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你這是做什么?”楊孟英看她在蛋清中滴入白醋,便又問。 “你先幫我打出氣泡,一會兒你就知道了?!?/br> 楊孟英打蛋清的時候,裴靜姝又分三次加入白糖,取蛋白的一半放入蛋黃糊中,將其翻拌均勻。 兩個小饞鬼在灶臺邊,望著楊孟英不停翻攪的手,滿懷期待。 裴靜姝看他們嘴饞的表情好笑,就說道:“想早點吃的話就燒火吧!” 兩個小孩趕緊傳火,沒過一會兒,鍋里的水就開了。 裴靜姝把攪拌好的蛋糕液倒入一個大瓷盆中,又將瓷盆放在鍋里隔水加熱。這瓷盆是她前段時間花大價錢買的,買回來之后裴靜龍還說她奢侈敗家。瓷盅瓷盆在這個年代可是高檔物品,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 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裴靜姝便將鍋蓋揭開,一股蛋糕香味撲鼻而來。 她把瓷盆從鍋里端出來,楊孟英湊上前來吸了一口熱氣,“閨女呀,這到底是什么東西?聞著怎么這么香?原來雞蛋還可以這么吃,這像發糕又不是發糕的,看著比發糕還要松軟,沒想到這么一點蒸出來有這么多?!?/br> 裴朝辰眼睛一亮,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小姑,這就是你給我們說的蛋糕嗎?” “mama,我要吃蛋糕!” “別急,先等一下!”裴靜姝看那兩個小家伙眼睛都落到碗里了,便將瓷盆里的蛋糕倒扣在干凈的菜板上,一盆蛋糕就成塊出來了。 她用小刀將蛋糕切成數塊,兩個小家伙各得了一塊,楊孟英也伸手抓了一塊塞到嘴里。 “又香又軟,這是個什么味兒,這也太好吃了。閨女,這也是明軒教你的嗎?” 裴靜姝只好含糊其辭地嗯了一聲。 “閨女,我覺得這東西肯定比月餅賺錢。你看這么一點面粉和雞蛋做出來竟然有這么大一盆,而且還可以切成塊。我們切小塊點,一分錢一塊,也可以賣好多錢了?!睏蠲嫌⒁荒樸裤降卣f,同時也不忘叫苦邀功,“就是打蛋太累,手膀子都酸了?!?/br> 現在沒有打蛋機,要把雞蛋打出泡,確實很軟手。如果要做蛋糕賣的話,最好做個打蛋器。 聞到裴靜姝這邊的香味兒,一直在附近玩耍的小孩子都跑過來眼巴巴地守著。 楊孟英看見就罵:“一群要飯的小叫花,天天都在這附近轉,就是看著你這里有好吃的。一人一塊,拿著趕緊走?!?/br> 楊孟英把菜板上的蛋糕又改了幾刀,改成很小一塊,分給門口守著的小孩。 裴靜姝見狀就說:“你既然都分給他們吃了,就別罵他們了,你這給了東西又罵,不是出力又不討好嗎?他們也怪可憐的,分他們一塊也沒什么?!?/br> “你知道他們為什么來?還不就是看你好說話,一有點吃的就跑過來,鼻子比狗還靈?!?/br> 裴靜姝搖了搖頭,沒再和她理論,只讓裴朝辰端出去讓外面做活的人也嘗嘗。 吃到香軟的蛋糕,大家贊不絕口。 “靜姝,這東西你是怎么做的?”有人便問道。 “雞蛋白糖和面粉……” “閨女,快過來幫我搭個手,快點,別磨蹭?!睏蠲嫌⒋驍嗨脑?。 裴靜姝以為她真的有什么事,就進了屋。 楊孟英壓低聲音嚴肅道:“別人問你什么,你就全套往外說,你也太不長心眼了,別人套你的話呢。我看以后我們做東西也得關了門做,省得別人偷學了去。那月餅和涼粉也就算了,這蛋糕是萬萬不能往外傳的?!?/br> 蛋糕只需要一點點面粉和幾個雞蛋就可以做成一大盆,而且做出來還很好吃,又是新鮮吃法,在楊孟英看來是目前最賺錢的營生。 “以后別人都把這招學了去,誰來幫你賣涼粉賣月餅?” 裴靜姝知道她是這種小家子氣的,便點點頭,其實她這話倒也沒有說錯。蛋糕確實有很大一塊空白市場,面粉和雞蛋都花不了多少,而白糖也可以用糖精來替代,利潤可觀。 那些小孩吃了蛋糕之后,回去都給自己的大人講,說裴靜姝這邊又做出了非常好吃的蛋糕。眾人都不知道蛋糕是什么東西,便跑過來看稀奇,卻見一群干活的人個個手上都拿著一塊黃色東西吃得津津有味。 “你們這在吃什么?” “這是蛋糕,丁大妹來嘗一塊吧?!睏蠲嫌⒄泻舻?。 丁大嫂和李大娘等人都拿了一塊吃,頓時便被蛋糕的香味俘虜。尤其是李大娘,她人老了,牙齒本來就不好,硬的東西吃不下,這蛋糕又香又軟還甜,正合她意。 “你們家靜姝真是手巧,什么東西都會做,這又是用什么高級東西做出來的?” “你們就別夸他了,這東西倒了半罐白糖進去才做出來的。我和她從中午就開始折騰,到晚上才做出這么一鍋,太麻煩了?!睏蠲嫌u頭說。 眾人還以為這蛋糕真的很復雜,再加上味道不錯,又香又甜,也不知裴靜姝放了多少糖。 “靜姝是準備做這種東西來賣嗎?” “你們想賣的話,可以拿去試試看好不好賣,反正這東西不重,也不占地方,可以順帶捎去?!睏蠲嫌⒄f。 “那這蛋糕拿價多少?” “八毛錢一斤?!?/br> “八毛錢一斤?那一斤有多少呀?”丁大嫂又問。 裴靜姝稱了半斤給她們看,來人紛紛表示要訂貨。 雖說八毛錢其實也不少了,但是那白糖多貴呀,剛才聽楊孟英說這東西又耗時又費糖,他們還以為會更貴一些,沒想到卻只要八毛。 說起來也是這些人的格局大了,以前要讓他們拿八毛錢出來買零嘴,只怕是要了他們的命?,F在遇上好吃的東西,卻嫌棄起八毛太便宜。 八月底下起了秋雨,因著今天的雨下得有點大,隊里也沒有出工。 顧大娘深一腳淺一腳地從劉家門口過,見屋檐下坐了一群人在吃東西。對方便招呼她過去坐坐,顧大娘看雨大,便過去坐下閑聊湊個熱鬧。 劉太爺讓孫兒媳婦拿了一塊糕給顧大娘,顧大娘接過手笑著說:“哎喲,這怎么使得?是你后輩買來孝順你的東西,你老人家吃就是了?!?/br> “沒事,我們家里還有很大一袋?!?/br> 顧大娘聞著手上的東西,“這又是什么稀奇玩意兒?怎么這么香?摸著還軟綿綿的?!?/br> “這叫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和面粉做的,吃著可香了。我們家老祖宗最喜歡吃這東西,他剛才一口氣吃了四五個,我說讓他少吃點,怕不消化,他還生氣說我不給他吃?!倍判≌f笑著道。 杜小是劉家的大孫媳婦,能說會道,很會哄老人開心,劉太爺和劉太婆都很喜歡這個孫媳婦。 “你爺爺就是那倔脾氣,你別跟他一般見識。顧大娘,你嘗嘗,這東西真好吃,我沒有牙齒也咬得動。以前那些人買過來的糖,我一個也吃不了,只有這東西才適合我這種老太婆?!眲⑻耪f。 顧大娘聞著那味兒,也是垂涎三尺,逮著就咬起來,入口又香又軟又甜。 “這東西得不少錢吧?” “外面賣得貴,我們老大去拿的便宜?!?/br> “那是多少?” “八毛錢一斤?!?/br> 顧大娘沒話說了,八毛錢一斤的東西,她可舍不得買來吃,這又不是飯,又不是rou,竟然還需要八毛。 要是顧明軒還在,哪里需要羨慕別人?別說八毛,就算是八塊,她也吃得起。 想起自己已經死去的大兒子,顧大娘又是一陣心酸,連著蛋糕吃起來也變了味兒。 她和劉家人閑聊了幾句,見外面的雨小了,便帶起斗笠走了。 第21章 地基已打完, 最后還是按照裴靜姝的意愿, 給她預留了洗澡的房間和格外的廁所。反正農村的地寬,現在修房造屋也沒有限制, 只要你有錢, 想怎么修就怎么修。 不過再往前推兩年, 還是得小心一些,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被打成地主。只是承山這種小地方窮,修得起房子的人都屈指可數,也從沒出現過這種事。 裴靜姝這邊越來越熱鬧, 不僅是干活的人多,每天在她房子周圍玩鬧不肯走的小孩也很多, 甚至還有隔壁村的小孩跑過來, 期盼著裴靜姝做好吃的時候,能夠施舍一點給他們。 楊孟英看見那群小鬼就是一肚子火,就算罵走,沒過一會兒還是會聚過來。 裴靜姝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楊孟英罵得難聽容易得罪人,讓那群小孩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也不好。 思來想去, 裴靜姝便將那群小孩招過來,“我這里現在需要柴火,干燥的樹葉兩分錢一斤,干樹枝等一分錢一斤, 但是若沾了水沾了大量泥, 就要打折扣。你們要是想賺錢, 或者是想吃小零嘴,可以去拾柴過來換?!?/br> 眾小孩一聽,都興高采烈散去了。一斤樹葉就可以換一只月餅,他們終于不用眼巴巴地看著,還要被那裴大娘攆走。 楊孟英聽后又不滿道:“你把價錢給他們開得太高了,一斤樹葉就可以換兩分錢,你當那樹葉是黃金呀!” 裴靜姝笑:“不把他們打發掉,你一天到晚都要生氣念叨,現在不就清靜了?” “誰讓你用錢打發的?你當錢是天上掉下來的?!”楊孟英看她不以為意,越發來氣。 “一斤樹葉也很多了,他們一個個那么小,當真把價格定低了,他們半天都賺不了一小塊糕,會打消他們的積極性,到時候又在這附近吵鬧,你看了不也心煩?再說,我這里每天要燒那么多柴火,竹枝也沒剩多少了,到時候沒柴火也沒法煮飯?!?/br> 金溝村附近的樹林并沒有那么多柴火,金溝村的住戶也多,算得上一個大村落,家家戶戶也要燒柴,附近的樹林早被刨得干干凈凈。那些小孩兒想每天拾幾斤柴火,其實也不容易,其中很多小孩才三四歲,有的甚至更小。 楊孟英又嘀咕幾句,見裴靜姝沒和她爭執,她一個人說半天也沒意思,這才作罷。 自從裴靜姝決定不和葉云岑去城里之后,簡直就像變了一個人,性格和以前完全不同。 也不知是顧明軒的死對她打擊太大,還是那個葉云岑讓她幡然醒悟,想起自家女兒坎坷的感情,楊孟英心中又生出一些遺憾和憐惜來。 裴靜姝倒全然不知楊孟英心中的憐憫,她找了一塊木板,用木炭在上面寫了幾排字。 “你在這里比劃什么?”楊孟英不識字,便問。 “我把要回收的東西價格標上,以后別人來我們家拿貨,也知道我們這里要收些什么東西,他們要是覺得價格合適,也愿意來我們這里換錢或吃的?!迸犰o姝解釋道。 “這方法倒好,就怕很多人都不識字?!?/br> “總有幾個識字的?!迸犰o姝說,又讓楊孟英把這塊木牌放在門口顯眼的位置。 既然談到了文化教育,裴靜姝倒是想起一事來,便又起身去了何家。 現在一個月去賣東西的次數少了,何婆婆能賺到的錢也跟著減少。不過依裴靜姝看來,像何婆婆這樣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的,還是不該背著重物走那么遠的路。 “何婆婆,在忙什么呢?”裴靜姝一進來就見何婆婆穿著一身單薄的衣服在堂屋門口刮麻線。 現在農村還能看見種麻,而麻的莖部可以搓成麻繩,辦喪事或做鞋底可以用上。 何婆婆抬眼見是裴靜姝,笑彎了眼,“我這吃了飯沒事兒,搓幾根麻給小江做雙鞋子。他的腳長得快,前幾年做的鞋子已經穿不上了。這兒有板凳,來坐?!?/br> 裴靜姝和她寒暄了兩句,問道:“怎么不見小江?” “他今天上學去了,學校的老師來勸了幾次,我實在很不好意思。還得多虧了你,我們才把那五塊錢的學費湊齊,不然他這孩子哪有機會上學,也只能跟我一樣當個文盲?!焙纹牌鸥锌f分。 “上學去了就好,多讀點書是有好處的?!?/br> 裴靜姝其實也很欣慰何婆婆能這樣想,何家的情況現在這么困難,何婆婆還愿意讓孫子去上學,可見她是真心疼惜孫子,不是金錢至上的。 受知青下鄉的影響,農村不乏那種認為讀書沒用的頑固,認為讀了書還是要回來種地,他們卻看不到知青下鄉對農村帶來的積極一面,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承山大隊在知青的帶領下,很多人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對那些猶豫不決的,知青們也曾極力勸過。 “學校的老師也這樣勸說我,以前實在是拿不出學費,才耽誤了這孩子。他今天都是穿著草鞋去的學堂,天氣一天天冷了,再穿草鞋怕是要凍壞?!焙纹牌耪f道,又感激了裴靜姝一番。 “你年紀也大了,今后還是別背東西去賣了,我那邊最近忙不過來,缺個燒火的人,你過來幫我吧!我開你六塊錢一個月,就做中午和晚上?!迸犰o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