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見兩孩子在計算機前面敲敲打打的,馬蘭就湊過來看了眼。閨女還是在寫書。兒子寫的……看不懂。 見兩孩子忙,她也不打擾,直接出去了。等晚上吃飯的時候,馬蘭才問了一句,“小博最近在忙啥啊?!?/br> 江博道,“做固定電話和無線電話?!?/br> 蘇志峰和馬蘭都一愣。 這一轉身,兒子又去做電話了?這孩子是不是真的沒有不會的東西啊。 馬蘭是最吃驚的。 不說這個固定電話是啥時候出來的,但是這個無線電話……是不是大哥大? 大哥大,那是好久好久之后才出來的吧。反正她小時候那會兒,大哥大都還是個稀罕物,都在用bb機呢。 這要是做出來了,豈不是技術飛躍發展了? 馬蘭心口砰砰跳。 蘇志峰道,“這電話還能無線?也是發信號,然后翻譯?” 馬蘭道,“那肯定是直接說話啊。隨身攜帶,但是體積肯定不會小?!毕褚粔K大磚頭。 宋楚有些擔心,“那要是太大了,咱們怎么攜帶啊?!?/br> 蘇志峰和馬蘭:“……”這樣的東西真要是有了,誰還擔心不能攜帶啊,扛著也要拿啊。 江博微微皺眉,最后只能道,“先放書包背著,湊合用。以后盡快升級減小體重?!?/br> “……” 聽到兩孩子一本正經的說這些,兩口子都埋頭吃飯。 兒子和閨女口氣真是一個比一個大。 江博之前接觸過無線電報,也搞過計算機。所以對通訊方面也不算是沒接觸過了。對目前的通信水平很了解。 經過幾天的思考,最后確定了目前的技術水平可以實現的技術。建設地面基站接收和發射信號,使用蜂窩無線技術進行覆蓋。 至于什么衛星電話,那都不用考慮。 這次通訊技術涉及因素太多。但是偏偏華國的通訊技術十分落后,江博是一點便宜都占不到了。 只能慶幸之前搞出了集成電路,要不然現在還得搞集成電路。 雖然很忙,但是江博還是記得宋楚的生日的。所以愣是搶在十一國慶節之前,將移動通信設備的技術完善了。并且將命名權送給楚楚當生日禮物。 宋楚:“……要不叫博哥機?” 江博:“……” 馬蘭直接將一口紅糖水都給噴出來了?!肮?,還不如叫大哥大?!?/br> 蘇志峰:“……”這又是什么名字。 宋楚臉紅,“叫大哥大,還挺順口的。感覺和咱家小博哥很配的,小博就是大哥中的大哥。特別厲害?!?/br> 江博:“……” 馬蘭咽了口口水,不不不,她真的是隨口說的,不會又是這個名字吧。 最后還是沒用這個名字,宋楚給它取了個中規中矩的名字,“愛國機?!?/br> 畢竟做這個東西的人和用這東西的人,肯定都是愛國的。 宋楚也將自己給江博買的圍巾拿了出來。 首都十月的天,已經開始冷了。未來會越來越冷。宋楚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首都人士,表示防寒是最重要的。所以決定給江博送溫暖的圍巾。但是……她不好意思道,“想自己織的,但是太難了……” 江博捂著圍巾,微笑道,“我很喜歡?!?/br> 江博確實很喜歡,還沒入冬就給圍上了。 學校里的學生和老師們:“……” 坐在他們前面的小武同學還很擔心他,“蘇江博同學,你是身體不舒服嗎,還是覺得虛弱了?” 江博道,“我很好?!?/br> 宋楚道,“小博哥,不冷就別用了。以后冷點再用?!?/br> “我喜歡,很好看?!苯┱J真道。 宋楚聞言,心里有些欣喜,“真的嗎,我選的東西很好看吧,我也覺得我眼光特別好?!?/br> 江博點頭表示認可。 小武:“……” …… 移動通訊的技術以及自動撥號電話技術被江博拿到了研究所。 江博道,“固定電話無所謂,但是移動電話要多久能做出來?” 一群專家們眼神熱切的看著這些技術,然后進行分析,最后高興的得出結論,五年之內可以實現全國重要城市的信號鋪設?!?/br> 江博:“……如果光首都這邊呢?”又擔心這些專家們累暈了,他還客氣的說了一句,“其實也不是很著急?!?/br> 老專家就道,“……一年……吧?!?/br> 江博覺得這個還可以接受,正好他和楚楚去上大學了。有了這個,就能和爸媽時刻保持聯系了。 國家的動作還挺快的。研究所這邊將技術給吃透之后,大首長那邊就親自批準了這個項目的建設工作。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過了元旦,首都這邊的基站就開始動工 。 唯一的難度就是能夠用的工人太少 。 這些工人沒建設過基站,沒有經驗,效率自然也沒那么高。 為了趕工,大雪天的時候,還在外面勞作。 宋楚和江博坐著吉普車過去看的時候,宋楚眼淚都要冒出來了。 “這么冷的天,干啥還要在外面工作?” 江博也很不理解。 然后和宋楚保證道,“我沒催他們?!?/br> 小武倒是很能理解,“基建工作不需要人催,人人都要爭分奪秒。不趕緊的,萬一和帝國主義國家落后太多怎么辦?” 江博道,“能讓他們停下來嗎?” “他們不會樂意的?!毙∥淇隙ǖ??!皠e打擾他們工作了,走吧?!?/br> 說著,開著車子就走了。 兩孩子朝著窗戶外面看著,看著那些人冒著風雪工作。一個一個的干勁兒十足,似乎在做很重大的工作。 不過,也確實是很重要的工作。 回家之后,宋楚心情有些低落,將今天看到的場景記錄下來,以后要是再寫書,一定要寫入自己的書里面,讓其他人都看到,在大家看不到的角落里,還有這樣一群人。 江博心里也有些不舒服,原本決定通信技術搞完之后,就讓他們自己去做了?,F在又決定再專門寫一些通訊方面的學習書籍,供他們學習了。 這些人這么拼命,不就是擔心落后嗎? 只要技術不落后不就行了?很簡單的事情。 第101章 這個春節,一家四口又是在首都這邊過的。 一方面是交通不便,另外一方面也是太忙了。 蘇志峰和馬蘭在大學并不輕松,可以說是比上班還要忙了。在單位里面完成了本職工作就行了,可是在學校里,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只能比之前更努力。 因為這個,馬蘭這個當mama的都沒法給孩子們zuoai心午餐了,還是勤務員小王來負責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吃飯。 至于宋楚和江博就更不用說了,馬上要畢業了,得復習功課,爭取考個如意大學。宋楚現在每天寫書就寫一千字。其余時間都用來復習功課。哪怕她底子打的好,也不敢疏忽了學業。至于江博,現在每天也在寫通訊方面的書。 整個春節,一家人都忙忙碌碌的。 開學之后,宋楚小說的第一部 也完成了。 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長了,她決定分成三部寫。 寫完第一部 的稿子,她就請小武幫忙送給大領導爺爺了。 畢竟大領導爺爺可是說過的,寫完了要給他看。如果寫的好,可以幫她出版。 宋楚就想著給大領導爺爺把把關,如果大領導爺爺覺得好,就算不給她出版,她也可以自己寄給省城的姑姑那邊。 江博和她進度差不多,將通訊方面的知識點也總結完了。送到了研究所。 宋楚緊張的趴在窗戶口,“小博哥,你說,我這書能出版嗎?” 江博嚴肅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應該可以,聽說還可以自費出版。咱有錢?!?/br> 宋楚:“……” 江博的書稿直接被送到了秘密基地,然后又選取了優秀的通訊方面的苗子進行學習研究。 江博之前提供的無線電話通訊技術,讓整個華國的領導和專家們都認識到通訊業的前景。決定不遺余力的發展通訊事業,連很多大學里面都增加了這個專業,要大批量的培養人才。 大領導關心了地面基站的建設情況之后,百忙之余也抽空看了宋楚的書稿。 宋楚的這本書第一部 叫作《烽火巾幗》。 一共也就二十多萬字。這是她每天抽空在電腦上面敲打出來的。從去年夏天開始,寫到現在,也差不多寫了大半年了。 以大領導的眼光來說,文筆還是欠缺點兒火候。和那些真正的文學大家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這也是正常的,孩子比較小,沒什么閱歷和時光的沉淀,但是故事的倒是很曲折。 在舊社會里,一個完全沒有兒子的沈姓家庭生養了四個女兒。 遭受身邊一些封建思想的鄉親們的嘲笑,結果戰亂來了。戰爭來臨的時候,整個村子都亂了,原本嘲笑四姐妹家里的那些鄉親們,反而是在四姐妹老大和聰明的老二的幫助下,才躲開了鬼子們的襲擊。而老三老四卻為了去縣城報信,而和家里人失散。而在失散的過程中,她們又有了不同的際遇……第一部 的結局,正好是在老四被鬼子給抓了,本來危險重重,但是聰明的沈老四卻憑借自己的口才,煽動了俘虜營里面的俘虜和二鬼子,正準備在俘虜營里面里應外合一起逃出去。 看到這些際遇,大領導都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