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到時候再被城里的異族jian細一煽動,恐怕北方諸關頃刻間就要失守,京城也會危在旦夕。 可就算暫時解了燃眉之急,可根本 上的問題卻還是沒有解決。 軍糧被賑災,庫里連一粒米都沒剩下。 要是消息被有心人傳出去,因為寒流死了大批牛羊,情形更加不好的草原部落們怕是會趁機而入。 而京城雖然有運來糧食,可這邊的糧食要運到邊關去,還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輜重上路跟輕身上路可不是一碼事。 而且就算速度夠快,這個敏感的時期,這些糧食被運出去還不知道會去哪。 萬一出了任何岔子,那就是致命的。 但幸虧有凌夏這個底牌,所以皇帝先假意從京畿地區征糧,然后由兵部的人護送。 其實京城的糧食一點兒都沒動,她本來想派人護送凌夏去的。 但凌夏現在身負異能,要是單身上路可比別人快的多。 這邊皇帝剛下了令,京郊一處莊子就收了消息。 一位穿著月白衫的清雅小姐看了手里的紙條嗤笑一聲,連頭也沒回,問跪著的下屬: “計劃可萬無一失?” “回主子,邊關軍糧顆粒不剩,消息已經傳到了那邊,只是草原王為人多疑,生怕有詐。 但這么好的機會,不出半月,等偵查屬實,異族必有行動?!?/br> “那這批糧食最快什么時候運到?” “這么多糧食,最快也得一月,且兵部派出去的那位是我們的人,東西肯定到不了該去的地方?!?/br> 聽到這里,月白衫又記起自己上次萬無一失的計劃,成功在即卻功虧一簣了,臉上的笑容落下來,陰測測地說: “還沒查出來消息是怎么泄露出來的嗎?報信的人都已經連骨頭都沒了,役館也全都換成了我們的人,皇帝怎么還會發覺出不對?要不是……我也不必鋌而走險,跟那些韃子合作?!?/br> 說到這里眼里露出一抹諷刺,她閉了閉眼睛,才悠悠地道:“……畢竟……我也是凌家人呢!” 地上跪著的人一聽這話為難地說: “屬下上上下下的查了許久,可也沒有發現任何紕漏。 而且災民被困在邊關的事,只是那個巡撫為了自己的考核才做的決定,別人絕對看不出里面有我們的手腳。 可……宮里傳來消息,說皇帝忽然派人去了城北皇莊,那里面都是暗衛,我們的人靠近不得。 不過那位新封的純親王倒是常出現在皇莊里?!?/br> “……純……親王?呵呵,有意思!” 捏裂了一個杯子,不在意的拿帕子把了把手上的血,才又問道: “她的來歷查的怎么樣了?” “無懈可擊,每一件細節都能對的上,似乎真是當初送出宮的那位殿下。 我們的人也去看過,的確與那位長得一模一樣?!?/br> “這又是她的拿手好戲了,哈哈哈,這天下的巧事都撞到這皇家了?忽然就能冒出來一個同胞弟弟,那我算什么? 不管怎樣,讓人盯著驛站,且糧食要拿下,注意不要讓人暗度陳倉了,要再出了簍子,那你就不用再回來了?!?/br> 跪著的屬下聽了這話打了個哆嗦,趕緊應了聲“是”,匆匆退下了。 凌夏不知道這一茬,她不會騎馬,所以壓根就沒去驛站。 一路緊趕慢趕的,原本半月的路程,不過十天就到了,到了后趕緊聯系了皇帝的人。 將糧食直接弄到了準備好的地方,這才干脆回了現代。 卻不知道她這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卻壞了不少人的如意算盤。 異族查到收到的情報屬實,而朝廷的送糧大軍還在路上,當機立斷聯合了不少草原部落,就圍了城。 ——反正只要趕緊破了城,那城里總有物資輜重,再不濟還有滿城的人呢。 而且等糧食運到了,那才是意外之喜,正好可以靠著他們的糧食一路南下,關內的東西才是真的好,那么肥沃的土地,吳儂軟語的公子哥,當然都要屬于強者。 憑什么她們就要待著在苦寒之地,死守著牛羊靠天吃飯。 而中原那些個軟唧唧的女人就能獨占好處? 既然有人想合作,那自己真的好好滿足她的愿望才是。 誰曾想被圍了城的滿城守將卻慌都不慌, 異族一直以為他們這是擺空城計呢,還在那等著對方糧盡兵絕,誰知道就被人趁著機會從后方掏了老巢。 來撿便宜的人瞬間掉了個個,被兩頭夾擊打了個丟盔棄甲,連主帥都差點沒跑出來。 這可不是大明的士兵忽然厲害了。 而是誰讓異族們的長處就是騎兵馬戰,可她們自己放棄了主場,跑來攻城。 不被以逸待勞,兵肥馬壯的邊城守兵干掉才怪呢。 等被俘虜了大批的士兵,異族們這才發現,人家哪有斷糧?每天吃的比誰都好。 看來她們是被狡猾的中原人騙了,哪有什么皇族內訌,分明就是聯合設套,就是想把她們一網打盡。 可事到如今,就算明白了也沒有用,這么一場仗打的草原諸部落元氣大傷,起碼有二十年都緩不過氣來,還得防著被大明清剿。 得了如此大的勝利,軍報傳回朝里后舉國大驚。 這么大的軍事行動,消息卻一點沒傳出來。 不少人都對皇帝五體投地,有了這功績,便是在史書上,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且沒了外患,內憂就能慢慢解決了。 今年收成不好,各地大災,總不至于年年都這樣! 皇帝雖然也興奮這次的大捷,可心里卻越發擔憂,恐怕不會如大家所料,這大災恐怕還真要持續些時間呢。 而且背后那人比泥鰍都滑,這次押運糧草,一方面是為了掩人耳目,讓凌夏不至于太顯眼。 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掉大魚了。 可那人比泥鰍都滑,她順著兵部那人挖出不少人來。 可到最后還是走漏了消息,被她給跑了,到底也沒查出是哪位這么神通廣大,布出這種投敵賣國的毒計來。 這要是稍微有哪點不好,不但自己這個皇帝得換人做,恐怕這中原的漢人都得淪為豬狗,任人宰割。 連這點都看不明白的蠢貨,就敢與虎謀皮。 偏偏凌云還不敢放松,這種不計后果,自作聰明的人最是能闖下彌天大禍了。 而且萬一真的如凌夏所說,以后數年大明都多災多難,那糧食還真全得靠凌夏。 她原來是沒有什么野心,可這次立了這么大的功勞,以后又扼住了大明的命脈,難免會生出什么不該有的心思來。 看來是時候該試探試探了。 而且那顧氏也絕對不能一直在那邊帶著。 還是先帶過來過來才好,不然一匹沒有籠頭的馬,可不好駕馭??! 凌夏吃好睡飽后才又回了大明,皇帝自然再三試探,還說當初定好的一月后大婚,眼見著時間就要到了,應該早做安排。 所以顧氏也該回來學學規矩了。 凌夏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急需要大明古董發家的書呆子了。 所以自然聽明白了皇帝的潛意思。 她這分明就是在跟自己要人質呢! 可她才不慣她這個毛病,當初她就說過,有事說事,別拿著顧澤跟天恩做文章。 何況現在也不是她求著皇帝的時候了。 她要再敢過河拆橋,就別怪自己翻臉:那些糧食她能帶過來,就能不聲不響的收回去。 凌夏可沒什么忠君愛國的想法,要逼急了她就敢扯旗子造反,反正這么個年景,沒吃的百姓不反才怪。 現在自己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只要吆喝一聲,不愁沒人跟隨。 再有現代先進的武器撐著,沒多久她就能把大明拿下了。 可這么一來,原本不用受苦的百姓就得無辜犧牲一批,凌夏可沒天真到以為還沒逼到絕路的百姓會跟著她造反。 而且她的重心在種花,她也沒什么做皇帝的癮。 實在沒必要因為一時之氣不拿別人的命當命。 而徹底放棄這里驚訝又不甘心。 皇帝還欠著她大筆錢呢,這里再怎么說也是顧澤的故鄉,不到萬不得已她還真不想撕破臉皮。 因此壓著滿腔的怒氣跟皇帝說: “陛下不必試探臣,我早就說過,我只是想發財,對于其他沒有任何興趣。 不然以這次的情況,我沒有必要冒險幫您。 只要坐等你們兩敗俱傷,等個幾年,待情況最壞的時候,再出面拿著大批糧食出來招攬人心,何不更簡單? 再何況顧氏回來也無濟于事,以我現在的本事,就是有千軍萬馬,也擋不住我們走。 何況我的事業在那邊,肯定不會對這邊多有留戀。 再者其他都好商量,只還是原來那句話——顧澤跟天恩是我的底線,所以絕對不能有任何事情牽扯到他們?!?/br> 皇帝跟老狐貍們打機峰打慣了,她不過試探了幾句,那曉得這人就挑明了。 臉上不由有些訕訕的,畢竟凌夏剛立了大功,自己非但沒有賞賜,還試探于人,著實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