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豈料才起身,楊大人那邊就派了人來請。 闌珊知道成敗在此一舉,忙又去洗了一把臉,這才帶了飛雪,往正堂院而去。 果不其然,在工部正堂的公事房內,工部侍郎,主事,郎中,員外郎,有司各部的官員濟濟一堂。 中間張貼的就是那張闌珊手繪的圣孝塔的圖紙。 闌珊還未進門,就聽見里頭吵鬧的熱火朝天。 “尚書大人!請恕下官直言!我覺著這張圖紙不可!” “曹侍郎請直說?!?/br> 曹侍郎道:“營繕所舒丞的這張圖紙,塔剎往下的部分只做了細微改動,這部分下官沒什么意見,覺著可以接受,但是關于塔剎部分……則很不能茍同,通常寶塔的塔剎,都有接地的銅線,為的就是跟鴟吻等作用一樣,避雷!但是舒丞的這設計,也不知是遺漏了呢,還是故意的,居然并沒有接地的銅線,試問圣孝塔那樣高,這塔剎也足有一丈六尺之高,卻無接地銅線,這是想干什么?平白放一座召雷的東西在圣孝塔上,是唯恐不會再度發生雷擊的事情嗎?” 曹侍郎的話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又有人道:“不錯,下官也同意侍郎所說,如此設計,美則美矣,但是安全之上顯然是個笑話,若是按照舒丞這般設計,只怕下回雷雨天的時候,不必有人故意引雷,這塔就自己召雷毀了!” 又有人道:“我也同意兩位大人的意見,尚書大人,圣孝塔本就才經過一次雷擊,雖然是人為之禍,但也卻也提醒了我們,務必要避免發生類似事件,如今舒丞的這設計,顯然是標新立異,只為了圖眼前好看而已,若只單單為了圣孝塔的外表好看而去討好圣上,卻要冒給雷擊的絕大風險,這不是火中取栗,剖腹藏珠,本末倒置了嗎!” 飛雪對這些東西一竅不通。 但是闌珊幾天來不眠不休的情形她是看在眼里的。 如今聽這么多工部大人們紛紛反對,居然沒有一個人支持闌珊,形勢顯然不利于己方,她不由也跟著擔心起來。 正在亂成一片的時候,突然間所有的爭執聲都奇異的消失了,公事房內鴉默雀靜。 在這突如其來的安靜之中,響起的是楊大人緩慢沉和的聲音:“舒丞該到了吧,不如讓他親自來解釋一番,為何要如此設計?!?/br> 飛雪驀地看向闌珊,闌珊向她一笑:“不必擔心?!?/br> 她邁步往內走了進去,從門口的燈籠之下進入室內,內室的光芒逐漸將她的臉色從晦暗照的光明,這讓她看起來也像是從黯淡無光的角落正走到了眾目睽睽的明光之下。 闌珊上前行禮。 楊時毅道:“方才諸位紛紛提出異議,舒丞既然來了,且為大家釋疑吧?!?/br> “是,”闌珊站直了身子,環顧周遭眾人,道:“我方才在外,也聽見了各位大人的意見。大人們所擔心的,便是塔剎遭受雷擊的風險,不錯,塔剎如此設計,的確會引來雷電?!?/br> 屋內響起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曹侍郎忍不住道:“你既然明知如此,怎么還敢拿出這種東西來給我們看!是故意戲弄嗎?” 要不是看在是楊大人“師弟”的份上,恐怕立刻要叫人叉出去。 闌珊道:“侍郎大人稍安勿躁,塔剎的結構,確實會引雷,但引雷之后并不會引發雷火?!?/br> 當場不少官員的嘴都張的足以塞進一個雞蛋。 “這是胡說!”一位員外郎也忍不住開口,“若照你所說引雷之后不會起雷火,那圣孝塔作亂的那名賊徒又是怎么得逞的?你莫非當在場的都是一竅不通的生手嗎?” 闌珊道:“我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已經將塔剎做了特別的設計安排,從底座,相輪,寶蓋,仰月,乃至剎頂的寶珠,雷針,不用別的材質,只選用黃銅?!?/br> 有個老成些的主事看著那圖紙道:“舒丞選用同樣的黃銅材質,可有用意嗎?還有,我看你這塔剎的設計,雖然巨大,可實際上并不花哨,像是、像是……” 闌珊接口道:“像是一個葫蘆串子,對嗎?” 那主事本不好意思說出來,驀地聽闌珊自己說了,不由笑道:“正是。難道也有其用意嗎?” “正是,”闌珊向他一點頭,說道:“先前我查閱了許多的典籍,在神宗年間,南地便有一座八層寶塔也是如此設計,數年來并沒有引發一次雷火,另外還有幾座寶塔的設計亦是類似,也從未引發過雷火,可見這種設計,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危險,甚至比普通的塔剎要安全的多。我也查過工部歷年造塔記錄,恰好在數年前,在冀州建天和塔的時候,也有一位工部前輩,曾提出過可以如此設計,只是當時并未給采納……” 楊時毅聽了這句,眉峰微微一動。 旁邊一直沒出聲的李主事的臉色一變,他先看了一眼楊時毅,才問:“你、所說的這位工部前輩,可是計大師嗎?” 闌珊見他竟記得,便道:“正是計……前輩?!?/br> 李主事沉吟不語。 旁邊宋員外郎問道:“難道計老先生也曾如此主張?可為何,我們竟毫無印象?” “啊這個,”李主事略微遲疑,道:“我也只是聽聞,計大師當時雖然提出過,只是給工部否了,也是怕引發雷火,無法承擔后果?!?/br> “這可怪了,計老先生怎么會突然提出這樣的建議?”有人疑惑,“如此鋌而走險,要是真的雷火無情,豈非毀了一世英名?!?/br> 闌珊聽到“毀了英名”,眉頭也皺了一皺。 可雖然闌珊如此說,以曹侍郎為首的眾人仍是不能接受。 最后大家爭執不下,就看楊時毅。 直到此刻,楊大人才終于說道:“今日天晚,各位先退了吧,此案本部堂還要再仔細琢磨,明日再做打算?!?/br> 大家聽了,紛紛行禮告退。 楊時毅卻又道:“舒丞留下?!?/br> 一直到眾人都退了后,闌珊才道:“尚書……是不是也覺著這設計法子不可行?” 面對楊時毅,她有些忐忑,畢竟眾人反對的居多,如今成敗都在楊大人一句話,她也不敢過于樂觀估計。 楊時毅端詳著她,長指緩緩地輕叩桌面:“你方才說,計老先生也曾如此提議,是在哪一本記錄里看見的?” 闌珊的心一跳:“是、是一本有些年代的,至于具體哪本倒是忘了?!?/br> 但心里知道,這件事她哪里是書上看到的,這根本是曾經計成春跟她說起過而已! 闌珊有些擔心楊時毅會刨根問底,繼而去親自找記錄。幸而楊時毅并沒再糾結這個話題,只說道:“你方才跟眾人解釋,只強調說不會引發雷火。但是你這般設計,從圣孝塔的外表看來,雖高了許多,但也并沒有美觀多少,如果只是為了高而修改原本的設計,恐怕不必冒這個險吧?你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沒有說明?” 闌珊本來雙眸垂地,聽到這里便抬起眼睛看向楊時毅。 此刻門外有一陣夜風襲來,燭光搖曳。首輔大人那雙洞察玄機的眸子也因此閃爍不定。 目光相對,闌珊到底無法招架,終于說道:“是!” 次日,闌珊隱隱約約聽聞,趙世禛的確去了北鎮撫司。 這是個壞消息。 但同時還有個好消息,就是楊時毅力排眾議,通過了闌珊的這新的修繕計劃。 這個決定,引發了工部上下的嘩然。 工部內部的議論猶如旺盛爐火上的滾水,沸沸然的,這種議論不脛而走,傳到了外頭。 隱隱約約已經有些不堪的議論,說是楊首輔為了捧“師弟”上位,有些不擇手段,利令智昏了。 但是闌珊無瑕顧及這些,也沒空去聽。 她每天在工部跟圣孝塔之間穿梭,親自督造塔剎的制造,以及圣孝塔的每一寸修繕。 目前工部所有的精銳,幾乎都調撥起來,全部傾注到圣孝塔之上。 經過半個多月日夜不眠不休的趕工,新塔終于矗立于京城百姓們面前了。 而就在新塔落成的次日,像是要故意考驗這座才建成的圣孝塔一樣,天色開始陰沉,入夜細雨綿綿,平明的時候,有雷聲開始悶響。 這雷聲如同驚蟄的雷喚醒埋伏于地下的各種蟲豸一樣,也驚醒了工部所有人等,天雖然還沒有亮,許多有心人已經早早地爬了起來,找到有利于觀察的地勢,看向圣孝塔的方向。 這日正也是大早朝的時候,雷聲從小到大,在散朝之時,響動一聲比一聲更高了! 皇帝特意留住了楊時毅。 “聽說工部的新塔修繕已經完工了,今日偏又風雷大作,朕真想親眼一觀圣孝塔之態啊?!?/br> 楊時毅道:“皇上要看圣孝塔有何難的?當初太祖皇帝造塔的時候,便是想圣母太后能看見子,而子亦能看見母?;噬先粝胗^塔,只需要登臨泰和殿便是?!?/br> 皇帝看著他:“愛卿提醒了朕,也好,就由愛卿陪朕,一同去觀天風雨,看圣孝塔吧?!?/br> 于是,大太監雨霽陪侍,楊時毅在另一側,同皇帝一塊兒登上了泰和殿二層。 此刻天色越發陰沉,原本蔚藍的天空變成了一種恍若大海似的蒼青色。 雨霽深深看楊時毅一眼,笑道:“皇上,這好像有一場大雨呢?!?/br> “何止?!被实蹍s瞧著那天邊上一道蜿蜒掠過的閃電,那閃電在云層之后閃爍,仿佛有龍形躍于其中,而在云端之下,萬舍之中,圣孝塔那新修的寶塔頂燦燦微光,格外醒目。 雨霽又陪笑道:“皇上您看,這新修的圣孝塔更有一番煊赫燦爛之態?!?/br> 皇帝并未出聲。 楊時毅卻也沒有附和,只是也盯著那邊。 卻見云層后的閃電越發多了,轟隆隆……一聲巨響,像是給這場大雷雨開了個頭,然后,電光交錯于眼前,給蒼青色的廣闊天幕一襯,像是無數火蛇亂舞! 雨霽跟隨皇帝身邊,什么沒見過,可是看到這種天然景觀,卻仍不由嚇得有些色變發抖,幾乎要躲到皇帝身后去了。 皇帝卻面不改色的,反對楊時毅道:“朕聽聞,這新修的圣孝塔塔剎,似有玄機啊。今日楊首輔你請朕上泰和殿觀塔,只怕不止是觀塔而已吧?” 楊時毅面對風雷亦是不動聲色,見皇帝問,才垂首道:“萬事瞞不過皇上。只是,這新修繕的圣孝塔,也藏著一點兒工部獻給皇上的心意?!?/br> 皇帝笑道:“那朕可要好好看看了!” 話音剛落,只聽喀喇喇數聲大雷,仿佛震得腳下都一顫,與此同時,圣孝塔的方向,那些閃爍扭曲的電光,盡數圍繞于塔剎之上,電光閃爍不休,仿佛隨時會把塔剎撕裂開來,隱隱竟有險象環生之態! 雨霽看到這般情形,想到關于新修塔剎容易引雷的傳聞,竟也忍不住為楊大人擔心起來。 但任憑萬千雷電閃爍,那黃金似的葫蘆頂竟紋絲不動,而就在電光稍微停息,雨霽稍微松口氣的瞬間,奇跡出現了! 只見有無數道燦爛的霞光從圣孝塔的塔剎之上凜凜然放出,直沖天際,竟跟那漫天的電光相抗衡,華彩甚至更勝電光一籌! 剎那間只見無數道金色的霞光直沖四面八方,連成一片,像是借了太陽的光輝,卻又比日光更加耀眼,金光圍繞于葫蘆頂上,竟把大半個天空都照耀的金影爍爍! “老天爺!是佛光顯靈嗎!” 向來鎮定的雨霽居然結結巴巴地嚷出了這句,給這種盛景迷的頭暈目眩。 他身旁的許多小太監宮女們也目睹了這般景象,一時之間也都震驚了,有人已經按捺不住雙手合什口中念佛。 皇帝原本鎮定自若的臉色也變了,他忍不住上前一步,渾然不顧外間淋漓而入的雨滴,只目不轉睛地看著那邊的金頂光芒,顯然也給這種奇景驚呆了。 又過了一會兒,圣孝塔上的霞光才終于緩緩消遁,只有金色的塔剎于灰暗的天幕之下光芒依舊。 它巋然而立,如此雍容大氣,端莊祥和,令人心中也忍不住油然生出一種歷經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后的平和寧靜。 雨霽先反應過來,忙向著皇帝矮身跪倒下去:“這是佛光顯靈,國之祥瑞啊,奴婢恭喜皇上!” 眾太監宮女們也紛紛跪倒,齊聲道:“佛光顯靈,恭喜皇上!” 喜悅從皇帝深邃的眸子里涌出,他哈哈大笑:“好!楊愛卿真不愧是國之良輔,工部的心意,朕收下了!” 連皇帝也沒有發現,看似一切盡在掌握的楊首輔大人,官帽底下的鬢邊,有一點點若隱若現的汗意。 新修的圣孝塔,在第一場驚雷掣電中非但沒有給毀損,反而于風雨雷電之中大放異彩。 這種奇景,京城中至少有一半兒的百姓們都親眼目睹了,不少百姓當場跪倒在地,向著圣孝塔的方向祈念跪拜,以為塔寺佛光,庇佑盛世。 后,又有人說當朝皇帝圣明仁德,孝心動天,是以才有佛光顯圣,預示祥瑞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