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節
王彪之離開后,王獻之走到大殿外面。 武陵王與小皇帝站在大殿外面,其他官員已經離開了。 看到王獻之過來了,司馬聃開口叫道:“王七郎!隨朕到宮里坐坐!” 王獻之笑著點頭。 進殿后,司馬聃讓宮人退出去,他出聲問道:“王七郎打算如何征糧?” 武陵王看向王獻之。 殿內掛著一份絹布地圖,王獻之走到地圖前面,開口言道:“陛下、武陵王請看。這是蛟龍運河即將開運,沿線所有地方都被各大世家投標下來用于開發項目了。獻之打算,加長蛟龍運河的線路。從淮南,修至鄴城。再從鄴城,修至范陽?!?/br> 武陵王不解:“中原已經收復,為何還要修建運河到中原?” 王獻之原來的確說過要加長運河線路,但是加長運河線路,是為了收復中原??扇缃?,中原已經收復。武陵王不知道王獻之為何還要堅持修建運河。 王獻之告訴武陵王:“運河的作用,并非只是為了戰事運輸。其最大的作用,是發展南北經濟。如今南方經濟繁榮,北方經濟枯竭。收復中原后,朝廷政權必定要遷回洛陽。獻之的建議,是先發展北方經濟。待北方經濟繁榮后,晉室再遷回北方。如此,江山才能長期穩定?!?/br> 武陵王與小皇帝聽得認真。兩人紛紛點頭。 司馬聃開口言道:“王七郎所言甚有道理!” 武陵王頷首,他問道:“不知王七郎打算如何征糧?” 王獻之笑著說道:“先前舉辦完第一次招商投標活動后,獻之向各大世家透露過朝廷打算延長運河線路到中原一事?!?/br> 司馬聃若有所思地問道:“莫非王七郎打算問各大世家要糧?” 王獻之搖頭:“是再舉辦一次招商投標活動,讓各大世家參與投標。投標所得收入,上交國庫。獻之打算,先讓袁氏商鋪替朝廷出糧,將糧食送到秦國那邊救濟當地晉人。隨后,朝廷再補償袁氏商鋪?!?/br> 司馬聃點頭:“如此甚好!” 武陵王頷首,他笑著言道:“小王以為,還如從前那般,鼓動諸位捐糧出資出力,幫助秦國當地的晉人?!?/br> 當年趙國內亂,中原大亂,為了接百萬遺民過江,王獻之等人可是費勁了力氣,晉國上下團結一致,才挺過這一關。 王獻之笑著言道:“今非昔比。晉國已經富強了?!?/br> 武陵王感嘆:“是也。今非昔比!今日之晉國,強大矣!” 司馬聃心情輕松愉快,他笑著說道:“晉國能有今日,全靠王七郎!” 王獻之搖頭,他說道:“并非獻之一人功勞。一個國家的強大,與每一位百姓脫不開關系。只有上下團結,一同奮斗,國家才能富強!” 武陵王說道:“若是非要挑出王七郎的缺點,小王以為,是過于謙虛!” 司馬聃點頭,贊同道:“正是!王七郎太過謙虛!王七郎為晉國付出這么多,如此功勞,哪怕封王也可??沙卸鄶凳兰覅s阻撓王七郎升上三公之位?!?/br> 提起這件事,司馬聃皺起眉頭。 王獻之淡笑著言道:“是否能升為三公,獻之并不在意。獻之只怕有朝一日陛下與殿下開始猜忌獻之?!?/br> 上一次,小皇帝的疏離,讓王獻之起了擔憂。若是小皇帝聽信他人挑撥,將來疏離他,開始防備他,打壓他。那么接下來的路,就艱難了。江山一日不定,天下尚未太平,王獻之心里就不踏實,就沒辦法好好享受生活。所以,他需要將權力握在自己的手中!哪怕將來小皇帝與司馬氏猜疑他,打壓他,王獻之都要堅定走自己的道路。不能讓這些人妨礙他做事! 只有權力在手,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是荀羨教王獻之的道理。 聞言,司馬聃與武陵王兩人愕然。 司馬聃立馬說道:“朕絕不會猜忌王七郎!” 武陵王頷首,他出聲言道:“卿乃小王知己,小王相信卿。絕不會受他人挑撥,對卿起猜疑之心!” 王獻之笑著說道:“但愿如此?!?/br> 伸手撫摸絹布,摸著洛陽的位置,王獻之緩緩言道:“待北方經濟繁榮,就可以回到洛陽了?!?/br> 司馬聃望著王獻之的手,盯著寫有洛陽兩個字的那個地方。 武陵王開口言道:“陛下,天下紛亂多年,有望在吾輩收復山河,一統天下。先祖若是知曉,定是歡喜!以吾等為傲!” 司馬聃聽了這話,心情激動起來。他的目光變得熾熱,直勾勾地盯著地圖上標著洛陽二字的地方。低聲說道:“朕定會收復山河,一統天下,讓天下恢復太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武陵王點頭,目光滿意地看著司馬聃。 司馬聃轉而握住王獻之的手,面色認真地對王獻之言道:“請王七郎助朕一統江山!讓天下恢復太平!” 王獻之收回手,他后退兩步,朝司馬聃作揖,鄭重言道:“臣遵旨!” 作者有話要說: 謝安:王獻之謙虛?呵呵! 謝玄:司馬氏子弟,莫非都是傻子? 謝安:豈能如此直言? 第222章 你是何人 袁氏商鋪接到朝廷的命令, 即刻先調了二十萬石糧,運送到魏興邊境。 各大世家這才發現, 陳郡袁氏的財力,不可忽視! 竟然能快速拿出二十萬石糧, 救濟秦國當地的晉人, 真是不簡單! 緊接著,小皇帝當朝宣布,晉國要延長蛟龍運河的線路。諸位公卿驚訝!他們盼這件事盼了許久! “此事由車騎將軍負責。開春之際, 于會稽展開第二屆招商投標活動?!?/br> 聽到這話,眾人心思活躍。 下朝之后, 眾人立馬修書寄去會稽。 得知王獻之要回會稽過年, 王彪之有些不滿。 “尚未升為太保, 七郎甘心離開京城?” 王獻之開口言道:“叔父, 此事獻之會修書與褚公商議?!?/br> 若是褚裒贊同王獻之升為太保,褚太后便不會再阻攔王獻之。其他世家一向是利用褚太后為刀, 對付瑯琊王氏與王獻之。若是褚太后站在瑯琊王氏這一邊,其他世家便無可奈何!想搞事也搞不起來。 王彪之蹙著眉頭說道:“褚季野這廝,只怕不好勸?!?/br> 王獻之笑著言道:“獻之有把握,叔父請放心?!?/br> 既然王獻之這么有信心,王彪之也不再多慮。 王獻之踏上了歸家之途。 冬雪皚皚, 街道旁的酒壚冷冷清清。 馬車路過酒壚,停了下來。 阿陌下車,跑到酒壚,出聲問道:“老翁, 可有酒水?” 老翁慢悠悠地探出頭來,望了眼外面??吹酵饷嫱VR車,他瞇著黃濁的眼睛,聲音沙啞地問道:“這是哪位貴人?” 阿陌詫異,他回應道:“瑯琊王氏?!?/br> 老翁慢吞吞地問道:“瑯琊王氏的哪位郎君?” 見這老翁問得這么詳細,阿陌回答道:“瑯琊王七郎,衛將軍也!” 老翁驚訝,他張開口說道:“衛將軍在車上?小老兒這里的酒,愿意贈于衛將軍!請衛將軍帶回府上!” 阿陌好奇地問道:“老翁為何如此?” 老翁激動地說道:“聽聞衛將軍乃王五郎幼弟,小老兒去歲在山中摔跤,無人理會。是王五郎與其未婚妻出手相助,救了小老兒!” 原來如此,阿陌了然,他笑著言道:“不必如此。老翁,我家郎君不會白要百姓之物?!?/br> 老翁搖頭,他繞了一圈,打開屋門,從酒壚里走出來。跟隨在老翁身后,從酒壚里走出來的還有一個六七歲的女孩。他們朝馬車走去。 老翁走到馬車邊,他開口叫道:“衛將軍!” 王獻之拉開草簾,望向外面。 老翁眨了眨眼睛,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眼。 “這、這是天人在車內?”老翁伸手指著馬車里的少年,轉頭問阿陌。 阿陌笑著說道:“這是我家七郎?!?/br> 老翁愕然,他緩緩說道:“倒是有所聽聞,王五郎幼弟,乃落雁美郎!未曾想,親眼所見,如此俊美!若天人下凡!” 小女孩目光好奇地望著車內的人。因為看不清楚,她忍不住往前走近幾步。 老翁拉了拉孫女的手,不讓孫女靠近馬車。 王獻之聽到外面的對話,他開口言道:“途經此地,想討些酒水暖身。老翁若有酒水,獻之愿意購買?!?/br> 老翁搖頭,他擺手說道:“小老兒不敢收取財物。因去歲得王五郎相救,故而希望衛將軍將酒壚里的酒水帶歸家!與王五郎共飲!” 王獻之詫異,沒想到王徽之救過這位老人家。他笑著言道:“既然如此,取一甕酒即可。多謝老翁!歸家后,獻之會告知五郎?!?/br> 老翁滿意了,他笑容慈祥地點頭,轉身回到酒壚里。 王獻之望了眼阿陌,對阿陌言道:“幫幫這位老翁?!?/br> 說話間,王獻之做了個手勢。 阿陌頷首,跟著老翁走進酒壚里, 老翁回酒壚里,小女孩沒跟著他,而是忍不住朝馬車湊去。 死士攔住小女孩。 小女孩面露幾分畏懼的神色,她后退幾步,踮著腳尖望向馬車里的人,出聲說道:“美郎君,你能否下車?” 聽到稚嫩的童聲,王獻之伸出頭,望向車外,這才看到原來車外面還有個小女孩。 見這小女孩與郗道茂幼時容貌相似,王獻之微微一怔。他朝那女孩問道:“敢問女郎小字?” 王獻之把頭伸出車外,容貌讓小女孩看得真切。小女孩看呆了,她直直地盯著王獻之。 見這小女孩不說話,王獻之對她言道:“外面天寒地凍,女郎進屋吧!莫要凍壞身子?!?/br> 女孩反應過來,她面色微微泛紅,水汪汪的眼睛,直勾勾地注視著王獻之,羞澀地開口說道:“我叫桃葉。你是何人?” 王獻之淺淺一笑,他說道:“陌路人?!?/br> 小女孩與王獻之說話間,阿陌從酒壚里搬出一甕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