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節
闌珊幾乎能想象到,昨夜鄭適汝一夜不眠,做了此物,借太子跟溫益卿的手以傳情達意。 她握著這護身符,心中的暖流在涌動,不由笑了。 溫益卿在旁正端著碗清淡去火湯,似在喝的樣子,但是垂著的目光,卻正不動聲色地也瞧著她。 終于溫益卿垂了眼皮道:“我其實并不信這些東西,但太子殿下一番好意,又是皇室所賜,或許有些用處,看你喜歡,不如你就拿了去吧?!?/br> 這畢竟是鄭適汝所做,闌珊求之不得。 聞言驚喜地脫口而出:“真的?”又忙道:“這是殿下賜給郎中的,我如何敢要?” 溫益卿一笑:“物各有所歸,各有所用,各有其意,才是合情合理。你喜歡,便是他的所歸了?!?/br> 闌珊見他這樣說,樂得不再推辭,當下緊緊握住了那護身符,起身道謝。 一行人急趕之下,終于在第二天入夜,進了掖州地界。 闌珊掀開車簾往外看去,正巧外頭其他同僚也在議論:“那南邊的山,應該就是百牧山了?!?/br> “我倒是也聽說過有關這山的傳聞,據說入夜的話,是嚴禁上山的,似是有什么精怪的傳說?!?/br> 話音剛落,就見那百牧山上隱隱地有些許幽淡光芒掠過,顯得有些妖異。 突然又有淡淡的藍色螢光閃爍飄舞,與此同時,夜色里傳來怪異的嚎叫聲,似是狼嚎,又像是什么不知名的野獸。 這嚎叫聲還未消退,又有如同鬼哭似的斷續啼叫,桀桀咯咯,似近而遠,詭異駭人,引得隊伍中膽小之人也跟著連聲驚叫。 有人道:“不要驚慌!那是夜鳥啼叫而已?!?/br> 闌珊耳聞其聲,又盯著那山上的異狀:“百牧……” 心中那種熟悉感又涌出來了,莫名地有句話在心中躍跳而出: ——“百牧山,百……百無禁忌,但敬鬼神而遠之,等閑勿入?!?/br> 闌珊確信自己是從計成春的手書上看見過這句的,好像還有一些記載,只是世間太久,有些模糊不清。 正在絞盡腦汁回想,只聽“啊”地一聲慘叫,撕心裂肺,這一次卻顯然是人聲! 伴隨響起的是夜梟如同詭笑的連續啼叫,像是什么妖魔捕到獵物,正得意而笑。 眾人都慌了,偏偏又有人顫聲叫道:“快看那是什么!是鬼火么?” 大家張皇抬頭,遠遠地看到有數盞燈籠飄于空中,正急速向著此處而來。 正在心驚膽戰的時候,有個清冷的聲音喝道:“各守其位,不必自亂陣腳!” 聲音沉穩冷靜,自帶威嚴克制,正是溫益卿。 給他這一喝,隊伍才又給約束的鎮定下來,此時那燈籠已經飄到跟前,燈籠后照出一張臉,迎著道:“是什么人?” 作者有話要說:太子:本太子是傳遞消息的工具嗎? 小溫:有利用價值已經不錯了殿下 小趙:樓上似乎很有心得啊~ 小溫:…… 第117章 詭異的夜晚,雙方相見都有些戰戰兢兢的,終于工部的差人道:“我們是工部派往掖州的,你們又是什么人?” 那邊的人聽的清楚,才忙躬身行禮道:“我們正是掖州縣衙的人,先前我們知縣大人接到消息,就派了我們提前等候好迎接各位?!?/br> 大家才知道是虛驚一場,各自放心。 來迎接的縣府衙役們又向著溫益卿行禮拜見了,溫益卿問道:“方才聽到慘呼聲響,不知是怎么樣?” 其中一名衙役回答道:“回大人,這百牧山上向來有野獸出沒,所以天黑后都無人敢上山去,有人說是豺,也有人說看見過狐貍跟狼,這嚎叫的多半是狼了,至于那鳥,應該是貓頭鷹,山里的貓鷹個兒大,有時候連周圍村子里的狗,小羊等都能捉了去,另外的聲音……” 旁邊的衙役看他一眼,接著說道:“大人,之前京城內派來的大理寺的各位大人們早上就趕到了,在縣衙里問了情形后,就親自上山搜查去了,直到下午還沒有回來,我們縣老爺也派了人去尋,只是因為太陽快落山了有些危險,所以都沒敢進到山里頭去,至今大理寺的各位大人……還沒下來呢。剛才那一聲,有些像是人的聲音,小人們也不敢亂猜?!?/br> 這聲音越來越低,透著害怕。 闌珊之前已經從車上下地,聽到這里微微一驚。 溫益卿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回縣城吧?!?/br> 來接的衙役足有十幾個,大概是因為人多才可以壯膽。聽溫益卿如此吩咐都松了口氣,畢竟生怕溫益卿也跟大理寺的官爺一樣不由分說就要上山。 闌珊見他們頭前領路,便走到溫益卿轎子旁邊:“郎中,大理寺派來的人里,是不是也有姚寺正???” 溫益卿掀開轎簾子:“的確有他,怎么,你擔心他有事?” 闌珊轉頭看向那黑黝黝的百牧山:“姚大哥是個謹慎的人,按理說出了這些事,他一定會趕在天黑前下山的?!?/br> 溫益卿道:“不必擔心,你先回車上去,不管怎么樣夜晚辦事兒都不方便,黑燈瞎火的,你也不要亂走。一切等明日天亮了再做打算?!?/br> 闌珊也知道他說的是正理,當下只好先按捺著心頭不安,自回車上。 掖州知縣得了報信,忙趕到城門處迎接。 一行人回到縣衙,顧不上休息,溫益卿先問起大理寺眾人的行事,說法跟那衙差大同小異。 溫益卿又問道:“至今為止死了幾人?” 縣官說道:“已經發現三具尸首了,如今都停在殮房內,只是天氣越來越熱,怕是不能久留了?!?/br> 溫益卿道:“大理寺的人看過了嗎?” “一來就先看過了,也沒說什么?!?/br> 溫益卿皺皺眉:“帶我去看一看?!?/br> 這縣官知道他是工部的要人,何況又是駙馬,身份尊貴,本沒想到他會親自要求查看尸首。 如今又是半夜三更的,越發瘆人,去看那些東西做什么? 當下忙勸道:“郎中何必又去看這些?下官親眼見過,那尸首慘不忍睹的,下官都有些受不了,郎中是貴人,大可不必了。何況大理寺的官爺們已經瞧過,他們自然有數了?!?/br> “不必多話,”溫益卿淡淡地說道:“死的是工部的人,于情于理本官是得過目的?!?/br> 出門的時候卻見闌珊也跟在后面,溫益卿回頭:“你留在這里?!?/br> 闌珊雖然怕見那些東西,但是卻更關心江為功,所以也鼓足勇氣想去看看,至少心懷一絲希望:能發現蛛絲馬跡呢? 沒想到給溫益卿攔?。骸袄芍小?/br> 闌珊還未開口,溫益卿淡淡吩咐道:“不要多言,讓你留下就留下?!闭f著便邁步出門去了。 另一名同僚小聲道:“舒丞還是別去,郎中也是為了你好。畢竟聽他們說的時候我已經心驚膽戰了,看了只怕以后夜路都不敢走呢,唉!” 闌珊只得等在原地,那邊溫益卿去了有小半個時辰才總算返回,那縣官本來不想再去那種地方,被迫陪著駙馬,之前早忍不住又吐了一場。 溫益卿倒是面不改色,讓這縣官暗自佩服之余自慚形穢的很。 闌珊迎著問道:“郎中看的如何?” 溫益卿道:“的確像是遭了野獸的荼毒,不似人為?!?/br> 闌珊道:“可知道江大哥起先為何上山嗎?” 溫益卿道:“是最先死的那兩人擅自上山,入夜不歸,江所正著急才帶了人去找尋,誰知也一并失了蹤?!?/br> 說了這幾句,溫益卿道:“天色不早,先回房休息,明兒天亮再做打算?!?/br> 闌珊將走又問:“郎中,明兒要上山嗎?” “你為何這樣問?” “我想一并上山?!?/br> 溫益卿凝視著她:“你真不怕?這百牧山的確是有些玄機,野獸又多。你最好還是留在……” “我既然來了,當然要親自去看看。倒是郎中,”闌珊頓了頓,“你是奉大人之命來調度監督的,郎中不可親身犯險,不然工部在此地就沒有主心骨了?!?/br> 這若是在以前,兩個人的話里早就夾槍帶棒地互相嘲諷起來,但是現在說的卻都是肺腑之言。 若江為功看見了,定要瞠目結舌,大為遺憾。 溫益卿的眼中泛出一點類似暖意的東西,卻又垂眸道:“本官自然知道。好了,你先去休息吧?!?/br> 闌珊行禮,這才跟著縣衙侍從,回了院中房間洗漱安歇。 這夜入睡之前,飛雪說道:“舒丞,今晚上那人聲顯然像是遭了不測,你明日不如不要上山?!?/br> 闌珊笑了笑,道:“現在江大哥跟姚大哥都在山上,我恨不得現在就去找人呢,你叫我留下?那我還不如不出京?!?/br> 飛雪也知道她,當下便只說:“那明日上山,且記得要同我寸步不離?!?/br> 次日天不亮,縣衙已經重新調動了衙差跟兵力。 溫益卿看闌珊一副整裝待發的樣子,終于也沒說什么,便把士兵們分成幾組,每組隨行一個工部之人,并配備當地的向導,出發上山。 且說闌珊這一行人出城往外,有些早起的百姓們看見了,因知道最近百牧山出事,便站在路邊上指點議論。 有說道:“這百牧山我自小就聽說,有一句童謠,叫什么‘百牧山,山百牧,去無蹤,來無路’,這些人可真是膽大?!?/br> 出城后之后,行了二十里,已經看清了百牧山的輪廓,這山并不高,看著也并不險峻,甚至毫不起眼,若不是起名為“山”,還以為只是個大些的土丘呢,很不像是傳說中可怕的樣子。 向導領著眾人往山上而行,走了有一半的山路便道:“各位官爺,走到這里就成了,再往上去怕有危險?!?/br> 不料就在這時侯,前方突然傳來呼救之聲,聽著好像就在十數步遠。 闌珊精神一振,忙叫眾人快去找人。 向導忙道:“大人不可!這山有一宗怪處,你聽著人就在不遠,可是繞過去找卻明明沒有人,所以他們都說是狐貍變化的法術,學人的聲音,等引人進林子里迷了路好吃掉的呢?!?/br> 闌珊哪里就信這個,何況擔心姚升或者江為功也在內,見其他人有些畏懼不前之意,便道:“隨我來!”一馬當先走到隊伍前列。 飛雪知道這地方的確有些邪門,越往里走越是渾身不舒服,她生恐闌珊出事,所以也緊緊地跟著。 一邊說道:“舒丞慢些!” 闌珊答應著:“小葉也要小心?!?/br> 那向導著急:“大人,大人不行的!” 闌珊哪里在意,只顧看著前方。 如此又走了半刻鐘,忽然見有棵樹擋著跟前,闌珊往旁邊繞開一步,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