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眼前這些人顯然不抱太大的希望,可能因為一直處在貧困線下,已經不敢相信明天會更好,只求能有幾分耕地就行。 “要是能推廣到我們這個地方就好了?!?/br> “別想了,推廣到我們這里,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只怕我這輩子沒福氣看到,你們年輕的好好愛惜身體,興許能看到?!?/br> “李大娘對自己這么沒信心么?三四年都熬不過?”裴靜姝玩笑道,“大家對我們的政府要多些信心?!?/br> “要是三四年能實行到我們這個地方,那我這輩子也沒什么遺憾了。這集體勞動雖然輕松,但分到個人頭上的東西實在太少了,個個都偷懶?;?,生怕自己做多了,哪能有什么收成?!?/br> “不過有的人怕是不想這樣分,分開之后就沒有偷懶機會了。那些現在做做樣子就有月月糧吃,等土地分了,各管各的,那些懶漢豈不是要餓死?”李大娘故意朝顧大娘和夏金桂那邊瞟了一眼。 顧李兩家的矛盾早就結下了,也一直沒有化解,夏金桂在生產隊里是個喜歡偷懶?;?,顧大娘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從顧大娘的手摔斷之后,她還總是以手膀子痛為理由專門撿輕松的活做,搞得生產隊的隊員一個個都十分不齒。 顧大娘和夏金桂之流其實都是十分得力的莊稼人,他們做自己地里的活時可是卯足了干勁,可一做生產隊的活就叫苦連天,偷懶倒是很有一套。大家雖然不好意思當面理論,但心里頭都清楚著呢! 不過土地對農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許多人將土地看得比命還重?,F在的農村人如果沒有土地種莊稼,那就只有餓死的命,他們根本找不到另外的出路。如果能實現土地承包責任制,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件大喜事。 大家還是歡喜居多,自己有土地種總比一起種地好,其實不用說顧大娘夏金桂之流,在坐的這些人又有幾個是真正拿出了十分干勁?能用上六七分真心做集體活,那便是極好得了,基本上都是混工分。 不過養牛這種活很難混工分,牛必須喂飽,餓出病了那可是天大的事。一頭牛的價錢可不是一般人家賠得起的,要是養死了,養牛的要負全責。 一群人正在院子里曬著太陽聊著最新的政策,竇濤從屋里跑了出來,“靜姝姨,快!要生了!” “你靜姝姨好好的呢,什么要生了,你們可不要隨便亂說,靜姝沒懷胎呢!”唐二哥玩笑道。 “不是,是哞哞要生了?!备]濤趕緊解釋。 眾人一哄拉地跑進去看哞哞生崽,幾個有些經驗的老大爺進去幫忙,裴靜姝也沒經歷過這種事,有些不敢看這種畫面。裴建國兩口子和裴靜龍都進去了,忙著哞哞生牛犢。 裴靜姝和羅小慧等膽子小的在外面做準備工作,沒過一會兒,牛圈那邊就傳來了小牛犢的聲音。 “靜姝,生了,兩只!我活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看見生雙胎的牛,裴靜姝,你真的太會養了?!?/br> “閨女,快給哞哞準備點嫩菜葉和糧食,這次哞哞可不容易,一生就生兩胎,難怪懷孕的時候肚子那么大,這次可辛苦它了?!?/br> 羅小慧把早就準備好的食材遞給竇濤,竇濤積極地跑去喂哞哞,還摸了摸哞哞的頭。這些日子一直都是竇濤喂養的機會多些,他和哞哞也早就熟了,哞哞還很配合地輕輕哞了一聲,似在邀功。 周圍的大人們見了,都忍不住打趣道:“竇濤這小子不錯,今后誰嫁給他,肯定好福氣。你看他照顧這牛,都像照顧媳婦兒似的,多體貼周到?!?/br> 眾人一陣哄笑,竇曉霞道:“你們幫我這侄兒留意著點唄,我這侄兒可不是那種好吃懶做的,人也體貼細致,你們都看著的,家里雖然不算頂好,但人品絕對不差……” 大家聊著聊著,便說到竇濤的婚事上了,又是一陣歡笑聲。 竇濤去年來裴靜姝家的時候,還什么都不會做,現在卻是做得井井有條,人也長高長帥了,這小伙也沒什么不良嗜好,話雖不多,但也沒壞心眼,大家還是都看在眼里的,確實也有些媒婆想給竇濤說親。 不過竇濤年紀還是太小了些,大家也只是開開玩笑,并無真正說媒的。 第130章 裴靜姝家里的水牛產了兩只小牛犢的事情很快就在生產隊傳開了, 生產隊也高興, 這一下多出來的兩只牛犢也算是公家的。 眼下很多人都想養這兩只小牛犢,不過這兩只小牛犢太小了, 還需要跟在母牛的身邊,暫時還是由裴靜姝這邊養著。裴靜姝現在就養了三只牛,工分自然也是要多給的,楊孟英現在樂得合不攏嘴,搞得像她養了牛一樣。 在城里求學的燕麗也放假回來了, 她的個子長高了不少, 人也變得溫婉自信,一放假就跑到裴靜姝這邊來感謝裴靜姝。 看著以前那個自卑憂郁的小女孩變得越來越優秀, 裴靜姝也非常高興。其實不光是裴靜姝,周圍的人見了燕麗也是一頓猛夸,知識能夠給人帶來很大的改變,燕麗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不一樣了。 現在大家也都賺了一些錢, 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像燕麗這樣走出這個窮山溝, 去大城市里多學一些知識,要是家里能夠出一個讀書人, 那也是一件光耀門楣的事。 而在承山大隊, 基本上也不存在上不起學的人了, 只是有些家庭還是比較節約, 舍不得花錢在小孩子的教育上, 尤其是女孩子。不過這種觀念現在已經得到了許多改變, 至少比別的生產隊要好很多。 今年河坎鄉又考出去了幾個大學生, 這樣的升學率在整個縣城來說也是很高了,畢竟就算放眼在全國,現在的大學生確實很少。匯水縣的另外一些鄉鎮上,往往一年都出不了一個大學生。 不過這功能還是得歸功于裴靜姝和蕭長風,他們兩人在河坎鄉成立了助學金,專門幫助那些成績優秀想學習的人,蕭長風也在河坎鄉的學校捐了很多書籍,給他們設了一個小小的圖書館。 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小鎮上的學校也沒有圖書館,而河坎鄉作為一個小鄉,還能擁有一個不大不小藏書量不錯的的圖書館,這已是天大的喜事。 裴靜姝也給他們的學校領導提了建議,每學期都設立了獎學金,專門獎勵那些成績優秀的,這筆獎學金的費用也是由裴靜姝出。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又有一大筆獎學金作為鼓勵,學校的學生們都卯足了勁學習。吸取的知識多了,學生們對讀書也不再那么抗拒。 燕麗這次回來之后,母校還特地邀請她回校給學弟學妹們補習功課,燕麗當仁不讓,答應了這個請求。 在大學的環境里歷練過的燕麗已經褪去了往日的青澀和害羞,變得落落大方又自信。這一年的時間讓她在外面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見識了城市的繁榮和先進。 而自從學校組織學生自愿補習功課之后,裴靜姝這邊也沒再收留學生學習了,只是偶爾還是有些學生過來她這里,問問有沒有賺錢的門路。 裴靜姝今年下半年也過得十分清閑,她這邊倒沒有什么好忙的,有竇濤和羅小慧兩個得力的干將,她并不需要再招這些童工。而且當初他讓這些小孩子送柴換錢,也是考慮到那些家里比較艱難的小孩,不過現在這些學生都可以在學校依靠助學金讀書,不需要再做苦力換錢了。 “靜姝姐,這些東西都是我親自謄寫出來的,送給你,希望你不要嫌棄?!毖帑惏咽稚蠋字恍”咀舆f給裴靜姝。 裴靜姝打開一看,竟然是燕麗親自手抄的一些關于種地養殖的知識??吹贸鰜硌帑愂窍铝嗽S多苦功夫的,這些全都是干貨,而且也是很基礎的東西,就算不是專業人士,也能一看就懂。 這幾只小本子都不薄,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而且字跡工整娟秀。要謄寫這么多東西,也是很不容易,肯定要花很多時間。 裴靜姝微微有些詫異,“我記得你不是讀農學的,竟然還學了這么多農學上的知識?!?/br> “這是我去隔壁學校的圖書館里找出來的,我們就挨著農業學院,那邊有很多這類書籍,我想著可能對我們農村的人有用,就抄了一些簡單的下來,希望能幫助到靜姝姐和鄉親們?!毖帑愑行┎缓靡馑嫉匦χf道,“我也不知道能報答你們什么,只能用這種方式?!?/br> “你做得很好,你送我的這東西比別的東西都實用,大家也要科學種田,這樣才能提高產量?!迸犰o姝笑著收下。 雖說農村祖祖輩輩的人都種地,但其實大部分人種的也并不好,因為種地的知識都是由家中長輩親自傳授。要是長輩種的不夠好,那下輩的人常常就會陷入一些誤區中,因此在種地和養殖方面也有許多古怪的“偏方”,能不能奏效全靠運氣。 而燕麗謄寫的這些手抄中,就為莊稼的蟲害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還給出了相應的防治手法,可以說非常實用。 “有用就好,我就怕沒什么用處?!毖帑愋χf道,“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多謝你照顧我弟弟,我們給你添麻煩了?!?/br> “不用這么客氣,他很乖,也教了珊珊很多知識,沒有給我添麻煩。今天就在我這里吃晚飯,我們早點吃,你吃完再回去?!?/br> “那我們就不客氣了,我也很久沒有吃靜姝姐你炒的飯菜了,我一直都很懷念?!毖帑愋Φ妹佳蹚潖?,這話倒是一點都不假,沒有人不喜歡裴靜姝做的飯菜,就連回了城的柳博衍也經常跟著蕭長風下鄉來,到裴靜姝這里蹭伙食。 不過柳博衍也不是白吃,每次下來都會給生產隊做一些指導工作,引導大家更好地種地。 今天燕麗燕明都在,裴靜姝炒了一只小煎雞,手撕兔,又炒了好幾道菜。燕家兩姐弟吃得十分滿足,從金溝村走出來的時候,他們手上還帶了兩大包東西,都是裴靜姝送給他們的小吃。 “jiejie,這個薯片好好吃,快嘗嘗看,你猜猜這是用什么做的?”燕明一臉興致勃勃的問道。 燕麗咬了一口,脆脆的,很好吃,“是用什么做的?” “這是用土豆片炸的,是不是特別好吃?我上次來的時候正好遇上靜姝姐炸薯片,滿滿一鍋,我們吃了好多……”燕明和燕麗講起裴靜姝家的吃食,簡直滔滔不絕。 后面跟著的女孩唇邊掛著笑意,朝遠處的路走去,夕陽的余暉在他們身上撒下一層溫暖的光芒,暖暖的。 顧明春也生了,生了一個小女孩,一向重男輕女的竇母似乎不怎么喜歡。 竇曉霞在裴靜姝家里說起的時候眉飛色舞,楊孟英也十分解氣,對裴靜姝說道:“讓那個顧大娘重男輕女,還說你生的不帶把,哼,現在顧明春生的也是一個不帶把的,這簡直就是現世報,活該!當初顧明春懷著的時候,她就一口一個竇家的孫兒,還去求神拜佛,讓老天爺保佑顧明春懷兒子,老天爺就是看不下她的作為……” “兒子女兒都是一樣的,你也知道她這樣做不對,你又何必跟那種人一般見識?這事跟我們沒有關系,你們在外面也少說幾句吧,別人聽到也不好?!迸犰o姝道。 “我這是在給你打抱不平,你這受氣包的個性,你忘了她當初是怎么說你的?”楊孟英不爽。 裴靜姝搖搖頭,“狗咬你一口,難道你還要咬回去?” 她是不想和顧大娘再有什么糾葛,反正她都和顧明軒離了婚,和顧大娘最好還是兩清。這樣爭來爭去也沒什么意思,現在她已過得很好,那顧大娘過得也夠慘,現在已經開始改革開放,土地下放也不久了,今后她的生活會越來越好,一個顧大娘更加左右不了她。 “靜姝說得對,我今天也是在家里說說,在外面我才不會說這樣的話呢!現在我們的生活也過得好,那顧大娘過的哪叫生活?我們靜姝家的豬都比她吃得好?!备]曉霞笑著道。 楊孟英想了想,現在裴靜姝名氣越來越大,也要注意一下名聲,免得給裴靜姝招黑。竇曉霞剛才勸的那些話也很對,靜姝這里的豬可都吃的是糧食,聽說那顧大娘還天天喝稀飯,她又何必跟顧大娘那樣的人計較,這種人已經不足她一哂了。 其實今年承山大隊的收成很好,分攤到每個人頭上的糧食也多,顧大娘不至于天天喝稀。只是這顧大娘之前到處借了些米,去年又因為工分沒有掙夠,貼的錢也沒貼足,今年分月月糧的時候就比別家要少分一些。 顧大娘看別人個個都富庶了,只有她窮酸,就更加舍不得吃,都把那些糧食存起來,萬一今后收成不好,還可以拿來度日。 今年年底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今年眾人的豬長得快,長了半年的豬也有兩百斤,大大縮短了生長周期。那些養了一年的,有的有三百多斤,這要是放在以前,他們想都不敢想。 殺的過年豬肥,大家也都高興,這比生產隊大豐收還要高興,因為這些豬都是他們自己養的,殺了也是自己的,別人分不去。大家嘗到甜頭之后,一個個也都琢磨著要新建豬圈,等過完年多買兩只豬養著。 第131章 因為顧明春懷孕, 顧大娘打算去竇家小住了一段日子,說是要去照顧顧明春。恰好年底豬也賣了, 剩下兩只母雞也是要給顧明春送去坐月子的。家里了沒了家禽,去女婿家里照顧女兒, 倒也合情合理。 不過顧大娘想得很美, 去了竇家兩天就被竇母氣得跑回來了。竇家人一個個不是善茬, 尤其是竇母, 家里有那么多兒媳婦, 要把她們管住,就得有點手段。顧明春生了個女兒, 竇母重男輕女,再加上竇母本來就不喜歡顧明春,對顧大娘和顧明春難免就有怠慢的地方。 顧明春見著顧大娘就訴苦, 一開始的時候,竇大娘還會跟著她義憤填膺地說竇家人不是東西, 但聽得多了,難免也會覺得煩。竇老九是個悶聲不吭的,夾在老婆和老媽之間拿不定主意, 不敢違逆竇母的意思,又寬慰不了顧明春, 顧大娘在竇家差點還和竇母吵了一架。 如今受的窩囊氣多了,顧大娘也被磨平了不少棱角, 以前要是誰敢讓她受這樣的窩囊氣, 她定然要跟別人爭論到底。因為那時有顧明軒在她身后給她撐腰, 現在顧明軒也和她離了心,再加上又是在別人的地盤上,顧大娘只好忍下這些氣,回了金溝村。 雖說她在承山大隊名聲不好,也有很多人背地里議論她,楊孟英更是巴不得看她的笑料,但那些人好歹還是講幾分道理的,跟竇母這種?;:莸娜艘槐?,顧大娘都覺得自己不是竇家人的對手。 顧大娘回來的時候,正好金溝村的一群女人正坐在裴靜姝的院子里曬太陽嗑瓜子。這種瓜子不是葵花籽,而是南瓜籽兒,裴靜姝今年給他們的南瓜品種質量上乘,種出來的南瓜分外香甜,而且這南瓜籽兒還顆顆飽滿,曬干之后放點鹽在鍋里炒一炒,味道別提多美。 這年關正好大家都沒什么事情,聚在一起嗑瓜吹牛也是一件打發時間的美事。見著顧大娘突然回來,大家都忍不住用眼神打了招呼,意思不言而喻。 劉明秀向來是個嘴快的,就笑著跟顧大娘打招呼,“顧大娘,你不是去照顧明春了么?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 顧大娘見竇曉霞正好也在,就故意拔高聲音道:“可別提那竇家了,他們是缺德人,明春生小孩,竇家人還讓她做這樣做那樣,還沒出月子呢,就要幫著做活了。明春的身體本來就不好,月子沒做好,今后她這一輩子就有的受了?!?/br> 竇曉霞道:“你既然覺得我們竇家那么不待見顧明春,那你怎么不在哪里好好照顧,跑回來作什么?我出嫁之前,也是見過我娘家媽是怎么對待我上面的四個嫂嫂的,也沒你說得那么缺德?!?/br> 她知道竇家不養閑人,竇母在平時最討厭偷懶的人,對竇家那幾個兒媳婦也比較苛刻,但是她們坐月子的時候,竇母還是比較照顧的。畢竟同是女人,竇母也知道坐月子對女人的重要性,竇母與兒媳又不存在深仇大恨,沒必要在短短的月子期間為難兒媳婦。 竇曉霞知道顧大娘是個喜歡說胡話、又挑剔十足的人,在顧家發號施令慣了,去竇家會和竇母有過節就再正常不過。 “你自然是向著你的后家媽,當初明春大著肚子回來,你們一家人對明春不聞不問,這還不缺德?”顧大娘一股氣憋在胸口。 “顧明春是自己要回來的,這又跟我娘家有什么關系?她自己嫌棄我娘家配不上她,覺得待在竇家難受,要跑回娘家來,難不成竇家還幫她關著不準她走?只怕到時候又要被你說成連娘家都不讓她回?!备]曉霞反駁道。 院子里坐著的人也幫著竇曉霞,“顧大娘,竇曉霞都已經是裴家的兒媳婦了,竇家那邊的事情和她也沒多少關系,你要找說法,也該找你的親家和女婿,你找竇曉霞說這事,算是找錯人了?!?/br> “就是!我想竇家也娶了那么多兒媳婦,你那親家也不是第一次當婆婆,應該不至于那么苛刻。你要是實在放心不下,要不就在竇家裴顧明春做完月子,你這去兩天又跑回來找竇曉霞,這就本末倒置了?!?/br> 顧大娘氣得咬牙切齒,只好摔門進了屋。想著當初那么多大好青年等著讓顧明春選,顧明春一個都沒有看上,最后卻陰差陽錯嫁給了竇老九,還攤上那么一個惡婆婆,顧大娘心中就只覺得懊悔不已。 這幾天也沒見著顧明軒,不知道這個和自己離了心的大兒子現在搗騰些什么。顧大娘打開后門,正好看到顧小軍顧小偉兩兄弟正在玩泥巴。 顧小軍還是傻里傻氣的,再也不復以前的聰明伶俐,他這一輩子算是毀了。想著以前顧家的風光,顧大娘只覺得無限凄涼。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币坏滥搪暷虤獾穆曇舸蚱屏祟櫞竽锏膫?。 顧大娘抬頭一看,就見顧珊珊、裴朝辰跟在裴靜姝的左右,嘴上念著她聽不懂的詩詞。不過顧大娘還是知道顧珊珊念的是一首詩,她以前聽裴靜姝那邊有讀書小孩念過。 “mama,我有沒有念錯?”顧珊珊一臉雀躍地望著裴靜姝。 裴靜姝搖搖頭,笑著說:“你念得很好,沒有念錯,很棒,已經會五十首古詩了?!?/br> 裴靜姝也覺得顧珊珊和裴朝辰很厲害,這么小的年紀竟然一點也不排斥讀書,顧珊珊現在才四歲多就會算術,還認識一些簡單的字,在燕明耐心的教育下,現在會了許多詩詞。當初裴靜姝讓燕麗燕明兩姐弟給他們上課,其實并沒有想過要讓他們學得多厲害,只要養成一些好的習慣,多聽一些故事就行了。 沒想到效果竟然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期,裴靜姝也很感謝燕家兩姐弟。 她想等過了這個年,就讓顧珊珊和裴朝辰去上學,裴朝辰的年紀也大了,現在都七歲了,就算沒有幼兒園上,也該是上小學的年紀。至于顧珊珊,她一個人在家也不好玩,索性和裴朝辰一起入學,能學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