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寶鈴:…… 重點不該是楚晉有可能將寶琴當做替身么? 前幾日聽了替身的故事, 寶琴憂心的覺都睡不好了,急匆匆要求四皇子幫忙,今日有了結果,寶琴的重點卻絲毫沒放在她可能是替身這件事上?這兩年, 楚晉可是頻繁出現在她身邊, 各種超過正常的關心啊。 看見寶琴一臉心疼楚晉的模樣,寶鈴忍不住猜想,總不會這一世的寶琴真喜歡上了楚晉,還包容到是不是替身,都不在乎的份上了吧? “寶琴,你是不是……喜歡上楚晉了?”寶鈴忍不住問道。 卻見寶琴搖著團扇道:“喜歡啊, 楚世子對我這么好,為什么不喜歡?比我大哥都關心我?!?/br> 聽到這話, 寶鈴松了一口氣,敢情這是當哥哥般喜歡呢。 “楚世子這般好的人, 那個jiejie若好好活著,肯定會很幸福的?!睂毲賹⒊x送她的團扇放在石桌上,仔細端詳起上面的美人圖,突然恍然大悟道,“難怪這上頭的姑娘有些像我,楚大哥當時畫的怕是那個jiejie吧?!?/br> “當年,楚大哥肯定經常與那個jiejie一塊去橘園摘橘子?!?/br> 寶琴用指腹拂過扇面上的姑娘,一臉替他倆惋惜的樣子。 寶鈴:…… 好吧,反正寶琴已經知道楚晉的故事了,也知道她與那個jiejie長得十分像的事了,接下來,寶琴愿意怎么處理,都是寶琴自己的事。 ~ 老太太今兒個起的早,與三個媳婦兒說了一圈話,又逗上了紀芙蓉生的一雙兒女,四歲多的翔哥兒和兩歲多的棋丫頭。 兩歲多的小人兒正是學舌的時候,萌萌噠特別可愛。 “祖母,葡撻?!?/br> 棋丫頭話還說不圓,用兩只小胖手指著水果籃里的葡萄,可愛地張著小嘴,她要吃。 老太太稀罕地抱起小丫頭,讓她自己去夠水果籃里的葡萄,小胖手一抓,抓了兩三顆,力道太大,還抓破了一顆。 那逗人的小模樣,看得蕭氏可想再生個小娃娃了??上霘w想,這些年也不知怎的,一直沒懷上。寶鈴都十二歲了,蕭氏也三十多的人了,不知道還能不能懷上。 本來,懷不上也就算了,可偏偏丈夫是世子爺,是要繼承爵位的,若一直膝下無子,也不是個事。 蕭氏瞅了眼一心稀罕翔哥兒和棋丫頭的老太太,知道老太太每日都讓四弟妹帶兩個小娃娃過來玩,除了真心喜歡兩個娃娃外,另一層意思則是給她暗中施壓了。 蕭氏悄悄摸了摸自己的小腹,調養的藥一直在吃,可調養了十二年,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蕭氏不禁有些愁。 看著活潑可愛的翔哥兒,蕭氏忍不住想,若是一直懷不上,將來怕是要過繼兄弟家的兒子當世孫了。大哥家的大少爺(寶琴的哥哥),今年十八了,年紀太大,養不熟了,若是過繼翔哥兒,倒還可以接受。 心下這般想,忍不住就仔細觀察了一番四歲多的翔哥兒,點點大的胖娃娃,正乖乖的坐在暖榻上,用兩只小胖手給meimei剝葡萄皮呢。 真真是懂事。 蕭氏正看著時,有丫鬟來報,說是楚老太太和楚國公夫人來了。昨日就遞了拜帖的,只是沒想到來的這般早,蕭氏等人忙熱情地將人迎了進來。 “老jiejie啊,才一個月不見,我這把老骨頭又想得很了?!?/br> 楚老太太與甄老太太是打小的手帕之交,關系好得很,一跨進門檻,兩人就熱情的說起話來。 說著說著,就聊到寶琴的婚事上頭了。 “老jiejie啊,不瞞你說,我自打兩年前見到寶琴那丫頭,就喜歡上了,長得水靈不說,關鍵是那性子難得,活潑又率真?!背咸芍鴦艃嚎鋵毲?,最后落到婚事上頭,“就是不知咱們寶琴可有定下人家了?” 這般一問,甄老太太活了大半輩子了,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楚老太太不是給她自個孫子來說項的,就是給哪個她看上眼的公子哥來說項的。 而她的親孫子里,目前唯有世子楚晉年齡正合適。 對于楚晉,甄老太太當然是一百八十個滿意了,便笑道:“寶琴那孩子還沒滿十三呢,還小,正準備過了十三歲生辰,再給她挑選挑選?!?/br> 這就是還沒定下人家的意思了。 楚老太太和楚國公夫人滿心歡喜,最后楚老太太推薦她的楚晉:“說來也巧,我的晉兒這些年一直忙于建功立業,奔波于仕途,都快二十的人了,還沒定下親事。我瞅著寶琴和晉兒性子也合得來,若老jiejie不嫌棄,要了我的晉兒作孫女婿,如何?” 甄老太太見自己果真猜對了,自然是歡喜的。 但最興奮的卻是大夫人孟氏,也就是寶琴如今的繼母。 大夫人孟氏出身差,只是個五品京官的女兒,眼界有些狹窄,即使嫁進甄國公府一年多了,依然對高門大戶的世子有著莫名的熱衷,她自己已是婦人了,再沒機會攀上世子一類的大人物,但是一聽繼女寶琴有機會嫁給楚國公府的世子,立馬雙眼放光。 自然,大夫人孟氏對寶琴是談不上什么感情的,她純粹是為了她肚子里還沒出身的兒子著想,一旦寶琴成了楚國公府世子妃,亦或是成了楚國公夫人,那對她肚里的娃娃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 就是日后,蕭氏真的生不出兒子了,要過繼世孫,她肚子里的娃也能沾點寶琴的光,多上一重籌碼。 是以,聽到楚老太太要讓寶琴嫁給楚世子,大夫人孟氏真真是滿心歡喜。 甄老太太自然也是想立即答應的,楚晉那孩子,容貌、能力、出身都是沒得說的??伤羌迣O女,理應矜持一些,推拒個一兩次才不會讓人看笑話,免得讓人說她孫女兒嫁不出去,一有人家來提親,就趕忙應下。 思及此,甄老太太口頭上還是委婉拒絕了。 結果,大夫人孟氏,一聽這么好的親事都拒絕了,急得當場臉色都不大好了,若非婆母規矩嚴,她當場就想對婆母說不。 甄老太太與大兒媳孟氏已打了一年交道了,瞧她一眼,就知道這兒媳婦在想什么。說實在的,甄老太太不大看得上她,但作為繼母,沒想阻擾繼女的好親事,孟氏也算得上不錯了。 甄老太太自己就是大兒子的繼母,知道繼母難做,當下便也不管大兒媳婦了,只一心陪楚老太太婆媳倆閑聊。 半個時辰后,楚老太太一行人告辭了,甄老太太打發走三個兒媳婦,然后命人去叫寶琴來,事關寶琴的終身大事,她總是要過問一下寶琴的。 這也是從寶鳳的婚事上得出來的經驗。 卻不料,丫鬟回來稟報,說是三姑娘和四姑娘一大早出府了,還沒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