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曾文芳曾是很多同學的夢中情人,吳友敬喜歡她,調皮的凌峰、黃明亮總是故意激怒她,其實也是想引起她的注意。還有,黃家誠其實心里也有點喜歡她,可惜曾文芳結婚太早,又嫁入豪門。大家就是心里有想法,也早早熄滅了。 陳文干會關注她的事情,一則因為外公家在青山鎮,他從知情人口中知道了很多關于她的事情,他覺得,讀初中時就這般美好的女孩不應該一輩子被擱置在偏僻的山村,應該要走出大山,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 當然這些,曾文芳并不知道,她只是從好友口中知道了陳文干很關心她。開同學會時,陳文干又鼓勵她,幫助她。 她以為,陳文干在上一世就很喜歡她。自重生以來,曾文芳就是這么想著的,所以她才會處處考慮陳文干,不希望他輝煌的一生因自己的重生而產生變化。 只是她還是有些疑惑,好像上一世的陳文干成績并沒有這么突出。這一世怎么會這樣呢?這是曾文芳沒有想通的事情。其實,這一世的曾文芳,自然比起上一世更優秀。特別是她的聰慧,激起了陳文干的比拼心理。每次考試,陳文干都只和曾文芳比,而曾文芳成績拔尖,陳文干的成績肯定也水漲船高了。 當然,曾文芳更不知道,陳文干是否參軍,與他的成績好壞沒有關系。曾文芳在這里憂心的時候,人家又有了新的機緣,而這與上一世,是一樣的軌跡。 曾文芳很忙,除了忙毛織廠的事,小舅舅在外面的新木匠技術培訓也將告一段落,曾文芳還得去荔園市和漁港市找地方建家具廠。 21世紀,漁港市的房價在全國排名第三,除了首都丹瓊市及在國際都能排上名的海市,漁港市作為新的國際大都市,經濟發展之迅速,讓其他城市可望而不可即。 隨著經濟發展,房價也是水漲船高。上一世,曾文芳記得,九十年代,葉元軻的小姑在漁港市以十多萬購買了一塊地皮,建起了一棟五層樓的房子,后來被改建成小區,在2018年,已經價值幾千萬。 荔園市的發展也不錯,但與漁港市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如今她的資金不足,要怎樣用有限的資金,創造更多的財富?這段時間,曾文芳一直思考這些問題。 最后決定把廠址定在漁港,建廠的地皮要買下來。以后家具廠賺錢了,再在荔園或東湖買地皮建廠,這樣就可以擴大生產。 曾文芳不能缺課太多,很快就要考高中了,她不能讓家人與老師擔心。因此,她讓小舅舅到漁港的各個小鎮去考察。讓小舅舅打聽各地的地價、房價、交通情況及經濟發展,等初步了解情況后,自己再走一趟確定廠址。 王小華對外甥女本就信服,經過半年多的升級培訓后,對曾文芳的遠見更佩服。他學會了cao作各種機器,做桌子凳子的,做床墊的,做各種床的。 這些機器多快多方便啊,平時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做好一樣東西,用機器cao作,都不用一小時??梢韵胂?,若干年后,他們這些自詡有手藝傍身的木匠,都會英雄無用武之地。 有了這層認知,王小華特別慶幸自己聽外甥女的話,來學習新技術。 記得他做下這一決定時,家里還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說什么的都有。 “小華,你這一去要大半年不能接活,這不是浪費時間嗎?”妻子這么勸。 父親也說:“小華,文芳畢竟還是小娃娃,也不能什么都聽她的?!?/br> 大哥說:“唉,我也想聽文芳的,可是,要半年什么都不做,就像小娃娃讀書那樣,這一家老小,要怎么辦?” 幸虧,侄女王麗青一段話堵住了所有的反對意見:“文芳說的準沒錯。前年春節,文芳讓我進毛織廠學技術,還說鎮里會辦毛織廠。那時候,誰會相信她是想自己辦毛織廠? 如今芳華毛織廠辦得有聲有色,比我以前打工的廠規模還大,比我那個老板接的訂單還要多。換做兩年前,你們信嗎? 小嬸、爸爸,你們想想,我們毛織廠的廠名——芳華。里面可是文芳與小叔的華字。如今,文芳讓叔去學技術,我猜她下一步就是開家具廠,廠名說不定就會叫芳華家具廠?!?/br> “你說文芳可能會開家具廠?”大家半信半疑。 王小華自己下定了決心:“無論怎么樣,我覺得多學點東西還是值得。我還是去吧,既然這些沒有什么大用,但不也至于我去了半年,木匠活我就不會做了。只要有技術傍身,花點時間沒有大問題?!?/br> 見他下了決心,大家就再也沒敢反對。 王麗青還叮囑家人:“這事文芳沒有跟大家解釋,我也是猜測的。但是,這事我們知道就行了,大家不要跟別人說,就說小叔去外面打工了。文芳說,有些信息,就是金錢,我們不能把這些錢送給別人?!?/br> 大家點頭應下了。 曾文芳確實沒跟大家交底,她喜歡先做后說。如果事情還沒做好,就嚷嚷開了,自家人雖然理解了,可消息傳開了,對創業不利。 比如做批發部這事,這點子如果讓有心人先知道了,誰知道會有什么變故?穩妥起見,還是只做不說。 這時,長了見識,學了技術的王小華,對曾文芳已是心服口服,當然是文芳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王小華做事盡心盡力,曾文芳親自下去一趟,憑著上一世的記憶,很快定下了廠房地址。資金不足,曾文芳又以芳華毛織廠與批發部作為抵押,向信用社借了三萬元,加上這兩年積攢的兩萬多元。 她利用這筆資金買下一千多平方的地皮,讓小舅舅監工,讓會泥水活的大舅二舅建起了簡易廠房。 曾文芳預計,待自己中招考試結束,廠里就可以去工商登記,買機器開業了。 曾昌安當然不知道曾文芳鋪的攤子這樣大,他被曾文芳的拒絕后,去找過三兒子夫妻。 “阿生,這事關系到我們曾家的前途,你勸勸文芳吧?!?/br> “爸,要犧牲文芳的婚姻來換取其他孩子的工作,對文芳不公平?!?/br> “怎么是犧牲?葉家,那是電視里說的豪門。文芳嫁入豪門,成為豪門少奶奶,有什么不好?” “只要文芳不同意,我就不會強迫她。文芳這么喜歡讀書,成績這么好。如果葉家真喜歡文芳,那為什么不讓文芳繼續讀書?他們分明不顧及文芳的前途,娶文芳,肯定是另有所圖?” 曾國生的話讓曾昌安惱羞成怒:“混帳東西,葉家那是在報恩,他們家大業大,要什么沒有?我們曾家有什么值得人家貪圖?是我們需要人家照顧!” “我們家不需要他們照顧。如果真要照顧我們家,什么方法不可以?何必拿著報恩做晃子要求文芳嫁過去?” 曾國生已不是過去那個悶不哼的性子,女兒告訴他,要學會適當反抗,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曾昌安被噎得說不出話了,氣得拿起桌上的杯子扔了過去。曾國生的額角被砸出一個大包,但還是沒有妥協。 “誰想得到別人的照顧,就誰嫁,反正我家文芳不嫁?!?/br> 第一百二十一章 畢業 初三的學生先迎來了畢業考試,校長說了,畢業考試過后,不想繼續升學的學生可以不參加中招考試。 大家手里拿到了初中畢業證書,好些本來就不想升學的學生聽到這一消息,紛紛收拾東西離開學校。這樣一來,班上由五十四個學生變成了三十八個,連黃家誠與蘇立德都離校了。 班上顯得更安靜了,曾文芳看著略顯空蕩的教室,心里涌上一股感傷。上一世,這些同學離開后,有部分同學,直到她離開人世,也沒有見過一面。 如今是生離,若干年后,是不是也會變成死別呢? 下午放學后,曾文芳沒有回家,而是來到了后山。她坐在墓地的青石條上,呆呆地坐著。 想起上一世,想起上一世早逝的弟弟與母親,想起上一世遠嫁沒有音信的meimei,想起上一世面容已經有些模糊的兒女,想起上一世在市區看到葉元軻其樂融融的一家三口,不由悲從中來。 上一世,上一世,在那個未知的世界,還會有人記得她嗎?這會兒就分開的同學,會記得曾經有一個叫曾文芳的同學嗎? 淚水模糊了視線,一切都看不真切。不是曾文芳矯情,實在是那些同學離去的背影刺痛了她的眼睛。 因為,在上一世,她與這其中的好些同學是死別,這一分別,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這一世,再不會這樣了吧?這一世,她不要等三十周年,她要在十周年的時候就組織一次同學會。還有,那些經濟困難的同學,就不用交錢,就讓她曾文芳來負責同學會的所有費用。 或許到時候她并不是最富有的一個,但是,她絕對是最想見到同學的一個。 她記起剛才送別時,她說了一句話:“以后的同學會,大家記住,一個也不能缺?!?/br> 有的同學以為她是因為上次打賭,戲謔地道:“好,我們絕對會去,我們還得看哪個同學最風光呢?!?/br> 大家都開心地笑了,這笑是真心的,這個時候的同學離情少,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這些人中,或許只有曾文芳是感傷的。大家又哪里知道,她是真的想再見到這些同學,她不想這次分離成為死別。她還想用與這些同學的相見,來證實自己這輩子,已經不是原來的曾文芳。她還能在有生之年見到班上所有人,她不會如上一世那樣孤孤單單地離去。 曾文芳用小手抹去眼中的淚水,淚眼朦朧,看不清近處的竹林,看不清遠一點的稻田與房子,更看不清遠處的山。但是,她看清了自己的心,上一世的一切一切,就把它埋葬了吧??捱^這一次,以后,就不要再想起這些了。 如今,她就只是未滿十六歲的曾文芳,只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少女。以后,她要讀高中上大學;以后,她要談一場美好的戀愛;以后,她要結婚生子;以后,她要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曾文芳站起身,習慣性拍拍屁股。她凝視遠方,深呼吸,然后雙手合攏做成喇叭狀圍在口邊。 “啊……” 如此三次,她終于覺得吐出了胸口的悶氣,心里暢快了不少。 大考前三天,曾文芳坐在墓地的青石條上,想起了上一世中招考的作文題。她心里有些觸動,急忙靜下心來默想其它試題。她發現自己竟然真的記得部分試題,特別是各科的大題。 “哈哈,那可是拉分題。如果讓小玲與雪珍把這些題做一遍,肯定能讓她們考得更好?!?/br> 曾文芳高興得差點兒跳了起來,她不是為自己高興,這些題目對她來說挺簡單,可是,小玲與雪珍卻不一定會做。如果小玲能與她一起考上陽光一中,以后說不定也能考上大學呢。如果雪珍第一年就考上師范學校,這樣就不用復讀了,說不定也會偏離上一世的命運軌跡,過上更好的生活。 曾文芳想著這些,急忙把想起的題目抄在筆記本上。她決定使些技巧,把這些試題讓她們練習一遍。至于其他人?她想了想,覺得還是算了。其他人她不想幫,而陳文干與汪志堅,他們上一世都好得很,根本不用她幫忙。 中招考試一共進行了三天,監考老師都是由別的鄉鎮老師監考。每個班,都只留下了班主任陪考。陳老師見自己班的學生都自信滿滿地走出考場,心里特別欣慰。 (2)班的班主任羨慕地道:“你們班文芳的成績,說不定能考進全縣10名內呢?!?/br> 陳老師點點頭,道:“我觀察她走出考場的神情,肯定差不離。不過,她不肯報考中專中師,堅持要報考高中,我找她談了幾次,都說不通?!?/br> (3)班的班主任是位師專畢業的年輕男教師,他笑道:“陳老師,以文芳同學的潛力,讀高中肯定能考上大學,以后,說不定會有大出息?!?/br> 陳老師嘆息一聲,道:“唉,但愿如此吧。我就是可惜,眼見可以收割了,偏偏要延遲,我這心里呀,沒底?!?/br> (2)班的老師感慨道:“你呀,就喜歡cao心。人家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對子孫都不必cao心,何況是學生呢。我看文芳那孩子,是個聰慧的,肯定能考上大學?!?/br> 填志愿這事,曾文芳只跟父母與班主任商量了,曾文芳很耐心地向這些關心自己的人解釋,并保證一定會考上大學,讓大家放心。 父母一向聽她的,倒沒說什么。反而陳老師,擔心她上了高中會因為談戀愛分心,一再叮囑她,讓她專心讀書,在考上大學之前不要談戀愛。 曾文芳應得非常干脆:“放心吧,陳老師,說不定我大學畢業都不會戀愛呢?!?/br> 陳老師臉一板,嚴肅地道:“那不行,大學畢業了就一定要戀愛結婚。女子的青春年華一晃就過去了,可不能因為學習耽誤了結婚?!?/br> “老師是父母心?!边@句話一點都說沒錯,曾文芳從陳老師的話里感受到了滿滿的關懷,心里暖暖的。 “老師,我知道了。等大學畢業,我一定會戀愛結婚的,到時候我要請老師來喝喜酒?!?/br> 陳老師樂呵呵地應道:“好,你結婚我一定去喝喜酒。到時候你可別嫌棄我這個老頭子哦。等你大學畢業,你也不過二十三歲,那時候戀愛結婚剛好??墒?,老師可就老了?!?/br> “老師,等我畢業你還正當年,一點也不老。老師,我們先約定好,無論我在哪里擺結婚宴席,都要接您和師母,還有兵兵過來喝喜酒?!?/br> “嗯,嗯,我等會就回去告訴你師母去。她特別喜歡你,跟我嘮叨過幾次了?!?/br> 陳老師的妻子是鎮上的一間小學的民辦教師,還沒有轉正。因為兩間學校離得遠了些,平時都各自在學校里住,在周末的時候,才聚在一起。兩人有個三歲多的兒子,小名叫兵兵。陳老師的母親幫著帶小孩,周末就回老家干些農活,孩子就讓他們夫妻自己帶。 陳老師帶的是畢業班,事務多,周末都是他妻子帶著孩子來青山中學。有時,他們母子倆來得早,學校還沒放學。他們班的同學就會去逗孩子玩,曾文芳心細,又喜歡孩子,經常在周末的時候給小孩子帶了一些玩的或吃的。小兵兵每次見到曾文芳都“jiejie、jiejie”地喊得歡。 師徒二人雖然在填志愿上達成了共識,但陳老師心里還是有些不放心。這不,試剛考完,成績還沒出來呢,他又感慨上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全縣第一名(1) 曾文芳考完試就去了漁港市,以她的成績上陽光一中根本就沒有懸念。漁港那邊的廠房已經建得差不多了,她得去購買機器,還要到工商登記注冊。 家里開店,擺服裝攤,賣地皮都是用父母的名字。自己未滿十六歲,還沒有辦身份證,應該注冊不了。打聽過后,果然如此。 如今,家具廠只能以小舅王小華的名義登記注冊。只是小舅再疼自己,也隔了一層,他還有三個孩子呢。以后難免會生出些利益沖突,還是不要拿這些來考驗人性了。 曾文芳如此想著,念頭一動,便沒有將地皮這塊算在家具廠的注冊資金里面,而是釆用了租憑的方式。暫時,家具廠的規模也做不大,就算做自己支持小舅舅創業,以后,家具廠發展起來,掙了錢再買地皮。 自己置下的這塊地,就當是房產投資了。王小華沒出本錢就占五成股份,當然沒有異議,還覺得不好意思。這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漁港市沿海,沒有發展起來之前,也只不過是一個個小漁村。這里的地理位置極好,靠海,運輸特別方便。 另外,漁港市離省城只有一百多公里,離荔園也只有一百公里左右,這三處地方正好形成一個三角形,大家稱之為“海三角”。這也是這三座城市能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