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節
俞氏見大媳婦終于如愿,她心里卻對四媳婦有些愧疚,這一次秦家欠了四媳婦的,她以后自是要好好照顧四媳婦,想必這一份傷痛,或許等到四媳婦再懷上了孩子后會好些,所以她要照顧著四媳婦早點兒懷上孩子。 此時的丞相府上,杜卓遠將秦家三媳婦摸了個底,不查還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這秦家三媳婦不顯山不露水的,竟然在京城里干了一樁大事,難怪連燕王都尋不到的人,她能尋到,秦楚還起來的如此及時,壞了他的大計。 杜卓遠當天再次入宮去御書房里見皇上。 那杜卓遠朝離帝旁邊坐著的太子看去一眼,隨后他開口說道:“啟稟皇上,臣有一事上奏?!?/br> 離帝看向他。 “愛卿何事上奏?” 杜卓遠便說道:“臣最近發現京城內外城有人為百姓做好事而不留名,若不是臣打聽到百姓對她的好評,還不知道有如此好人?!?/br> 于是杜卓遠將在街頭看到的情況說了,原來在內城外城皆有給過往行人造的公共茅房,還每日派專人打理的,路上行人出門也不必擔心沒有茅房而憋著肚子的事了。 為百姓解了三急,這自是大善事。 離帝沒想到還有人做這么大樁好事,在外城建茅房也就算了,內城的地可是精貴的很,對方還能弄到地建了茅房,這人果然是大善心,自是要表揚的。 于是離帝問此人是誰,杜卓遠的眼神再次朝太子看去一眼,隨即說道:“皇上,這事兒還真是湊巧,這做好事的人正是秦大人的家人,正是他三嫂史氏,這史氏極為低調,做好事不留名呢?!?/br> 離帝一聽,很有些意外,怎么沒聽秦大人說過,做了這么大樁好事,竟然不留名也不高調,離帝決定表揚秦楚。 旁邊坐著的太子周寅卻是臉色微變,他看向杜卓遠,看到他不安好心的笑,就想到內里必有蹺蹊。 很快秦楚被召入御書房,待離帝為此而獎賞他時,秦楚的臉色也變了,他想到了以前在庾縣時史家就做過這生意,皇上自是不知道這只是一樁生意,而且向來離國輕商人,所以這嘉獎他萬不能得。 可是杜卓遠卻在旁邊煽動,秦楚看向杜卓遠,語氣淡淡地開口,“杜大人真是熱心,此事我并不知曉,還得回去問過三嫂方知,杜大人倒是有能耐,對我的家事如此了如指掌呢?!?/br> 杜卓遠不以為意。 第748章 史氏得到賞賜 但是離帝卻發現兩位大臣之間似乎不對勁,于是也不再強求,既然秦大人推辭,那就召史氏入宮一見吧,直接嘉獎當事人不是更好。 于是離帝叫太監下去傳話,秦楚卻是擔心起來,三嫂可別說錯了話。 宮里忽然來了太監到秦府,說是要召史氏入宮,是皇上的旨意。 原本平靜下來的秦家一時間亂了套,俞氏有些擔憂起來,為何皇上要召三媳婦入宮,這是什么情況。 史氏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有些嚇著了,靜安姑姑來到史氏身邊,拉住她的手,小聲勸道:“史東家不必驚恐,皇上召見,不一定是壞事,我陪你一同入宮就是?!?/br> 靜安姑姑本就是從宮里出來的人,她陪著一同入宮,史氏似乎都要心安一些。 俞氏聽了后,也覺得靜安姑姑說的沒有錯,于是讓兩人趕緊去了。 史氏進入御書房里,看到四弟也在,她終于松了口氣。 史氏才出現,離帝卻是露出溫和的笑來,說道:“這位就是秦大人的三嫂吧?” 秦楚連忙恭敬的答“是”。 史氏跪在那兒,心中忐忑不安。 “不錯,小女子也有大造化,為百姓行了方便,值得表揚?!?/br> 離帝沒頭沒尾的話使史氏不知如何是好,眼神不由得看向四弟,就見四弟在使眼色,史氏半晌才反應過來,便說道:“愚婦拜見皇上,愚婦只是后院里的小女人,什么也不懂的?!?/br> “不必自嫌了,平身吧?!?/br> 史氏還不知道能不能起身,秦楚卻是上前一步扶起三嫂,接著站在三嫂身邊向離帝說道:“皇上,臣的嫂嫂沒有見過什么世面,這一次內外城建茅房照顧行人,那也只是意外之舉,嫂嫂平素也不懂這么多,不如讓臣的嫂嫂先退下?!?/br> 離帝看著史氏嚇得不輕的樣子,笑了,瞧著怕是把人給嚇著了,正要叫她退下,杜卓遠卻是上前一步,“皇上,臣聽說最近就京城里有一個賣肥料的商人,全國的莊戶都想來京城里買肥料,這位商人賺下不少銀子呢?!?/br> 離帝一聽,皺眉問道:“什么是肥料?” 杜卓遠不緊不慢的說道:“稟皇上,臣不敢說,恐污圣耳?!?/br> 離帝卻有些不高興,“盡管說就是?!?/br> 杜卓遠朝驚慌的史氏看去一眼,說道:“稟皇上,就是糞水做成的肥料,百姓們種田,總是肥料不夠,于是有人從中尋得商機,于是做起了這生意,還別說,這生意倒是發了一筆橫財?!?/br> 離帝一聽這商人連這種生意都做,果然是重利小人,本來離帝就有輕商人的思想,這些商人無利不起早,個個都狡猾,百姓辛苦種田都不及這商人的三言兩語,實為可惡。 只是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商人,他們也是帶動貨物流通的人,所以離帝雖厭,卻也是容許的,畢竟還有幾家皇商他還挺看重的。 史氏這會兒嚇得連忙跪了下來,秦楚也相繼跪下。 杜卓遠卻是疑惑的看向他們倆,故意問道:“秦大人這是怎么了?” 秦楚知道三嫂嚇壞了,于是搶先開口解釋,“啟稟皇上,臣有一事稟奏?!?/br> “秦愛卿且講?!?/br> “臣的三嫂本出身商戶人家,她在內城與外城建造茅房,實則是做肥料賣給百姓,而百姓得了肥料,糧產比往年翻上一倍,此事雖是行商,卻也是惠及百姓的?!?/br> 離帝一聽秦楚的話,臉色都不好看了,再看史氏的眼神都凌厲了許多。 史氏嚇得只敢低著頭。 此時太子周寅出列,他看向杜卓遠,笑道:“杜丞相費盡心思呢,不一口氣將事情講完,真是容易引起人的誤會?!?/br> 周寅再看向離帝,“父皇,依兒臣之見,這事兒本是這樣的,史氏是商人,她看到路上行人出門在外解決三急總是鬧心,于是建了這茅房,可是建茅房是要銀子的,銀子從何而來,自然肥料是門道,而肥料于百姓本也是好事一樁,城里的人,不種土土 ,自是不知這肥料對百姓的好處?!?/br> “而史氏自始至終,她不過是從中收取薄利,卻將城里人與百姓們聯系在一起,這明明是一樁善事,商人當中也有善良的商人和jian商,所以父皇,兒臣認為,史氏該當嘉獎,因為她是善商?!?/br> 周寅三言語將整件事串在一起,杜卓遠氣得說不出話來,畢竟是太子,而且離帝就喜歡這兒子,杜卓遠也知道不能在此事上再爭一時風頭,來日方長。 離帝雖然心頭不舒服,不過兒子也說的對,若沒有這商人,這些肥料也自然幫助不到百姓,最后離帝嘉獎了史氏,賜下不少東西,隨即還叫人好生將人送出宮去。 史氏自始至終迷迷糊糊的,她只覺得自己嚇得都快哭了。 待史氏風風光光的到了秦府時,秦家人都不明所以,得知有了御賜之物賞下,俞氏都不敢相信,這三媳婦到底做了什么事兒,為何得到了皇上的賞賜。 在俞氏與秦樂的相問之下,史氏卻是哭了,她嚇壞了,丈夫不安慰她還質問她。 俞氏只好將兒子叫開,與二媳婦一起陪在三媳婦身邊,問她到底發生了什么。 史氏知道瞞是瞞不住了,她知道婆母最是討厭她行商,可是現在連皇上都知道了,她也不得不告訴婆母。 于是史氏將這幾年在京城行商的事說了,她初來京城,那會兒秦家院里的銀錢極少,她時不時想買些好吃的給生哥兒吃,這自然要銀子,而且她在庾縣本就用錢慣了的人,若是不做點兒生意,自己帶來的銀子就是坐吃山空。 待史氏將前因后果說出來后,俞氏氣得手發抖,伸手指著她,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二媳婦呂氏聽了也是一臉的驚訝,那生意不是史家娘家人在做么,怎么三弟妹一來京城也做,再怎么說他們也是官宦之家,怎么可以做這么惡心的生意,呂氏一想到以后在宴席上別人問起,她都不知道要怎么答了。 第749章 關于史氏的去留 史氏趕緊在俞氏身前跪下,含淚說道:“娘,生意不分貴濺,我這也是幫了百姓,連皇上都因此許下了賞賜,娘,你別再生氣了,我這生意也算是過了明路了?!?/br> 史氏不說還好,一說俞氏更氣了,“你倒是有理了,皇上打賞了你,從此以后咱們秦家在京城也就出名了,你做這種生意,你怎么與我商量,你還當不當自己是秦家人?!?/br> 俞氏上前就要揮一巴掌,呂氏連忙上前相攔,勸道:“娘,連皇上都知道了這生意,如今再責怪三弟妹也于事無補,且等四弟回來再說?!?/br> 俞氏是真的氣著了,身形不穩,在呂氏的相扶下收了手,隨后坐下。 俞氏看著史氏,沉聲問道:“你賺了多少銀子?” 史氏有點兒不敢開口。 俞氏只覺得胸口有口氣往上飚。 史氏對上婆母的眼神,只好垂著頭說道:“京城里的人多,我基本將內城與外城的都建了茅房,又賣給全國,所以賺了一些?!?/br> “一些是多少?” 俞氏的聲音提高,史氏連忙答道:“數目有點,內城鋪子有二十間,外城買下兩處市場的檔口,京城到陳州去的莊子置下三處,還有——” 俞氏與呂氏都一臉驚訝的看向她。 史氏只好硬著頭皮接著說道:“娘,我將生意擴大了點,還經人指點,肥料得到更好的利用,所以,我跟一位北邊地主合作,在北邊有兩百頃良田?!?/br> 俞氏已經快被氣暈了,她靠在交椅中,直叫史氏出去。 呂氏只好勸三弟妹先出去,史氏一臉委屈的出去了,她就知道,一但婆母知道,她就慘了,她剛開始在京城里做這生意,原本沒想做大的,只是她才發現京城里簡直是一個遍地商機的地方,尤其她遇上幾位種田老手,經過研制,與當年在庾縣時的肥料不同了,她其實是幫到了百姓的,當然她也賺下不少銀子。 如今生意更是供不應求,北邊的兩百頃良田是北邊那商人半買半送給她的,就是盼著能買到她手中的肥料。 天黑了,秦楚卻并沒有回家,他這會兒出了宮與周寅一同去了東宮。 東宮書房內,秦楚忽然開口,“今日杜卓遠忽然提起我三嫂,我就知道他用心不良,先前又派了人去刺殺我兒子,這帳是越記越多了?!?/br> 秦楚忽然向周寅跪下,“二哥,我決定向杜卓遠出手,還請二哥容許?!?/br> 周寅見狀,臉以微變,上前將他扶起,郁悶道:“咱們先前不是說好的,暫時不動杜卓遠?!?/br> 秦楚卻道:“二哥,先前我派了人去了夷陵郡詭山,可以肯定的是,是杜卓遠動的手,朝廷尚且不知道那詭山有礦石,他卻派人在那兒開采了好些年,想來他已經準備了多年,咱們此時動手,可以乘他未有反意前殺他一個措手不及?!?/br> 周寅一聽,有些猶豫,隨后問道:“秦楚可是知道怎么對付杜卓遠,若不能一舉拿下,那就逼反了杜卓遠了,先前本就在養死士,上一次損失了這么多,如今轉眼又補充上了,倒是有手段?!?/br> 秦楚看著周寅,點了點頭,“二哥,不必擔憂,我知道他的致命把柄,眼下正有一人,此人正是杜志淵,他與我同年出士,是榜眼,卻是外放為官,至今不敢回京城,他與我先前就有過節?!?/br> 周寅一聽,更是奇怪了,“咱們要對付杜卓遠與這位杜志淵有何關系?” “二哥先前回了京城,后來我與這杜志淵有過較量,查到了他的身世,他是杜卓遠的私生子?!?/br> 秦楚的話令周寅很驚訝。 秦楚接著說道:“杜志淵如今沒有斗志,對我也是避之遠遠的,如今我得想辦法讓他升起斗志,想方設法回京城里來認父才行?!?/br> 周寅見秦楚胸有成竹,于是也沒有再反對了,他拍了拍秦楚的肩,交代道:“那你動手吧,不管發生什么事,我都為你擋著?!?/br> “謝二哥?!?/br> 秦楚出了東宮,打馬來到于府外,他停了停,真想直接進去,可是一想到秦家院里此時怕是鬧得不可開交,他不得不往前頭去了。 于府的管事看到了停了下的姑爺,見姑爺又往秦家院去了,連忙去院里告訴主母去。 許三娘聽到秦楚過府而不入,氣得拍胸口,“這是心虛,將我的外孫過繼了,他們一個兩個的都擅作主張,不告訴我,不然我非得阻止不可?!?/br> 此時于書燕從堂外進來,聽到母親難過的話,她心頭也不滋味,可是她與秦楚做下的決定卻是不能與母親細說。 于書燕來到許三娘身邊,將親自做的飯菜放在桌上,就要陪著母親吃,許三娘卻是沒有食欲,看向女兒,氣極敗壞的說道:“燕兒,你現在就去,將我這外孫抱了來,乖,就說早上那是一時糊涂?!?/br> 于書燕其實也沒有食欲,她放下碗筷,看著母親,好半晌才說道:“娘,我與秦楚商量過的,此事也經過深思熟慮,所以娘,你不要再拒絕了,以后我與秦楚還會有孩子,到那時我讓娘幫我帶?!?/br> 許三娘聽到這話,眼淚就來了,上前握住女兒的手,只感嘆著,一直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