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曾文芳整個春節期間都沒去找村里的同伴玩,有時呆在房里用功讀書,有時會去學校后山的秘密基地看書。只有一個學期就要中招考試了,“復習功課”這個借口再好用不過了。 這個春節,曾老爺子根村里人說家里的電視機壞了,沒有人來看電視,曾家的氣壓特別低。幸虧,村里已經有兩家人買回了電視,其中一家,就是曾曉如家里。 村里人每到晚上,就一窩蜂跑去看電視了。也沒人打聽曾家老爺子為啥整個春節都板起臉,好像誰得罪了他們一樣。 而造成這種低氣壓的罪魁禍首——曾文芳,還是樂呵呵的,像沒事人一樣,偶爾還會輔導曾文婷、曾文峰、曾文雪的功課,當然還有曾文波的功課。 曾文芳也不知道文波堂弟中什么邪了,這幾個月來,一直主動要求曾文芳幫忙補課。 其實,自從上次試探過曾文芳之后,曾文波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決定認真學習,要靠自己創出一條路來。 因此,這個春節,他雖然從家里的氣氛嗅到爺爺可能與堂姐攤牌了,而堂姐并沒有答應爺爺。他心里并沒有多開心,也不肯告訴父母實情,他想這事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對這個堂弟的變化,曾文芳非常高興,輔導也特別用心。期考時,曾文波的成績已經前進了十名左右,下學期有望考上青山中學。 其實,曾文芳不知道的是,知道了這件事情的還有大堂姐曾文秀。那天晚上,曾文秀想找曾文芳問鎮上毛織廠的事情,她自從前年與曾文芳聊過之后,就對這個堂妹刮目相看。 她想,如果明年結婚,再一過年就有可能生下了孩子,估計那時就不能外出打工了。如果留在婆家種田,她是不愿意的,她想問問堂妹,她可不可以在毛織廠里上班。 誰料,她竟然在門外聽到爺爺與堂妹的這一番對話。當時,她剛聽到這事時,還想去說服堂妹,讓她嫁進葉家。后來一想,爺爺都拿她沒辦法,自己又用什么理由說服她呢? 她等爺爺回到上房后,又特意跑到爺爺的窗戶底下聽墻角。結果卻聽到了爺爺與奶奶這樣的一番話: “怎么樣?芳丫頭答應了嗎?”奶奶問。 曾文秀沒有聽到爺爺回答,估計爺爺搖頭了。還是奶奶的話:“那就算了吧,這丫頭有多倔強,你早就知道了。當初,因為慧丫頭給的一塊布,她寧愿摔傷也不肯把布讓給她二伯娘,我就知道這丫頭輕易不肯折腰?!?/br> 爺爺的聲音:“那時候,芳丫頭并不出色,葉家也不一定就會選她?!?/br> “其實說起來,文秀比葉家小子也只不過大一歲?!?/br> “葉老爺子嫌棄文秀個子矮小,當時他還說,怎么文秀的個子就像她娘了呢?!?/br> “文蘭的個子比文芳還高,我倒覺得葉大哥肯定會覺得文蘭更合適的。選擇文芳,只不過是因為文芳的成績好。文芳不肯放棄學業,葉家沒辦法,也只好選擇文蘭了?!?/br> “我心里也覺得文蘭合適,只是如果文蘭嫁進去,葉家不知道肯不肯答案安排所有孫子的工作。如果他家只答應安排文理、文波的工作,那也情有可原?!?/br> “其實,我們可以先讓他們家安排文輝與文理的工作,文波還小,他這個學期期末考試不是有進步嗎?文芳說如果他肯努力,以后肯定可以考上青山中學呢?!?/br> “唉,如果文芳肯答應,說不定連其他孫女的工作都能安排。我古山鎮有個朋友,他說他村里有一戶人家,一家人的戶口都轉成非農,后來,連三十多歲的兒媳婦都安排進了環衛所上班。一家人都吃國家糧,那是多榮耀的事情??!” “老頭子,你也別愁了。葉大哥也沒說如果文蘭嫁過去,就不給我們家人安排工作呀。都是孫女,哪有厚此薄彼的,何況,芳丫頭讀書再厲害又怎么樣?葉家還不是不讓她繼續讀書?我覺得蘭丫頭更好,長得好、家務活干得好,孝順、懂事,除了讀書,名聲什么的,哪一樣比不上芳丫頭?下次如果葉大哥再來說這事,我跟他嘮嘮?!?/br> 爺爺與奶奶說話雖然不大聲,但曾文秀伏在窗外,把這些話聽了個真真切切。擔心別人發現,曾文秀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就偷偷回房了。 曾文秀雖然遺憾自己沒能入葉家人的眼,但這事已成定局,如今她只能思量,怎么樣才能讓自己也可以從中得到好處。 無論是文芳還是文蘭嫁入葉家,自己都可以說服爺爺,讓葉家給自己安排一份工作。如果,自己有了工作,再嫁一位有工作的丈夫,婆家說不定也是城里的,那么,自己就會成為城里人,不用下田干活,這才是自己夢中想了幾百遍的幸福生活。 曾文秀心里暗暗盤算,幸虧,自己的婚禮定在下一個春節。如今也沒有辦手續,還來得及。如果自己能安排工作,她就與男朋友分手。反正她對如今的男朋友也不是十分滿意,家里兄弟三個,只有兩間水泥樓,一人一間都分攤不過來。男朋友還說再努力一年,建起第二層再擺酒席。 這個時候,曾文秀無比慶幸,男朋友家里不富裕,如果富裕一些,說不定今年她們就擺酒席了。爺爺再心疼她,也不可能幫一個已經出嫁的孫女安排工作。 如果她嫁了,安排工作的事情,怎么也輪不到她身上。如果要輪,那也是先安排工作給小姑,爺爺奶奶除了疼愛孫子外,最疼愛的還是小姑,何況小姑還是初中畢業生,自己卻初中沒有畢業呢。 如果她沒有出嫁,家里只有她與大哥文輝、堂哥文理,合起來也只有三人,安排三人的工作,要求并不過分。文芳要繼續讀書,文靜比她小,即使不讀書也越不過她去,家里其他弟妹都還小。 曾文秀心里盤算良久,感覺自己說服爺爺的機會很大。 曾文秀自從外出打工,也給爺爺奶奶買了不少東西。像時興的暖水袋,她就一下子買了三個,mama一個,爺爺奶奶各一個。宿舍的工友們織毛線手襪,自己也學著織,給爺爺奶奶都織了一雙。 還有,她還用廠里不要的碎布給奶奶縫了很多袖套、圍裙,也給小姑的小娃娃裁剪、縫紉了很多小褲子。 所謂“愛屋及烏”嘛,她才不會像文芳堂妹那么傻,明知爺爺奶奶最疼小姑,她還偏生與小姑作對,弄得小姑總在爺爺奶奶面前說她的不是。 曾文秀想到這里,又多了一重自信,她覺得在爺爺奶奶的心目中,自己還是有點位置的。 大不了,這段時間再討好討好爺爺奶奶,自己到了廠里,看看再給爺爺奶奶買點什么寄回來。等暑假堂妹出嫁時,自己也要準備好禮物,爭取讓葉家人記住自己,這樣,自己再提出安排工作,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得不說曾文秀想得很周到。如果曾文芳知道有這茬,就明白為什么上一世,在這么多兄弟姐妹中,唯有堂姐的事業有發展,日子過得最紅火。 曾家的這個年表面平平靜靜,實質內里波瀾不斷。大家各有心思,曾國衛建好了新房,家里客人不斷,夫妻二人喜等著五月兒子娶媳婦。 曾國章夫妻則在知道兒子已經存了好幾百元后,商議好下半年自家也要建新房子。他們自己這邊積攢了三百多元,加上借給大哥的兩百元,三弟那邊可以借五百元。而曾國章再出門打半年工,就辭工回來建新房。 文蘭還有半年就能畢業,下半年就可以出門打工。即使不不出遠門,也可以在文芳的毛織廠里干活。家里人再努力一把,明年自家也可以娶兒媳婦了。 雖然,妻子還在嘮叨,嫌棄自家沒本事,比不過三弟,人家開店開廠,生活越過越好,都快可以評萬元戶了,自家還什么也沒有??墒?,曾國章還是覺得這生活越過越順,生出了一種滿足感。 于是,他看什么都覺得順眼,根本沒有覺察家里老爺子有些陰沉的臉色,女兒文蘭心不在焉,以及兒子文波用功讀書的各種變化。 第一百一十七章 曾外公的未了之事 曾昌安不知道自己與老伴的對話被大孫女聽去了,更不知道二孫女心里早就生出了“嫁入葉家”期望。他只在心里隱約猜到:自己這個三孫女早已打定了主意,無論自己怎么勸說也無濟于事了。 他為如何向葉家老爺子交待而為難,原本每年的大年初四他都會去向葉老爺子拜年,今年卻沒敢登門。他擔心惹葉家老爺子不高興,這個婚約就作廢了。 這些年,他裝清高,沒有向葉家提出什么要求,不就等這一天嗎?如果因為文芳這丫頭拒絕,那他這些年不是白裝了嗎?如果這婚約真成不了,還不如早些提要求,說不定還能得些財物呢。 曾昌安心里不痛快,見家里人都忙這忙那的,就關上門一個人在屋子里看電視。 卻說柳鎮陳文干老家,這兩年,或許是陳志光帶了媳婦回來過年,柳鎮陳家宅子倒是平靜了不少。平時怎么樣,陳文干不知道。但春節期間,感覺好了一些,起碼沒有人來討債。 村里有幾位與陳志光交好的朋友,得知陳志光娶回了媳婦,借口來看新媳婦,來陳家竄門。 而還有好些年輕媳婦,因為好奇陳志光娶回的省城媳婦,也大著膽子上陳家來玩。 黃茜并不是一副嬌羞媳婦的模樣,待人接物落落大方,美麗、優雅,就如電視上美麗的公主。 這是村里人對陳志光媳婦的評價。 以前,村里人羨慕陳志越娶了個厲害媳婦,如今,大家轉為羨慕陳志光了。 “那是大學教授,大學教授哦?我們全市里都很難找出一個來吧?” “重要的不是這個,人家家里在省城,省城大家族的閨女,肯定比以前大地主的閨女還要金貴?!?/br> “你看人家那小手,可比黃瓜要嬌嫩多了。唉,不要說男人了,我都想摸一把?!?/br> “可不是嘛!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美麗的媳婦呢?!?/br> …… 村里的小媳婦們偷偷議論,不敢給家里的男人聽到,要不,兩相對比,還不嫌棄死自己?自家男人最好不要去陳志光家,唉,幸虧陳志光與他媳婦回家的時間不長。 大年初二,村里的小媳婦不約而同,把自家的男人磨蹭著勸著一起回了娘家?!耙苑廊f一嘛”,這是她們的心聲。 陳志光哪里知道自己帶了媳婦回來,讓村里的小媳婦產生了不安心理。當然,他們也沒有空理村里人的說辭,黃茜早打聽清楚了東湖市的各處風景,夫妻二人從大年初二開始,就去游山玩水了。 而今年大年初二,陳文干也終于回到了闊別半年有余的青山鎮。 這次倒不用小叔做司機,父親考取了駕照。因為他們單位除了司機,還沒人會開車,因此,陳志越借用單位的車開回了青山鎮。 初四時,陳文干沒有與父母一起回市里,而是與陳猛一起去陳家村探望師傅陳茂良。 去陳家村的路還是那般難走,陳家村還是那樣和諧、靜謐,但陳文干知道,這里已經不一樣了。除了村里通了電,還有一樣,就是再也見不到曾外公陳正純了。 據陳猛說,曾外公是在離過年大約一個月時,離開人世的。 那天,陳茂良給曾外公送雞蛋,推開院子門,沒發現人。進到房里,才發現曾外公已經離開人世了。幸虧發現早,陳正純的身子還是暖和的。 村長那里早就給他備好了衣服鞋子,大家給他擦拭了身子,穿上壽衣,還請了人來“做齋”,停尸三日,才風風光光地送葬。整個村子的人都是孝子孝孫。陳猛聽到外公傳訊,也趕來跪拜、上香,并代替陳文干給師公上了香。 陳猛說,墓地是曾外公早就備好了的,陳文干跟著陳猛去祭拜,他觀察墓地的位置,發現墓地是在山頂上,面向北方。他猜測,曾外公的未了之事、思念之人,應該在北邊。 曾外公去時,已經96歲高齡,他的葬禮按照習俗,是當喜事辦的。老人走了,不但陳文干覺得少了什么,其實,村里大多數人都很不習慣。平時,雖然老人獨來獨往,但人們已習慣關心、照顧他。 春節時,從婆家回來的閨女,習慣性地在他家門口掛上年禮。陳文干與陳猛去他的屋子里坐了一下午,就發現有好幾位婦女在門外掛年禮。 后來,陳文干在院子的枇杷樹下,發現在一堆松松的土,往下挖,挖出一個臉盤大的甕。里面有兩封信與十本薄薄的武術圖冊,其中一封信是寫給他們的。 “干娃子、猛娃子: 見到這封信時,我應該已經不在人世了。如果有緣,你們能看到這封信,那么,這幾本陳家刀譜、棍法、心法,你們師兄弟就拿去吧。 陳家整套武術圖冊,除了你們手里這套,還有一套,那就是你們師婆婆帶走的一套。 你們師婆婆是丹瓊市人,因為巧合,我救下了她。那個時候,她的記憶模糊,我們成親后,她才想起自己的身世。她說要離開陳家村,去找親人。 你們師婆婆走的時候,肚子里已經有我的骨rou。她曾答應我,如果她生下的是男孩,將取名為陳茂盛,這套圖冊會轉交給他。如果生的是女娃,就等生下外孫再轉交圖冊給外孫。外孫一定要姓陳,就叫陳學勝。 干娃子,猛娃子,如果能找到他們,一定要帶他們回陳家村祭拜祖宗。那我這輩子,就沒有遺憾了。 另外,如果陳家村有人想習武,又有習武天分,你們記得收兩個徒弟。我在陳家村呆了幾十年,卻難以找出一個有習武天分的弟子。幸虧陳茂良收了你們倆,才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 至于陳家武術的來由,我留下的一本小冊子上寫了有,你們可以好好看看,以后也好傳承下去。 如今的社會已經與以前不一樣,如果有需要,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徒弟。徒弟不一定要姓陳,以前,是我沒有想通。等我想通,已經遲了。 這里還有一封信,麻煩你們交給我的子嗣。你們先收著,如果能遇到,就交給他們吧?!?/br> 陳文干與陳猛讀完信,又拿起另一封信,面面相覷。 那封信的信封上寫著:陳茂盛(陳學勝)收。 陳文干想過曾外公有未了之事,但萬萬沒想到還有這層隱情。他想,外公的未了之事在首都,曾外公的未了之事也在首都,看來,過幾年,非要走一趟首都丹瓊了。 信由陳文干收著,看情形,陳文干去首都的機率要大一些。小冊子兩人各拿了五本,約好學會手里武功心法之后,再作交換。 兩人把這事告訴了陳茂良,并問他要不要學這些武功心法。 陳茂良手里拿著這些小冊子,看了看,然后搖搖頭,道:“我的習武天賦有限,這把年紀了,也學不會。如果以后,我在陳家村能再收徒弟,到時候,我再找你們拿,或把徒弟交給你們教?!?/br> 兩人想了想,覺得這樣也好,就點頭應下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甜蜜的煩擾 陳文干在青山鎮呆了十天,在這十天中,他除了與汪志堅、陳猛呆在一處,其余時間就去青山中學后山的墓地。他還是如從前一樣,有時坐著發呆,有時看風景,大多時候是在墓地前面的平地上練功。 曾外公留下的武功圖冊都是他們沒有學過的,因此,陳文干練得尤其用心。 也許因為這里是曾文芳的秘密基地,也許是別的原因,總之,陳文干覺得在這里練功事半功倍。 在別處要練五六遍才有所成的,在這里只需兩遍就能摸索出門道。并且陳文干還能把原來所學與后面所練融合在一起。陳猛與他比試過幾次,都以落敗告終。 “師弟,你在市里是不是又另拜了師傅?” “怎么可能?你看我有新的武術招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