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九步疊云陣
百萬大山有奇險、有靈禽、亦有奇珍異草,所聚萬木,所納靈源,數不甚數,應有盡有。亦有異類修行的妖物各從其類,愈往深處妖物的修為越發強大。 在陌思遠和葉華翻上第二座山的時候,陌思遠由衷的體會到在那些流言蜚語中所述“非人力不可穿越”表達的言外之意。抬眼望去盡是一片奇峰險峻。高的穿梭入云,低的險峻異常,又有石山林立,叢林映帶左右。極目遠去望不見盡頭。郎朗的高空中飛禽的身影依稀可見,遠處林端跳動的靈猿一聲啼叫讓人耳目生鮮。 百萬大山兩人均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景象皆震驚的無所適從,他們從流言蜚語中想象出來的概況在眼前實景的沖擊下顯得更加抽象,具體。 翻上這座山的時候由于陌思遠的緣故足足花銷了一天時間,期間葉華對陌死遠作為一個所謂男人本應堅實的身體佩服的五體投地,他指著葉華氣喘吁吁的鼻梁笑說道“思遠兄啊,思遠兄,你這也叫個男兒身,走兩步歇兩步。我看上天算是瞎了眼,怎沒給你生就個女兒身呢,如是那樣,依著我葉大少爺憐香惜玉的脾性總得背你一段。如今倒好,總不能讓我個大少爺背你個小爺們吧,我看余下的路途,思遠兄可要好自為之啊” 葉華說完的時候,陌思遠似笑非笑的看著葉華露出的一口白花花的牙齦,他只能默默的捏碎小元丹,然后有氣無力的上前將葉華捶打一番以示警戒。兩人在多番的扭打下又增加了不少同心向道的友誼之心,不管怎么說陌思遠后續的路途還得葉華多多幫襯。 置身于百萬大山中他們兩個才知道根本辨不清方向,好在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并非百萬大山深處的九龍山,而是一處名喚“仙柳崖”或“柳緣”的山崖。 在陌思遠的記憶當中仙柳崖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是聞一塵提及的,在密林相處的一段時日中,當聞一塵知曉其去往九龍山時,他便告訴他這一捷徑,就是仙柳崖的去處。此處乃是百萬大山邊緣地帶,尋常人是尋不到此處的。只因其隱匿于山巒險壑中,與四周融為一體,根本無法目測。鑒于此,聞一塵便向陌思遠提及九步疊云陣一法,乃是奇幻大陣,能夠破解仙柳崖的去徑。其法門乃是從第一座山峰開始施展九步疊云陣秘法預測下一座山峰去向,如此重復九次,美其名曰九九歸一,屆時會看到有九只云朵疊成一根云柱,云柱指示的下方便是仙柳崖的去處。 當陌思遠饒有興致的分解九步疊云陣的精妙時,他看到葉華略帶鄙視和嫌棄的眼神瞧著自己,然后葉華從懷中掏出一枚金符,調戲的說道“等我們陌大公子的法術大成時,我那碗黃花菜都結冰了…”言罷攤開金符,符文上玄妙的紋路開始蠕動起來,一會兒功夫,符文在符紙上方拼接重組,霎時一張完整的曲線圖展現在二人面前。那圖示清晰的標注了從到終點九座大山的坐標,以及到達終點的最佳路徑。這自然比陌思遠逢山便施展九步疊云陣來的方便、快捷。 于是陌思遠苦笑著搖搖頭,哭笑不得的跟在葉華身后翻越巍峨的九座大山。 當他們來到最后一座山峰上時已是十五日后。傍晚的流霞將一片片山脈印染的通紅剔透。兩人的速度不免因陌思遠的緣故慢了許多,翻過九座大山讓陌思遠身心俱疲,饒是葉華的健全體質也已透支的厲害,他們相互攙扶著向一處懸崖走來,這地是按照符文路線越過第九座山尋到的。 懸崖的旁邊立著一塊久經滄桑的巨碑,巨碑上面臨篆著一個緣字,字體蒼勁而有力,為此地點綴著一抹凄然。此地便是仙柳崖,在原靈界眾說紛紜中仙柳崖神乎其神,有說能到仙柳崖的大多都能與仙家結緣,從此超脫生死。也有說仙柳崖還是別去,能與仙家結緣的人原靈界蕓蕓眾子微乎其微,去了也是徒生妄想。還有說仙柳崖上生長著一顆仙柳樹,如有緣能得其一枝半葉或也成就仙身。反正仙柳崖的傳說在原靈界一天更換一個版本,人們茶余飯后樂此不疲的說著。 當兩人看到那塊巨碑時不免松了口氣,歷經千辛總算到達了仙柳崖,在十多個目光的注視下兩人疲憊的癱坐在那塊碑下,并對著探來的十余道目光報以微笑??雌渲b提前到達此地的十余人多是世家子弟,少有兩人也是與仙家結下一點因緣來到此地的。 陌思遠和葉華癱坐在地的時候就沒了動靜,當他們還有點意識的時候就聽到旁邊一著青衫白衣的少年郎津津樂道了一番關于仙柳崖的實況。他說“明日便是仙柳崖試緣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九龍山會委任一位仙長前來試緣,凡有仙緣的便會由仙長帶回九龍山,成為眾多修士中的一員。凡無緣的便就此遣散重歸凡塵?!标P于試緣的具體流程那白衣親年也含含糊糊不明所以,但顯而易見的是所謂的試緣決定著眾人明日的命運。 翌日,陽光不遺余力的傾灑在原靈界這片土地。 仙柳崖如同往年一樣被一層厚厚的霧氣包裹著伸展而出的崖頭,看似火熱的陽光也無法在這層霧氣下穿梭自由,均被阻擋在外。 今日的試緣讓眾人興奮的坐立不安,他們早早的著裝束發,迎接決定命運的一刻,卻唯獨少了還在呼呼大睡的陌思遠和葉華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