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第二日于書燕起來,秦楚什么時候走的她都不知道,想來睡得有多沉了,摸了摸床邊的溫度,涼透了,想必走了有好長一段時間了。 于書燕下了床,從小院出來,就在門口遇上了父親于江全。 于江全背著手站著,看到女兒出來,郁悶的開口說道:“以后注意一點,我還以為半夜進了賊呢?!?/br> “???” 合著父親已經知道了。 于書燕不想父母替她擔憂,也不想父母誤會,于是將昨認秦楚帶來的好消息說了。 于江全一聽,臉色微變,“你的意思是,你們馬上就要復婚了?” 于書燕點頭又搖頭,“爹,不是馬上呢,得半年?!?/br> “半年不就是馬上,半年轉眼就過去,到時你就要嫁人了,這偌大的將軍府越發冷清了,你母親必定想你?!?/br> “爹?!?/br> 原來父母是舍不得她,不像以前住在對門呢,還能時?;啬锛襾?。 于書燕來到父親的身邊,說道:“爹,以后我會?;貋淼目茨銈兊?,都同住京城,隨時都能過來的,要不爹娘覺得沒事干,要不去紫雀街的首飾行里幫忙,母親也必定會買,與永安寺時做買賣一樣,皆是賣給這些權貴夫人們?!?/br> 于江全一聽卻是擺手,等人成婚后我們再看,眼下莊子上也得時常過去看看,今年莊戶的收成應該不錯,莊戶過好了才成。 原來父親是擔心這個,也由著父母去,只要他們開心就好。 吃早飯的時候,許三娘也知道了此事,心中有些不舍,但還是為女兒高興的,守得云開見月亮,反而瞧著許三娘比于江全還要放心一些,原本以為母親才是最難過的那一個。 五日后,秦家院里真的來人了,這是秦家婆媳第一次來于將軍府上,俞氏只帶了史氏一同出門,身后跟著個媒人,帶來了不少見面禮。 因為秦楚在宮中,所以今個兒來不了,但是秦楚有些著急,所以催著母親先來了。 于江全認為這么重要的日子女婿不出面是對女兒的不上心,越發的不滿意,但許三娘卻是高興的,畢竟秦家婆母終于肯登門了。 以前在鄉下進,秦家婆母登門感覺總有些格格不入,許三娘總會有些自卑,但這一次她發現拘緊的反而是秦家婆媳,許是這將軍府太氣派,許三娘剛開始住進來的時候也是不習慣的,為了不使秦家婆媳感覺到不自在,許三娘的話就多了一些,果然說起話來,俞氏也就不那么拘緊了。 史氏卻是不由得打量起于府,想不到四弟妹原來住在這么氣派的將軍府中,比他們家那小院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四弟說的對,如今的秦家,這算是高攀于家了。 第711章 許三娘的規矩 關于兩家小輩復婚一事,俞氏今日特意帶媒人過來,是上門提親的,并說先前是有些誤會才會和離,如今誤會解除,瞧著兩孩子仍舊有情,就讓兩孩子復婚。 許三娘聽著朝丈夫看去一眼,正好此時聽到消息的于書燕匆匆的趕了過來,她聽說秦家上門提親了,她想見秦楚,只是她才來到門口,于江全卻出聲制止她,“燕兒,府中還有沒有糧米了,你與管家出一趟門,買些去?!?/br> 府中怎么可能沒有糧米了,這明顯要支開她的拙劣手法,只是于書燕朝里頭看去一眼,沒有看到秦楚,只看到三嫂與婆母,她只好向兩人行了一禮,也不好揭穿父親的謊言,便出了堂房。 俞氏聽到于江全這話,臉色微微一變,于家果然是比以前不同了,便是于江全也不像以前那么隨和。 俞氏朝那邊的禮物指了指,再起接下來看日子定親的事,于江全卻是看向那些禮物,還真夠少的,也就比當年在村里頭時多了那一點兒,這模樣要是在村里頭是綽綽有余,可如今這是在京城,哪家大戶家中嫁女兒這么寒磣的收禮。 孔江全的模樣落入俞氏的眼中,俞氏心頭有些不舒服。 史氏想到了什么,她回頭看向銀葉,銀葉將她早已經準備的一套首飾端上來,是純金的首飾,想必費不少錢吧。 俞氏看到三媳婦送來一套首飾竟都不曾同她商量,也真是大膽。 首飾放于桌面上,許三娘看了看,身姿坐得端莊,她的手不由得摸到自己的頭飾上去,俞氏和史氏都看到了,細看下,瞧著許三娘這頭飾,居然是南珠頭面,成套的。 再看看俞氏與史氏頭上簡單的頭面,俞氏越發的不舒服了,史氏卻有些不好意思,早知道于府如此富有,她應該送珠翠會顯得雅致一些。 許三娘一想到女兒巴不得能復婚的事,她只好收回手,叫人收下了禮物,留婆媳與媒人吃飯。 那陳媒人是京城里出了名的會做媒,原本她過來前打聽了的,這于將軍府上也是寒門出身,這于家老夫人是莊戶出身,再想秦家書香門第的,兩家在一起必定半斤八兩。 然而媒人初次看到秦家婆母的時候,還是有些意外的,寒門出身的秦老夫人有如此氣魄,著實讓人驚訝,想著到了于將軍府上,必定要強過于老夫人了,沒成想到見到了許三娘后,陳媒人又改了觀。 她有些懷疑這許氏當真只是莊戶出身,這容貌極為出眾,坐姿端莊得體,打扮素雅,給你一種不驕不傲,看著令人如沐春風之感。 如今陳媒人看到這偌大的將軍府,再看這秦家的禮物,以及秦家婆母的樣子,陳媒人就發現秦家這是高攀了,這于家不僅富有,還有身份顯赫,而且同樣寒門出身,卻有著明顯的不同,看這府上里里外外打理的,連下人都這么有規矩,感覺就像京城里的大戶人家了。 此時許三娘交代管家下去準備吃食,隨即叫人移步花廳賞花吃茶,泡茶的時候,許三娘很是熟練,手法也極為優美,站在許三娘身邊的靜安姑姑都要忍不住想笑了,許氏今日這是故意的。 俞氏看到一杯茶在許氏手中弄半晌,要是她平素吃茶,隨手一抓泡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喝就是了。 不過這茶著實香,那陳媒人一喝,直感嘆泡茶的手法精湛。 靜安姑姑站在一旁,一副與以榮焉,這可是她親自教出來的,用的還是宮里最正規的手法,在外頭無人能挑剔的。 先前許三娘話多些,俞氏慢慢地感覺到了以前的那種感覺,她也就隨意起來,如今許三娘話少了,可是這規矩卻多了起來,反而令俞氏有些不適應,感覺就在某位大戶家中赴宴的感覺。 此時下人送來吃食,俞氏忍不住朝那些下人看去一眼,正是許三娘身邊的嬤嬤王娥,王嬤嬤苦學規矩,如今也是做得有模有樣的,上有端茶倒水送吃食,動作都很自然,又很恭敬,陳媒人見了,直點頭,這一家子可是大戶人家的規矩,若說以前是寒門,想必過不了幾年,也必定是新貴了。 陳媒人看了俞氏與史氏一眼,見兩人坐得有些不太自在,她只好率先開口,與許氏談起定親的日子,于家選了幾個日子,正要征求許氏的意思。 俞氏也看向許三娘,以前她看不起的人,如今竟是做得如此好,這家也打理的不錯,一向引以為傲的俞氏也不得不佩服,只是這種感覺反而令俞氏越發的不舒服。 許三娘想了想,挑了一個日子最遠的,便是三個月后了,這中間還有不少禮節要走,陳媒人聽了直點頭,然而俞氏一想到兒子那焦急的模樣,她就郁悶極了,這復婚一事不是老四媳婦自己先提的么?怎么轉眼一到許氏手中,搞得像是他們秦家求娶。 怪只怪兒子不爭氣,非這四兒媳婦不可,如今被許氏拿捏著,俞氏還不得生氣。 日子定下了,也到了飯點,于是一桌子好菜送上,幾人也移步廳中吃飯。 平素許三娘一家人吃飯,因為在家里也無所謂,也會將靜安姑姑一同叫下,幾人一起一家人吃飯,而今個兒卻是不同的,食不言,許氏上了桌就不怎么說話了,吃什么,也都是身邊的丫鬟代勞。 許三娘學以至用,陳媒人越看越是舒服,對于家也越發的恭敬起來,而俞氏和史氏卻是吃得沒滋沒味的,一朝飛上天了,了不得了,吃個飯還這么大的規矩。 一頓飯吃過,許氏漱了口,用手帕按了按嘴邊,便笑看著俞氏,邀俞氏以后常來府上做客。 下次若無必要,俞氏是不會來的,但她還得好生應著。 于江全卻是全程不太高興,以前看著秦楚很滿意的,可是現在卻一想到女兒要嫁人,心里就難受,于是護女心情一起,看什么都不順眼了。 送走秦家婆媳和媒人,許三娘一回頭,卻是哈哈大笑起來,靜安姑姑也掩嘴笑了。 “唉呀,今個兒真是解氣,從沒有過這般解氣的,靜安姑姑,我今個兒做得可對?” “很對,夫人能應付自如了?!?/br> 靜安回答,許三娘想起剛才秦家婆媳事后才拿出的金飾頭面,她就不以為意,自家女兒如此優秀,要什么首飾沒有的,才不在乎這一套首飾呢,又不是在村里的時候。 第712章 燕北的家書 于書燕等了半晌,聽到前堂秦家婆媳已經走了,她便快步跑了過來,看到母親開心的笑容,心想著必定是事情成了。 “娘,可談好什么時候定親?” 于書燕那焦急的模樣令許三娘忍不住嗔了她一眼,“就知道你著急,可是既然已經同意成婚,就不能急,會留下話柄的,娘原本是想給你選個最近的日子,但當時情況有些不容許,我給你選了遠的一個日子,三個月后定親,成婚大約半年之內吧?!?/br> “娘,為何不選最近的日子?我都跟秦楚談好的?!?/br> 于書燕有些后悔剛才不在場,許三娘卻是拉著女兒的手,來到堂房前說道:“你就算再想復婚也不能讓你婆母感覺到你的著急,不然你婆母又能拿捏你了?!?/br> “娘,我知道的,我會應付,只是……” 于書燕看到母親認真的眼神,只好無奈的點頭,“好吧?!?/br> “這才聽話了,靜安姑姑也說了,不能著急,今個兒我做的對,沒有給于家丟臉,好在跟著靜安姑姑學了規矩?!?/br> 許三娘很開心,雖然學的時候很郁悶。 之后秦楚再上門,一切就很自然了,于江全看著女婿倒也沒有為難,就是想著女兒嫁出去后,這府中更加空蕩了,是時候催著兒子成婚,兒子若能娶一房兒媳婦回家,再生下孫子,那熱鬧的多。 夜里于江全催著女兒去書房寫信,于書燕也正要給哥哥寫信問問他的情況,大概什么時候可以回京城,再不然,她就帶著父母去燕北見兄長也成,同時她將自己要與秦楚復婚的事也告訴了兄長。 信通過驛站送了出去,很快到了燕北。 燕山府的將軍府中,主帥榮蘊在議事廳里當著眾將之面,將于英改與莫強訓斥了一頓,于英改是沖鋒將軍,莫強卻成了后勤運糧的將軍,兩人皆不得受重用。 今日與齊國起戰事,于英改最先出城門,與邢野大戰,雙方都受了些傷,榮蘊許是在京城里閑置的太久,很想早些將刑野拿下,一來燕北數月,接來幾戰想拿下刑野人頭卻未成,于是怪責在于英改的身上。 于英改身邊的莫強聽著這訓斥的話,手不知不覺握緊了拳頭,臉色極為的難看,于英改卻是暗中拉了拉莫強的袖口,不準他出手。 榮蘊見兩人不敢說話,也有了些傲慢,雖然此二人先前是立了功的大將,卻是寒門出身,哪及他們榮家尊貴,最后不還得向他俯首稱臣。 榮蘊看向于英改,忽然口氣一變,沉聲問道:“你與齊國邢家如此熟悉,想來對這邢野也極為熟悉,如此,你可有好法子殺了他?” 莫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性子,怒道:“榮將軍身為主帥,這種問題不該去問沖鋒將軍,此行尚有幕僚謀臣,何不與他們商量?!?/br> 莫強的聲音向來就大,那榮蘊聽了后,覺得臉上掛不住,竟然頂嘴了,當即便笑了,“你們二人曾與那邢野交好,想必比我們更知道他的弱點,既然莫將軍這么說,明日我就派莫將軍做探路先鋒,去對方營地里探探,來了多少糧草多少將士?!?/br> 榮蘊那模樣可不是開玩笑的,可是讓莫強這么過去,不就等同于去送死,于英改一聽,不得不開口,“邢野此人心思縝密,莫強即使有命闖入對方營地,恐怕也探不出消息來,再說這幾交交手,大家也看得明白,齊國全力以赴,尤其是邢家,動用了邢家養了多年的親衛,想必是為了邢稽報仇來了,所以我們更應該以守為先,徐徐圖之,不可急在一時?!?/br> 于英改說的話,在座的各位將士覺得都不錯,這幾場交戰可以看出端倪,邢野在齊國名聲掃地,殺了親父,如今還能領兵出戰,他必定急于求成,想要報了父仇以告天下,所以越是這個時候,他們越要沉得住氣,如此反而更會激怒邢野,時間一久,邢家軍的英勇可不攻自破,到那時再尋得機會反擊,或能戰勝。 可是這不是榮蘊想要聽到的話,他在京城里閑散太久,好不容易重掌兵權,自是要拿出戰跡的,榮蘊知道在燕北,定北侯一走,于英改在軍中更有威望,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最計較的事情,如今憑著于英改三言兩語就說動了在座的各位將士,他就更不舒服了。 “于將軍的意思是先隱忍了,燕山府城池雖是堅固,可是齊國軍可等不了,你如此在軍中說動人心,意欲何為?” 于英改卻是不說話了,他說多錯多,但至少榮蘊不會再讓莫強做探路先鋒。 從議事廳里出來,于英改的親衛收到了信,這會兒等在那兒,恭敬的將家書呈給于英改,莫強一看到京城來的家書,心頭也有一種親切之感。 每次于書燕的信里頭都會提及莫強,問他可好,吃得可飽,莫強總說這妹子太過嘮叨,但總是會叫于英改加幾句進去,說自己在燕北逍遙快活,好的很。 于英改沒有急著拆開家書,卻是與莫強先回到營帳中,營帳內沒有其他人了,莫強便坐到于英改身邊,忙說道:“拆開看看,京城可有發生什么事兒?!?/br> 于英改卻是笑了,展信一看,念了起來,莫強一聽于家妹子要與秦公子復婚了,連親事都定了下來,大概成親的日子在半年之后,那會兒已經過了年,都開春了。 于家妹子問兩人能什么時候回去,能不能參加她的婚禮,若不然她帶著父母來邊關看望兩人。 莫強一聽,心頭暖暖的,看著于英改說道:“英改,妹子的婚禮,咱們二人得回去一個,要不你回去,我留在燕北,瞧著這邊戰事一時半會不會平定下來?!?/br> 于英改小心翼翼的收起信,掀眸看向莫強,說道:“我若回京城,你保準闖禍,不成,這半年也是邢野急于報仇的時候,你必須留下來看住你,可不能落入邢野的手中,依著你這暴脾氣,可保不準?!?/br> 第713章 有了防身武器 莫強郁悶的摸了摸頭,他這么讓人不放心么?他的確有時候想過,要不干脆悄悄摸摸的將邢野給弄死得了,他與英改一起 ,一定做得到,畢竟在那邊呆了三年,地形也是熟悉的,里頭還有一些欠過兩人人情的人,或許也能幫到忙,只是莫強一直都不敢說這話,他知道于英改是不會準的。 “meimei的婚禮我怕是回不去了,如今燕山府外齊國軍虎視眈眈,我必須留下來,平定了燕北,方能凱旋歸來,只能對不住meimei了,這些年我一直愧對meimei,都不能陪在父母的身邊盡孝?!?/br> 于英改小心翼翼的收起家書,隨即了回了一封,信里頭卻是讓meimei不要來燕北,燕北的戰事最短也得半年以上,想來半年后看情況他或許就能回去了。 莫強看著他回信,見他要收筆,郁悶道:“順帶幫我說上一句,就說等我們凱旋歸來,必給meimei送上大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