事周到的那個屬下。 知道什么樣討喜是一回事,但她本人卻更像是悶葫蘆的下屬,有時候給人造成了既定印象之后,她倒是想嘴甜,有些話在嘴邊就頓住了。 哪怕她在心里想的再好,話都說不出來。不過因為上一世她家庭條件好,雖然父母車禍去世,但留給她的財產跟人脈,她認真經營,不需要八面玲瓏也可以過的順利。 現在換了一個新世界,她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模樣也比以前討喜,她倒是想試試看抱大腿的滋味。 或者是說靠話術跟做人就能讓人喜歡,而不是拼了命的勁去工作。 一種新鮮的嘗試,讓樂岫有種興奮感,看著琺瑯罐子的笑容不似作偽。 靜秋在旁邊看著,心里想著公主是真想明白了,心里跟著不經意的松了口氣,她被指派到了瑤華宮,往陛下那里不是沒事可報,就是說公主殿下多不習慣宮中生活,多怕陛下,到了現在她終于也能匯報些順耳的事。 向吳高道了謝,樂岫大方地賞賜了御膳房的眾人,聽著所有人發自真心的感謝,樂岫覺得討好了戚淵,一定要從他手上再多弄點銀子,用他人錢財慷自己的慨,這種事做起來實在舒服。 離開御膳房之前,樂岫頓了頓,朝靜秋道:“去打聽下那個送膳食的小太監如何了?” 說要殺雞儆猴,但終究是一條人命,她還在沒辦法把人當做書里面的幾個字。 靜秋應聲而去,沒一會就帶來了樂岫想知道的消息。 御膳房失職惹惱了她,小太監更是顛倒黑白,管涼菜說是熱菜,后頭這一條欺上瞞下能讓小太監沒了命。 聽說從瑤華宮拖出來就被打了五十板子,現在只剩了一口氣,按著御膳房的意思,是那么就放死了,用來頂鍋。 她昨日發落了肖嬤嬤,這個小太監想這時候撞上槍/口,不免不是其他人的安排,想試一試她。 就是個倒霉鬼。 想了想,樂岫吩咐靜秋叫人給小太監找人治傷,不好惹的人設可以慢慢來,一條人命就那么沒了,她心沒硬到那個地步。 * 穿書之前的世界工作忙,樂岫沒去過故宮,只在電視里看過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