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
穆老太太激動的胳膊都顫抖,手臂上抱著軟乎乎的小曾孫子,整個人都有些做夢。 門一關,穩婆又慢悠悠的走到產婦跟前。 穆珊疼的很,努力的仰起頭,“我奶奶她很高興吧?!?/br> 爺爺奶奶一輩子最難受的就是沒有后,不給她叫外婆,一直讓她喊奶奶,仿佛只要有她喊奶奶,她就是他們老穆家的根苗,她現在生了一個男孩,再生一個男孩就是可以是他們老穆家的根苗了。 穆珊再也不覺得肚子疼的受不了了。 只想努力的把孩子生出來,哪怕這個是女孩,以后她還能懷呢,只要再生一個男孩,還怕他們老穆家沒根嗎,她婆婆可是生了八個兒子,她生兒子沒問題的! 穆珊心里有了主心骨了,再疼也不叫了,肚子里的這個很可能就是男孩呢,那是她們老穆家的,說什么她也不能暈過去,這個孩子她一定要用力的生下來。 可能是人越是緊張,越是不行,之前穆珊生不下來,給穩婆一氣,孩子就下來了。 現在也是一樣,她越是想早點生下來,越是生出孩子來,她緊張到呼吸都亂了,除了疼,還是疼,根本就不知道掌握節奏。 穩婆啪的一聲拍了一下她的手,“緊張什么,看你緊張的眼睛都發直了,不就是生孩子嘛,你就當上茅坑,往那一蹲,肚子一攢勁,屁股一撅一用力,嗯~~” 穆珊覺得羞澀,心口起伏厲害,肚子一憋氣,頓時腿間一滑…… 穩婆喜滋滋的道:“都說了,生孩子很容易的嘛,沒事瞎緊張啥,聽嬸嬸的沒錯?!?/br> 把孩子接生了之后,又摸了摸穆珊的肚子,歡喜的道:“成啦,這回肚子拉空了,你也可以收拾收拾歇一歇了?!?/br> 穆珊什么都顧不上了,眼巴巴的看向穩婆,臉上全是濕噠噠的汗,“嬸嬸,是男孩嗎?” 穩婆不緊不慢的哦了一聲,“你這都生了兒子了,還這么在意這第二個崽是男孩還是女兒,你這思想也太重男輕女了吧?!?/br> 嘴里說著手腳倒是利落,把孩子收拾干凈小包被也不包了,光著屁股就往產婦面前一遞,“喏,又是一只小雀鳥的?!?/br> 這回穆珊終于放心了,整個人幾乎喜極而泣。 穩婆:“哎哎哎,生了兒子高興歸高興,產婦可不能掉眼淚啊,在月子里掉眼淚傷眼,自己悠著點?!?/br> 孩子包裹妥當,又給產婦收拾好,蓋上被子,顛顛的開門報喜去了。 屋門一開,一張張喜滋滋的臉,穩婆大著嗓門喊,“又生了一個男孩,雙胞胎呢!” 整個屋子都炸窩了。 四姐兒和五姐兒笑逐顏開的把屋里的血水一盆盆的端出去倒掉,用端了早已燒好的紅糖雞蛋送進了屋。 穆老太太和穆老爺爺高興到老淚縱橫。 李夢雨也不耽誤人家開心,直接把新生兒老二塞給了穆老,把老大從穆老太太手里接了過來,嘴里念叨著,“這是你們家的曾孫子,這是我們家的孫子,可不能弄混了?!?/br> 穩婆不明所以,笑的樂呵的很,“什么你家的孫子,我家的孫子,不都是你們的孫子嘛?!?/br> 穆老和穆老太太笑中帶淚,眼中特別的感激,他們都聽懂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哎,我說老大,你傻愣著干嘛,趕緊給嬸嬸紅包啊,嬸嬸都給你接生了倆個大胖兒子了,你還不感謝一下!”李夢雨抱著小嬰兒笑的格外的甜。 喲,這一世她們老李家可以有大孫子了。 以后她再也不是老李家的長孫了,以后她有大堂哥玩了!(*n_n*) 驚喜的整個人都傻掉的李國冬被他阿媽一喊,這才忙不迭的掏出裝好的紅包,本來紅包裝的就不少,他是有工作的人本就不小氣,這下媳婦給他生了倆個胖兒子更是高興的不知道怎么好,又是掏出一張十元,直接就塞給穩婆的手里。 十元??! 這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才十幾、二十幾元??! 可把穩婆給嚇著了,“國冬啊,你這給的太多了吧,嬸子沒零錢找不開??!” 鄉下一年的收入也才十來元,平時身上不裝錢,她兜里沒錢??! 李國冬開心的笑道:“嬸嬸說什么呢,這是我兩兒子的大紅包,謝謝嬸嬸了!” 一聽,這十元還真是全部給她的,穩婆整個人都傻樂的不知道怎么好了,一疊聲的恭喜:“恭喜你喜得雙兒啊,恭喜你抱上大胖兒子啊,恭喜你們老李家有后了?!?/br> 這錢拿到了手上,整個人都發飄,又是紅包,又是有喜錢的,可把人開心壞了,穩婆這一輩子手上就沒捏過這么多的錢,總覺得這錢捏在手上不踏實,急急忙忙的連紅糖雞蛋都不吃了,撒開丫子就走。 錢只有裝回家才真正是自個的錢,她要早點回家。 一想起,擱家之后,家里人看見她接生得了這么多的錢高興的模樣,大夏天的走路都帶風。 李夢雨沒有等到高考下來,就把兩孫子一家一個給分了。 她們老李家的孩子太多了,不愁孫子,有一個大孫子就夠了,何必為難人家老人,讓人家干巴巴的等著,這才剛剛高考呢,離高考成績下來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讓兩老人干熬到孩子都滿月? 這未免也太作孽了吧! 穆老這么清高的一個人,抱著他老穆家的根老淚縱橫,哭的哽哽噎噎的整個人的氣質明顯的不一樣了。 當天晚上,他眼里帶著淚水寫了一封信,徹夜的難眠,翻來覆去,一會哭一會笑,老太太陪著他笑,陪著他哭。 第二天一早,那封信讓李國冬寄往部隊。 以前是以前,以后是以后…… 為了他們老穆家的根,穆老準備要離開桃花村。 一把年紀的人了,含著淚跟李夢雨私談,李夢雨整個人都傻掉了。 這個時候,有什么比鄉下更安全的地方? 穆老要跟著李國冬夫婦去首都大學幫他們照顧孩子,這照顧孩子的事,再想想辦法去解決,這兩老人年歲都不小了,就這么出去她不放心??! 穆老心意已決,堅定的眼神看向部隊的方向,“我已經寫信給朋友,幫我想辦法了,我這一輩子最難受的就是讓我老穆家斷了根,雖然我不悔,但我真是死了都無顏下去,我愧對我爹娘??!” “天見可憐,沒想到我臨老林老居然絕處逢生,我們老穆家終于有一根根苗了,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離開這個孩子的,除非我死!” 李夢雨聽了這話,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她太了解穆老這種對根苗的渴望了。 曾經她年幼的時候,無數次的哭泣,為什么她不是一個男孩,為什么她是一個女孩! 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整個世界的價值觀。 在這個年代,男孩,對于傳宗接代真的很重要。 一封信飛到了部隊,再到了部隊的首長手里,很快一通電話打下去,聯系在一起商量,很快的就對當初逼迫著那些資本家的人發起了強烈對抗,此起彼伏爭斗不已,這也讓對方對下放的那些老頭放下了心防。 這才去了桃花村幾個月就活不了了! 爭著吵著要回來了? 想都回來怎么可能? 吵到最后,說是穆老快要不行了,一定要讓人回來休養生息,先把人接回來養著,等養兩年身體好一點了再送回鄉下,如此,對方算是十分矜持的同意了。 作者有話要說: 好想吃東西,想吃麻辣串想瘋了,想吃火鍋,想吃好吃的,什么買不著,就想吃什么,饞死個人了。〒_〒感謝在20200205 23:41:37~20200206 23:56: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奕笑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燕、大米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65章 六十年代(一) 六一年是□□最后一年, 也是大量人口銳減的一年,不過死亡的人數在當時是保密的, 當地的政府根本就不敢把正確的死亡人數上報,因此首都方面的領導并不知道真正的死亡人數。 欺上瞞下, 在這個新建立的國家成了讓人痛恨的事情。 李國冬帶著信騎著自行車去上班, 在路上路過郵筒的時候悄悄的寄了信,7月的太陽毒辣的讓地面都放射出刺眼的光,帶著草帽, 脖子上搭著汗巾稍微防暑工作的李國冬騎車到政府部門的時候,渾身都被汗打濕。 “怎么可能死那么多人!” “十室九空!這么殘忍, 這怎么可能!” “噓小聲點, 知道歸知道不要大聲嚷嚷, 要是傳了出去引起了恐慌不是你能承受的?!?/br> “可我們這還好啊, 除了餓的面黃肌瘦,死亡的數量并不大啊, 為什么別的地方死那么多的人!” “其他地方能和我們地方比嗎?” “不是我說,就我們的市長為了我們付出了多少你看不見嗎?” 不得不說,這個空降而來的市長真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天災地旱,許多地方已經沒有水澆田地了, 市長鼓勵他們種耐旱的紅薯,高產的土豆,甚至還每個村子里的人都在家里種上了土筐菜。 這木筐菜可是屬于每家每戶的口糧,家家戶戶就靠著這個活命, 不要太珍惜,拉撒都留著給木筐里的土,肥料施的不錯,天熱了把木框搬到陰涼的地方防曬。 鄉下人不怕吃苦受累,就怕是吃苦受累到頭來還一無所得,有了這個木架子和木框子,整個地方都從未停止過種植蔬菜和糧食,還有不少村子里有富余的木頭,就打木框子種上牧草。 這牧草不但可以養牛,養豬、養雞,就連人都可以吃,到了關鍵時候用來活命比啃樹皮都強多了。 “蚯蚓可以喂雞喂鴨還能養魚喂豬,牧草也可以喂雞喂鴨喂牛喂豬,牲畜家禽都不需要糧食來喂,拉的屎還能施肥,種的又是耐寒高產的東西,只要肯下力氣干活,就不怕沒食物吃啊,怎么會死那么多的人呢?“ “從去年開始,哪個村子里不養蚯蚓,不養牧草?” 說起這一兩年靠著養蚯蚓種牧草,木框子種糧食,不知養活了多少人,自己村子里,以及自己親戚的村子里都過上了能吃大半飽的日子,h市的人根本就難以想象外面的省市餓死那么多的人是怎么餓死的。 “如果不會養蚯蚓呢?” “如果不知道種牧草呢?” 政府部門的職員分成幾個小群體相互說著自己知道的事情和自己的看法。 “行了,行了都少說幾句,該干活的干活,這些事情不是你們可以亂說的事!” 李國冬在門口聽了一耳朵,然后,整個人都不好了。 耳邊還響著同事們說的話,‘有些窮的地方,基本上十個村九個半空了一大半?!?/br> ‘還有的地方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死絕了,那叫一個慘??!’ 身體像是被灌鉛,沉重的都走不動,李國冬回到自己辦公室外辦公桌后一坐,大熱的天整個人都猶如浸在冷水里。 這些政府部門的人大多受的教育好,家里的出生也好,基本都是城里戶口吃公家飯,不差糧票和油票,不知道他們鄉下掙口吃的有多難。 實際上在他阿爹活著的時候,他家的日子就過的很艱難,尤其是阿爹去世之后,阿媽也病了,家里的日子更難,不止是他家,整個桃花村都很艱難。 過上了一段好日子,讓李國冬忘記了當初連糙米都吃不上,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全靠挖野草讀過來的日子,他太知道快要餓死的人是什么模樣了。 如果,他阿媽不是病的要死了,死前舍不得他們,膽量放大帶著他們去火車站賣糧食換糧票和錢給他們換工作,可能先是阿媽去了,然后他們家必要要餓死幾個。 一天的工作,李國冬都神不守舍。 他太知道一個好領導的重要性了,如果不是他們村的村長是他親三叔,怕他阿媽死了,讓他三叔養孩子,什么都偏著他家,他家的日子還不知道怎么過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