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便敲鑼喊道,棉花的用途和價值,對百姓們來說價格低廉又有諸多好處,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可防風御寒等。 要想讓一件東西吸引人,首先得讓人知曉這件東西對于他們來說到底是什么有益。 還未將褚尋真寫出來的稿子念過幾遍,周圍路過的百姓們便聚攏過來,紛紛詢問棉花的事情。 “小兄弟,你剛才說棉花種植出來的產量很大,是真的嗎?” “棉花能夠御寒?那和木棉相比較呢?” “這么白軟軟的一團就是棉花嗎?它要如何制作成衣物?” ……………… 除卻敲鑼的下人,旁邊還分別站著幾個,挨個回答起百姓們的問題。 “棉花的產量很大,墻上也都貼著要如何種植棉花的方法,您老要是記不住,回頭我們府上還會發下來報紙一物,與墻上記載的內容別無二致?!?/br> “問棉花能夠御寒?當然能??!您看這白軟的一團,輕若無物,還可以拉成薄薄的樣子,在衣物或者被褥里面多加幾層棉花,不重而且暖和,木棉怎么可能比的了?!?/br> ………… 見周圍的百姓們已經有所意動,敲鑼的下人立即站在矮凳上喊:“諸位,棉花乃是棲寧縣主差人遠去別地,尋了兩年才尋回來的大好之物,保暖的效果不比絲綢差,而價格卻是低廉甚多,容易種植,產量也極大!” “縣主已經成功的種植出來一片,墻上所記載的更是經驗之談?!?/br> “不日,陛下也將會在各地推廣棉花,前五十名的百姓可以免費領取棉花試種,之后,還會有專門的人來到各位的村子里,教授你們如何種植棉花?!?/br> 田地對于百姓們來說是最為重要的財產,有些百姓一年的收成可都指望著地里的糧食,若要他們突然換掉地里種植的東西,很多百姓們怕是不愿輕易的嘗試。 先告訴你們,讓你們自己體會到棉花的諸多好處,之后再想要推廣的話,就會容易的多了。 第38章 盛佑帝要推廣棉花種植的事情逐漸的在京城里流傳開來,負責宣傳的下人每天守在報墻下,面對從十里八鄉不斷涌來的百姓們,盡職盡責且不厭其煩的回答他們的問題。 百姓們的問題無非是——棉花好種植嗎?種了的話要是長不出來怎么辦?保暖的效果真的比木棉要好?價格………… 負責的下人們雖然有耐心,但這幾天下來也是說的口干舌燥、頭腦混亂。 好在,褚空寧很快的便將報紙給印了出來,上面記載的內容簡單而且通俗易懂。 報紙兩文錢一張,分別于報墻下、書坊內、街邊等售賣。 更甚是,褚空寧雇傭了許多的販夫走卒,讓他們走街串巷,去偏遠一些的村子里兜售報紙。 有些人因為身骨腿腳不好,或是村子離京城內較遠而沒有辦法過來。 能夠過來的百姓不管聽不聽得明白,回去后講解也不可能像是報紙上寫的這般清楚周全。 再者,來京城一趟的費用可不低,窮苦人家更無車馬,也雇不起人,要想消息快速的傳遞出去,還得通過報紙的向外售賣。 且報紙上不僅記載著種植棉花的經驗,需要注意的事項等,還記載著種植棉花后的影響,一些百姓想不明白的事情便為他們掰開來說。 例如,說一說盛佑帝為何要推廣棉花? 棉花如果大面積的種植開來,待長成制作出衣服被褥等后,這些東西對于他們、對于還在塞北苦寒地方鎮守的士兵將領們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更甚是,棉花對于大蔚朝來說到底有著什么深遠的意義。 上面的種種問題皆于報紙上寫的清楚詳細。 報紙一經發行,更是引起了文人墨客們的重視與討論,如此涉及到民生之物一直是古往今來不可忽視的話題。 現在將一切攤開來講的通俗直白,廣傳各地,那些個或墨守成規、固執己見,或想法淺薄的人想必也會思索其中的幾分道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接受一種新的改變。 即使這種改變是好的,但它現在也是無法預料的。不敢嘗試的邁出第一步,就永遠不會得到結果。 而當這種改變慢慢的滲透其中時,棉花的推行令勢必要更加的容易。 ……………… 五天、十天、半個月……棉花被公布出來后,不過才用了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讓消息傳遍京城與周圍各地,甚至更遠。 并且百姓們接受良好,甚至有的村子已經領了棉花,由專門的人前去教授他們如何種植。 當這種影響隨著報紙的快速銷售,開始由京城附近擴散到大興城西河等地時,盛佑帝也正式頒布了棉花的推行令,并將棉花種送往各地各州的任務交由褚空寧負責。 這卻是件輕松又容易辦的好差事,看盛佑帝的意思,若是褚空寧辦得好的話,獎賞必然是有,再往上升遷也不是不無可能。 而褚空寧怎么可能辦不好。 在棉花剛被公布出來的這段時日里,褚大將軍笑容滿面,逢人就夸自己的女兒,對他們講起棉花之事。 知道棉花是什么嗎?我女兒叫人尋來的。 知道棉花有何妙用嗎? 不知道,那就去看看宣平大街上的報墻,還有現在到處發行的報紙。 不樂意聽? 不行,我得給你們講講,棉花好啊,做成被子的話,蓋著比絲綢被暖和,眼看著快要入秋,你們府上都不考慮更換一下嗎? 現在棉花還沒有種植出來,怎么換? 不急,大家府里的地那么多,分出一兩塊兒來種植棉花,明年不就能夠收獲了嗎? 再說了,也正巧可以為陛下分憂,一舉兩得之事啊。 誰跟你一舉兩得!大臣們不禁被褚藩良煩的夠嗆。 這里面又分為幾種情況,武將們自然是為大將軍馬首是瞻,文臣們這邊,官職不如他的不敢反駁,面上還得笑呵呵。 官職和他一樣的也不敢甩臉就走。 為什么? 因為每次褚藩良拉著人說個不停時,都是在剛上朝或是剛下朝之后。 這種時候,上朝前離不開,下朝后盛佑帝又還沒走遠,現在正是推廣棉花的關鍵時期,他們可不敢走。 走了,不僅是甩臉給褚藩良,也是明面上在駁盛佑帝欲要推廣棉花的決定。 尤其是在之后的一次早朝上,盛佑帝夸贊褚藩良為棉花推廣所做的“貢獻”后,便順水推舟的正式下詔棉花推行令。 褚藩良說的更加起勁兒,大臣們就更要聽著,心中不得不懷疑起,褚藩良是不是早就暗中得了盛佑帝的指示才…… 于是,甭管樂不樂意,這些大臣們被褚藩良硬是拉著閑扯一通后,回家也得吩咐下去,購買棉花在地里面種植。 京城里的高官大臣們都開始行動起來,尚且在猶豫觀望的百姓們哪里還有遲疑。 更何況報紙上寫的內容清楚明白,棉花的益處也確實說到了他們的心坎里去,便也紛紛表示要種植。 由此,棉花推行令進展的意外順利。 ……………… 宣政殿內,盛佑帝手中拿著一份報紙觀看,看到某處時便不由得大笑起來。 從幾天前,報紙上便不再只寫關于棉花的內容,也開始添加些新的東西進去。 比如,今日城西的哪個村子里領棉花種多少,城東村子種植棉花的情況又是怎么樣…… 雖然上面大多數還是關于棉花的消息,但在末尾處開始增添一些民間的趣事。 盛佑帝方才笑起,就是被報紙末尾的趣事所逗笑。 待放下報紙后,盛佑帝感嘆:“褚尋真褚空寧兩人可真是為朕解決了一個難題?!?/br> 竟然能夠想到以報墻報紙的方法來傳播棉花之事。 他又想起這幾日褚藩良無形之中做的事情,道:“王徊,當年蔣紅蓉要低嫁給褚藩良時,朕和其他人一樣也在想為什么,現在卻是體會到了,有些人,可真是不能夠只看表面?!?/br> “你說,他是不是故意如此的?” 身旁伺候的老太監王徊道:“文殊才女的目光必然是不會差的?!?/br> 畢竟當年人還是蔣紅蓉自己選的,聽說蔣老夫人曾想給她訂的是另外一門親事,被蔣紅蓉給拒絕了。 盛佑帝笑道:“你說的沒錯,褚藩良是個不錯的,褚家也有福,尤其是褚尋真……” “如此不可多得的女子,才能夠引得天佑將目光放在她的身上,多少年了,朕還是第一次看天佑對一個女子動了心思,你看他之前,為了褚尋真竟然主動來找朕……” 盛佑帝的面容略起變化,眼底的思緒也復雜萬千,放在蟠龍桌案上的手微微顫動一下,又收斂于袖內。 王徊不由得低聲道:“陛下?!?/br> 盛佑帝垂下眼斂去神情,慢慢的恢復平靜,嘆口氣道:“朕,只是許久未見過天佑那般樣子了?!?/br> “你說,朕若是下旨將褚尋真許配給……” 老太監搖頭阻止,輕聲低語道:“瑞親王不會希望陛下這樣做的,王爺什么性格您還不知曉嗎?褚姑娘也不是一般的女子,陛下如果冒然下旨,事情恐怕會適得其反?!?/br> 盛佑帝略微斂眉思索,良久道:“那朕便不再插手此事,由他們……順其自然吧?!?/br> ………… 近日,陸繪思很喜歡來將軍府上找褚尋真。 不僅是因為褚尋真是師姐亦為朋友,也因為褚尋真是少有的能夠和她談得來,理解她在機械上一些想法的女子。 有些事情不好和虞稟稚這個師兄說,在發現褚尋真的算學極好后,陸繪思便來的更加勤快與欣喜。 機械的制造,差之毫厘便謬以千里,她算學雖也好,但少許極難的數被褚尋真一算,卻顯得格外簡單。 少年打扮的陸繪思與褚尋真一同坐在院里,院中搬來矮桌木椅放在柳枝飄蕩的地方,周圍充斥著淡淡花香,陽光也正好,柔柔的透過枝隙間打在身上,光影斑駁。 矮桌上放置著不少東西,兩人挨得近些,頭幾乎要靠在一起,不曉得在同看著什么。 驀地,褚尋真發出輕笑,用手拍了拍身旁少年的頭頂,而少年同樣回以笑容,皎皎清亮。 褚空寧一連幾日忙得如同旋轉的陀螺,既有翰林院的事情,亦有報紙棉花等事,有時候更是值夜不能回府…… 今日,剛有了可歇息的時間,抽空回府便想來meimei的院里看下,誰知,卻看到這樣的情景…… 他看向院里,珍珠兒不喜歡她的地方有太多侍候的下人,平日里便只有妙舟妙竹隨侍,而現在,妙舟妙竹皆不在。 褚空寧的眉頭皺起,清雋的臉上略有嚴肅之意。 這時候,褚尋真似是想到些什么,起身回到房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