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節
王徽之目光挑剔地斜眼打量謝瑤,輕哼道:“就這小子?也配娶我的女兒?” 謝瑤低頭看了眼自己,老實地回答道:“我為何不能娶王家meimei?阿耶說了,我將來要娶王家meimei。王七兄沒有子嗣,讓我娶王五兄的女兒?!?/br> 聽到這話,王羲之轉頭看了眼謝瑤。 王玄之也聽到了,他好奇地問道:“你怎知官奴將來沒有子嗣?” 王獻之面色淡定地出聲言道:“瑤兒,謝叔父尋你?!?/br> 謝瑤轉頭望向謝家那邊。果真看到謝安在盯著這邊。 謝瑤出聲說道:“那瑤兒先回去了!” 王凝之叫住謝瑤:“也不急在一時。不如瑤兒先把話說完,再過去?!?/br> 顧愷之起身拉著謝瑤離開。 謝瑤被顧愷之拉走了。 王徽之問王獻之:“謝瑤所言,是何意思?” 王家人盯著王獻之。 王獻之解釋道:“當時,我只是隨口回了一句。將來之事,還未確定。是瑤兒這小子聽錯了?!?/br> 王徽之不信,他瞇著眼睛,告訴王獻之:“結束后,我就尋謝瑤,再問一遍?!?/br> 王獻之無奈地說道:“我所言,的確如此?!?/br> 王徽之將信將疑。 王肅之開口言道:“待二郎的親事定下來后,三郎的親事也快了。屆時,便輪到我與五郎。再過幾載六郎也成親了。官奴若是與阿凰成親,也是十年之后的事。十年之后,謝瑤與官奴的孩子年紀相差太大。故而,并不合適?!?/br> 王獻之目光贊許地看了眼王肅之,默默給王肅之點個贊。 王家人聽了,了然一笑。 “倒是如此?!蓖跣χ鴵u頭。 王羲之淺淺一笑,低聲言道:“也不知是否能看到官奴與阿凰成親?!?/br> 王羲之今年已經五十二歲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王獻之及冠。 王玄之幾人聞言,面色一怔。 郗璇搖頭,握緊王羲之的手言道:“夫主與妾定能見到官奴與阿凰成親!” 王獻之怔怔的打量著王羲之。這才發現王羲之的皮膚與十年前相比,明顯不如從前了。 王羲之何時變成了這樣? 王獻之心里反思起來。這幾年忙著搞事情,他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安(搖頭):這兒子怎么總惦記著媳婦! 第229章 理應奪回 招商投標活動結束后, 王獻之即刻啟程, 前往建康。 司馬道生隨王獻之一同出發, 前往建康。 半道上,王獻之收到了一封信。 “燕地傳來的?”司馬道生好奇了。 王獻之頷首,他告訴司馬道生:“那些世家返回燕地后,想請吾等幫忙,借些人手到燕地,在當地建設相關娛樂項目?!?/br> 去年,燕地那邊的世家被邀請到江左。在會稽一帶,玩得樂不思蜀。甚至想要在會稽這邊購買一套住宅。奈何會稽這邊的田宅一年比一年高。連晉國當地的世家,都未必能在會稽買得起住宅。更何況是燕地那邊的世家。 返回燕地之后, 那些世家不甘心。打算發展一些娛樂項目, 供他們自己玩樂享受! 于是, 便寫了這封信,懇求王獻之幫忙。尋一些建筑人才,請到燕地去搞建設。 司馬道生拍手:“這不是正合你意?” 王獻之點頭:“是也。一切都在算計當中?!?/br> 司馬道生告訴王獻之:“這一回,有本世子幫忙,你定能當上太保!” 司馬道生身為車騎將軍, 又是會稽王府的世子。在民間一向很有聲望。若是司馬道生親自開口, 懇求朝廷封賞王獻之為太保。這件事便十拿九穩了! 王獻之淡笑著言道:“只怕不易。褚公要歸京了?!?/br> 在離開會稽前,王獻之收到消息, 褚裒命手下鎮守邊境,自己啟程返回建康! 褚裒沒有回復王獻之的信,而是親自返回京城, 這是要搞事的節奏! 司馬道生不以為意:“哪怕褚公歸京又如何!有本世子與驃騎將軍、征西大將軍、瑯琊王氏的支持,你定能當上太保!” 褚裒不過是太后之父,一個褚家,根本敵不過幾大世家。 王獻之搖頭:“只怕不簡單。褚公畢竟是太后之父?!?/br> 司馬道生回應王獻之:“那又如何?惡父曾言,這是司馬氏的天下!褚季野不過是太后之父,在司馬氏面前,輪得到他褚家做主?” 王獻之沒有深入討論這個話題,他轉而言道:“世子可知晉國借糧給秦國,救濟當地晉人一事?” 司馬道生點頭:“早已聽聞?!?/br> 王獻之告訴司馬道生:“糧食運到秦國,便被秦軍收走了。秦軍用晉國送來的糧食,作為軍糧,攻打涼國?!?/br> 聞言,司馬道生面色惱怒起來,他咬著牙罵道:“豈有此理!這是晉國用來救濟當地晉人的!秦國竟然敢拿去打仗!快要回來!” 王獻之搖頭:“此事我早已得知。我讓袁氏商鋪親自送糧到魏興,由巾幗將軍親自護送這批糧食到當地晉人手中?!?/br> 司馬道生不解,他壓著火氣問道:“前一批糧食,是晉國救濟當地晉人的!被秦國拿去打仗,理應奪回!為何還要再次送糧到當地!若是再被秦軍搶走,當地晉人怎么辦?” 王獻之解釋道:“正因為第一批糧食被秦軍拿走了,故而第二批送給百姓的糧食,秦軍不會再拿。若是秦軍敢動第二批糧食,當地晉人必定會反抗。再而言之,我讓巾幗將軍親自護送糧食入秦地。一旦當地晉人憤起作亂,必定會投靠巾幗將軍。秦王自然會顧慮一二,不敢再動第二批糧食?!?/br> 雖然王獻之已經解釋清楚了,但是司馬道生聽完之后,心里還是覺得窩火。他的雙手攥成拳頭,錘了幾下案幾。低聲罵道:“遲早要滅了秦國!收復秦地!” 王獻之點頭,輕聲言道:“秦國、涼國,都要收復回來?!?/br> 司馬道生抬頭問道:“何時對秦國出手?” 王獻之緩緩言道:“讓秦國與涼國打。涼國撐不下去了,自然會向晉室求助。屆時,晉室再發兵攻打秦國。秦國連年打仗,國力漸漸衰弱,不是晉國的對手。再加上,本次晉國出糧救濟秦地當地晉人。那些生活在秦地的晉人,心是向著晉室的。哪怕日后秦國與晉國開戰,百姓自然會選擇支持晉國?!?/br> 司馬道生聽得認真,他松開拳頭,出聲言道:“晉國如今就看戲好了!” 王獻之頷首:“不錯。到時候運河修建成功,晉室政權遷回中原。天下統一,開創太平盛世!” 司馬道生的心情好轉起來。他告訴王獻之:“你可知曉謝七定親了?” 王獻之詫異,他搖頭。這件事,他未曾聽謝家人提起。 司馬道生告訴王獻之:“陳郡謝氏與譙國桓氏聯姻了。與謝七訂婚的是征西大將軍的長女。那日舉辦完招商投標活動,王家離開之后,本世子向謝家人問起謝七,謝安石便告知了此事?!?/br> 王獻之問道:“謝七是否知曉此事?” 自從離開王家之后,謝玄不知道去哪了。王獻之問過謝安,謝安也不清楚謝玄的行蹤。王獻之還去南山那邊找了一圈,都沒有找到謝玄。王獻之以為謝玄離開會稽,外出游玩了。 乍然聽說謝玄與桓溫的長女定親了,王獻之還是有些驚訝的。 看來,這是謝安的意思。 謝安在默默地為陳郡謝氏籌謀! 桓溫收復中原后,雖然沒有升遷,但是在民間甚是有聲望。在朝中,也被群臣忌憚。 謝家讓謝玄與桓溫的長女定親,將來,在廟堂之上桓溫必定會照顧謝玄。陳郡謝氏不單有瑯琊王氏這個政友,到時候還有譙國桓氏這個政友。陳郡謝氏從此,便能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了! 司馬道生搖頭:“本世子許久沒見到謝七了,不知道他是何意思。說實話,讓謝七娶桓家女,還不如娶司馬氏女。本世子家中有兩個meimei。上回舉辦招商投標活動時曾來過。王七郎你當時可有見到本世子的meimei?” 桓溫出身不算高貴,全憑軍功爬到高位。朝廷諸多公卿,尤其是名士們,提起桓溫,多是不屑的口吻。這個時代的人,瞧不起武夫,覺得粗鄙,不文雅俊美。 司馬道生是真心對待謝玄的,所以他覺得謝玄娶桓家女,還不如娶司馬氏女。司馬氏起碼是皇室,司馬氏女的身份比桓氏女的身份要高貴許多。 提起司馬安容與司馬道福,王獻之輕聲回應道:“見過幾回?!?/br> 司馬道生問道:“你覺得,讓謝七娶安容如何?” 王獻之笑著搖頭:“謝七的婚事,陳郡謝氏與譙國桓氏已經商定好。豈能由你我外人插手?現在,我倒是想見見謝七,不知謝七去了何處?!?/br> 謝玄離開王家的時候,王獻之還以為謝玄是找個清靜的地方躲了起來,避免其他世家sao擾。 現在聽說了這件事后,王獻之覺得謝玄應該是因為婚事的事情,心思煩亂,才躲避親朋好友。 司馬道生點頭:“本世子也想見見他,不知謝七去了何處?!?/br> 王獻之吩咐阿陌:“傳消息,讓人打聽謝七的去向與動靜?!?/br> 阿陌頷首:“遵命?!?/br> 春寒料峭,雨雪霏霏。 王獻之與司馬道生來到建康時,已經二月了。入城當天,下了一場暴雪。馬車走到半道上,走不動了。 王獻之與司馬道生只好從車上下來,步行前往烏衣巷。 街道上,白雪皚皚,平日里車水馬龍的街頭,看起來十分冷清。 有人打開了窗戶,沒想到看到街上有位容貌俊美的小郎君。 那婦女驚叫起來:“好俊美的小郎君!” 原本清冷的街道,頓時熱鬧起來。 其他人聽到聲音,紛紛打開門窗,望向街道。 這一看,頓時怔住了。 王獻之走著走著,忽然有瓜從上方砸下來,砸到了他的腳跟前。 王獻之停下腳步,抬頭望向樓上。 婦女們尖叫氣來:“哪家的小美郎!容色更勝謝三郎!” 王獻之暗道不好,他加快了腳步。 司馬道生正準備調侃幾句,見王獻之走得匆忙,他趕緊追過去。出聲叫道:“王七郎,何必走這么匆忙?” 王獻之邊走邊道:“再不走,待會兒就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