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大羅仙資
那座金塔泛起的光幕讓陌思遠心神舒坦了不少。與葉華彰顯的翠柳和河水相比,他實在不清楚這座金塔的意義何在,更不清楚這塔能給他帶來怎樣的命運。所以在連城問及的時候,他下意識將金塔的存在敷衍了過去,只將翠柳和河水告知詢問的連城。 連城自是喜出望外,他將自己垂在臉頰邊的發絲攏了攏,一雙粗眉大眼直勾勾的盯著兩人上下打量,如獲至寶。又笑嘻嘻的圍著二人轉了好幾圈才摸著光滑如玉的下巴篤定的道“不錯、不錯,以我多年試緣的經驗判斷,你二人修煉的資質均是上上乘。往年如此資質的人少之又少,今年倒不知如何一次來了兩個哈哈哈” 連城爽朗的笑聲復又在仙柳崖響起,他非常滿意今天的試緣,至少不像往年一樣帶著一眾普通弟子被幾個師伯數落、嘲諷。唯一讓他看不懂的是陌思遠,按照緣碑上的反饋,他的資質也屬上乘,可他的rou體卻要比常人虛弱很多。修煉的根本乃是吐息納氣,如是身體太虛弱,連基本的靈氣都承載不了,更談何修煉。陌思遠的情況使他模棱兩可難以決斷他的去留,于是再三斟酌下索性就帶上山交于一眾師長決斷,畢竟單其資質可是上上乘。 在眾人瞪大的雙眼中連城開心的掐出法訣,在伸出的手掌中飛出一抹流光,見那流光迎風見長為七尺長劍,再掐印決,長劍柄端鑲嵌的一顆青石光芒大盛,眾人被這道強光刺的耳目生疼。當他們再次睜眼的時候,在仙柳崖的崖邊已經懸浮著一柄數十丈的巨大飛劍,長劍緩緩旋轉,不時傳來一陣銳利的劍鳴聲。 看到這柄巨大的飛劍,除了從小身在玉昆山的陌思遠外,其余人皆是瞪大雙眼不可思議的看著明明只是手掌中的一抹流光卻幻化出一柄七尺飛劍再如今化作數十丈長巨劍,眾人看著眼前的巨劍帶著一種由心而發的震撼,他們望而生畏的是此劍仿若攜帶著足以開山裂河之威,而更讓他們激動難耐的是或許明天他們也可以修行如此奇術了。 在連城的示意下,一眾十二人陸續跳上了巨大飛劍。連城站在劍的前端身姿清新、脫俗,他回首看著這些稚嫩且略顯笨拙的年輕人眼目微顯渾濁,他們有的挺著身板默默的侍立著,有的好奇心四起于飛劍四周迂回并數落劍下的花谷。膽小者只能哆嗦著腿肚子兩兩相抱于劍背上。這些青雉的身影仿佛將連城帶回了那些許久未曾開啟過的回憶中。山中無甲子,更何況他也算是一個有著兩百多年道行的小小地仙,能身具如此道行者除了自身資質外,更多的還是平日間廢寢忘食般的勤學苦修,以至于他早就忘掉了什么叫做“人間冷暖”什么叫做“愛恨情愁”這些稚嫩的身影使他重新翻開了早已爛在肚子里的溫馨畫面。 葉華扯著陌思遠的衣袖左蹦蹦右跳跳興奮的無所適從。他的一身行頭跟他現在的舉止形成了極大的反差。讓人實難想象這是大戶人家的教習。 在為數不多的幾人中也只有陌思遠表現的淡定、從容些,他一身粗布白衫搖頭微笑的看著來回蹦跶的葉華,可他的內心是如此的不平靜。自從別了玉昆山,來回輾轉數月,亦苦亦甜終將是到了九龍山,此時此刻他的內心卻是泛起了十足的失落感。他能想象九龍山或許就是他在凡間或者他這一生中最好的歸宿,九龍山的龍氣最多為他延續載生命??蛇@又能如何呢,在這載的歲月中他恐怕再難與玉昆山逢緣了。當他將迄今為止所有的不幸和所有的機緣歸根到自己殘破命運的時候,心底泛起的那層失落便轉化成了迷惘和不甘。更可怕的是這種心理使他更加的不知所措不知前路如何。他只能將這些歸到命運里的悲慘化成一口濁氣哀嘆而出,僅此而已。 恰恰看到葉華如同孩童般無憂無慮又有大把年華揮霍時,陌思遠除了對他的頑劣搖頭失笑外,更多的是對葉華命運的羨慕。同樣的年紀不同的命運。他在他博覽的群書中尋找到只言片語“難道這就是所為的天道使然嘛?未免太不公了吧”這實實在在的天道像一把枷鎖將陌思遠牢牢的禁錮,當他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或許這把枷鎖會跟他的尸體一樣腐爛在泥土中、消散在歲月的斑駁中。 眾人起興之余,連城再掐法訣,腳下這柄巨大的飛劍顫動著劍身繞過仙柳崖對面的高峰向著云端騰去。腳下不斷縮小的花谷和周身漂浮的云朵使得一眾十二人實實足足有了做仙的感覺。巨劍的頂端筆直站立的連城由于自身靈力和周身氣勁的緣故,衣帶迎風舒展,再加上他那一頭無風自動的烏黑發絲更加將他襯托的像是遠離俗塵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不知不覺中連城在眾人心里的形象更加的偉岸、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