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節
顧澤行本就是蒙冤下獄,與人又無大仇,他被人盯上下手,完全是因為他姓顧,是燕王妃的父親。 蕭廣逸往深了想,只覺得惡心,這朝中有些人是已經爛透了。 他不打算息事寧人,這時候息事寧人就是默許縱容,只會讓這些下黑手的人更猖狂。 他與太子說了這事情。 太子也是震驚。 蕭重鈞只是靜了一會兒,沒有說話,他在心里整理著思緒。他這兩日剛剛開始監國,只確定一件事情,就是皇帝強行按下了太多事情,沒有決策,只是拖延,導致現在朝政蕪雜。他這幾日腦子都疼了。 這會兒一聽這事情,就知道是人為所致。但關鍵是,誰下的黑手? 蕭重鈞心中第一個念頭閃過的竟然是喬家。 喬家對顧家從不手軟。這時候知道燕王在他身邊輔佐,知道西顧的案子眼看就要翻案,只能先下手讓顧澤行永遠說不了話……這樣也算一石二鳥,既打擊了顧家,又離間了他與燕王。 蕭重鈞差一點就把“會不會是喬家”脫口而出。 但他到底忍住了。 他還是要給喬家和喬簡簡留一些顏面,事情還沒查,他不能就這么懷疑喬家。 再者,這案子與喬家瓜葛太深。這時候顧澤行若死了,也太容易想到喬家。喬家不應該冒這樣的險。太子雖然不喜歡喬煦此人,但他知道喬煦本性其實較為古板,干不出指使殺人滅口這么陰狠的事。 “人是怎么死的?大理寺驗過了么?”太子終于只問了這個。 蕭廣逸道:“驗過了,說是沒有明顯的傷口。后來在吃的東西里面驗出了山茄子,是毒死的?!?/br> 這就是有人還以為那間房間住的還是顧澤行,將有毒的飯食送了進去,毒死了替死鬼。 “接著查,仔細查,不可姑息?!碧酉铝藳Q斷。 蕭廣逸道:“臣弟還有個請求?!?/br> 太子苦笑:“你我之間,還說什么請求。你對這案子有什么安排就直說吧?!?/br> 蕭廣逸就提出要放顧澤行以及他兩個兄弟都回觀云坊西顧。先將顧澤行禁足在家中。 太子允諾了。 蕭廣逸在太子這邊商量好了,才抽個時間與清沅說了。 清沅一聽說顧澤行差點在大理寺遭了黑手,她噌一下就站了起來:“太猖獗了!” 燕王拉住她的手:“別急,岳父毫發無損。只是替死鬼死得冤——他的案子本不至于死罪,即便死罪也不該死得這么不明不白?!?/br> 清沅很快冷靜下來,她說:“我看這案子難查了?!?/br> 最近這段時間正是最亂的時候,有人渾水摸魚,就是看準了利用這種“亂”。所以這個案子注定難查。 “但再難查也要查,”清沅越想越生氣,“這不僅是沖著顧家,還是沖著你和太子去的?!?/br> 蕭廣逸又告訴她,明日顧澤行就將回西顧。 清沅一聽,又驚又喜,道:“怎么……” 蕭廣逸道:“之前豐城行宮案子還沒有結,只是破例讓他在家禁足。要查案子,隨時還要去大理寺。但這樣,至少把事情都放到明面上。那些下黑手的人再喪心病狂,也不敢在這時候動手了。而且我也會派人去看護西顧?!?/br> 清沅對這個安排已經十分滿足了。要不是她現在實在脫不開身,她真想立刻去接母親回觀云坊,在那里等著父親回家。 她握著蕭廣逸的手,長舒一口氣。 太子下了令要查大理寺的毒殺案,大理寺心中即使叫苦不迭也不敢怠慢,至少要擺出全力查案的架勢來。他們也知道,如果不是燕王提前有準備,這次這亂子就出得大了。 大理寺要查這案子,就先從那放了山茄子的飯食,是怎么送進來的查起。 大理寺這邊一查案,風聲就漏出去了。朝中這幾日消息都走得特別快,平日里看似再清閑再風輕云淡的人都被卷入其中,所有人都在互相打探消息。 喬煦是在前兩日朝中正式昭告太子監國的時候,才知道皇帝急病的事情的。宮中沒有一絲消息能提前送到他這里。 喬煦這人在官場熬了近二十年,還是明白這意味著什么的。這意味著太子并不信任喬家。在出事的時候,太子并沒有將他召入宮中。喬簡簡這個太子妃也和后宮其他人一樣,沒有消息能遞出來。 這種對喬家的沉默,對喬家的漠視,本身就是一種態度。太子主事了,喬煦卻不能近太子的身,與太子議論朝政。 這兩日喬煦都是徹夜無眠。他原來一心忠于皇帝,也一樣一心忠于太子。喬簡簡做太子妃這事情,他對喬簡簡囑咐過,一切要以太子為重。喬簡簡是他心愛的女兒,他知道喬簡簡不是顧皇后那么聰明的女子,但顧皇后太聰明,就容易生出jian詐。 喬簡簡溫柔純良,她只會跟隨太子,絕不會像顧皇后那樣伸手要權。 但到了今日,喬煦終于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太子對喬家沒有感情,而最可怕的是,太子本身是這么一個多情的人。 喬煦這時候除了喬家的處境,最擔憂的就是喬簡簡在宮中。這種情況,也不知道喬簡簡能不能擔起來。唯一慶幸的是喬簡簡的母親還在宮中陪伴。 喬煦這日剛到官署,就有同僚過來告訴了他大理寺查案的事情。 這位同僚曾經在大理寺呆過,有些門道,也是出于好心,提了喬煦一句。 喬煦知道同僚不會無緣無故提一個與他無關的案子。 “有犯人被毒死?是什么人?” 同僚搖頭:“這個死的人是誰,倒無關緊要,緊要的是,他代誰死了?!?/br> 喬煦問:“代誰?” 同僚說:“那間牢房原本住的是顧澤行,燕王妃的父親!老喬啊……你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是該把你的弟弟叫回來再問問?” 喬煦頭皮一麻,他匆匆處理了一下公文,就趕回家中,并立刻派人叫回喬檀。喬檀這幾日正好在京中休息,喬煦這邊死了命的催他,喬檀再想躲也躲不了了。 喬煦一見喬檀,劈頭就問他:“當初豐城顧澤行的案子,你有沒有半點撒謊的地方?” 喬檀最怕的事情終于來了,他哪敢坦白這案子就是他捏造的,在別人幫助下一手炮制的。 喬檀只問:“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他只知道太子監國,還不知道燕王如今在太子身邊是何等的位置。 喬煦見喬檀這態度,心就涼了一大截。他強壓著怒氣,把事情大致說了:“……燕王夫婦回京,本來就有要翻案的意思。如今皇帝急病,案子是暫時壓下來了。但燕王怎么可能忘記了這事情?大理寺突然又出這毒殺案……” 喬檀聽完,臉色如土。 喬煦又問一遍:“事到如今,你還敢不敢說,這案子你一點都沒有冤枉顧澤行么?” 喬檀猶豫了一下,說:“我……” 喬煦又厲聲追問:“對著喬家祖宗發誓,你若有半點冤枉顧澤行,就受天罰!” 喬檀渾身癱軟,伏地大哭。 喬煦拾起手邊如意,舉起就要打,但喬檀已經不再是讀書時候淘氣的少年了。他這時候再打,已經完全沒用了。 喬煦的手臂頹然地垂下。他需要好好考慮喬家的路了,他沉聲說:“你出去?!?/br> 喬煦只覺得頭疼欲裂,晚食時候也沒有出現。家中人擔心他,喬優優親自送飯到喬煦書房中。 她一看就覺得喬煦臉色不同尋常。 “父親要不要請個御醫來看看?”喬優優問道。 喬煦一邊寫信一邊搖頭:“不用了?!?/br> 他忽然又抬起頭看向喬優優,喬優優臉色如常,衣服也依然是素色。 喬煦此時也涌起對大女兒的愧疚。 喬優優原來不想改嫁,但在回喬家之后,終于答應過半年再說。 之后喬家也在相看,已經有了眉目,就等明年挑個日子辦喜事了。 但如今這情形,喬優優的大事還不知道會如何。 “你meimei……”喬煦想著這事情該怎么說。 喬優優等著父親說完。 “在宮中只怕是有些麻煩,這一關喬家恐怕難過了,你的事……” 喬優優第一次見父親這么頹喪。 她低聲道:“父親,宮中的事情不身在其中,誰也沒法替簡簡做主。至于我自己,沛慈走后,我也只剩隨遇而安罷了?!?/br> 沛慈就是她青梅竹馬的丈夫。 喬煦見她這樣,也沒法說了,只覺得她冷面冷心,頗有對喬家家事冷眼旁觀之意。似乎婚事不了了之還更和她的心意。 “去吧?!眴天汩L嘆一聲。 與喬家的驚慌相比,觀云坊西顧就截然不同,顧澤行一回來,見到柳氏就抱頭痛哭一場,然后趕忙重新整理院落。 顧澤行站在天井中望天,秋季的天最藍。他心中百感交集。 柳氏指揮著下人搬東西,她走到顧澤行身邊問:“你在想什么?” 顧澤行感嘆:“我在想母親。她老人家說的沒錯,顧家是因顧皇后而興,也會因顧皇后而亡?!?/br> 柳氏不愛聽這不祥話,只道:“如今已經是化險為夷了,你怎么又說這個!” 顧澤行感慨:“我這條命是碰巧撿回來的?!?/br> 他又道:“你以為顧家的處境會一夜就變好嗎?” 柳氏不管這個,至少眼前她就足夠開心了。 相對朝中的波詭云譎,后宮中這兩日已經平靜了許多。 兩儀宮更是安靜地不可思議。 顧皇后只是每日問身邊人,兩儀宮外看守侍衛的增減,送東西的人有什么變化。 往常也有過增加侍衛的情形,但從沒有像這次這樣,增加這么多,還每日輪換。 顧皇后確定宮中出了大事,只是具體不確定是什么事。 但有幾件事情可以推測,皇帝和太子都活著——沒有鐘聲,沒有服喪,宮中沒有重要的人死去。 皇帝并沒有想廢她或者殺她,至少這時候的動靜不是因此而起,因為廢她不需要擺這么大陣仗。 顧皇后安安靜靜等了四天。她在等安平是否會遞消息給她,但是安平的密信沒有來。顧皇后知道,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安平的消息傳不進來,另一種是安平這時候也不愿傳消息給她了。 顧皇后覺得,這兩種情況、不論是哪一種、都值得她一探究竟。 在宮中戒嚴之后第四天,顧皇后終于主動提出了要求。 她說她心悸犯了,要一個御醫來看看。 兩儀宮的一舉一動都被嚴密注視著,顧皇后這邊要求一提,天極宮那邊馬上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