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阿魏(簡)、被綠之后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性愛小奴隸(調教系,短篇)、如何擺脫變態同桌的十種方法、白日做夢【偽叔侄】、隱婚100分:惹火嬌妻嫁一送一、尋龍相師、男友又又又死了、我和我的四個伴舞、梅林詭案錄
樂景是從光明輝煌的新中國穿越到守舊落后的民國的。 他知道這個偉大的國家是如何自云端跌落泥潭,于黑夜里掙扎的,他也知道這個跌倒太久的國家終將于幾十年后的某日站起來,驅散黑霧迎來朝陽。 且就讓他在寒夜里守望吧。 長夜已至,我輩將從今日開始守望光明,遍體鱗傷,至死方休。 …… 趙曉松是《奉天雜聞》的一名資深編輯,多年的編輯生涯讓他積累了豐富的審稿經驗,一篇文章他往往掃上幾眼就知道能不能錄用了。 這天清晨,他泡了一杯香茗,就著裊裊的茶香開始翻閱今日送來的稿件。 《風流姨太太》?又是一篇艷情小說,文筆還差點兒意思,作者還需要仔細雕琢一下,他提筆寫下退稿意見。 《聊齋后編》?又是女鬼和書生的故事,內容老套,沒有刊登的價值。 《奉天密室殺人事件》?八成是掛著殺人名頭的艷情小說吧,自從陳老先生的《偷情分尸案》火了以后,就有無數人跟風,這種題材的文章他都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 這篇文章的作者字體只能說得上端正,看起來就像小孩子的筆跡,很大可能是學生投稿。估計也不會有什么出色的內容。心里雖然這樣想了,但是出于多年編輯養成的習慣,趙曉松還是漫不經心地瞟了幾眼文章內容,然后他的眼神就變了。 他幾乎是如饑似渴地開始閱讀文章的內容,心情隨著案情的進展而起伏著,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恍然大悟,直到最后看到主角鄭源鎖定兇手后做出的那番推理更是讓他拍案叫絕。 他方才還在納悶,王老爺待的庫房是從里面鎖上的,鑰匙只有王老爺有,房間里也沒有任何從外面破開的痕跡,兇手是怎么樣進入庫房里殺掉王老爺的?他甚至連冤鬼作祟都想過了,萬萬沒想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原來兇手是王老爺的管家。管家原本也是大戶人家的孩子,幼時卻因為王老爺的擠兌算計而家破人亡。為了復仇,他隱姓埋名賣身為奴進入王府,經過多年的謀劃終于贏得王老爺的信任做了管家。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尋找復仇的機會。 卻說那日王老爺的壽宴,因為疏忽大意,王老爺忘了鎖上庫房的門。管家見了心中一動,就知道自己機會來了。他知道王老爺心臟不好,所以特意用紅色熒光粉在墻上寫上“血債血償”,然后再把房門鎖好。待到晚上王老爺循慣例去盤庫時,管家拉下電閘,王老爺便被墻上突然出現的血字給嚇了一跳,一時心臟病發作,癱倒在了地上。 然后在眾人跑來查看狀況時,也是管家一馬當先破開緊鎖的庫房,在眾人被墻壁上的血字攝去心神時,他以查看王老爺狀況的名義順理成章的接近了昏迷中的王老爺,一把刀直接插向他的心口。也就是說在鄭源他們破開房門時,王老爺還活著,只是陷入昏迷,是管家膽大包天當著眾人的面親手殺了王老爺。 如此精巧謀劃,卻偏偏有個致命漏洞,也因此讓鄭源找出殺害王老爺的真兇。 管家在用熒光粉寫字時太過緊張,沒有發現他的袖子上蹭到了熒光粉,這些紅色的粉末也因此成為了給管家定罪的決定性證據。 故事是結束了,可是趙曉松卻心潮澎湃,遲遲難以恢復平靜。這篇文之構思精妙是他生平僅見,這管家竟然能想出如此瞞天過海的殺人詭計,若不是這鄭源心細如發的話,恐怕人們還真的會以為是冤鬼作祟罷。那王老爺也是,他害了人管家一家,死了也是報應。所以這人吶,還是良善本分的好。 以趙曉松這多年的編輯經驗來看,這篇文章故事精妙,情節曲折,還有很深的教育意義,是一篇上乘之作! 作者名叫守夜人,這個筆名他卻從沒有聽說過,再看那端正虛乏如孩童的字體,此時在他眼里卻是大巧不工,古樸極了。該不會是哪個名家化名來向他們雜志投稿吧?再看作者的來信地址,竟然是名儒李廷方的家! 這………該不會是李公化名投稿吧? 可是觀其行文風格和李公并不相符啊……難不成是李公家中小輩投的稿? 此時趙曉松還不知道他真相了,他只是覺得寫出如此老練故事的作者絕不可能是個新人,雖然不知道投稿人到底是哪路神佛,但是既然他選擇給他們報社投稿,他們就一定要拉攏好作者,以求長期供稿才對。 在他們報社,給新人的價錢一向是千字五角,如今為了拉攏這個疑似李公的作者,倒是可以把定價稍稍提高??紤]幾秒,趙曉松終于做出了決定——就給他千字一元的價格好了,過猶不及,如此也能體現出他們報社的誠意。 他立刻提筆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回信,文中把《奉天密室殺人事件》夸了又夸,一再表示歡迎作者再次來他們雜志社投稿,然后并連同去郵局領取稿費的印信一起寄給了作者守夜人。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桶金get√ 果然我幾百集柯南不是白看的,這不就用上了嗎(計劃通√) 第7章 民國之寫文(6) 收到過稿通知的那一天,正好是樂景在李廷方家待的第二十二天。 雖然對自己的文章很有自信,但是在看到稿費回執單時,樂景情不自禁還是松了口氣。 有了這十五元,這天大地大,哪里他去不得?奉天市還是太小了。 “哥哥!這是編輯給你的回信嗎?里面說了什么?”李淑然期待地探頭看去,卻沮喪地發現自己幾乎一個字都看不懂。 “我的稿件通過了,趙編輯說明天就可以刊登,每天三千字,五天登完?!睒肪皳P了揚稿費回執單,笑著說:“這是編輯寄給我的,只要拿著這個去郵局,就能領到十五元稿費?!?/br> 十五元?! 李淑然也算是個大家閨秀,可是這十五元對于她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她在府里雖然不愁吃用,但是王氏也不會給她錢財傍身——至于傳說中親媽的陪嫁,她自懂事以來就沒見過。 李淑然知道,府里的太太身邊最得寵的丫鬟,月錢也才四元罷了??墒侨缃窀绺绮贿^寫了一篇文章,就能掙得十五元! 她忍不住用敬畏的目光看向那張薄薄的紙,喃喃說道:“父親要是知道哥哥你這么優秀,一定會后悔那樣對哥哥你的……” 樂景不以為然地笑了笑,他并不關心李廷業的想法,不過既然李淑然現在提及了,正好可以說起那件樂景已經思考許久的事了。 樂景彎下腰,平視著李淑然的雙眼,“淑然,我們離開奉天市去北平吧?到時候哥哥可以寫稿掙錢,你也能去念專門的女子學校?!?/br> 李淑然呆住了。 她之前雖然已經猜到哥哥會脫離李家,自立門戶,但是她完全沒想到哥哥竟然想要離開奉天,去北平!北平那可是皇帝住的地方,距離奉天很遠很遠,他們在那里也沒有親朋好友,如果遇到壞人怎么辦? 李淑然怯了,然而對上大哥溫柔和熙的目光,她卻說不出一句拒絕的話。最后,她收起滿心憂慮,含笑點了點頭,“哥哥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br> 她即便不識字也是知道的,哥哥是男子,男子和女子本就不同,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出去闖一闖,拼出一番事業來。如果母親還在的話,一定也是這么認為的。所以她不能成為哥哥的負累,身為meimei,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哥哥的一切決定。 而且…… 想起那張代表十五元的稿費回執單,李淑然心中一熱。 而且……以哥哥的才干,說不定、呸,是肯定能在北平做出一番事業的! 樂景看著笑的一臉若無其事的李淑然,沉默幾秒,最終還是拍了拍她的肩膀,也笑了。 如此赤子之心,沒有人不喜歡。 有個meimei感覺倒也不壞 …… 有了稿費回執單,并不意味著樂景就一定能領到稿費,因為他現在還少了最重要的一件東西——身份戶籍。 雖然在民國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身份戶籍,但是樂景要想去郵局領稿費,還是需要身份戶籍的。李景然的身份戶籍當然在李家放著,所以說樂景現在其是一個“黑戶”。不過這并不是什么難以解決的事情,樂景可以找人代領,而人選他也選好了,就是他的小廝。 摸著小廝帶回來的亮澄澄的十五枚銀元,聽著銀元清脆的響聲,樂景心情大好。如此他便能正式向李廷方提出辭行了。 ※ “景然給那《奉天雜聞》的投稿過了?”李廷方剛回來,就從管家那里聽來了這個好消息。 “對,得福說稿費足足十五元呢?!惫芗乙埠芨吲d,因為有了錢李景然就可以離開這里了。老爺收容庇護李景然這二十幾天下來,街上不知道說的多難聽呢。 說什么李景然仗著有族長李廷方撐腰,無法無天,在家忤逆父母,虐待弟妹,什么李廷方罔顧人倫,奪人未婚妻,毀了侄女清白………如是種種流言實在讓管家氣了個仰倒,心里實在是恨毒了李廷業王氏那對公母,自家老爺心大一笑了之,他卻恨不能手刃那對公母! 李廷方雖然一向對這《奉天雜聞》有所偏見,不過他對李景然的人品還是信得過的,覺得這孩子不會寫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他就打定主意,待作品刊登了,他也要買上幾份報紙仔細瞧瞧李景然的大作。 李廷方還待要說些什么,就聽門外傳來小廝的通報聲,說李景然求見。 李廷方心中一跳,有種模糊的預感。就見少年身著青衫,步履堅定,挺拔如松向他走來,對上那雙寒星般明亮堅定的黑眸,李廷業心中那個模糊的預感越發清晰起來。 果然寒暄幾句后,李景然就向他提出了告辭。少年目光清澈,言語誠懇:“這些日子叔父幫我兄妹很多,叔父的恩情我只能來日再報了,如今我已經有了足夠的盤纏,也該離去了?!?/br> 李廷方了然地點了頭,問:“你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樂景回答:“我打算攜幼妹赴京,去博上一搏?!?/br> 李廷方先點頭后皺眉:“且不說你學業未成,但說你父就不會善罷甘休?!?/br> “我可以在北平那邊繼續學業,至于我父……”樂景挑眉淡然一笑,眼中閃過一抹狡黠:“我打算在報紙上刊登一封《別父書》,言辭懇切的告訴眾人:如今國難當頭,華夏危在旦夕,我只能舍小家顧大家,別父離母,出去游學了。舍妹雖小,卻有巾幗不讓須眉之志,如今國家未平,實在無心婚事,只能請未婚夫另擇賢婦了?!?/br> 樂景考慮過登報和李廷業脫離父子關系,毫無疑問這個想法很有誘惑力,但是思考許久樂景還是只能無奈放棄這個想法。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孝道社會,起先皇帝還在的時候,只一項不孝的帽子扣下來,就能讓官員丟了頭頂烏紗,乃至鋃鐺入獄者也不在少數?,F在雖然是民國,皇帝也沒了,也有一些自繆進步的新青年登報與落后封建家庭決裂,但大多數人對于這種行徑還是充滿鄙夷的。 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教化下,早已經把孝這個字刻進了華夏的文化血脈里,一個拋棄父母的不孝之人,是被整個文化階層共同唾棄的。樂景如果還想在文壇發展,就不能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李廷方愣了一下,然后朗聲大笑:“妙妙妙!這下你父怕是只能支持你了?!?/br> 愛國這頂大帽子一出,李廷業不僅不能阻止,還要表示大大的支持才行。雖然他心胸寬廣,對街上的散布的流言不怎么在意,但是此時見李廷業吃癟,只能打落牙齒往肚里吞,他還是頗為快意的。 所以他主動提出:“既然要游學,家里怎么能不提供盤纏?這事就由叔父我做主了,定從你父那里給你要來足夠的盤纏!” 樂景眨了眨眼睛,這點倒是意外之喜了。他感激地對李廷方拱手道;“小侄就在這里謝過叔父了?!?/br> “我在《大江晚報》還認識幾個人,你那《別父書》登在那里正好?!崩钔⒎叫Φ溃骸澳惚M快《別父書》寫完,登報后我再帶你去見你父,給他來個先斬后奏?!?/br> 樂景微笑點頭應是。 四日后。 夜幕低垂,趙曉松坐在椅子上,想起報社這幾日連日上漲的報紙銷量,嘿嘿直樂。他們報紙平日里不過印刷一萬份罷了,可自從這《奉天密室殺人事件》連載以來,銷量就連連攀升,今天《奉天密室殺人事件》連載的第四期更是賣出了兩萬份!那守夜人生生憑一己之力讓他們報社的銷量翻上一番,如此怎么能讓他不開心? 編輯問:“主編,明天咱報紙印刷多少份?我好告訴印刷廠的人?!?/br> 趙曉松咬了咬牙:“讓他們印三萬份!” 編輯驚道:“這……會不會太多了?”要是賣不出去,可都砸在手上了。對于他們這種小報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放心吧,我心里有數,明天就是《奉天密室殺人事件》的大結局了,買的人肯定更多?!壁w曉松一邊說著,一邊在心里飛速盤算著他是不是該找機會去李府拜見一下? 那守夜人自從接了他回信后就沒了動靜,實在讓他坐立不安。如果能把這顆搖錢樹變成他們報社的圈養作者,那么何愁他們報社不興? 他打定主意,明天就登門拜訪一下李公,一定要把那守夜人請出來! …… 早晨,街上彌漫著乳白色的霧氣,街上響起報童清脆的賣報聲;“賣報啦,賣報啦,《奉天雜聞》只要兩個銅板!” “報童,勞駕給我一份報紙?!蓖跽貜牟桊^窗戶里探出頭來,從錢袋里摸出兩個銅板遞給報童,然后便迫不及待地找到四版開始如饑似渴的看起來。 放在之前,他是不屑看這種小報的。還是前幾日從好友那里聽說李景然在《奉天雜聞》上面登了文章,他出于好奇才買了一份,然后就徹底入了迷。 《奉天密室殺人事件》這個故事太精妙了!他想破了腦袋了也想不出兇手到底是怎么樣進入庫房殺死王老爺的。這幾日他為這個故事入了魔,天天茶不思飯不想,一門心思都在想兇手是誰。他跑去好友那里問過那李景然,可那小子竟然已經出發游學了!問他去了哪里,李廷方那老朽也不說,可把他氣死了! 昨日新的一期報紙上主角鄭源指認王府管家為殺人兇手,讓他既吃驚又費解。那管家可是和朋友們一起進了房間的,那時候王老爺剛死,實在不可能是管家作案。該不會是李景然那小子為了結局,胡亂指了個兇手吧?如果真是這樣,他都要嘔死了。 是以今天一大早,他就買了最新一期的報紙。他倒要看看李景然能做出什么樣的解釋!如果這份解釋太過牽強的話,他……也不能怎么著李景然。 王正柏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每個文字,眉頭慢慢松開,待看到鄭源作出的最后推理時,他恍然大悟間忍不住叫出了聲:“原來如此!竟是這樣!這管家好巧的心思!” 聲音過大,引來周圍不少視線,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兄臺也是在看《奉天密室殺人事件》?” 王正柏瞄了一眼那人手上的報紙,恍然:“仁兄也是?” 那人一聽立刻興奮回答:“正是正是。實不相瞞,我這幾日絞盡腦汁都在想真兇和其犯罪手法……”他搖頭苦笑道:“卻不料這手法如此簡單和……出乎意外。不知作者究竟是何人,如此奇思妙想真是絕了!” 這種犯罪手法說簡單也簡單,可卻同樣出乎人資料。誰能想象那兇手竟然是大庭廣眾之下殺了王老爺呢?讀完這個故事,他不禁為作者的奇思妙想深深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