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節
燕王聽令,開始打開城門放行,英國公卻是守在城門處震懾,這么一來,這些來賀喜的人反而有此膽顫心驚,他們的護衛都不得帶入城中,而他們本人卻必須入城朝賀,那豈不是自己陷于危險之中。 這是周寅當上新帝后第一道旨意,他們若不臣服,那么就只能戰死京城城門處,英國公的三萬戰士如猛虎之勢正盯著,尤其他們聽到起義軍五萬,皆數死在了英國公的手中,可見英國公寶刀未老,仍舊不容小視。 這些人氣勢洶洶而來,如今卻是老老實實的入了城門。 皇宮內,周寅坐于龍椅上,滿朝文武在列,各封地的王爺相繼入內,離帝那一輩的尚有兩位皇叔帶著世子前來,周寅的兄弟,還有一位,早些年被離帝送了出去,同族尚有兩人。 周寅看著這些人,平素看著安份守己,原來早已經蠢蠢欲動。 這些人如今未能反動,但手中的勢力不容小視,從此事以后,周寅也算是看出來了,他上位后,這些人未必服他,將來必出禍端,可是眼下卻不能對付他們,京城大亂才結束,他新登基不久。 不過自是要敲打一番的,周寅留著這些人在宮中,好酒好菜伺候,唯獨沒有自由,看著是以上禮相待,可是讓他們心神不寧,生怕因此而折在新帝的手中。 待這些人安排好,周寅才下了早朝,他沒有回御書房,卻是直接去看望父皇。 周存宣,在位二十八年,如今終于放下重擔,可是他卻并沒有如外頭人看著的健康,這一次大典之后,離帝已經不成了。 周寅來到父皇的床邊坐下,看著床榻上面色蒼白的父皇,心就揪緊,在世上對他最好的人也是最親近的人,他舍不得,若是可以,他寧愿自己折壽,也要將父皇留在身邊。 周存宣聽到腳步聲睜開眼睛,看到兒子,伸出手來,握住兒子的手,說道:“他們全部都入京城了?” 周寅點頭。 周存宣接著說道:“你的兩位皇叔,這么多年安安分分,我一直以為他們是個例外,看來還是我太過仁慈,寅兒你可得記住父皇的這個教訓,以后可得萬般小心?!?/br> “至于秦楚此人,此人是個人物,他敢為了你殺了晉王,不顧自己的生死,對你倒是忠心,只是我還是要敲打他一下的,我將他暫時罷免,殺晉王的我生氣,他對不住我,卻是對得住你,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后就讓寅兒來提攜 他吧,御下之術,切記恩威并施,寅兒,為父能幫你的也只能是這些了,以后你可以時刻銘記,萬不能仁慈心軟?!?/br> 周寅聽后點頭應下,他一定會記住父皇的吩咐。 周存宣握住兒子的手,萬般不舍啊,“寅兒,英國公這一次做得很好,你與他女兒的婚事就在這半個月成婚吧,你早該成婚了,為父不想你為我守喪,又得等上三年?!?/br> “父皇?!?/br> 周寅不想聽到父親這樣的話,他的父皇還要活很久,要看到他生下孩子,子孫滿堂的時候。 周存宣卻是擺手,“為父撐到那個時候,你趕緊去辦吧?!?/br> 周寅只好安排欽天監選日子,馬上要成婚,雖然周寅萬般不愿意,楊氏的確不是他喜歡的女子,只是這一次英國公為他匆匆趕來京城相護,他不能辜負了英國公的好意。 于是新帝的婚事擺上了日程,時間很倉促,不少人已經猜測到了什么,正好新帝新婚,于是來朝賀的各位王爺權貴就又得留久些時日了。 城外扎營的下屬,被新帝的圣旨全部遣回封地去了,這些人算是真的孤立無援了,生死都捏在新帝的手中。 楊府,楊夫人一臉開心的迎著丈夫回府,英國公最高興的是大女兒終于可以出嫁了,而且一出嫁就是皇后,楊家多大的造化。 楊夫人梁氏為著這個事兒,今個兒心情很不好,已經氣了好半天,同樣是楊府的女兒,大女兒成了皇后,小女兒不管嫁給了誰都吃虧,梁氏真想將小女兒送去皇宮的,不能做皇后,做個皇妃也是好的,可是小女兒不爭氣,結果與莫家大公子傳出事端。 如今雖然與莫家定下了婚約,卻是破壞了那楊家大公子的婚事得來的,外頭多有謠傳,這令梁氏面上無光。 英國公府張燈結彩,新帝大婚,普天同慶,京城百姓也都有了劫后余生之感,于是街頭再次熱鬧起來,街頭掛滿了大紅燈籠,到處都是喜氣洋洋,似乎兩個月不曾發生什么事兒一樣,看著繁華而平靜的東京城,秦楚不免有些唏噓。 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祿,到頭來也不過是人活一世而已。 第771章 meimei的嫉妒 傍晚,于府來人了,周寅親自出宮來看秦楚。 看到秦楚拿著酒壇躺在長亭的石凳上喝酒的樣子,周寅在他身邊坐下,忽然開口,“謝謝?!?/br> 秦楚坐起身來,起身就要行禮,周寅卻是扶起他,“你我二人何須這些虛禮?!?/br> 兩人相繼坐下,周寅卻是拿著秦楚的酒壇喝了起來。 卻在這時,燕王也來了。 燕王這幾日都來秦楚這兒討酒喝,來慣了,沒想一來,看到了皇上。 兄弟二人再次相見,已成君臣。 燕王上前行禮,周寅扶起他,喊了一聲兄長。 燕王心中動搖,七弟亦如以前,竟是沒有變。 三人在長亭中坐下,一起喝著酒,一起賞月,聊的都是家常,一說到周寅要成婚了,秦楚與燕王都忍不住將周寅給灌醉了。 周寅有了醉意,盯著圓月嘆道:“世上的事多是不如意的,我也不曾想過還是會娶妻,非我意中人,卻又不得不娶?!?/br> 燕王聽后似乎也有了感觸,“七弟說的對,非我意中人,何必要娶,以后我將放下世俗,獨來獨往?!?/br> 周寅和秦楚聽到燕王這話,很有些可惜,周寅握住兄長的手,勸道:“可以不娶,唯不可放下世俗獨來獨往,兄弟當中,我就與六哥從小長大,感情深厚,六哥,你還要幫我呢?!?/br> 燕王起身上前跪下,“臣自會為皇上分憂,只是臣這一生也不想要什么封地,朝中召我需要我時,我必來,其他,還望皇上容許我離開?!?/br> 周寅趕忙將燕王扶起來。 秦楚也上前相勸,他要變法,正需要人手,燕王在則,自能震懾,燕王看向秦楚,同意了,為了百姓的事,燕王不推拒。 轉眼到了大婚的日子,楊家門前來了不少賓客,門坎都踏破了。 楊府一片喜氣洋洋,新娘子楊許寧在露珠的服侍下,穿上新嫁衣,就在房中等著了。 皇上來接親時,就是楊許寧離開楊府之時,從此嫁為他人婦,不僅是楊家女,而是一國之母。 楊許寧莫名有些難過,想起自己的母親,她暗自說道:“娘,你看到了么,女兒終于嫁人了,這一生娘也該放心了?!?/br> 此時外頭有了動靜,楊二姑娘過來,卻被院里的嬤嬤攔在了門外。 楊平琳如同以前一樣張狂,強行闖了進來。 屋里的露珠見狀,嚇得臉色一變,上前護著主子。 楊平琳卻是看著穿著新嫁衣美得出塵的jiejie,心中的嫉妒不是一點點,已經到了極點。 她盯著楊許寧,好半晌才開口苦澀的說道:“父親的一時偏心,你我姐妹二人轉眼有了天遠之別,楊許寧,我是不甘心的,你什么都不如我,憑什么?” 楊平琳一步一步走到露珠的面前,一把將露珠推開,語氣淡泊的說道:“楊許寧,你從小養在外頭,不干不凈,你竟有臉回京城,如今還嫁給皇上,成為皇后,你何德何能?” 楊平琳上前抓住楊許寧的袖子,那上等的云錦令楊平琳嫉妒的發狂,她很不甘心,可是她卻無力改變。 “若是當初父親沒有偏心于你,選上的是我,這皇后之位就是我的了,你我之間不過只相差這么一點兒,為什么,你要回來與我相爭,為什么?” 露珠聽著這些話氣得不輕,上前一把推開楊平琳,護著主子,一向口快的露珠開了口,“大姑娘清清白白的住在寺廟里,誰不相信大可去問問那永靈寺的住持,至于二姑娘才是真的不干凈呢?!?/br> “你說什么?” 楊平琳穩住身子,抬手就給了露珠一巴掌。 楊許寧連忙起身將露珠護在身后,正要責備,露珠忍不過,直接說道:“二姑娘這是懷孕了吧,也不知是跟誰的野種?!?/br> 露珠的話令在場的兩人都驚住,楊許寧回頭看向露珠,驚愕的開口,“露珠,你在說什么?” 露珠只好解釋道:“姑娘,那日我出府見于姑娘時,就發現了,只是一直不敢說,如今二姑娘太過份了,將臟水潑到姑娘身上,我看不慣?!?/br> 楊許寧立即看向meimei的腹部,楊平琳下意識的將小腹護住,她又驚又怒,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你出府的那日都看到了?” 露珠點頭。 楊平琳的臉色有些扭曲,此事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這關系到她與譚家的婚事,她得不到皇后位,但譚家的婚事她一定要保住,她要給孩子一個家。 楊平琳雙眸一變,立即下令,外頭的護衛沖了進來,楊平琳朝露珠指了指,“殺了她?!?/br> 露珠大驚。 楊許寧卻是將丫鬟護在身后,盯著府中的護衛,面色威嚴的說道:“且看誰敢殺我的婢女,本宮在此,誰敢動手?!?/br> 那些護衛一想到大姑娘就是皇后了,他們豈敢殺了皇后的婢女,無人敢動了,楊平琳怒斥道:“你們怕她就不怕我么?還不快動手?!?/br> 那些護衛左右為難。 這時前頭接親的隊伍來了,英國公派夫人梁氏過來接人,梁氏雖然萬般不愿意,卻還得笑臉相迎的來到小院見大女兒。 只是才進來,就看到堂前對峙的兩個女兒。 正好此時楊平琳要指使護衛殺了露珠,楊許寧相護,主仆兩人被迫往后退。 楊平琳卻是帶著護衛步步相逼,甚至楊平琳見護衛不動手,她回身抽出身邊護衛的配劍,提著劍就要向楊許寧刺去。 梁氏看到,大喊一聲,“住手?!?/br> 楊平琳聽到母親的聲音驚了一跳,手中的劍停了一下,楊許寧卻拉著露珠趕忙閃躲,劍劃過她的喜服,喜服破了。 梁氏已經嚇呆了,這可是皇宮里送來的喜服,這可是皇后的婚服,呆會要面對大臣,這如何交代,這已經不是她女兒一個人的責任了,而是整個楊府的責任。 楊平琳卻還想再往前追殺,梁氏立即下令叫護衛扣住二姑娘。 楊平琳不甘心,在幾名護衛的拉扯下,楊平琳啊的一聲,只見她下身見了紅。 梁氏呆住,楊平琳卻是撫著小腹,臉色慘白。 “我的琳兒?!?/br> 第772章 孩子沒了 梁氏上前相扶,而楊平琳身邊的嬤嬤看到這情況,嚇得刷的一下跪了下去。 梁氏將女兒扶回去,其他人也相繼離開,堂前只剩下主仆二人,今個兒明明是個大喜的日子,沒想遇上二姑娘落紅,喜服也被劃破。 露珠不顧臉上的痛意,上前看著喜服流眼淚。 “姑娘,咱們怎么辦?” 楊許寧看著露珠,嘆了一口氣,說道:“將衣裳換下,我這就繡上一枝梅上去?!?/br> 如今喜轎在外頭,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可是露珠想不明白,她心中委屈的說道:“明明是二姑娘鬧事,咱們為何不告訴家主?” 楊許寧卻是順手從梳妝臺上拿了藥膏給露珠抹傷,自己開始爭分奪秒的刺繡,見露珠不擦藥,那模樣還想去家主那兒說理,楊許寧只好說道:“露珠,聽話,先抹藥,這關乎著整個楊府,雖然今日之事,我若向父親說,父親必定懲罰二妹,可是楊府卻成了京城的大笑話,以后我入了宮,楊府與我一榮俱榮,娘家也是我的根本,所以此事不能傳出去,何況二妹還在這個時候發現懷了孕,此事若真傳出去,我這婚事也辦不成了?!?/br> 露珠被主子一說,醒悟過來,連忙給自己抹傷,楊許寧卻是手速飛快的繡上一枝紅梅,在這華麗的喜服上有些突兀,可是不細看還是看不出來的,楊許寧的繡功自是不必說,栩栩如生,就算看出來,想來也不好問。 主仆二人再次準備好,又有管家過來傳話了,沒有主母相扶,主仆二人便出了院子。 外頭賓客滿堂,放以前楊府門前也不曾這么熱鬧過的。 新帝一登基,楊家女便是皇后了,一國之母,豈能小視的。 迎親的隊伍已經在堂前,看著這些腰間系了紅錦的禁衛軍一臉威嚴的站在堂外時,這些京城權貴中,羨慕的眼神不在話下,誰家女兒有如此好命,楊府這位大姑娘,從小失母,被送走成為孤女一般的存在,這樣傳奇的經歷,她卻走到如今這一步,成了離國最尊貴的女人。 想必于后世,也必定是一個勵志的傳奇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