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節
宴席散了后,俞氏在于書燕耳邊低語一聲,叫她跟上,她有話要說。 于書燕知道婆婆要說什么,她今個兒這么高調,也必須面對這高調后的后果,婆婆的怒氣她看在眼中,或許她這手段不光彩,但她不想再失去秦楚,秦楚一直都在為兩人的復婚而努力著,好幾次氣暈了婆婆,她也不再退縮下去,她要與秦楚共進退。 于家母女與秦家婆媳走到了一起,這也很正常,告別了各位夫人們,于書燕便被俞氏請上馬車,許娘有些擔心,也想跟著一同上馬車看個究竟,被于書燕拒絕,這是她必須面對的,一但母親在,反而不好開口。 許三娘只好坐上于家馬車。 秦家馬車內,三媳婦史氏的眼神先是在于書燕的臉上看了一圈再看向婆婆,瞧著兩人古怪的氣氛,她立即選擇閉了嘴。 馬車駛動,出了陶府的街頭,俞氏方開口責備道:“今日之事你與四兒早就商量好的吧?是特意來氣死我的吧?什么也不跟我說就故意廣而告之,逼得我不得不答應,是不是?” 俞氏很嚴厲,她是一個有能耐的婆婆,將秦家院里管得井井有條,絕不容許有半點不和。 于書燕如實點頭,“是?!?/br> 她還真敢承認了,俞氏氣得要死,“你這意思是量我不敢拒絕了?” 于書燕搖頭,“我知道必定惹怒婆婆,可是我真的想與秦楚在一起,還望婆婆成全?!?/br> 俞氏冷哼一聲,“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 于書燕低頭不說話。 史氏是一句話也不敢插嘴。 俞氏氣得嘴唇抖了兩抖,說道:“就算所有人都知道了,我也不會同意的,你死了這個心?!?/br> 于書燕沒說話,卻是叫停馬車挑開車簾出去了。 俞氏沒看到于書燕后感覺心情好了不少,氣也順多了,雖然于書燕很努力,又是做詩又是彈琴的,的確不比貴女差,可是當年的事她可沒有忘記。 于書燕回到自家的馬車里,許三娘看到女兒有些悶悶不樂,心疼的很,上前握住女兒的手說道:“你這是鐵了心要與秦楚復婚了,秦楚成日忙碌,他可為你們之間的復婚做了什么?我瞧著就你在這兒努力著,反而得罪了你婆婆?!?/br> “娘,秦楚已經很努力了,他當初為了我反駁過婆婆,婆婆都曾氣病過,可是婆婆終歸還是他的母親,我也不舍得他當真與母親恩斷義絕吧,沒有長輩送上的祝福,那必定是不幸福的姻緣?!?/br> 女兒倒是說得一套一套的,可是看著女兒這么辛苦,做母親的才會難過啊,她多不想看到女兒為情受折磨。 許三娘將女兒擁入懷中,拍了拍她的背,“不管如何,燕兒在娘家,永遠都是母親的嬌嬌,就是見不得你受委屈?!?/br> “娘?!?/br> 于書燕很感動。 走過正街,前頭岔道口兩家就得分道而行了,往于府去的方向,那路面都要寬一些,畢竟是四品官員的府邸,自是景衣巷無法比的。 于書燕陪著母親一同入了于府。 兩日后,于書燕收到楊許寧的請帖,叫她回楊府一敘。 于書燕便去了,手帕交楊許寧的腳還沒有好,她從宴席上回來也不曾去見她,一想到英國公不在府上,再想到楊夫人,她就有些不想來楊府了。 但這一下是楊許寧叫她前去的,瞧著怕是有什么事兒,不然也不會派人來叫她。 進入百棲居,露珠已經等在垂花門處了,果然是有急事尋她了。 于書燕隨露珠往院里去,到了堂前,就看到楊許寧坐在長榻上,雙腳還不能落地,但上面包扎了,瞧著還嚴重一些了。 第695章 太子真的與人私會? 于書燕趕緊來到楊氏身邊蹲下,朝她的腳看去,有些心疼,再看楊氏,明顯的她的眼睛都是紅的,哭過了。 “寧meimei這是怎么了?怎么傷勢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于書燕關切的問,楊許寧卻是拿手帕抹了一把眼角,沒有說自己傷勢,卻忽然說道:“太子殿下對袁氏有情的,我的婚事本就是我父親強求而來,許是我從袁氏手中搶走了殿下?!?/br> “???” 于書燕驚訝,她二哥有喜歡的人?她怎么不知道,便是秦楚也不曾說過半句。 楊許寧的眼淚流了下來,但她又是笑了,“燕兒,我決定了,我一定要嫁給他,就算他不愛我,就算他要娶袁氏為側妃,我都沒關系,只要靜靜地呆在他的身邊,我就知足了?!?/br> 于書燕越聽越懵了,忙勸道:“或許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樣的,且待我去問問二哥?!?/br> 楊許寧卻是拉著她的手,懇求道:“你別問,我不想讓殿下知道我的醋意,我能嫁給他,我就感覺到三生有幸?!?/br> 于書燕看著眼前這個為了感情可以不顧一切的楊氏,她是震憾的,只要楊氏開心,她可以不去質問二哥。 “我二哥他與袁氏是真的在那花園里私會?” 于書燕都不好意思說下去,心里對二哥很失望。 楊許寧點頭,“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聽?!?/br> 楊許寧將當時的情景說了,那會兒她來到涼亭外,原本以為上頭的女子是于書燕,一看是太子與袁家貴女單獨在那兒,她就不敢上前了,甚至還下意識的躲在了老樹后頭,雖然聽得不太清楚,但看得很明白。 當時袁家貴女與太子坐得不遠不近,兩人似乎說到了激動處,太子提高了聲音說了一句,他誰也不愛,包括太子妃。 就是這一句,楊許寧驚到了,她還看到袁家貴女哭了,那柔弱的模樣讓人惹人憐,便是楊許寧也做不到這柔弱的模樣。 周寅當場回了身,似乎又在說著什么,但袁家貴女收住了眼淚,可想而知,必定是太子勸慰了她。 然而她還是被太子發現,不得不現身上了涼亭,太子責備了她,問她為何來這后花園,她是名門貴女,不安分守己的呆在宴席上,東跑西跑的做什么。 楊氏越發的委屈了,就是在這時,她心情起伏不定,靠住了欄桿,然后莫名掉了下去,隨后她meimei就來了,上前還扶了她一把。 之后的事就是于書燕夫妻二人所看到的,聽楊氏一描述,于書燕可以肯定的是,二哥一定與袁家女熟悉,不然依著他的脾氣,人家沒開口他就會拒絕,然后高冷的轉身便走,絕不會拖泥帶水。 于書燕上前安慰著楊氏,又問了傷勢,大夫看了,只要好好養幾日就恢復過來,好在傷勢不重,那涼亭也不高,底下也是泥土草從,萬幸了。 于書燕陪了楊許寧一個下午,到傍晚才回去,不過這一次沒有楊夫人為難她,但她入府一事,楊夫人是一定知道的,想來她這一次在陶府宴席上太過顯眼,再對她下手,也得斟酌著來了。 于書燕回到府上,這日傍晚,秦楚來吃飯,給于家買了不少禮,什么吃的用的,一應俱全,于書燕見了,只擔心他的銀子是怎么來的,他平素都在宮里,怎么賺下的銀子,想必要養活秦家人,他的俸祿也別想留下了吧。 秦楚一入于府對于家父母那叫一個好的,于江全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一點兒也沒有半點當官的自覺,在于家父母面前,就是全心全意的服侍著。 看得于江全都沒有脾氣了,許三娘也終于露出笑顏,甚至為博得丈母娘的開心,還挽起袖子上前幫許氏燒柴禾,旁邊于江全幫著許氏切菜,許氏卻在炒菜,三人的活計配合的也太好了。 秦楚一邊幫忙還一邊與丈母親套近乎,見許氏想聽京城里的一些趣事兒,他就不停的說,許氏聽著新鮮,便也是笑顏相迎了。 于書燕叫人將禮物清點上冊入庫,再一出來,來到廚房,就看到這副模樣,她看向一臉笑容的秦楚,平素高冷不多話的某人今個兒像個話癆似的。 于書燕都有些精神恍惚,這還是前一世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丞相么? 于書燕看著這和諧的畫面,簡直不敢置信,秦楚前一世是真的不入廚房的,受婆婆的影響,他最多去廚房打飯,再不然私下里幫她洗過碗,就如今日這樣,心甘情愿的呆在廚房里卻還是第一次了。 于書燕來到母親身邊,一看正在燉rou,聞著香味兒,她的肚子就咕嚕咕嚕的響了,她忍不住伸的用筷子夾了一塊就要吃,許三娘嗔了她一眼,平素這么來就算了,反正是在父母面前,如今可是在秦楚面前。 沒想于書燕咬了一口感覺還沒有軟爛,她牙不好,順手就將手中咬了一口的rou交給秦楚。 秦楚也是下意識的接住,一口塞進嘴中,一邊吃一邊說道:“還可以再煮一會兒,想來燕兒喜歡軟爛一點的?!?/br> 而許三娘和于江全卻是呆住了,這小兩口果真是這幾日才決定要復婚的?沒有暗中來往,怎么感覺像兩人和好了好久似的。 于書燕嘗到了味道就圍著鍋轉了,一會兒怪秦楚燒火不給勁,一回又抱怨這rou真難煮。 于江全卻是說道:“這rou可新鮮了,皇上賞下的那山頭,獵戶打來的野豬rou一大早就送了來,你母親覺得家里人少,吃不動,正準備著做成rou干呢?!?/br> 于書燕一聽做成rou干,立即點頭,母親做的rou干可好吃了,到時再沾一點辣椒,能下好幾碗飯了。 于書燕在旁邊流著口水,秦楚卻是寵溺的看著她。 終于rou燉爛了,能出鍋了,她也忍不住的吃了起來,一家四口莫名感覺到溫馨,要是石泉也能從京師營回來就好了。 蘇宛平想改日將rou干送去京師營給石泉吃一些,自打皇上賞給她哥哥那莊子和山頭,他們家的菜再也不必上街頭買了,直接由莊戶和獵戶們提供,一家人也吃不完的,總有剩余。 第696章 退出晉王的商會 “娘,要不這一次叫莊子上的獵戶多打點獵,娘多做一些rou干,我給大石頭送些去,他在京師營也不方便出來?!?/br> 于書燕的話倒是提醒了許三娘,大石頭跟著他們一路來京城,她可是當自家兒子看待的,立即點頭,一想到rou干,她又想到給大石頭弄一此rou餅一同送了去。 “想必京師營里得cao練,他們都辛苦必能吃不少呢,我且多做一些,做一次就做多一點兒?!?/br> “好?!?/br> 于書燕高興應下,一家人也都笑了。 一頓飯吃得一家人高高興興的,秦楚如今但凡有時間就來于家報到,不是幫著做家務就是搶著陪伴于家父母,終是讓于家父母很滿意。 夜里于江全與妻子躺在床上,于江全說道:“這秦楚瞧著也挺不錯的,他平素可是呆在皇上身邊,如此重臣,到了咱們家還得下廚,我可是聽說秦家有規矩,不準男子進入廚房的?!?/br> 許三娘聽著也覺得這女婿不錯,至少不是她家女兒在唱獨角戲,讓她一味的去討好著秦家婆母想復婚。 夫妻兩人沒有睡意不由得為女兒的婚事聊了小半夜,最后又說到了兒子的婚事,夫妻兩人又有些擔憂了。 第二日,于江全早早起床,在竹林里看到女兒在練功,于是也來到她身邊一同練功,這還是父女兩人第一次同時練功,于書燕很高興。 一套功夫練完,于江全收手,卻是說起遠在燕北的兒子,女兒的婚事他們cao心,兒子的安危也同樣讓他們cao心,就更不必說兒子這一次匆匆而去,都不曾娶妻了,年紀也不小了呢。 一說到兄長,于書燕便答道:“爹,我已經派人傳信過去了,想著不日就能收到兄長的信了吧,爹和娘放心就是?!?/br> 于江全沒想到女兒還想得如此周到,這一下放心了。 吃過早飯,于書燕準備出門去首飾行,于江全夫妻卻是想去京郊的莊子上看看,她父親也會打獵,到時也上山一趟,想著要給石泉多送一些rou干呢。 于書燕來到首飾行后,便叫管事給商會中各位商戶傳個話,她決定從今日開始脫離晉王,所以她要立規矩,同時也給這些商戶一個選擇權,尤其是陶桂和田洲,此二人她不必再騁用。 管事的給各商戶傳了話,她晌午就與這些人在酒樓里吃飯。 席間,于書燕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是她決定離開眼前的商會,同時另成立京城商會,她將自己成立的商會宗旨說了。 她成立這個商會的目的是讓京城的商戶可以集合一起做生意,信息共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然后每人交會費的銀子全部登記入冊,所有花銷全部透明,不會再落下半點,而一方有難,需要整個商會的人相幫,同時加入商會也得有條件,她又將條件一一說明。 這事兒自打晉王離開京城后她就想了很久了,乘著晉王不在京城趕緊脫離,若不是她有二哥和秦楚在,不然她給晉王出頭斂財,不要說她了,恐怕整個于家都別想保住,前一段時間斂了不少財,她都心驚膽顫的。 這幾日秦楚來她家,她與秦楚商量了,可以另起爐灶不成問題,她若不脫離晉王,待晉王回京城她就晚了。 于書燕將這些條件說出來后,在場的商戶都呆住,以前會長是于氏,也是她出的面,雖說私下里傳晉王才是他們背后之人,可是他們誰也沒有見過晉王,最近出了什么事兒也是會長在出面,會長的兄長是四品大員,巴著這一層關系,他們還有什么可害怕的,何不就跟著她。 于是所有商戶都紛紛要求退會,然后再跟著于書燕成立新的商會,于書燕為會長,擇日再選出副會長來。 正在他們談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田洲與陶桂聽到動靜從外頭匆匆進來,酒樓里的伙計想攔都攔不住。 所有人看向兩人進來,田洲氣氛道:“你們什么意思,平素開商會都是在秦樓,今日為何在這小酒樓里,你們莫不是想私下里勾當?” 這些商會看到兩人都有些氣氛,左右他們都退會了,才不怕這兩人呢。 于書燕起身來到兩人身邊,語氣淡淡地開口說道:“老實說吧,這些人跟著我時間最長,我帶著他們一起退會了,至于你們二人招入商會,我可不管,我們退會了,你們也管不著,同時我們成立了新的京城商會,不歡迎你們二人加入,僅此而已,至于我們在哪里吃飯,這事兒不勞二位cao心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