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這話說得很委婉,但江黎還是聽明白了。四皇子沒問蕭瑥學問和政見方面的,反而跟他談茶道,他后來又主動提前離開,分明是四皇子沒打算招攬他,他也不樂意恬著臉倒貼,兩人是徹底談崩了。 江黎雖然心里有了些準備,但還是十分失望:“這……對不住了邵兄?!?/br> 蕭瑥搖了搖頭:“這與江兄無關?!彼牧伺慕璧募绨?,笑了笑,“下次有機會我們單獨聚聚,我就先走了?!?/br> 江黎怔怔的站在原地看著蕭瑥離開的挺拔背影,轉身走進了包廂內,看著正慢悠悠的倒茶的四皇子,沉默了下來,什么也沒有說。 四皇子抬眸詫異的看了一眼江黎,他本以為自己這位伴讀進來后就會急著問邵青云的事情,不過沒問也好,他也不好意思那么直接的告訴江黎自己駁了他的面子。 ****** 蕭瑥回到李府后獨自一人待在房間內,倒不是因為今日四皇子的態度而生氣,畢竟他又不是真正的邵青云,而且他是個心理年齡是四皇子幾十倍大的穿越者,根本不會在意這點小事。 四皇子對他的看輕只是讓他開始思索該選擇換哪一位皇子輔佐而已。蕭瑥之前選擇四皇子是為了徒省事,但不代表他不能推其他皇子上位。 蕭瑥將皇帝膝下的皇子們都扒拉了一遍,最后選定了太子。 原著中太子被廢的真正原因并沒有多加描寫,但蕭瑥從蛛絲馬跡和如今搜集的消息來看,應該是太子性情溫和文弱不夠強硬的原因。性情溫和文弱讓太子斗不過他那些如狼似虎的弟弟們,而且當今皇帝是個手腕鐵血的君王,當然不希望自己的繼承人會是一個軟弱得被朝臣轄制的軟蛋,自然會對太子不滿,太子被廢也就是必然的。 不過在蕭瑥看來,太子性子軟弱卻是個大優點。 因為他的男配心愿任務是位極人臣,他是要做權臣的,權臣的上面要是壓著個強硬的君王那就比較悲催了,但若君王性情文弱手段溫和,權臣才能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目前皇帝正春秋鼎盛還有好多年好活,太子的地位卻不算很穩當了,從這次瓊林宴皇帝不僅讓太子出席還讓其他皇子出席就可以看出來,這不是給其他皇子拉攏這些前途光明的新科進士的機會嗎?要知道往常都只有太子一人跟著皇帝出席這種場合的。 只是目前讓蕭瑥有些苦惱的是皇帝會不會愿意讓太子繼位呢?萬一皇帝心里內定的繼承人一開始就是四皇子怎么辦…… 蕭瑥的任命很快就下來了,他是狀元,起點遠比其他進士們高,直接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的官職,他后面的榜眼探花是正七品的編修,而第四名之后的進士想留在京城就只能考庶吉士了,差距之大可見一斑。 每一屆新科進士被授官了,在正式上班之前朝廷會根據他家鄉和京城之間的距離批下足夠的假期,讓新任官員們回鄉探親。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蕭瑥在京城置辦了一套房產,便動身回青陽縣邵家村,打算將邵父邵母王念云等人都接來京城。 留在邵家村的邵父等人早在蕭瑥回邵家村之前就收到了官府的喜報。 邵父邵母在得知自己兒子居然成了狀元郎,真真是高興壞了,縱使邵家不是很寬裕,也是大擺流水席宴請賓客。王念云也是激動不已,她萬萬沒想到自己跟家里鬧了矛盾才嫁到邵家這個破落戶來,卻找了個文曲星下凡的夫君,如今她一個不被人瞧得起的商家女居然也成了狀元夫人!高興得她覺得自己夫君跟蘇菱生的那個丫頭片子都可愛了不少。 蕭瑥回到青陽縣時,先拜訪了青陽縣縣令,然后回到邵家,發現如今的邵家門前那是車水馬龍,青陽縣的商人地主之類的都派人前來賀喜送禮,已經連續了好多天都是絡繹不絕。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蕭瑥還沒進邵家大門,邵父就迫不及待的主動出來迎接他這個令邵家光宗耀祖的兒子了。 蕭瑥注意到邵父身邊還跟著兩個華服錦衣的中年男子,邵父介紹后他才知道,這兩人是青陽縣的大地主,聽聞他回來的消息特地提前來邵家拜訪的。 這種情況蕭瑥早有所料,雖然他如今在京城只是個芝麻小官,但在這青陽縣,便是縣令見了他也得自稱下官。 將人打發走后,蕭瑥叮囑邵父幾句官場的忌諱,讓他約束邵家人別太得意忘形,然后就告訴他們準備搬到京城去。 能離開邵家村這個山溝溝前往京城定局,是太多普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了,邵父邵母王念云高高興興的收拾著家當,與同村的人告別,跟著蕭瑥一同踏上前往京城的道路。 ****** 做官簡單,做好官卻很難,想做一個能快速升官的好官就更難了。 不過蕭瑥的不甘沉寂讓他打破了有史以來的升官速度,翰林院本來就是草擬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清貴至極,被稱為內閣儲備處,與皇帝接觸的機會還是很多的,憑蕭瑥的能力受到皇帝賞識并不難,尤其是這個皇帝還是個很看重人才的帝王。 蕭瑥一邊刷當今皇帝的信任度好感度,一邊秘密接近太子,他的行動很隱蔽,誰也想不到在如今太子漸漸失去圣心的時候他一個皇帝面前的新任紅人居然會暗中投效太子。 穿越這么多次,蕭瑥也是做過皇帝的人,皇帝的心思他基本能摸清楚。他在當今皇帝身邊又很受重用,有他支招,太子很少再犯皇帝的忌諱,漸漸的將圣寵奪回,而四皇子則是被蕭瑥陰了幾把,在皇帝面前失了幾分寵愛,暫時沉寂蟄伏了下來。 原著中四皇子能成為奪嫡最后勝利者,自然是不可小覷的,然而蕭瑥本來就沒有打算徹底扳倒四皇子,他的目的只是為了護持太子不被廢順利登基。 太子在名分上天然壓制其他所有皇子,只要他不犯錯等到皇帝蹬腿就是鐵板釘釘的下一任帝王,到時候再對付四皇子就易如反掌了。 蕭瑥一直琢磨著怎么讓太子在皇帝心中分量加重,他想起原著劇情中有略略一句話帶過的提起四皇子似乎是在某次圍獵時救過皇帝的命,因此為后來奪嫡加了一個大大的砝碼。 雖然具體四皇子是在什么時候怎么救駕的并沒有描述出來,但這并不妨礙蕭瑥推測出來,他想要讓這個救駕之功歸到太子頭上去,那么圍獵當天就得想辦法支開四皇子,讓太子緊緊的跟在皇帝身邊。 蕭瑥自覺自己安排得十分周到了,他處處為太子鋪好路,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即可。 圍獵那天,也如他所料的那樣,皇帝果然遇到了發狂的猛獸,本該救駕的四皇子被蕭瑥緊緊的看住了,而太子也如他安排的那樣跟在皇帝身邊。 第188章 任務零一六 皇帝遇刺!危在旦夕! 當蕭瑥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是十分震驚的,皇帝遇刺這件事在原著中是有提到過的, 他也做了相應的安排, 就是為了讓太子代替四皇子贏得救駕之功。 但他萬萬沒想到, 一直表現得很文弱重情優柔寡斷的太子這次居然這么有魄力, 直接放棄了救駕之功選擇讓皇帝老爹去死! 之前蕭瑥不是沒動過讓皇帝駕崩扶持太子登基的心思,但他擔心自己若是這么做被太子察覺會影響到自己日后的地位,畢竟是弒君大事,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對做過弒君一事的臣子信任有加的。就算是做權臣,在前期也是需要君王信任的,他可不想把太子扶持上皇位后第一個被忌憚的就是自己。 不過蕭瑥沒想到的是反而是一直表現得沒有什么攻擊性的太子主動選擇了弒君。 蕭瑥心中對太子有了忌憚,一個能為了權力皇位弒君弒父的人, 日后他想做權臣就會與太子徹底走上對立, 他不得不防。 然而當蕭瑥招來自己安插在太子身邊保護的侍衛仔細詢問皇帝遇刺經過時, 他發現自己居然太高估太子了,他本以為太子是個心狠手辣能為了權力弒父的梟雄,還心里忌憚起來,結果沒想到事實的真相居然是太子看到有刺客時都快嚇尿了, 根本想不起來自己的劇本是上去擋刀救駕的, 直接慫在侍衛身后死活不敢露面,更別提救駕了。 于是沒有了救駕的四皇子,被蕭瑥安排好救駕戲份的太子也慫得罷工了,可憐的皇帝就這么被刺客刺中了胸口,現在就是勉強吊著一口氣罷了。 在得知真相后,蕭瑥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但他第一件事還是立馬派人將皇帝御帳守得水潑不進,還讓自己收買的太監守在御帳之內務必掌控皇帝的傷情。 皇帝的傷勢非常嚴重,要是蕭瑥不出手,那肯定沒救。但蕭瑥還是這么慎重以待,就是擔心皇帝回光返照醒過來后要廢太子,畢竟太子在皇帝遇刺時表現得實在太不堪入目,換做是他,他也不樂意把江山交給這樣一個慫包。 皇帝垂危的這段時間,風雨欲來,平靜得有些壓抑。 一直被蕭瑥重點關注的四皇子和他麾下的文武也是蠢蠢欲動,雖然此時太子還因被刺客嚇得一病不起,但有蕭瑥掌控大局,一切還算盡在掌控之中,只等皇帝咽下最后一口氣然后扶持太子順利登基了。 一天夜里,這位還算是明君的皇帝突然睜開了眼睛,他掙扎著喚著自己心腹太監總管的名字。 這位深受皇帝信任的太監總管守在床邊跪著聆聽他主子的吩咐,暗中悄悄的讓一個小太監通風報信去了。 皇帝沒有察覺,他沙啞著聲音吩咐道:“去把四殿下傳來!” 然而這位忠心耿耿的太監總管只是跪在床邊沉默著,仿佛什么也沒有聽見。 皇帝瞪大眼,聲音又提高了幾度,幾乎是扯著嗓子喊:“朕的口諭你沒聽到嗎?!” 太監總管依舊一動不動的跪著。 這時一道年輕的聲音傳來:“陛下命你將太子殿下傳來,你還不快去!” 皇帝瞪著眼,只感覺胸口的痛苦快要將他撕成兩半,然而這都不及剛剛那句話對他的打擊來得大。他死死的盯著走進來的年輕男子,聲音沙啞得如同鋸木:“邵、青、云……” 蕭瑥聽到皇帝喊他,面色凝重的快步上前:“陛下莫急,太子殿下受驚后臥病在床,但很快就能趕來!” 皇帝現在哪里還不明白,顫顫巍巍的伸出手無力的指著他,嘴巴里含含糊糊的:“四……四……”竟是氣得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蕭瑥微微一笑:“陛下放心,雖然四殿下覬覦儲位心懷不軌,但太子殿下素來友愛兄弟,將來必定不會對四殿下太過苛刻的?!?/br> 這是威脅。 皇帝已經明白了,邵青云早已不知何時暗中投靠了太子,如今自己即將大行,身邊的人又被控制了,想要傳旨出去廢太子轉立四皇子是不可能的。 太子登基已經沒有機會改變了,為了四皇子的性命,皇帝最后只能選擇妥協。 蕭瑥見皇帝不再執著,便讓人傳喚皇子們和朝廷重臣進御帳,而他則是繼續留在這里看守皇帝的動向,以防意外。 皇帝的傷勢早已瞞不住,幾乎所有人都做好了皇帝駕崩的準備,所以當蕭瑥讓人出去傳喚時,很快人都到齊了。 太子被嚇病了,現在還沒好全,整個人臉色蒼白虛弱,當然對外說辭是擔憂皇帝傷勢導致的虛弱,讓那些不明內情的大臣們都心懷好感。 但太子這副模樣看在皇帝眼中就是非常礙眼了,不過皇帝雖然憤怒太子竟然敢收買自己身邊的人控制他,生氣太子在他遇刺時的不堪表現,但他卻并沒有真的想廢太子改立四皇子,因為在遇刺之前他對太子還是很滿意的,而他如今被太子控制的情況不也說明太子還是有強硬一面的嗎?這樣手段強硬的太子反而讓皇帝更放心的傳位給他了。 至于之前皇帝醒來后第一個想見四皇子,只是為了幫太子打消掉四皇子的野心,好為之后太子登基留下一個安穩的江山。不過被蕭瑥誤會成皇帝欲要改傳位給四皇子而控制起來,但錯有錯招,一切還算順利,皇帝彌留之際親口說傳位太子,也算避免了日后有人利用皇帝遺詔說事。 皇帝駕崩之后,心里還有些茫然的太子就立即被眾人叩拜三呼萬歲,至于登基要等回到京城皇宮后再舉行大典。 這個時候的太子是最后的勝利者,至于失魂落魄的四皇子,還有誰會在乎他的想法呢? 比起原著劇情中皇帝駕崩的日子,皇帝要早死了好多年,本該在廢太子后勢力大增的四皇子如今還是只能靠皇帝寵愛立足的皇子,麾下效忠的人不過大貓小貓三兩只,完全不成氣候。太子成功登基,他這個四皇子也不值錢了,想給新皇添亂都沒什么可能。 ****** 新皇登基,蕭瑥作為第一大功臣,自然是迅速升官,誰都看得出他在新皇心目中的地位。 蕭瑥趁著現在新皇還未對他心生忌憚的時候收攏權力,暗中發展屬于他自己的勢力,為了成為權臣,他連在發達之后去曾經的四皇子如今的四王爺和蘇菱面前裝逼打臉都沒時間干了。 不過他也沒有忘記這兩年一直沒少幫助他的江黎。 江黎身為四王爺的伴讀,可以說是心腹中的心腹,蕭瑥在暗中投靠新皇,也沒跟江黎斷了交情。 如今蕭瑥得勢了,跟著四王爺的江黎自然是失勢了,不過蕭瑥可沒忘記他。 在新皇登基之前,蕭瑥對四王爺的部署了如指掌,他對新皇的說辭是自己在四王爺那邊安插了線人,實際上他是靠外掛監視。如今為了在新皇面前推薦江黎,他直接將莫須有的線人身份安在了江黎的身上,把這份大功勞送給了江黎。 當然,這一切蕭瑥都沒讓江黎知曉,因為他清楚江黎是個重情的人,江黎是把四王爺看做好朋友的,他是絕不會接受這種‘背叛’朋友的功勞。所以蕭瑥瞞著他直接把調到邊境去領軍了——做個大將軍一直是江黎的希望。 至于四王爺是怎么想的,那很重要嗎?反正身為跟新皇爭奪皇位失敗的皇子,如今無權無勢的閑王根本沒有資格與手握兵權的將領私下聯系。 蕭瑥頂著邵青云的身份在朝堂上混得風生水起,邵家也因他發達起來,邵父邵母也為自己兒子驕傲不已。唯一讓這對老父母失望遺憾的是至今未能抱上孫子,因為蕭瑥靈魂太過強大,即使身體與王念云同房,也因靈魂與身體的不匹配而生不出孩子。 邵芷是蘇菱給邵青云生的女兒,在邵家如今就邵芷一個孩子的情況下,不管她的生母是誰,都顯得金貴起來。 尤其是蕭瑥如今官位越來越高,威望越來越重,權力越來越大,幾年下來年不過而立的青年已經站在了朝廷的頂端,他還不是丞相,但他已經將丞相的權力給架空了,只等目前年老體衰的老丞相退位讓賢了。 即使他的權力之大威望之高已經令皇帝忌憚起來,可皇帝已經動他不得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蕭瑥坐上丞相之位,令文武百官擁戴。 皇帝還是太子時就習慣了事事依靠蕭瑥,如今想要重新拿回自己的權力又談何容易!更何況蕭瑥種種利民的大政策都讓他在民間聲望極高,甚至有些偏僻之地只邵丞相而不知皇帝。 權力被蕭瑥架空成為橡皮印章的皇帝漸漸的迷上了尋仙問道追求長生不死,連朝會也不上了,窩在后宮跟一群方士煉什么金丹,天下大事只需過問邵丞相不必過問皇帝。 自此,邵青云位極人臣,萬萬人之上。 第189章 任務零一六 穿越到這個世界成為邵青云已經十年了。 蕭瑥此時已經穩坐丞相之位,皇帝沉迷修仙不問朝臣, 他的地位何止是位極人臣, 若是他愿意, 完全可以改朝換代。 他已經完成了男配邵青云的心愿任務, 至于主線任務追求女主蘇菱,蕭瑥選擇了放棄,因為他實在沒辦法拋開此世妻子王念云去追求女主。 然而就在蕭瑥即將放棄主線任務主動離開這個世界時,一直對他唯恐避之不及的蘇菱忽然來見他了。 蕭瑥有些好奇蘇菱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