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她不是與宣平帝共患難的發妻,做不到讓宣平帝放棄佳麗三千只寵她一人。 而且她還有她的二狗子,皇宮這種地方肯定不能養二狗子的,二狗子離了她沒法活的,她也一樣。 顧星河一連喝了幾杯茶,都平息不了心里的焦躁,抬頭看看天色,只覺得時間難熬。 這么久了,她的歸屬問題應該已經說清楚了,秦衍要是真的把她給了宣平帝,她就... 顧星河正想著,忽然聽到內侍尖細的聲音:“陛下宣顧家姑娘?!?/br> 顧星河打了一個激靈,咽下口中的茶,磨磨蹭蹭跟著內侍往回走。 秦衍已經走了嗎?宣平帝這是單獨召見她? 單...獨? 下意識地,顧星河緊了緊自己的衣領。 殿門緩緩打開,顧星河一步一步挪了進去,低著頭,余光卻在找秦衍的身影。 那一身錦衣世子袍仍在,顧星河的目光一點點上移,最終對上秦衍似笑非笑的眸子。 秦衍眼梢微挑,一向清清冷冷的眸底劃過一絲戲謔。 “陛下封你為翁主?!?/br> “翁主?” 顧星河微微一怔,抬起了頭。 宣平帝整個人陷在椅子里,像是老了十幾歲一般,眼神灰敗,沒有焦點,隨著秦衍的話,機械似的點了點頭。 宣平道:“顧相一心為國,cao勞數年,如今長女失而復得,乃相府之幸,國家之幸?!?/br> 顧星河瞳孔微微收縮,一直懸著的心終于落下。 封為翁主是件大事,宣平帝說完之后,需讓官員們擇封號與封地,中間差不多要幾日的時間,不耽誤顧星河以翁主的身份嫁給秦衍。 從宣平帝的宮妃變成翁主,消息來得太突然,顧星河從蓬萊閣出來時,仍有中如墜夢中的不真實感。 出來之后,顧星河捏了捏自己的手。 “哎呀,疼?!?/br> 頗為傻氣的動作引得秦衍一笑,不由得輕輕搖了搖頭。 手是疼的,那便是真的了,秦衍沒有為了王位軍權把她丟給宣平帝,還給她爭取了翁主的地位。 顧星河拉著秦衍的衣袖,不住地好奇:“世子,你跟陛下說了什么?” 太厲害了! 秦衍垂眸看了她一眼,而后抬眉,目光看向高高城墻后的蔚藍天空,道:“你以后便知道了?!?/br> 秦衍不愿說,自有他不愿意說的原因,顧星河索性不再問,歪著頭問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鄭皇后是個什么樣的人?” 不是她太過好奇,而是她差點成也鄭皇后,敗也鄭皇后。 為著跟鄭皇后有幾分相似的臉,成了旁人算計秦衍的棋子。 周圍人多,秦衍沒有回到顧星河的問題,登上了自家轎攆,轎攆行駛在寬闊平坦的路上,秦衍看著顧星河,道:“你真的想知道?” 顧星河點點頭:“想知道?!?/br> 她太想知道了。 一個活在宣平帝心里的白月光,成了旁人攻擊算計秦衍的利器,如果她不清楚這其中的關系,指不定下一次還會上旁人的套。 威脅到秦衍。 這次秦衍能平靜解決,下次,下下次呢? 她不敢冒這個險。 顧星河搖著秦衍的肩膀:“你快說嘛?!?/br> “好,我說?!?/br> 秦衍無奈一笑,道:“鄭皇后,單名一個姝字,是滎澤鄭氏家的嫡女,與宣平帝是少年患難夫妻?!?/br>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美人之貽,多么美好的女子,她的一生,也活成了她名字的模樣。 那時候的宣平帝還不是宣平帝,只是一個不怎么受寵愛的皇子,唯唯諾諾,在皇城里艱難地討生活。 嘉寧公主的生母蕭皇后尚在,蘭陵蕭氏權傾天下,壓得朝臣們喘不過氣來,蕭皇后更是跋扈善妒,容不得下面的皇子公主。 鄭姝初嫁宣平帝,幾次助宣平帝死里逃生,惹怒了蕭皇后,蕭皇后讓她跪在碎了的玉器上,讓她反省自己的行為。 聽到這,顧星河忍不住一聲輕呼:“蕭皇后...蕭皇后竟是這樣的人?嘉寧公主明明那般溫柔的?!?/br> 不僅溫柔,且心腸極其善良,為保護秦衍不惜得罪宣平帝,也曾將戰死的皇室幼兒帶在自己府中撫養。 直至他們長大開府。 委實讓人很難想象,這般溫良端方的嘉寧,會有蕭皇后這般的生母。 秦衍看了一眼顧星河,淡淡道:“小滿jiejie幼年時,蕭皇后已崩逝?!?/br> 原來是這樣。 沒了蕭皇后,蕭氏一族退守蘭陵之地,不再朝貢,失了靠山的嘉寧公主,可不就長成了這樣的性格么? 顧星河唏噓不已,道:“那后來呢?” 秦衍輕啜一口茶,道:“鄭皇后在蕭皇后面前長跪不起?!?/br> 夕陽西下,她額間的血跡染紅了身下的玉器,纖瘦的身影搖搖欲墜,聲音沙啞,賭咒發誓說宣平帝無爭位之心。 蕭皇后帶著玉色的精致護甲托著侍女剛剝好的荔枝,白生生,脆盈盈的,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 蕭皇后漫不經心道:“本宮如何信你?” 鄭姝便道,若宣平帝有爭位之心,便叫她不得好死,子女亦難善終。 對蕭皇后發誓的人很多,但敢以自己喝孩子的性命賭咒發誓的,鄭姝是第一個。 蕭皇后消了戒心,沒再對宣平帝出手,只把他圈禁在皇城里,任由他自生自滅。 宮女內侍們都是見風使舵的,飯菜少一頓沒一頓地送著,隆冬臘月,大雪紛飛,被褥棉襖也是沒有的。 鄭姝見此,便拿了自己的首飾財物賄賂內侍,再加上母家鄭家時常派人接濟,她才與宣平帝茍延殘喘度日。 后來東宮的一場大火,燒死了蕭皇后所生的太子,燒傷了皇帝,蕭皇后也一病不起。 蕭皇后早些年戕害皇子,導致皇子死的死,瘋的瘋,唯一一個智商正常能與人交流的,便是宣平帝。 宣平帝被群臣們推選為新的天子,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把鄭姝封了皇后。 鄭姝為后,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宣平帝勵精圖治,一掃蕭皇后在位時內斗宮變不斷的頹勢,將大夏的經濟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同時,后宮三千佳麗如同虛設,宣平帝獨寵她一人。若她的人生定格在刺客,那也算苦盡甘來,圓滿人生了。 只可惜,天意弄人,太子剛立沒多久,東宮尚未走完一圈,便一病去了。 鄭姝受此打擊,也一病不起,彌留之際,為宣平帝生下一女后,便撒手西去。 顧星河道:“便是那位朝歌公主,如今被立為皇太女的那位?” 秦衍頷首,聲色淡淡。 宣平帝備受打擊,自此再不理朝政,鄭姝拼死給他生下的公主,被他起名為粲,小名果兒,封號朝歌。 粲,鮮艷美好,如珍似寶。 朝歌,是大夏名山,更是大夏朝發源的地方。 大夏祖制,山川有靈,子孫后世不得以山川為名,以免沖撞了神靈。 御史們氣紅了臉,換著法子把他們寄予厚望的宣平帝罵得狗血淋頭,說小小一個女子,何德何能,敢于大夏神山齊名?也不怕折了她的福壽。 宣平帝梗著脖子不改封號,后來更是力排眾議,將朝歌公主立為了皇太女。 立完皇太女后,宣平帝便不大理政事了,整日在蓬萊閣,不是焚香煉丹,便是與宮妃們玩樂。 在鄭姝死后,宣平帝成功地由一代中興之主,變成了人人唾罵的昏君。 秦衍輕描淡寫說完鄭皇后的生平,顧星河幾乎順著音調唱了出來: 如果這都不算愛... 怪不得是一生的白月光呢,所生兒女皆為儲君,單是沖鄭皇后為宣平帝做的事情,便足以讓他心里再容不得其他人了。 宣平帝最后也沒有辜負鄭皇后的期待,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只是可惜,鄭皇后故去之后,便再也不理朝政了。 顧星河感嘆不已:“那鄭皇后,與世子有什么關系呢?” 為什么旁人用鄭皇后去算計他,僅僅是因為她的相貌與鄭皇后相似嗎? 秦衍看著顧星河,眼底澄澈平靜,無悲無喜,輕輕道:“她與我沒甚關系,她是陛下的摯愛之人,這便足夠了?!?/br> 顧星河豁然開朗。 幕后人不是在用鄭皇后算計秦衍,真正的目標是宣平帝,她,秦衍,相府,都不過是那人手中可以隨意調用的棋子罷了。 這人要爭皇位? 極有可能。 宣平帝已不理政務數年,皇太女李粲尚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女娃娃,難保有心人動了不軌之心。 可宣平帝的兄弟死的死,傷的傷,根本無人與他爭位置,倒是天家宗室王爺有不少,或在藩地,或在天啟城,還個個身居要職... 這個宣平帝也是心大,竟然這樣不管不問數年。 可如果這樣去算,目標太多了,況且他們在明,敵人在暗,很難把幕后黑手揪出來。 更可怕的是,敵人對他們的情況了若指掌,連她的相貌像鄭皇后這種消息都知道,用這個事情將秦衍相府宣平帝盡數算計了,如果這不是巧合,那便是,早在數年前,敵人已經布好了局。 只等她長大成人,利用她去惹宣平帝的眼。 想到這,顧星河心下一驚:“這不可能!” 那人怎會知道,她在王府究竟能不能得秦衍的歡心,秦衍會不會動心去娶她,相府愿不愿意去丟這個人,讓她認祖歸宗? 如果這都在那人的算計之中,那只能講,這人的心計,深不可測。 秦衍偏過臉,看了顧星河一眼,又移開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