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聽到庾敬開口說話,王羲之緩緩轉身,目光冷冷的盯著那個小胖子。 見王羲之朝他走來,庾敬被王羲之的氣場震到了,他面色由紅轉白,躲到了仆人的身后。 王羲之一靠近,周圍流動的空氣仿佛變得寒冷起來。庾敬面色恐懼的說道:“就是王七郎先動手打我的!我與族內兄弟在玩游戲,玩得正開心。你家幾位郎君多管閑事,非要跟我過不去。才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錯在你家幾位郎君,與我無關!” 王羲之緩緩開口,他語氣平靜的問道:“你想殺了我家七郎?” “我、我只是一時惱怒,才如此說……”王羲之的語氣聽著雖然平靜,可是卻令人察覺出了幾分陰冷。庾敬怕得要死,他的身子哆嗦起來。 庾敬之父,庾條也匆忙趕來了。 看到王家幾位郎君一身血跡,他被這場景嚇到了。 看到他兒子平安無事,庾條先是松了口氣。接著,他看到了一臉寒意的王羲之! “逸少,小兒無知,惹怒了幾位郎君。還請逸少看在往昔的交情上,能原諒敬兒!”庾條彎下身,向王羲之賠罪。 王羲之眼眸冷漠的看著庾條。 過去庾亮與庾冰還有庾翼在時,王羲之與庾家子弟的關系很好,也跟庾條有交情。自從庾家這幾位人物相繼去世后,王羲之跟庾家往來漸少。來到建康一個多月,王羲之不曾去庾家拜訪過。庾家也沒人來拜訪他。王羲之沒想到會是在這種情況下與庾家人見面。 這庾家小子,竟然想要他小兒子的命! 想到此,王羲之的面色變得越發冷漠。他拂袖轉身,語氣冷淡的言道:“此事原委如何,自有劉大人審查!” 說著,王羲之朝劉惔行禮:“還請劉大人秉公辦案!” 劉惔點頭,神色復雜的掃了眼王獻之兄弟幾人,他出聲言道:“先讓醫者替王家郎君處理傷勢吧!” 這么多人看著,劉惔有心關懷王獻之,卻不好當著眾人的面表露出來。 王肅之在王氏子弟當中人緣不錯,王氏子弟聽說王羲之一房,身在建康的四位郎君都被庾家子弟揍了。他們紛紛出動,帶著人跑去庾家宗塾堵著。見到一個庾家子弟走出來,就揍一個庾家子弟。 尤其是庾敬之兄,庾大郎跟庾二郎被揍得最慘。 那幾個跟著庾敬揍人的庾家子弟,他們的胞兄胞弟,也成為了王家子弟重點收拾的對象。 王彪之聽說了此事,只說了一句話:“點到為止!” 言下之意是,只要不鬧出人命,任由晚輩們隨便收拾庾家子弟! 自從開了瑯琊王五發廊,王徽之在貴族圈里十分受人歡迎。上至大臣,下至大臣子女,都會找王徽之弄發型。 聽說王徽之與其兄弟被庾家子弟揍了,眾人紛紛唾罵庾家子弟。 庾家官員上朝的時候,被武陵王點名批評了一頓。隨后,又被瑯琊王氏出身的官員彈劾了一頓。 庾家子弟過得最慘,被王氏子弟打完了,又被其他貴族子弟輪流毆打。 司馬道生正好來到建康。聽說了這件事后,他立馬帶著司馬氏子弟跑去庾家宗塾,將庾家子弟都揍了一頓。 庾家子弟反復被人毆打,無辜受牽連,他們恨死了庾敬等人。 自從庾亮、庾冰、庾翼去世后,庾家在朝中的地位急劇下降。此番,以瑯琊王氏出身的官員帶頭彈劾庾家官員,其他世家出身的官員也站在了瑯琊王氏那邊,幫忙彈劾庾家官員。再加上武陵王的支持,短短幾日,庾家好幾位官員被貶了職。 庾敬等人雖然沒有被判刑,但是回到族中卻受到了嚴重的懲罰。每天被族人們斥罵。 經過此事,王獻之變得沉默寡言。 本來王獻之就不愛說話,如今這一沉默,讓眾人擔憂起來。 王獻之本來不愛練字,平時能偷懶則偷懶,可是這幾天他天天坐在案前練字。 王羲之覺得這個小兒子太像他了。他幼時心情不好的時候,會通過練字來發泄情緒。如今小兒子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發泄情緒…… 王羲之走進屋內,站在角落里盯著王獻之看了許久,他喟嘆一聲,開口言道:“官奴,世道如此,此非你之過。不必介懷?!?/br> 王羲之的聲音溫柔似水,他眉眼溫和的看著小兒子。 王獻之正在練字,乍然聽到王羲之的聲音,他動作一頓,把筆放下。 抬頭望向王羲之,王獻之緩緩開口回應道:“阿耶,因我魯莽,害得四郎與六郎受傷,我心里愧疚?!?/br> 王cao之與王徽之,還有王肅之,三兄弟就躲在門外。 聽到這話,王cao之立馬開口說道:“官奴,我不怪你的!” 王徽之伸手捂住了王cao之的嘴巴。 王獻之轉頭看向門口。 王肅之推了推兩個弟弟,讓他們進屋。他朝王獻之溫暖一笑,笑吟吟的出聲對王獻之說道:“官奴切莫自責,此事我與六郎皆不怪你?!?/br> 王徽之放開王cao之,他沖王獻之說道:“官奴,你沒做錯,不必自責!” 清澈似水的眸子,目光復雜的望著三位哥哥,王獻之起身朝他們走過去。 伸出手,王獻之抱住了王肅之,他聲音沉悶悶的說道:“我看到四郎為我受傷,我覺得很難過。我為我的魯莽感到后悔?!?/br> 王徽之伸出手,拍了拍王獻之的肩頭,告訴他:“惡賊未曾自責內疚,官奴何必要如此折磨自己?” 聞言,王獻之怔了一下。 王cao之附和道:“是也!五郎所言甚是!官奴,該自責內疚的人不是你,是庾敬那罪賊!” 王肅之摸了摸王獻之的頭,對他溫柔一笑。 見幾個兒子這么團結友愛,王羲之十分欣慰。 作者有話要說: 王徽之:敢欺負我兄弟,neng死你! 王羲之:敢欺負我兒子,neng死你! 王氏子弟:敢欺負我族內兄弟,neng死你! 司馬道生:敢欺負本世子的朋友,neng死你! 武陵王:敢欺負小王的知己,neng死你! 嗷嗷嗷~蟹蟹各位爸爸!難得放假,出門刷了兩遍哪吒~自從碼字后,娛樂時間就木有了,也只有趁著放假的時候,才能娛樂一下,加更真的好難哦_(:3」∠)_ 第78章 酒肆 作為一位才貌雙全的風流大名士, 王濛十分有影響力。得知王獻之兄弟幾人被庾家子弟揍了, 他在巡演的時候,忽然哭了。梨花帶雨的作了一首詩, 批判了庾家子弟的行為, 甚至贊賞了王獻之等人的俠義行為。將王獻之與名士周顗放在一起夸贊, 稱贊王獻之有俠肝義膽, 敢言敢為! 劉惔本來有意給庾敬等人判刑。奈何庾家苦苦哀求,甚至那幾個庾家子弟的父親愿意自降官階, 以此來給自己的兒子抵罪。所以庾敬等人也就沒有被判刑。 此事幾日后才傳到會稽。 謝安聽聞此事,立馬作了兩首詩。一首詩怒斥庾家子弟的行為,一首詩夸贊王獻之等人的俠義行為。并且, 他打算來建康探望王獻之。 王玄之得知此事,怒氣洶洶,馬上寫了一篇文章。文章內容大肆批判庾家子弟, 夸贊自家兄弟。并且在巡演時,王玄之當眾把自己寫的文章念了出來,讓所有粉絲知道庾家的惡行! 袁質聽說了這件事后, 跟葛洪商量了一下。隨后, 兩人放出風聲。今后袁氏商鋪所有的產品, 皆不會售賣給庾家子弟。 有了袁家商鋪帶頭,各行各業, 紛紛有樣學樣。 庾家子弟打了王獻之等人,沒想到會造成如此后果,影響如此之大?,F在庾家人都不敢出門了。只要他們一出門, 就會被街上的路人唾罵。 無論是酒壚的小老板,還是賣果子的小老百姓,亦或是無家可歸的流民。但凡聽說這是庾家人,大家都會唾罵幾句。 庾家子弟不把人命當回事,肆意玩弄人命。這件事激起了許多平民百姓的怒火。平日里許多貴族也會欺負百姓,玩弄人命。但是卻沒有人會站出來懟這些惡行。如今,王獻之等人愿意站出來懟這種惡行,如此俠義行為,讓平民百姓十分敬重。王獻之的行為,為身份卑微的平民百姓,爭了一分尊嚴! 見到庾家人,眾人會唾罵對方。見到瑯琊王氏的子弟出門,眾人會夸贊王氏子弟!甚至有些膽大的百姓,還會拿著自家種出來的蔬果,求著讓王家子弟幫忙轉交給王獻之等人。 瑯琊王氏子弟,平日里倨傲貴不可攀。許多百姓見了都會繞道,生怕得罪了這些貴族子弟。但是經歷過庾王子弟斗毆的事件后,百姓們不害怕王氏子弟了,他們覺得瑯琊王氏的子弟都是有俠義之心的人! 庾王子弟斗毆,雖然主角是王羲之那一房的幾位郎君。但是其他王氏子弟,感受到周圍的變化后,與有榮焉!平日里大家倨傲,是因為瑯琊王氏這一層身份。這一回,他們腰板挺直,是因為瑯琊王氏出了俠義之人!許多王氏子弟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盡力約束自己的行為,學習王獻之等人,立志要當一個俠義之人! 建康貴族圈也沒想到這件事情的影響力這么大。王獻之被打,竟然有這么多人為他出頭,為他打抱不平。貴族們不禁佩服王獻之,又暗暗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得罪王七郎! 庾王子弟斗毆,這件事也給貴族圈敲響了一個警鐘。以往,貴族圈行事放縱,許多貴族平日喜歡玩弄人命,不把人命當回事。這是一種常態,貴族們都習以為常了。 如今庾王子弟斗毆,影響之大。此事反映出了王獻之與其兄弟是有俠肝義膽的人。想要與王獻之結交,那就必須要約束自己的行為,那種惡行絕對不能再犯!以及,這件事也讓許多官員看出了百姓們的態度。 于是,由王彪之帶頭,瑯琊王氏出身的官員附議,許多官員紛紛請求朝廷重整社會風氣! 劉惔也附議,他甚至推崇王獻之為學習榜樣,呼吁眾人學習王七郎的仁善與俠義! 武陵王有點心虛,他以前也喜歡玩弄人命。此事發生后,他心里有些忐忑不安。生怕有人會跑去王獻之的面前,把他以前干過的混賬事告訴王獻之。王獻之聽了那些話后,可能會因此而疏遠他這位知己。 司馬晞一直很想擠進名士圈,奈何名士圈的人都看不起他,那些高潔之士不屑與他來往。唯有王獻之,初見時就夸贊他!并且愿意跟他成為知己!王獻之還把價值連城的水車設計圖都送給了他!那份水車設計圖,劉惔許詢孫綽曾登門向王獻之求過,王獻之拒絕了這三位大名士!最后卻把設計圖給了司馬晞! 還有那價值千金的油紙簦,許多有權有勢的貴族求都求不到的東西,王獻之竟然贈了一把給司馬晞。暖身包出來的時候,王獻之也托人送了一些暖身包給司馬晞。燙發技術剛開始流行的時候,這么多貴族上門求王徽之弄發型,王獻之硬是幫司馬晞求了一個名額,讓王徽之幫司馬晞弄發型。 司馬晞未曾遇到如此良友,他很珍惜王獻之這個小友。如果王獻之要跟他絕交,司馬晞覺得自己會特別傷心難過。 所以,庾王子弟斗毆這件事發生后,司馬晞心里備受煎熬。 重整社會風氣這件事他不敢逼逼,只能推辭讓會稽王來做決定。 下朝后,司馬晞叫住了王彪之,他面色不自然的開口問道:“王七郎如何了?” 王彪之知道司馬晞跟王獻之是知己,他也覺得奇怪,為什么這幾日司馬晞不親自去王家探望王獻之呢? 事情發生之后,烏衣巷每日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無論是名士還是貴族子弟,亦或是平民百姓,流民,人人都跑來烏衣巷,想要探望王獻之等人。武陵王作為王獻之的知己,竟然沒有登門探望王獻之,實在是令人感到詫異。 王彪之回答司馬晞:“謝殿下關心,七郎無事,受傷比較嚴重的人是四郎?!?/br> 聽說王獻之沒受傷,司馬晞松了口氣。接著,他試探的問道:“這幾日,有沒有向王七郎說小王的事情?” 王彪之怔了一下,思量了一會兒,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笑著回應道:“并沒有?!?/br> 司馬晞放心了,他露出笑容,笑呵呵的說道:“那小王去看看王七郎!” 王彪之笑著頷首。 司馬晞打量了一下王彪之的頭發,他夸贊道:“卿將白發染成墨色后,年輕了不少。如同十八少年!風華更勝當年!” 突然被司馬晞夸贊,王彪之心里歡喜,他笑盈盈的回應道:“殿下謬贊了。殿下的頭發如遲暮之霞,別有風采!” 司馬晞笑瞇瞇的撩了撩頭發,跟王彪之談論起了發型。兩人一邊談論發型,一邊離開皇宮。 來到王家,見王獻之在練字。這小人雙眉如畫,眼眸似墨染,鼻子俊美,粉粉的嘴唇微微抿著。粉妝玉砌的臉,神情認真。明明距離這么近,可是卻讓人覺得仿佛隔著十萬八千里。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氣質,令人不敢親近! 王羲之也在屋里,不知道來了多久。他就靜靜地站在角落里看著小兒子練字。 王羲之沒有出聲說話,司馬晞與王彪之來了自然也不好意思開口打擾王獻之。 不知道看了多久,王羲之忽然行動起來。他邁開腳步,放輕聲音。脫鞋走進席間,來到王獻之的身后,王羲之伸出手,正想抽走王獻之手里的毛筆。 卻不料,抽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