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節
京城里的宴席不斷,京城里的百姓也過得是好日子,外頭茶樓酒肆向來都是客滿的,進進出出,哪個不是錦衣加身。 秦家三媳婦史氏這日帶著銀葉出來做生意,晌午那會兒不想回去,借著打探于書燕的行蹤,她可以一直在外頭行走,對于她自個兒的生意也方便的太多。 史氏帶著銀葉剛要尋一處酒樓吃個飯,眼尖的銀葉便叫了起來,“姑娘,前頭是四公子?!?/br> 四弟? 史氏連忙朝對面的酒樓看去,還真的是,只是在四弟身邊還有一男一女,瞧著這對男女的長相很是相似,看起來像是兄妹,此時三人帶著護衛正進入酒樓。 史氏就疑惑起來,四弟好不容易出一趟宮的,怎么不回秦家吃飯,卻是跑到了這酒樓來?再說四弟哪來的銀子吃酒,如今秦家情況怎么樣她是最清楚的。 史氏立即與銀葉一同進入酒樓,原本是出來打探于書燕的,沒想還能遇上四弟。 兩人走在三人的后頭,前頭走著的三人正在說著什么,此時那其中的女子往秦楚的身邊靠近了一點兒,其兄長也并沒有制止,而秦楚卻是下意識的退一步,可是樓梯太窄,于是秦楚就退后了兩步,與貴女保持著距離,只是在秦楚往后看的時候,眼角余光居然看到三嫂與銀葉悄悄地跟著他。 他有些疑惑,隨后心思一動,故意上前一步引路,還朝這貴女笑了笑。 這對兄妹二人正是工部尚書管士進的一雙兒女,男的正是管大人的二兒子叫管翼,女的是管大人的女兒叫管娥,今年個十七歲,卻并沒有婚配。 史氏一路相隨,看到四弟與這對兄妹如此親近,她越發的疑惑起來,于書燕說要復婚的,可是四弟卻在此會別的女子,這樣似乎不妥當吧。 眼看著三人進入一間雅室,史氏不好再跟著了,瞧著是進去吃飯的,一時半會也不會出來,她們也不必在此等著了。 史氏回去的路上很是納悶,四弟和四弟妹要復婚,可是四弟和四弟妹都有似乎有各自的生活,這到底她該如何回去向婆母交代,當真是頭痛。 史氏的馬車到了秦家院門,她半晌沒有進院子,看到對面已經門上一把鎖的于家院子,她就郁悶極了。 四弟妹那一次在陶家宴上說的話可是很認真的,滿京城里的人都知道了,若是四弟不娶她了,四弟妹會不會成為京城里的笑話? 史氏進入院門,正好看到婆母俞氏在廊下坐著休息,一看到她,便朝她召了召手。 史氏只好來到俞氏的身邊。 “今個兒可有打探到于氏的消息,那燕王可還與于家走得近?” 史氏一聽,只好如實說道:“娘,我今個兒去了紫雀街沒有看到于書燕,不過回來的時候,我看到了四弟?!?/br> “你四弟出宮了,怎么沒有跟你一起回來?” 俞氏疑惑的看著她,隨后眼神不由得看向院門口,沒有看到兒子的身影,很有些失落。 史氏開口說道:“娘,我看到了四弟,但是四弟并沒有看到我,他與權貴子弟去了酒樓,事后我打聽了,這一對兄妹是管大人家的嫡子嫡女,瞧著四弟與他們很是相熟,尤其是那管家嫡女?!?/br> 俞氏一聽,越發疑惑了,“哪位管大人?” “工部尚書管大人,在京城可是很有名氣的,只是……” 史氏支吾著,俞氏面色一沉,問道:“有什么說什么?!?/br> “只是我打聽到,這位管家貴女在京城的名聲不是很好,我聽說管家家規很嚴,這管家嫡女曾經打死過奴仆,很厲害?!?/br> 這事兒還是向那酒樓的小伙計打聽到的,原本只是賞點銀子打聽一下這兩人的身世,沒想那伙計還順勢說了一耳,正好他有一個同鄉在管家為仆,正是他說的,這位管家貴女治下相當的嚴,一個不順眼就有可能被發賣。 俞氏一聽,郁悶極了,“四兒若是敢找這樣的女子進門,我非與他斷絕關系不可?!?/br> 俞氏氣得不輕,立即叫來大兒子秦安,叫他趕緊去三媳婦所說的酒樓將四兒子抓回來,她要親自問問是什么個情況,這一天一個樣,前不久還聽到于氏要復婚,轉眼四兒又與貴女走得近,最近也不見他提復婚的事了,像變了個樣似的。 秦安連忙往酒樓去了。 此時酒樓內,秦楚與管家兄妹進入雅間后并沒有立即吃飯,卻是與管家貴子說了說太子在五日后的詩會,他來送帖子的,管家兩兄弟都有請帖。 第704章 秦家婆媳慌了 送完帖子秦楚便起身要出去,那管家貴女連忙起身喊道:“秦公子何不留下吃完飯再走?!?/br> 秦楚擺手,行了一禮后就出門去了,管翼看向meimei紅透了的臉頰,挑眉問道:“meimei莫不是看中了秦大人?” 管娥垂首,臉紅到了脖子,羞著臉點頭,“二哥,我不想嫁給京城里的貴子,我要嫁給秦大人,如他這樣頂天立地的男子方能配我?!?/br> “可是他是寒門出身,還只是一個小官罷了?!?/br> 管翼有些不同意。 官娥卻道:“我喜歡的男子,滿腹經綸,又是一表人才,他不比京城貴子差,我決定向父親開口相求,我要嫁給秦大人,就算只是他曾經成過婚,我都不介意?!?/br> 管翼見狀,也沒有反對,只道:“你將來可別后悔,這寒門出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架勢,與咱們權貴世家不能比,將來有你后悔的?!?/br> “那有什么的,我嫁的是秦楚,又不是秦家,將來我叫父親給我在京城另置一處府邸,里頭只住著我們二人,秦家的窮親戚別想入門就是?!?/br> 管翼卻是嘆了口氣。 而秦楚出了雅室后卻并沒有直接離去,因為他看到了三嫂兩人還在底下,還拉著一位伙計在問什么,那伙計有些不耐煩,秦楚心思一動便叫來一個伙計,給了銀子打發他下去偶遇兩人。 所以史氏所聽到全是秦楚故意讓她們知道的,偏生史氏信了,帶著這個消息離開,秦楚也就下了樓,出了酒樓后,他不曾回秦家院去,卻是回了于家院了,今個兒為太子出來送請帖,最多能在外頭逗留兩個時辰,他還是去見一見媳婦兒吧,真是想了。 當秦家大哥匆匆趕到酒樓的時候就赴了個空,沒有找到弟弟,恐怕已經回宮里了,他也不好再逗留,回去向母親復命去了,想必此時秦家院里已經做下不少好吃的等著四弟了吧。 當秦安回到秦家院的時候,秦家人全部都等著了,呂氏已經將飯菜都做好,就等著四弟回家吃飯,沒成想等來的卻并不是四弟。 俞氏見四兒沒有跟著一同回來,心情有些不好,一想到四兒要娶那囂張跋扈的京城貴女為妻,她就心頭冒頭。 吃飯的時候,三個兒媳婦都不敢說話了。 收拾了碗筷,史氏上前扶著俞氏去后院正屋,沒想老大媳婦與老二媳婦都跟了來。 俞氏在屋中主座上坐下,一臉疑惑的看向三個兒媳婦,問道:“你們這是有什么事兒?還都來了?!?/br> 呂氏率先開口,“娘,來了京城,我們才知道這京城的險惡,四弟若是娶那貴女入門,那必定是要與咱們分家的了,一但分了家,咱們在京城里能做什么,連謀生的能力都沒有?!?/br> “如若不分家,莫不是要咱們幾個嫂子服侍四弟妹不成?咱們寒門出身,與這京城權貴無法比,我瞧著還不如四弟妹回來,至少四弟妹是莊戶出身,雖說以前有些懶,但她人還是很好相處的?!?/br> 呂氏平素也不怎么說話,但從弟妹那兒得知四弟有可能娶京城貴女為妻之時,她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她不想做誰的下人,她只能婆母的,服侍婆母她沒有怨言。 呂氏先開了口,史氏也接了話,“娘,我也不喜歡這些貴女,上一次陶府宴上,這些貴女們一個一個的上前獻舞,卻是個個都顯得高傲,四弟妹莊戶出身,人家學會了琴藝,也不比貴女們差,可是四弟妹謙維的多?!?/br> 旁邊的毛氏自打入京城以來默默地做事,不怎么提過什么意見,眼下四弟娶誰她沒意見,但娶比她們高人一等的貴女,她也是擔心的,實則先前四弟妹明明同樣是莊戶出身,卻一直不在院里做什么事兒,她也是不高興的。 毛氏也跟著開口,“娘,咱們還是與四弟好好談談吧?!?/br> 俞氏本就心煩,聽著幾個兒媳婦的話,心頭越發郁悶,于是看向史氏說道:“這幾日也不必跟著于氏了,你出門打聽一下那管家貴女,當真如傳言中的那樣?” “娘,你不信我?我使了十兩銀子才從那伙計嘴中打聽出來的,再說這種大戶家的隱私要是誰都知道,那管家貴女豈不是被開封府的人給抓走了不成?!?/br> 史氏說的也對,就算是府中的下人,也不能草芥人命,所以再想深入打探是不可能了。 俞氏正想著這正事兒,毛氏和呂氏卻是反應過來,呂氏疑惑開口:“三弟妹怎么打賞了這么多的銀子,你與我們一起來京城也有些日子,銀子從何而來?” 史氏聽到這話,心頭一驚,她倒是忘記了,婆母面前千萬別提生意上的事,秦家可是不準做生意的。 毛氏也開口:“十兩銀子就夠咱們一個月的開銷了,省著點兒,還能存個一二兩銀子,三弟妹倒是闊綽?!?/br> 史氏不開口,她若不花銀子,豈能打聽到這管家的隱私,好在她打聽了,不然將人娶進家門了,那就是一個禍害了。 俞氏聽到史氏這話后,沉著臉開口說道:“既然你是去打探消息而花的銀子,自然也沒有讓你墊付的道理,這十兩銀子的花銷就從咱們的公帳中出吧?!?/br> 俞氏話落,毛氏與呂氏不淡定了,來了京城,看著繁華的東京城,她們卻連門都不敢出,出門怕遇上麻煩,都說京城遍地權貴了,再一個也就是沒有銀子,感覺在庾縣,他們各自手上還能有點兒私房錢,時不時出去打牙祭。 可是到了京城,都呆這么久了,除了呂氏出門買菜外,毛氏是連門都沒出過,婆母也不再帶她出門,三弟妹卻是每天出門,史家有錢,三弟妹入京帶了不少銀子,想必十兩銀子在三弟妹眼中也無所謂吧,可是在他們秦家院里卻是一個月的生活開支。 毛氏還是沒能忍住,開口說道:“娘,三弟妹入京本就帶不少銀子,再說這銀子也是三弟妹花銷出去的,具體花了多少,還不是三弟妹說了算了?!?/br> 第705章 于家請帖 史氏聽到毛氏的話就不高興了,什么是她說了算,她不是打聽到這么大一個消息么?她出銀子出時間,轉頭還嫌她撒謊了不成? “大嫂,此話可得說清楚,我說出來的花銷不是要用家里的錢,我只是事實求是的說出來,大嫂這樣一說,我就不舒服了,婆母叫我出門打探消息,可是從來不曾從公帳上出過一分錢的?!?/br> 毛氏不敢說話了,她也知道,公帳上只有各房一起吃穿用度的花銷,便再無其他,本來秦家在京城就很窮,有吃有穿已經不錯。 呂氏出來相勸,“大嫂的話也只是關心則亂,并無他意,三弟妹也向來知書達禮,不會計較的,此事我瞧著三嫂的銀子只能慢慢還了。娘,最近市場上的菜價漲了不少,畢竟天氣慢慢地開始轉涼,到了冬季,咱們家也還有不少花銷的呢?!?/br> 如今整個家就全靠四弟撐著,便是呂氏也是后悔來京城的,當初得知四弟高中,一家人不知道有多高興,沒成想到了這京城后卻與相像中的完全不同。 兩個兒媳婦出來相勸了,然而俞氏卻嚴聲說道:“秦家錢不多,但從不占兒媳婦的便宜,你們是嫂子,該為表率?!?/br> 俞氏抬手,叫兒媳婦們都退下,三個兒媳婦只好退下了。 秦有富從外頭進來,來到妻子身邊,俞氏從內室拿出自己的首飾盒,秦有富疑惑的問道:“這是何意?” “將這些賣了,不從公帳上出錢,將那十兩銀子給了老三媳婦,史氏是商戶,咱們秦家不能欠著這人情,老三媳婦有錢,我管不了她,但是秦家該出的必須出,以后四兒才能行得正坐得穩,不必受人情所擾?!?/br> 秦有富一聽,原本要阻止的,這一下也不知如何阻止了。 當天秦有富拿了首飾去了當鋪。 而此時的于府里,秦楚來做夢,給于江全打了兩壇好酒,翁婿二人坐下來喝酒吃菜,待秦楚吃過飯后就得回宮里去了,于書燕和許三娘便在廚房里做吃食,想著秦楚帶些去吃。 吃過飯,天色也不早了,秦楚起身要走,于書燕依依不舍,將糕點交到秦楚手中,眼神就離不開他,真盼著他早點兒升官,在外頭置下府邸,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常見面了。 于江全夫妻見女兒那難舍的眼神,于是兩人轉身離開堂房。 屋里只剩下兩人了,秦楚上前一把將媳婦兒抱入懷中,在她耳邊小聲的說道:“再等幾日,我母親必定答應,只是這期間燕兒若是聽到了什么,不能亂想,我秦楚在此發誓,這一生只愛你一人,也只娶你一人為妻,絕無他想?!?/br> 于書燕聽了,心中甜滋滋的,她抱著秦楚的腰身在他懷時拱了拱說道:“好,我什么也不信,我只信你,我等你來娶我?!?/br> 秦楚吻了吻她的額發,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真不想入宮。 然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秦楚必須回宮里去了,在于家人的相迎下,秦楚走了。 于江全見秦楚一走,于是回頭看向女兒,“你們可有打算,秦楚什么時候上門提親?再這樣下去,我擔心你的名聲?!?/br> 于書燕見父親一臉的嚴肅認真,于是說道:“爹,秦楚說話一定算數,他會上門提親的?!?/br> 于江全看著女兒堅定的眼神,只好應了,隨后又說道:“燕王上一次幫過你,瞧著燕王似乎平素忙碌,也不曾好好的吃飯,以后有時間就去請燕王來府上吃飯,咱們無以回報,做些吃食還是可以的?!?/br> 于書燕聽了,點了點頭,又有幾日不曾在街頭看到燕王了,許是去了京師營。 先前陶桂帶人鬧事,全部被關押了,如今的京城因為撤了先前的商戶,有些商戶她不曾帶入新商會,這些人開始向她下手,她的生意雖不愁,可是其他已經加入新商會的商戶們卻是受到了牽連。 于書燕這幾日正想著再遇上燕王后,看能否讓燕王傳個令下去,有幾條偏僻一些的街頭,能不能讓巡邏的士兵在那一處設巡邏崗,偶有小痞子去商戶錢里鬧事,對方來去匆匆,證據不足,也只有不了了之,若是有巡邏崗設在那邊,想必那些人就未必能脫身,自然也就不敢鬧事兒了。 于書燕聽了爹娘的話,她正式寫下請帖送公燕王府,請燕王明個兒來吃飯。 子夜時分,燕王從城外歸來,身邊帶著一人,紀艾朝那人都看了向眼了,總感覺王爺回京城后有了人情味兒,只是這人情味是不是太過了。 燕王周齊回到府上,就見到總管太監送上請帖,居然是于府的請帖,這還是于府第一次給燕王府送來請帖呢,以前都是街頭偶遇。 周齊將請帖看了兩遍,忽然說道:“這于姑娘的字竟是寫得這么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