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節
見狀,客舍老板立馬變了臉色,笑呵呵地迎著阿陌進去。 阿陌轉身走到三輪車邊。 王獻之從車上下來。 看到王獻之頭戴冪籬,客舍老板八卦地詢問道:“郎君也傾心王丞相?” 這幾年,晉國突然出現了一種行為。世家子弟只要出門,就會戴著冪籬。聽說,頭戴冪籬的世家子弟,都是在學王七郎。因為喜歡王七郎,所以學習王七郎的言行舉止。 王獻之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客舍老板。 客舍老板迎著王獻之入店,一邊走,一邊說道:“聽聞王丞相乃人間美色!這是謝安石的評價!可惜吾等賤民,沒有福氣遇到王丞相?!?/br> 阿陌嘴角含笑,沒有回應。 到了后院,進屋后,阿陌讓客舍老板準備熱水。 客舍老板打來熱水,在門口叫道:“美郎!熱湯送來了!” 阿陌打開屋門,接過熱水。 客舍老板把水盆交給阿陌的時候,眼神隨意地瞥了眼屋內。這一看,他怔住了。 阿陌接過熱水之后,轉身用腳將屋門關上。 客舍老板猛然驚醒。 “這、這……” 他抬起手,朝臉上扇了一巴掌。 方才是他看錯了?還是在做夢? 這世上會有這么俊美的人嗎? 這一晚,客舍老板失眠了。他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妻子??蜕崂习宓钠拮右宦?,竟然有位美郎來他們店里投宿,第二日,夫妻倆熱情地給王獻之送熱水,送早膳。想要一睹王獻之的容貌。奈何被阿陌擋著,都沒有見到。 午后,王獻之戴著冪籬出門。 見到王獻之走出屋子,客舍老板與他的妻子立馬迎上來。他們目光直勾勾地盯著冪籬,殷情地說道:“不知郎君有何吩咐?” 阿陌搖頭:“我家郎君要出去走走?!?/br> 阿陌跟隨王獻之離開了客舍。 王獻之走后,客舍老板的妻子低聲呢喃:“如此氣質,莫非是王丞相?” 人人都說,王獻之氣質皎然若月,朗朗若清風。沒見過王獻之的人,都覺得這是夸大其詞??墒且娺^王獻之的人,都覺得這個評價太低了。有些人甚至用人間天人來評價王獻之。 如今,還沒有見到真容,就被王獻之的氣質迷住了??蜕崂习宓钠拮硬唤麘岩?,這位來他們家投宿的客人就是傳說中的瑯琊王七! 客舍老板搖頭:“王丞相乃瑯琊王氏未來族長,豈會只帶兩仆出門?” 客舍老板的妻子指著院子里的那輛三輪車說道:“若不是王丞相,何人能用如此神器?” 這種東西,客舍老板跟客舍老板的妻子都沒有見過。聽說江左那邊,瑯琊王氏與高平郗氏、陳郡謝氏還有其他貴族,才會擁有普通百姓沒見過的東西! 陳郡謝氏的謝七郎,甚至造出了能飛上天的神器! “這……”客舍老板懷疑起來。 王獻之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被人猜到了,此時他正在街頭閑逛。這冪籬,是謝尚獨家造出來的特殊布料。外面的人看不清冪籬之下的容貌,王獻之卻能清楚的看到外面的景色。 哪怕王獻之頭戴冪籬,路人看不到他的容貌,但是他出眾的氣質還是引起了路人的關注。 有位賣瓜的大娘跟著王獻之走了一路,實在是忍不住,大膽地湊到前面來,出聲叫道:“這位美郎!能否讓老嫗見見真容?” 這年頭,欣賞美郎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在街頭見到美郎,眾人會放肆的欣賞。被關注的人,也不會責怪路人。路人的欣賞,是對其容貌的一種夸贊。遇到這種請求,許多郎君都會大大方方的讓眾人欣賞自己的容貌。 而王獻之卻拒絕了。王獻之搖了搖頭。 賣瓜的大娘露出失落的神色,嘆氣道:“打擾了!” 在賣瓜的大娘離開之后,一個小男孩抱著竹簡跑到王獻之的面前,他目光直勾勾地盯著王獻之,出聲言道:“足下氣質出塵,似夏日之泠泠清風,又如冬日之皚皚白雪。足下之容色定如美玉!” 王獻之停下腳步,看著這個七八歲的小男孩。 這小男孩身上穿的衣服,雖然是中等衣料,但是卻是好幾年前流行過的舊款。這小男孩的眼睛,黑白分明,透露著一股靈氣。 王獻之看向小男孩手里拿著的竹簡,沒有開口說話。 見王獻之不說話,小男孩咬咬牙,紅著臉說道:“足下出身不凡,一定飽讀詩書。潛手中有一卷竹書,足下必定感興趣!” 王獻之無聲一笑,他緩緩開口問道:“你要贈我?還是出售于我?” 小男孩面色微窘,小聲地說道:“不瞞足下,家君暮春時,辭去人世。剩下潛與庶母、小妹。庶母如今病重,潛想賣書換要藥,救治庶母?!?/br> 王獻之對他言道:“你家住何方?”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他問道:“足下要到陋室看看?” 王獻之頷首。 小男孩立馬帶著王獻之前往自己的家里。 路上,得知小男孩的身份,王獻之腳步一頓,他再次問道:“你乃陶氏?陶潛?” 陶潛點頭。 “你與陶侃有何關系?”王獻之問道。 聽王獻之直接稱呼陶侃的大名,陶潛愣了一下。他再次打量王獻之。 只有身份比對方要高貴的人,才有可能直呼對方的大名。亦或是看不起對方,才會直呼對方大名。陶潛覺得王獻之肯定是前者。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潛與陶大司馬為同族??上Ъ议T淪落,早已與族人分開?!?/br> 王獻之撩起冪籬,認真地打量著陶潛。 陶潛看到了王獻之的真容,他張開嘴巴,眼睛睜大?!艾樼?、瑯琊王七!” 如此容色,能讓陶潛想到的人,只有那位曠世奇才的少年丞相——王獻之! 作者有話要說: 陶淵明:身為一個影響后世文人的文壇大腕,竟敢到現在才讓我出場!作者你好意思嗎? 顧愷之:誰讓你出生比我晚。 陶淵明:哼! ps:陶淵明的出生與名字有爭論。有文獻說陶淵明,淵明是他的名,字元亮。有文獻記載是陶淵明,名潛,字淵明。我覺得,陶潛是他的名,淵明才是他的字。 因為王莽變法,從王莽時期到西晉時期,大多數人的人名只有一個字。到了西晉末年道教興起,為了表明道教子弟的身份,所以那個時期開始,有很多人的人名里加入了‘之’、‘道’、‘靈’等這些表示身份的文字。從東晉時期開始,人名從一個字增加到兩個字。大多數的人名,新增加的那個字,都是為了表達道教的身份。 所以正文里邊,直接用了陶潛。 第253章 只剩下他 王獻之從洛陽回到會稽, 帶回了兩個孩子。一個七八歲的男孩, 還有一個四五歲的女孩子。 王玄之正好要出門,遇到王獻之回來,看到王獻之還帶著兩個孩子,他好奇地打量著這兩個孩子,出聲問道:“這二位是?” 王獻之告訴王玄之:“陶潛, 陶姝。我義子, 義女?!?/br> 王玄之:…… 王玄之愣了一下, 他問道:“再過兩載,你要與阿凰成親。官奴,你就那么急當父親?” 王獻之低頭對陶潛與陶姝言道:“這是大郎, 我長兄?!?/br> 陶潛立馬向王玄之行禮:“大伯父?!?/br> 陶姝學著兄長, 向王玄之叫道:“大伯父?!?/br> 王玄之:…… 人家孩子都叫了, 王玄之也不好再說什么,他從身上掏了掏, 拿出兩瓶護膚膏,遞給陶潛跟陶姝:“嗯。甚是有禮?!?/br> 陶潛與陶姝接過東西, 出聲謝道:“謝謝大伯父?!?/br> 王玄之點頭,見陶潛這么有禮,他問王獻之:“這二人與鄱陽陶氏有何關系?” 王獻之告訴王玄之:“阿潛兄妹出身鄱陽陶氏?!?/br> 王玄之若有所思, 鄱陽陶氏自從陶侃去世之后,門第日漸衰落。王獻之既然收養這兩個孩子,說明這兩個孩子的父母應該不在人世了。 王玄之點頭,想起正事, 他說道:“我要出門演講?!?/br> 王獻之頷首,笑著說道:“大郎慢走?!?/br> 聽說王獻之帶著兩個孩子回來,正在專注畫畫的顧愷之立馬放下筆,起身跑出去。 此時,王獻之正在后院。郗璇與王羲之得知王獻之要收養兩個孩子,兩人倒是沒說什么。 不過王徽之卻說了一句話:“官奴,你可問過阿凰?” 王獻之回應王徽之:“我與阿凰說過?!?/br> 前兩年,王獻之就跟郗道茂深入談過孩子的話題。他跟郗道茂科普了很多近親繁衍帶來的不良后果。郗道茂很聽王獻之的話,對王獻之說的話,深信不疑。 王玄之與何氏成親多年,何氏一直沒有為王家生下孩子。郗璇與王羲之都沒有責怪過何氏。何氏與王玄之的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沒有因為孩子的事情,發生過矛盾。有王玄之與何氏為例子,所以郗道茂覺得,哪怕她與王獻之將來不生孩子,也不會有人責怪她。并且,王獻之曾答應她,無論如何,他都會護著她。郗道茂對王獻之甚是信賴。 王徽之挑了挑眉,轉而言道:“若是玥兒將來再生,我分你一個兒子?!?/br> 王獻之笑著搖頭:“多謝五郎好意。此事,五郎還是與五嫂商量清楚為好?!?/br> 王獻之并非長子,不用繼承家業,所以他的壓力并不大。至于族里,王獻之已經選好了一個人,打算栽培王珣為下一任族長。 顧愷之走進屋里,打量著那兩個陌生的孩子。 看到顧愷之來了,王徽之沖王獻之抬了抬下巴。 王獻之轉身看向屋門??吹筋檺鹬畞砹?,他朝顧愷之笑道:“虎頭,這是阿潛、阿姝?!?/br> 顧愷之點頭,他收回目光。 回會稽的路上,陶潛聽阿陌講了很多王家人的事情。包括顧愷之的事情,阿陌也講了不少。 陶潛向顧愷之行禮:“兄長?!?/br> 陶姝小聲地叫道:“兄長?!?/br> 顧愷之往身上摸了摸,摸出兩個色號的顏料,他分別遞給陶潛與陶姝。 陶潛與陶姝收下東西:“謝謝兄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