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明太后扯了扯嘴角,她道:“哀家是不想急,只想著好好照顧晅兒,等他好起來??墒沁@些大臣卻日日的爭吵不休,逼著哀家讓皇帝立儲??墒悄憧纯椿实勰莻€樣子,幾乎是對明家恨之入骨,定要說臨祚不是他的孩子,要立,便也只能立梁妃之子,但這事,哀家怎么想都怎么不安??纱蟾缢叫奶?,若和他商量,他怕是只會讓哀家毒死臨祺,他也不想想,那也是哀家的孫子,我看他,也是瘋魔了?!?/br> 秋嬤嬤聽得心驚rou跳,立儲之事,她更不敢多言,想了想,只能道:“娘娘,這等大事,老奴是個沒見識的,委實不敢多言。但娘娘您若是心里真有什么疑問,其他人各有私心不好商量,依老奴看,您不若就召老太爺和老夫人說說話,您知道,他們總不會害您的?!?/br> “父親,母親?!泵魈蟮袜?。 “父親?!泵魈髥镜?。 自從北地楊榮睿和龐文佑勾結北鶻發生軍變一事之后,十七年前綿山之戰和明仲恒被殺的舊案也被翻了出來,對于綿山被困和明仲恒被毒殺一事,官方給出的說辭是楊榮睿和龐文佑為貪軍功所為。 可是這說辭騙的了別人卻騙不了明老太爺,更何況此事過后沒多久明老太爺就收到了肅王趙鋮的密信。 緊接著楊榮睿和龐文佑在押解回京的途中又被殺。 此事過后,明老夫人就大病了一場,明老太爺也陪著明老夫人住到了溫泉莊子上,閉門拒客,就是連親生兒子明伯量都不肯見,而明太后亦有心結,所以這大半年以來,明太后和他們并不多見。 “父親,母親的身體可還好?”明太后問候道。 明老太爺看著自己女兒憔悴的樣子,心里也是痛澀難當,別人只當他這承恩公府明家是太后娘家,皇帝外家,多么風光無限??蛇@風光都給他們家族帶來了什么?他有二子一女,一子英年早逝,另外兩個,只怕也不得善終。 他們明家本就是勛貴世家,這樣的富貴風光,還不若不要。 明老太爺道:“回娘娘話,你母親她這些時日已經好了許多,只是擔心娘娘,還請娘娘保重鳳體,勿讓你母親再添新痛?!?/br> 明太后眼圈紅了紅,她吸了口氣,道:“我知道。母親她終究還是念著我的?!?/br> 說著就正了正神色,道,“父親,今日尋父親過來,是想和父親商議立儲一事?,F如今外面大臣吵吵嚷嚷,大哥的意思我很清楚,按祖制,也的確應該立臨祚,可是父親,我想聽聽您的意見?!?/br> 明太后這般出口相問,其實明老太爺就已經知道她心中的偏向了,只是仍心中不安,想聽完全站在她的角度考慮之人的支持罷了。這個時候,她怕是已對群臣失了信任。 他嘆了口氣,道:“娘娘,大皇子和二皇子皆為娘娘之孫,并無親疏,娘娘此番考慮國之儲君,自當以國事為重。大臣雖可能各有私心,但娘娘聰慧,多聽多辨,想來心中就能定奪了?!?/br> “大臣們的意見,”明太后苦笑了下,她道,“父親,連您也跟我兜圈子了嗎?大臣們的意見,連向來大公無私,注重禮制的內閣首輔鄭大人都已經開口,道為社稷安穩計,當立二皇子臨祺為儲。若是我執意要立臨祚,怕真要被外面傳成禍亂皇家血脈,立明家子為帝的禍國妖后了?!?/br> “可是父親,那些人逼得越緊,我心里便愈是不安,總覺得這所有的事情都像是一個圈套。原本皇帝出事,我懷疑的只是肅王,可現在卻覺得,說不定這一切那升平大長公主也有份。父親,若是晅兒真的是升平大長公主所害,我決計不能” “娘娘,”明老太爺打斷她,道,“不管是升平大長公主也好,還是肅王也好,若是他們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害了皇上,便也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害了臨祚,現在這太子之位,又豈是那么好做的?” “若是娘娘執意要立臨祚為儲,怕也難逃其毒手。娘娘,您不若以退為進,且先順了眾臣,再觀后續吧。肅王,也該快回京了,您不是一直都覺得升平大長公主隱藏了她的勢力嗎?還不若就先保護好臨祚,待肅王回京,讓肅王和升平大長公主斗上一斗,再作打算。若是肅王真的念及和升平大長公主的姐弟之情,情意放棄爭奪帝位,回西寧藩地,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br> 慶安九年十月,皇長子趙臨祚在宮中突發高熱,太醫院束手無策,太后遂請皇家寺院天源寺方丈了源道人入宮為其診治,了源道人道皇長子是在寺院中誕生,本乃佛門中人,不該入塵世之間,所以需得帶他回佛門教養,佛心穩固之前都不可再入塵世,否則必將性命難保。 既然皇長子是佛門中人,自然不好再其立為儲君了。 是年十一月,慶安帝下詔,立皇次子趙臨祺為大魏儲君,又冊封皇長子趙臨祚為東閩王,藩地東閩,何時待其再入俗塵便可就藩。明琇本來就是一直在廟中祈福,只是這幾個月兒子回宮才跟著回來了,現如今兒子要再回寺廟,便又跪請太后回了廟中去皇帝,為大魏社稷祈福。 十二月底,慶安帝于乾元宮駕崩,太子趙臨祺登基為帝,翌年改年號豐緒,是為豐緒帝。 北地偏遠,明珞和趙鋮是在新年之后才收到皇帝駕崩的詔書的,明珞看著桌上皇帝駕崩新帝登基的詔書很有些怔愣,她沒想到,慶安帝這么快就駕崩了,宮中之事,已和前世差得太多太遠。 雖然早對太后心冷,但她腦海中還是不由得閃過幼時眼中看到的畫面,先帝和姑母恩愛如漆,趙晅活潑伶俐,那時滿京都的女子都羨慕姑母。而她知道,姑母雖然對皇帝一向嚴厲,但自先帝崩逝后,小皇帝其實就是姑母的命根子。 趙鋮看見明珞的怔愣卻沒說什么,只道:“阿珞,你命人收拾一下,這幾日我們便要準備回京了?!?/br> 第109章 第109章 結篇一 明珞應下,她走到兒子的小床前,此時阿佑已經七個月,已經會坐起來,醒著的時候永遠鬧騰個沒完,不過此時卻睡得格外香甜,小臉嘟著,可愛得緊,有時候嘴角還會往上翹兩下,不知道是不是做了什么好夢。 阿佑的眉眼五官和趙鋮明明很像,但卻不像趙鋮那般冷硬,rou嘟嘟的,笑起來像是能照亮整個世界,至少,是她的世界。有時候明珞對著他時也會想,當年幼時的趙鋮也該是和阿佑一般模樣,也不知成武帝和凌皇后到底是用了怎么樣的狠心竟去那般教養他。 如果是她,她會怎么做?如果她是姑母,她又該怎么做? 想著這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她嘆了口氣,伸手觸了觸兒子的小臉,才重新走回趙鋮的面前坐下,道:“王爺,陛下的死其實并不是意外,對嗎?” 趙鋮看似隨意,其實目光一直都在她的身上,將她的動作和神色變化都看在眼里。 他道:“阿珞,你懷疑是我殺了皇帝嗎?” 趙鋮這句倒不是質問,而更似一個陳述句。他以為,不管太后和皇帝的所作所為,明珞畢竟是太后撫養,和小皇帝青梅竹馬長大,她其實是個很重情的人,此時心中悵惘,甚至懷疑自己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而且,是不是他殺的,他其實也沒太所謂。 明珞聽他這話卻是一怔,仔細看了看他,然后搖頭道:“當然不會,王爺您想些什么呢,就算您要那個皇位,也定不會用這種背地里陰暗的手段的。我只是覺得奇怪,前世到我死的時候皇帝他都沒有死,甚至溫雅根本就沒有入宮,生下皇次子,更何談繼承帝位了。所以,我實在有點困惑這些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有些擔心?!?/br> 趙鋮道:“擔心什么?” 明珞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認真道:“王爺,我知道你從來都不在乎生死,甚至,其實你根本就沒那么看重帝位,不過是因著背負的責任所在罷了。以前我一直都覺得你無所不能,覺得你必定不會有什么事??墒乾F在我卻有些擔心,我們離開京城不過一年半,京中就翻天覆地般發生這么多變化,感覺像是一直有一只手在推動著,我們此次回京,怕是定不會太平的?!?/br> 而且,姑母定會將皇帝的死算到趙鋮的身上,對他恨之入骨,還有阿佑,不管是姑母還是凌太妃,升平大長公主甚至趙鋮的屬下,都并不樂見他的出生。 想到這里她的面色越發沉重了些,不管如何,她是絕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阿佑的。 趙鋮看著明珞,看她說著說著就擰緊的眉頭,他伸手輕輕撥了撥,道:“皇帝的死的確不是意外。不過你不必擔心,這一次我一定會保護好你們母子的。以前,我的確沒那么在乎生死,但卻也不會允許自己死于他人之手,現在更不會?!?/br> 明珞迎著他的眼睛,心里酸酸軟軟的,此時,除了幸福和感動,其他的都已可忽略不計。 她上前靠在了他懷中,伸手抱住他,道:“王爺,我不會讓自己成為你的負擔,但是,我還是很沒用,如果沒有王爺,我和阿佑,怕就會成為別人砧板上的rou了。我在重新來過的時候,曾經想過,這一世定要自立起來,再不任人擺布,但是深陷其中,我知道,我還是不能夠沒有王爺,阿佑更不能沒有王爺?!?/br> 他的手落在她的發頂,慢慢滑下去,心中第一次漲滿無法言喻的情緒,他道:“阿珞,你已經夠好。就像你說的,以前我不在乎生死,不在乎帝位,是因為那時我沒有你和阿佑?,F在我告訴你,我什么都在乎,因為如此,我才能護住你們?!?/br> *** 離北地之前,伍氏前來送行?,F如今,北地的育嬰堂已經由她和另外兩個夫人暫管,她的丈夫原越州衛司指揮使郭恒已經升至燕北都指揮使司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郭家也因此從越州城搬到了云州城。 明珞見過郭老夫人和郭恒的長子長女,郭老夫人是典型的武將家的老夫人,性情直爽但卻也明理,那兩個孩子雖性子跳脫沖動,但卻也不是不講理的,現如今伍氏已經和他們住到了一起,并沒傳出什么不和來,那想必當初的事情也是大有隱情的。 伍氏道:“娘娘,阿茜已經在蜀地那邊安頓下來,她讓臣婦轉告娘娘,多謝王爺和娘娘的不殺之恩,那兩個孩子還小,她定會教養好他們,不會讓他們成為他們父親那樣的人?!?/br> 說到這里她頓了頓,道,“其實我知道,阿茜不打算讓他們知道自己生父是誰,他們還小,時間久了,也就不記得了?!?/br> 明珞嘆了口氣,道:“我雖然只見過程姑娘幾次,也知道她外柔內剛,心志堅定,一定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母親。你且讓她安下心來,重新開始好好生活即可?!?/br> 伍氏謝過,兩人閑聊了一陣,明珞看著她道,“夫人,我知道你投了很多心血在育嬰堂,但此次我仍是讓那都指揮使的夫人和知州夫人一起打理育嬰堂,你可知道緣由?” 伍氏笑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娘娘,臣婦打理育嬰堂,是因為在乎那里的將士遺孤,并不是為自己的私欲,更不是別人說的拿育嬰堂當作感情的寄托,所以只要是對育嬰堂長遠發展好的,臣婦就會支持。娘娘是信任臣婦,但此舉卻是告訴眾人,育嬰堂的管理不該因一人而破既定的章程。今日娘娘若是將育嬰堂全部交由臣婦,將來就有可能被別人一手把持,不過是重蹈龐大夫人時的覆轍而已?!?/br> 明珞點頭,道:“夫人當真是心思靈透,又聰敏正直,能屈能伸,我見過那么多人,但如夫人者,真的是再沒有了。育嬰堂的事,將來若有機會,還是希望能做些改革,定下具體的制度章程,以減少被用心不良之人cao縱的機會?!?/br> 伍氏笑道:“只要娘娘有心,肯定會有這一日的。屆時但凡是有什么地方需要臣婦的,臣婦定當萬死不辭?!?/br> *** 豐緒元年三月,京城,慈壽宮。 “臣婦見過太皇太后,太后。太皇太后,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泵麋蠊蛳掳菀姷?。 記憶中,這是她第一次給明太后,不,現在的太皇太后,行如此隆重的跪拜大禮,更別說坐在一旁的溫雅,梁太后了。 溫雅帶著笑意溫柔嫻靜的端坐著,太皇太后就看著下面伏地的身影,眼中各種復雜的神色沉沉浮浮,最終定格在了帶著些傷感的慈愛上,慢慢道:“阿珞,你終于回來了??炱饋戆?,到姑母身邊來坐。你這一走就是兩年……兩年,當真是什么都變了,哀家的阿珞也從一個小姑娘變得這般端莊大方了?!?/br> 明珞抬起頭,看到太皇太后十年如一日的慈愛目光,只是那面容卻已盡顯蒼老,無論多么厚的脂粉都掩不去,她心中一酸,眼圈就忍不住紅了起來,喚道:“姑母?!?/br> 太皇太后慈愛的目光似乎一滯,隨即又松了開來,她招手喚著明珞,及明珞走到她身邊之后就像以往那般拉了她在她身邊坐下,就道:“阿珞啊,讓姑母好好看看你?!?/br> “大了,比以前穩重了,畢竟也是已經做母妃的人了。自從收到北地的信說你要回來,哀家就日日數著日子盼著,現在可總算把你盼回來了。不止是哀家,你祖母也盼著你,你回來后,可去看過你祖母?” 明珞搖頭,道:“稟姑母,阿珞尚未曾回明家探望祖父祖母,待今日見過姑母和太后娘娘,明日就會回明家?!?/br> “好,你一直都是個好孩子,”太皇太后笑道,“自小到大,所有孫輩當中,你祖父祖母最疼愛的就是你,自從你去北地,你祖母身體就垮了下來,大不如前,現在一直都是在溫泉莊子上住著,聽下人們說,她整日里念叨的最多的也都是你?!?/br> “姑母?!泵麋筻?。 “何止是承恩公老夫人念叨著肅王妃娘娘,母后還不是也日日念叨著。兒臣在幼時就常聽我母親說,母后最疼愛的就是肅王妃娘娘,比陛下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那時兒臣不知多羨慕肅王妃?!睖匮挪逖詼赝竦?。 大約是因為提起陛下,太皇太后和明珞面上神情都有片刻的凝滯,溫雅卻只作不知,她笑著看著明珞,道,“阿珞,你今日進宮,如何不帶佑哥兒入宮?” “其實不單止是母后,哀家也日日盼著你回來?;实垡惶煲惶斓拇罅?,身邊卻沒有個同齡的孩子陪他一起玩,始終都是一個缺憾,好在你終于回來了,佑哥兒和皇帝只差了兩個月,以后皇帝也就不會寂寞了。阿珞,你這兩日安頓好,就帶佑哥兒進宮吧,一來給母后看看以慰她的思念之情,二來,也讓佑哥兒和皇帝這對叔侄倆認認,以后就在一起玩了。也是佑哥兒還有些小,哀家想,待他和皇帝都再大些,將他養在宮中,才是最好不過的?!?/br> 此時明珞的手還握在太皇太后的手中,饒是明珞早有心理準備,因為涉及阿佑,她的手上還是有一剎那的僵硬,這僵硬自然也逃不過太皇太后的觸覺和眼睛。 明珞欲抽回手,卻反而被太皇太后握住了。明珞看向太皇太后,便看見了她慈愛的目光背后有些尖銳的眼神。 到底是一切都不一樣了,哪怕是偽裝都偽裝不下去了。 第110章 第110章 結篇二 這一刻,明珞心中猛地生出一股憤怒。 過去她們想要怎樣作腔作調地拿捏她她都忍了,每個人都在翻來覆去地說太皇太后待她如親生女兒般疼愛,太皇太后也這么認為的,她一邊慈愛的看著她,一邊千里迢迢地讓人送了數種令她早產難產再不能生育的藥物給她享用。這些她都受了,仍帶著最后的感情喚她“姑母”。 可是她回了京城,她們直接拿捏她還不夠,還想用阿佑來拿捏她,她再不想,也再不能忍。 明珞從太皇太后的手中抽回了手,轉頭看著溫雅聲音清冷道:“太后娘娘,阿佑還小,連站都還不會站,正是需要臣婦陪伴在側的時候。陛下雖然為九五至尊,太后娘娘有這個權力要求做臣子的將孩子送過來服侍陛下,但臣婦自己就是孤兒,卻不愿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樣是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長大?!?/br> “若是太后娘娘覺得陛下孤單,不若就將大皇子從寺廟中接回來。依臣婦看,了源大師雖說大皇子佛緣深厚,宜養在佛祖門下,其實想接回宮也不是沒有解決之法,就在南宮區建上一座寺廟給大皇子住下,如此端懿太后也可回宮,豈不就很好?” 溫雅看著坐得筆直,眼神毫不相讓的明珞,一時都被她的直接和強硬語氣給怔住了。 剛剛大殿里的氣氛還是久別重逢的煽情,溫雅再沒想到明珞會突然強硬,翻臉不認人,以前的明珞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溫雅瞪著明珞好半天才回過神來,她剛剛說那些話不過是因為看不慣明珞和太皇太后之間的惺惺作態,撥了兩人的溫情面紗,挑出兩人的矛盾罷了。 皇帝是太皇太后的孫子,太皇太后該是和自己一起和肅王府勢不兩立的。但大皇子偏偏又是太皇太后和她,或者說和她母親升平大長公主之間的一根刺。 溫雅有些僵硬的笑了笑,她道:“阿珞,聽說北地人悍勇,沒想到你過去了兩年,也學到了幾分北地人的精髓。佑哥兒是陛下的堂叔,太皇太后娘娘的皇侄,這親上加親的,他出生這么久,太皇太后都沒見過,不過是想讓你把他抱到宮里讓太皇太后娘娘瞧瞧,可你說的怎么就跟要送他到宮中來做奴才似的,未免也太小題大做了些?!?/br> 明珞起身,她走下臺階,跪下道:“太后娘娘,臣婦不知太后娘娘是何意,臣婦隨王爺在邊疆兩年,這兩年王爺為國鞠躬盡瘁,掃平邊疆戰事,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卻不知太后娘娘一開口竟是要讓臣婦之子入宮為奴,這等羞辱,請恕臣婦不敢受?!?/br> “你!”溫雅自從入宮之后,太后哄著,皇帝寵著,外面有升平大長公主扛著,養尊處優日久,還從未有人這般跟她說過話。她心中惱怒,斥道,“肅王妃,你胡說八道什么,哀家什么時候說要讓你兒子進宮為奴?!” “好了!”一直未出聲的太皇太后終于開聲,“都是為母之心,好端端的怎么越說越偏,阿珞,你快起來吧,溫雅也是好心,是想讓皇帝和佑哥兒多親近親近,你不要誤會她了?!闭f著就看了一眼一旁的秋嬤嬤。 秋嬤嬤會意,上前扶起了明珞,嘆息道:“娘娘,您別跟太后娘娘計較,陛下崩逝,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心情都十分悲痛。娘娘,這兩年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是真的十分掛念你,你且好生陪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好好說說話吧?!?/br> 秋嬤嬤扶了明珞坐下,太皇太后就當剛剛什么也沒發生過似的溫聲問著明珞在北地的生活,也未曾提過她送去北地服侍明珞的原嬤嬤等人的情況,說了小半個時辰的話,太皇太后想留明珞用完午膳再出宮,明珞就道自己剛剛回京,午后明家還有舅家容家都會有人過去王府,便請辭了。 明珞離去,太皇太后看向后來一直都沒怎么出聲的溫雅溫和道:“好了,溫雅,說了這么久的話,你也該累了,下去看看皇帝就歇會兒吧?!敝蛔植惶嵯惹皽匮藕兔麋笾g發生的沖突。 溫雅到底沒有太皇太后城府深,太后耐得住性子,她卻按捺不住。 她道:“母后,先前肅王妃提到容家,兒臣突然想起好像大理寺卿容大人有一位千金,和肅王妃親如姐妹,以前兒臣未入宮之時肅王妃曾帶她出來見過幾次,和肅王妃長得還有幾分相像,十分的美貌。不過也是奇怪,說起來這位容姑娘好像比肅王妃還要大上一歲,卻不知為何一直未曾定親。母后,兒臣今日見到肅王妃,就想起了昔日之事,還請母后恩準,讓兒臣召這位容姑娘入宮說說話?!?/br> 太皇太后看她,笑得溫和,道:“好端端要見大理寺卿容大人家的千金,你是打的什么主意?” 溫雅笑道:“還是母后了解兒臣,是兒臣的嬸娘前日入宮提到兒臣一位堂兄的婚事,想請兒臣跟母后說說,讓母后給賜婚,可嬸娘心中也沒什么人選,今兒個兒臣見到肅王妃就想起了這位容姑娘,這位容姑娘家世容貌性情都十分出眾,和兒臣那堂兄還真是天作之合?!?/br> “你堂兄?是在京衛司任職的那位嗎?”太皇太后道。 “正是他。沒想到母后還記得?!睖匮判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