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對馬蘭他們也沒個好臉色了。 見這女人直接變臉走了,馬蘭也皺了一下眉頭,“這人誰???” 蘇志峰道,“算了,可能是想住房子沒住成吧?!?/br> “這和咱有啥關系啊,咱也是分配過來的?!瘪R蘭心里有些郁悶,還以為是個好鄰居想結交一下的。畢竟這左鄰右舍的,誰還不希望處好關系呢? 結果一上來就冒出這么個人來。 “走走走,去學校去?!?/br> 另外一邊院子里,剛剛和馬蘭說話的女人拎著籃子就進了屋子。 他們住也是四合院,但是卻不是只住一家,雖然是兩進的院子,但是前屋后院的住了好幾家,擠的滿當當的。 女人皺著眉頭就進了屋里,和自家正在吃早飯的男人抱怨道,“老劉,東巷那邊的那個獨院的房子,有人住進去了?!?/br> 聽到這話,吃飯的中年男人停下筷子,“你聽誰說的?” “沒聽人說,我今天一早去買菜,剛說去瞧瞧,就看見有人從屋里出來了。你說,不是說這房子國家要,不安排人嗎,怎么就有人住進去了?” 他們現在住的雖然也比一般人家寬敞,但是誰不想住獨院的房子啊。要不然咳嗽一聲,隔壁都有人聽到。來個客人,也顯得很沒面子。 按說他們家這職位也不算低,也是市政府的人。 這可是首都市政府的干部啊。結果住個屋子,還得和人擠著,像什么樣兒? 這首都不缺四合院,但是大的房子,都是要幾家共住的。只有這種獨院房子,才能夠安排一家人進去。 但是這種房子,一般都是被用來當做政府辦公室了。 好不容易東街那邊空著一間,多少人盯著呢,這就安排人進去了。 “老劉,你得找人問問去,是不是誰家走了關系了。咱們也走關系去?!?/br> 劉四平點點頭。放下筷子就起身戴帽子,準備去打聽一下這一家住的什么人。 這一家的信息也好打聽,就在街道辦事處也能查到信息。沒什么特別的,一家人都是上大學的知識分子。之所以能住進去,也沒人知道,大概是找了什么關系了。畢竟能念大學的,多多少少也接觸了一些老教授什么的。 劉四平有些忌憚,覺得這事兒不簡單。但是想到這一下子知識分子的身份,又笑了。 最近這些知識分子可不老實,吵吵嚷嚷的鬧了一些事情。 大領導正為這事兒煩心呢。 好些人為了不同的觀念,整天爭論,按這個趨勢,再過不久,這房子可能就空出來了。 …… 因為是騎著小電驢,所以宋楚和江博也沒像之前那樣低調,直接騎到教學樓下面。 結果還是引起了一些轟動。 進了教室,同學們就圍了過來,“你們還有這種電動車?楚楚,你們家干什么的,竟然還能有這種車。你知道嗎,我們老家那邊,就縣政府有一臺,大伙兒平時就騎自行車。都舍不得騎?!?/br> 宋楚道,“車子為啥不騎?” “怕騎壞了呀,你不知道,在沒這車之前,自行車都舍不得騎呢。反正這是精貴東西。難怪都說首都好呢,老百姓家里都能騎上電動車了?!?/br> 宋楚:“……” 其他同學也是羨慕不已。年輕人,誰不想要一輛車啊。 不過誰也沒仔細找他們打聽,畢竟刨根問底這種事兒,總是不禮貌的。 中午吃飯的時候,宋楚就和江博道,“小博哥,我還以為首都這邊這么多電動車了,全國都用上了呢,結果竟然用的人這么少?!?/br> 江博道,“太窮了?!?/br> 宋楚:“……” 江博道,“我會努力的,讓更多的人坐上電動車?!?/br> 說到底,還是材料和能源缺失的緣故。只要多開發有些新的能源和廉價材料代替,這種問題遲早能解決的?!拔蚁挛缇腿パ芯克?,以后沒課的時候,我都去研究所工作?!?/br> “啊,那小博哥你又要學習,又要工作,太辛苦啦?!?/br> 聽到宋楚擔心的語氣,江博抿嘴微笑,“不辛苦?!?/br> 就是不想分開太長時間了。 宋楚道,“小博哥,你別這么辛苦啦。文學系的課程你又不需要上課,不用來上學也沒啥的。好好工作?!?/br> 江博嘴一抿,覺得有些不高興的,“要上課?!?/br> 宋楚感覺他似乎是生氣了,哄道,“好好好,你來上課。那你平時也別太辛苦啦。實在不行,晚上我回去給你補課。我保證好好做筆記。你只要做好你想做的事情就行啦。上課的事情都交給我?!?/br> 聽到這話,江博眼睛一亮,“嗯,我以后來學校上半天課,剩下半天就去研究所。晚上你給我補課?!?/br> “好嘞?!彼纬榱锏拇饝?。她對小博哥也是很有用的。不是拖后腿的?!拔矣锌盏倪€是,也陪你去研究所,給你當助理?!?/br> 江博心情就更好了,覺得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下午,江博就直接去了研究所了。 如今研究所里面的項目還挺多。都是從江博這邊延伸出來的。 光是無線通訊項目就有好幾個。 因為江博提供的書籍,他們研發的進度也很快。光是發電站,這兩年都已經增加了兩個了。大大的緩解了國家的電力問題。 至于無線通信,表面上是馬上才建立好無線通信地面基站,但是實際上,他們的移動電話已經升級了。到時候面世的,只是一代產品。二代產品只在特殊部門中使用。 至于其他大大小小衍生出來的改變,更是數不勝數。 基于這些,江博在研究所這邊的地位算是最特殊的了。知道江博愿意來研究所上班,蔡所長早就有所準備了。拿了一些不是很費時間的研究項目給江博選擇。 畢竟江博現在年紀還不大,不能讓他過度的工作。 江博發現,這些項目還挺多的。 他想了想,道,“還是先建立網絡吧,建立之后,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指導?!?/br> “那個項目……我們還沒有大的進展?!辈趟L有些慚愧。當初蘇專家提出要建設網絡的時候,他們只是從中間搞出了無線通訊,而最到最后,還是靠蘇專家搞出的無線通訊成果。 后來他們也意識到網絡的重要性,增加了人力物力,但是對于這種新型的東西,哪怕有了蘇專家提供的書籍,對于他們來說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 江博就知道是這個結果。他也知道,不能怪這里的科研人員,畢竟隔了太多年的科技水平了。 “我來?!?/br> 于是江博進入研究所,第一個項目就是研究網絡設備。 因為決定每天都來研究所,江博也不打算將工作帶回家里做了。這么大的工業體系,靠他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還是要培養人。 他打算就在實驗室里面一步步的工作,多帶點能用的人出來。 免得以后一個項目一做就幾年,耽誤事兒。 再說,晚上他還要補習呢,也沒時間工作。 聽到江博的安排,蔡所長差點喜極而泣。立馬就準備嚴格篩選人員。 不是技術過硬的不行,思想覺悟不高的不行,學習能力不強的也不行。 江博在研究所搞研發的事兒,也被匯報給了大領導了。 大領導最近心情不是很好。國家各項工作正式蒸蒸日上的時候,就有部分人站出來,喊著要改革,討論國家的性質…… 這陣子為了這種事情,爭論不休,搞得煩不勝煩。 他最擔心的就是到時候鬧大了,要出亂子。 眼前的形勢,他是一點都不想出現問題的。 聽到研究所這邊匯報的情況,大領導這種心情就更加堅定了。 絕對不能搞出亂子來。 任何搞破壞的人,都是人民的敵人。 第111章 因為要盡快讓計算機聯網,實現在線輔導科研工作。江博每天抽出一大半的時間待在實驗室里面帶團隊。 這段時間,宋楚就自己在教室里面學習了。 起先還有人問,等過了幾天,大家習慣了,也就沒人問了。反正江博在班上也是最特殊的。唯一一個不用上課就能拿雙學歷的人。忙的不見人影也是正常的,連老師都沒問呢。 江博不在,宋楚也沒閑著,好好的帶自己的文學社,爭取每周都收稿子,自己也寫一些小文章鍛煉文筆。 自從上大學之后,宋楚暫時就不打算出書了。 說實在的,她現在回顧自己之前寫的書,感覺有點兒辣眼睛的想法。 要是換做現在的她去寫,肯定能寫更好。 所以為了不浪費題材,宋楚決定好好的先用小文章磨練自己的文筆。至于下一本書,她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了?,F在先鍛煉,然后收集資料,到時候直接動筆。 但是最近,宋楚發現,收上來的稿子上面的文章有些敏感。似乎在批判什么。 宋楚覺得這樣不好,他們現在還是學生,啥事兒都不懂的時候,還是不要紙上談兵的比較好。 就和文學社的同學打了招呼,以后盡量不要寫這方面的文章。 寫了文章的學生就道,“也不光是我們這么想,這是咱系里的老教授在課堂上面提過的。說咱們現在還不如民國民主?!?/br> 其他人也點頭。這觀點也是聽說過的。 宋楚皺眉頭,“那咱們也不用學他們啊,咱還沒進入社會,啥都不懂呢,而且咱們能念書,不也是因為國家政策好嗎?咱就別添亂了?!?/br> “有一說一,有些事情不好的,咱還是得說。想想以前學生運動,那不都是進步青年搞起來的嗎?”有些學生就有些固執了。 文青們就是這樣,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兒,那就是要堅持到底的。哪怕宋楚和他們關系好,該說的也得說。 宋楚就決定暫時不收稿子了,就算收上來 ,暫時也不發表了。 回到家里,她就和馬蘭他們說了這事兒。 江博道,“不管他們?!?/br> “小博哥你這陣子在學校待的時間不多,有些事兒你不明白。我感覺他們最近是有些不對勁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