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司馬聃自小生活在宮里,認識的人有限。而王獻之,是最特別的人。王獻之不單送司馬聃很多小玩意兒,還教會了司馬聃很多事情,讓他見識不一樣的世界。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陛下,家君年過知命,獻之害怕了?!?/br> 司馬聃愕然,目光不解地望著王獻之。 王獻之低聲言道:“獻之害怕失去?!?/br> 司馬聃思量了一下,緩緩問道:“王七郎擔心王右軍會離你而去?” 王獻之頷首:“是也。驀然回首,細想這些年。獻之未曾好好陪伴父母。實乃不孝?!?/br> 司馬聃沉默。 在司馬聃出生后未到周歲,便被冊立為皇太子。剛冊立為太子不過兩日,康帝便駕崩了。司馬聃沒有體會過父慈子孝。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陛下,家君與家慈雖然不曾與獻之提起。但是獻之知曉,家君與家慈心里是希望獻之留在二老身邊的。獻之身為幼子,常年在外奔波,家君與家慈心里必定在為獻之擔憂?!?/br> 司馬聃垂下眼眸,低聲說道:“所以,天下太平之后,王七郎便要退出廟堂。無論是為了大局,亦或是為了你的親人,你都要離開。王七郎可曾記得,你曾經言過,要改變選官制度?科舉選拔制,卿是否記得?” 王獻之點頭:“獻之記得。獻之一直在改變?!?/br> 司馬聃抬頭,怔怔地望著王獻之。 王獻之徐徐言道:“陛下,近幾年學無止境一直在為朝廷培養人才。學無止境,乃晉國第一學府。學生畢業后,將來可推薦入朝為官,為國效忠。若是直接提出改變選官制度,提出科舉選拔制,諸位公卿必定反對。故而,獻之幾年前,便建議家君開辦學堂。學堂發展至今,教學制度已經成熟。從招生到畢業,學無止境學堂一直在為國家培養人才,為國家塞選賢良?!?/br> 司馬聃愣住了。他沒想到,王獻之一直在做這件事! 王獻之淡笑著告訴司馬聃:“獻之雖然離開廟堂,但是會在學無止境,為陛下培養人才。若是陛下想念獻之,可召見獻之回京?!?/br> 司馬聃心情復雜。心情從開始的委屈與憤怒,變成了愧疚與失落,甚至還有幾分感動。 司馬聃邁開腳步,走近兩步,伸出手抱住王獻之:“晉國得此良臣,朕得此良友,乃上天厚愛!” 王獻之伸手拍了拍司馬聃的后背。 司馬聃松開手,擦了擦眼淚,他心情好轉,問王獻之:“王七郎,你當真是天人轉世?” 王獻之輕笑起來,笑容郎朗若清風。他言道:“獻之不過是區區凡人,如何敢比天人?” 司馬聃搖頭:“民間皆傳瑯琊王七郎乃天人轉世,救濟蒼生,改變天下。朕以為,此乃真話!自王七郎入京后,改變了建康,改變了朕,改變了晉國,乃至改變了天下。朕相信,王七郎必定是天人轉世!是上天派來拯救蒼生的英雄!” 王獻之笑著搖頭:“如此謠言,都是謝七傳出來的?!?/br> 司馬聃詫異,好奇的追問起來。 王獻之便將當初謝玄帶著司馬道生越過江跑來找他的事情,娓娓道來。 王彪之一臉陰沉的回到王家。 王家子弟看到王彪之臉色不好,紛紛避開,生怕挨罵。 王彪之盯著王家子弟,出聲罵道:“汝等若是有七郎一半有才,瑯琊王氏何愁不能起來!” 王家子弟:…… 王彪之問王家知道:“要去何處?” 王家子弟吶吶地回答道:“到逍遙山莊健身……” 王彪之冷著臉說道:“健什么身!給我回屋看書!用功學習!” 王家子弟:…… 王彪之今天抽什么風? 王家子弟不敢反駁王彪之,紛紛低著頭,小聲地回應道:“遵命?!?/br> 王彪之轉頭沖管事說道:“七郎若是歸來,讓他到宗祠來!” 管事連忙點頭。 王家子弟相互看了眼彼此??磥?,是王獻之惹怒了王彪之!嘖嘖,也不知道王獻之做了什么事,讓王彪之這么生氣! 王獻之回來的時候,王珣不知道從哪跑出來,湊到王獻之的身邊,小聲地提醒王獻之:“七郎,你可要當心!虎犢叔父今日下朝歸來,發了怒。族里許多兄弟,都被虎犢叔父發訓斥了?,F在被關在屋子里看書學習?!?/br> 王獻之點頭,他笑著問王珣:“法護為何不回屋學習?” 王珣沖王獻之說道:“我這不是特地來提醒你嘛!” 王獻之對王珣言道:“多謝法護?!?/br> 說話的時候,王獻之伸出手,摸了摸王珣的頭。 王珣瞪著王獻之。 王獻之笑著說道:“抱歉,把你當成虎頭了?!?/br> 王珣比顧愷之還小一歲。王獻之每次看到王珣,都會想到顧愷之。 王珣哼了一聲,轉身跑開。 王獻之笑了笑,朝宗祠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 王珣:回會稽摸你兒子去! 第234章 新勢力 王獻之走進宗祠, 向王彪之行禮?!笆甯??!?/br> 王彪之冷著臉, 沒有回應王獻之。 王獻之望向王彪之,緩緩開口說道:“叔父,獻之今日在朝堂上所言, 皆是發自肺腑?!?/br> 聽王獻之提起這件事, 王彪之就惱火。原本, 他還自我安慰,或許那番話是王獻之故意說給褚裒聽的。如今, 王獻之再次親口承認, 在朝堂上說的那些話都是真心話,王彪之克制不住怒氣了,他沖王獻之說道:“你給我跪下!” 王獻之乖乖地跪下來,他出聲言道:“叔父, 晉國新朝政權是士族建立起來的。朝堂是士族的朝堂, 士族要的是各大世家權力平衡, 不容許一家獨大出現?!?/br> 王彪之冷笑著說道:“所以, 你就怕了?不敢與其他世家作對?” 王彪之氣得肝疼。王獻之這小子, 氣起人來, 比王徽之還要過分! 王獻之告訴王彪之:“叔父,若是瑯琊王氏要壯大權勢,其他世家必定會針對瑯琊王氏。獻之不愿讓瑯琊王氏承受政治攻擊?!?/br> 王彪之才不信王獻之的鬼話,他質問道:“你別再拿這些蠱惑人心的話來蠱惑我了!我只問你,你到底想不想當這個族長?到底想不想讓瑯琊王氏久立朝堂!” 王獻之回答道:“若是獻之不愿意,幾年前便會拒絕叔父。獻之并沒有阻撓瑯琊王氏在廟堂上發展。獻之之意, 是希望瑯琊王氏保持現狀便可!無需進一步發展。再往前邁進腳步,不單其他世家會將瑯琊王氏當成政敵,就連司馬氏,也會警惕瑯琊王氏,誤以為瑯琊王氏有其他心思?!?/br> 王彪之冷笑,沒有理會王獻之。 王獻之放輕聲音說道:“叔父,獻之的心愿,的確是平定天下,讓天下恢復太平。這不單是獻之的心愿,亦是阿耶的心愿,是天下百姓的心愿。自從出仕后,獻之陪伴阿耶的時間太少了。不知不覺,阿耶容貌漸漸遲暮。獻之害怕子欲孝而親不在。獻之想要盡快平定天下,回到阿耶身旁,陪伴耶娘,盡盡孝道?!?/br> 王彪之目光深邃莫測地盯著王獻之,他問道:“陛下與你談了什么?” 王獻之告訴王彪之:“陛下讓獻之繼續輔助他,獻之婉言拒絕了?!?/br> 王彪之氣笑了,他問道:“那你今后想做什么?” 王獻之回答道:“回到會稽,在學無止境教學?!?/br> 王彪之搖頭,他深吸了一口氣,告訴王獻之:“你想當一名先生?七郎,瑯琊王氏族長,大半生的精力都花費在廟堂上。你若是回會稽,這族長,也就不必當了!” 王獻之眉眼平靜的望著王彪之,臉上沒有露出驚愕的神態。他聲音輕而慢地回應王彪之:“叔父可知,獻之對朝堂做了什么改變?” 王彪之微微一怔,覺得王獻之說這話不簡單,他問道:“你做了什么?” 王獻之告訴王彪之:“學無止境被封為晉國第一學府。但凡學無止境舉薦的學生,將來皆可以入朝為官?!?/br> 王彪之皺著眉頭,認真思量這件事。 這個學堂是王羲之辦的。 學堂畢業的學生,這兩年來,的確有不少人被舉薦入朝為官。 王獻之不刻意提出此事,王彪之倒是從未注意過! 朝廷其他公卿,只怕也沒有注意過此事! 王彪之目光深深地審視著王獻之。 王獻之繼續說道:“這些學無止境畢業的人,將會成為新的一股朝堂勢力?!?/br> 王彪之看不懂了,他不知道王獻之究竟要干什么。 王彪之沉著臉,出聲問道:“七郎,你究竟想做什么?” 王獻之告訴王彪之:“逐漸改變士族政權?!?/br> 王彪之皺著眉頭,對王獻之說道:“你想怎么改變士族政權?” 王獻之搖頭:“叔父可知學無止境的師資力量?” 王彪之盯著王獻之。 王獻之言道:“學無止境的授課先生,不單有瑯琊王氏。還有太原王氏、陳郡謝氏、陳留蔡氏、陳郡殷氏等。包括吳郡顧氏,再過不久,顧公會辭官離開京城,前往會稽入學無止境學堂授課。出身各大世家的大名士,獻之將這些人弄到了學堂里,讓這些人成為授課先生。為的就是讓舊的士族勢力不排斥新的朝堂勢力?!?/br> 王彪之緊緊皺著眉頭。 “你究竟想干什么?” 王獻之放慢說話的語速,告訴王彪之:“獻之希望,能有第三方勢力加入政權之爭?!?/br> 王彪之一臉不悅地說道:“你想讓新勢力對付舊的士族勢力?” 王獻之搖頭:“并不是對付士族勢力,只是改變士族勢力,相對減弱士族勢力?!?/br> 王彪之猛地站起來,指著王獻之言道:“妄想!七郎,你出身瑯琊王氏,不替家族考慮也就罷了。竟然要培養新勢力,讓新勢力來對付瑯琊王氏!真是混賬!” 王獻之站起來對王彪之說道:“叔父冷靜!請聽獻之說清楚!” 王彪之冷著臉,盯著王獻之。 王獻之解釋道:“叔父,晉國新朝是士族建立起來的政權,由士族之間共同管理國家。然而,各大世家,政治目的,利益需求都不同。故而,士族之間出現了政敵與政友。士族之間不允許一家獨大,這是一種默契。比如瑯琊王氏,昔日瑯琊王氏幫助元帝建立起新政權后,在朝堂上獨領風sao,以至于遭到多方世家的政治攻擊。今日之情況,如同昔日?!?/br> 頓了頓,王獻之繼續言道:“獻之進位三公一事,被拖許久,遭到各大世家的阻撓與針對。因為其他世家不愿看到瑯琊王氏再次壯大權勢,再次站在權力巔峰。其他世家不愿再出現第二個王丞相。故而,這些人開始針對獻之。目前,各大世家針對的是獻之這個人。若獻之當真當上太保。只怕到時候,世家們針對的對象,就變成了瑯琊王氏!” 王彪之沉默,他的面色看起來十分凝重。 王獻之說下去:“若是朝堂上增加一股新勢力,這股新勢力就會與士族勢力抗衡。有人希望瑯琊王氏倒下,有人不希望瑯琊王氏倒下。一旦瑯琊王氏倒下,只剩下兩股勢力時,其中一方勢力就會感到危險。終究要有第三股勢力來制衡局面?!?/br> 王彪之冷靜下來。 王獻之所言,的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