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第15章 私情已修 明珞轉身離開,幾乎忘了立在窗前的肅王趙鋮,她的前夫。 “阿珞?!泵C王在她身后喚道。 之前還是明姑娘,現在卻已經是阿珞 而且他喚的極其自然,好像曾經喚過很多次,本來就應該如此般。 明珞回頭,她看著面前這個男人 此刻,她對著他,也能心如止水般了 原來什么事情都是有對比的,這個人雖然可惡,但因著明家人可能做的那些可怕事情,對他,她竟然也能心平氣和了。 雖然她還是不懂這個人,前世她也算跟他生活過好些年,她原來以為自己至少懂得一些,可現在已經完全不想去相信自己前世的判斷 若是前世她真的對自己的殺父殺母仇人掏心掏肺,為他們左右為難,cao碎了心,傷透了心,她還有什么資格去相信自己的判斷? 她道:“王爺,這些事情,我都需要時間弄清楚。請您看在我父親的情面 如果真的有的話,就請給我一些時間吧。其實,王爺有更多更好的選擇?!?/br> 更多更好的選擇? 他盯著她的眼睛,道:“阿珞,你真的不知道我為什么要娶你?” 明珞有點莫名其妙的看他 她覺得他現在的問話和表情古怪得很,不過她本來就不懂他,現在也不想去費心再去猜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明珞搖搖頭,有些厭倦道:“我不知道,總之不管因為什么,都請王爺三思?!?/br> 她這副樣子,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身體的情況 如果她有養什么情蠱,并且知情,不可能說這種話,是這副表情。 這事且再慢慢查吧。 不過她對自己先前的話反應也太過大 自己雖有刻意引導,但不過數語,她便立即懂了自己話中隱含之意,再聯系之前在荷花亭她和明紹桉的對話,他不能不懷疑,她那里,或者明家,必然是有些什么事情他不知道的,還是,她父親的死真的和明家大房有關,還已經被她發現什么端倪? 可是這事也說不太通 若真是明家大房出手害死了她父親,明家怎么可能用她來種什么情蠱? 或許,自己那個幻境,真的只是一個巧合?可那也未免太巧了! 他沒有接她的話,而是道:“阿珞,你父親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并不能確定,我已經派人去查,但此事若真有古怪,你現在畢竟還生活在明家,就不要露出什么異狀 否則,你怕是不能活著離開明家的?!?/br>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緊盯著她看她的神色變化。 明珞察覺到他審視的目光,心中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這個人向來敏銳,自己的異狀他肯定是察覺了,所以才出言試探自己。 不過,察覺就察覺吧,她現在委實沒有精力再去和他費什么心思去遮掩什么,也沒有必要,所以她又給他行了一禮,客氣又疏離地道:“多謝王爺提醒,明家之事,我自有分寸?!?/br> 說完便直起身轉身離去了 原本她過來找他談話,是想打消他娶她的念頭,可結果倒是把她的心神全引到她父親和她母親的舊事身上,就是嫁不嫁他,似乎都沒有那么緊要了。 趙鋮這次沒有攔她。 明珞在他的目光下離開了閣樓,下了樓,再接過了店員早已準備好的芙蓉糕,拎著出了如心齋。 此時離她進去已經有幾盞茶的時間,不就是拎盒糕點嗎,需要這么長的時間? 冬芙在外已經等得十分著急,正猶豫著要不要直接去鋪子里問上一問的時候終于見到明珞走了出來,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她忙迎了上去,上前小心的接過了糕點,只是她看到明珞的面色,心中又是一驚,忙扶了明珞,道:“姑娘,您面色怎么這般差,是心疾又發作了嗎?我們還是趕緊回去,您早些歇著吧,老夫人要是知道您帶病還特地過來拿糕點,怕是要怪奴婢們不知道分寸,不懂服侍姑娘了?!?/br> 明珞“嗯”了聲,也懶得應付她什么,就由著她扶上了馬車 她實在累得很,想到今日在長公主府和明紹桉的對話,原本要將這對話要圓過去并不難 可若是,若是她父親和她母親的死真有問題,那么她的話怕定會燒著某些人的心,讓人睡不著覺了,她得更小心處理應對才是。 她現在還身在明家,身邊一點自己的人脈勢力也沒有,若是有人想她死,怕是跟捏死只螞蟻差不多。 明珞回到明家之后,先回了自己院子換了身素凈的衣裳,凈了面,看著鏡中的自己面容異常的蒼白和憔悴,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拎了那盒芙蓉糕,去了榮壽堂給明老夫人請安。 明老夫人聽說孫女沒等賽花宴結束就提前回來了已經心有疑惑,及至明珞過來給她請安,看到她蒼白的面色,頓時心疼的不行,忙免了她的禮,拉了她到身邊坐下,摟著她道:“珞丫頭,你既是病了,就好好歇著好了,怎么還特地跑過來給祖母請安,你看看你,這段時間,病就沒好利索過,現在都瘦成什么樣兒了?!?/br> 明珞咳了兩聲,才低聲道:“祖母,如意夫人自嫁了孫大人,已經很少親自做什么糕點,前些日子孫女好不容易求了她一盒芙蓉糕,今日約好了去取,如何能失信?而且您知道,這糕點放的時間久了,味道就不好了。孫女這病,您也說了,不是一日兩日了,不過幾步路的事情,又礙不著什么事,況且孫女也想過來看看祖母,心里才會覺得安心些,也才能好好歇下?!?/br> 這話說的,明老夫人聽得眼睛都紅了,心中是又感動又心酸,摟了她好一會兒,才命自己的心腹嬤嬤于嬤嬤親自送了明珞回她院子,待明珞睡下了,才回來稟報于她。 且說明紹桉。 在升平長公主府,明紹桉看著景灝追上了明珞,又看到了肅王趙鋮上前說話 雖然幾人很快就分開,但這些仍然讓他十分不安 景灝是他引過去的,可他沒想到他和堂妹的對話演變成那樣,而那番對話甚至還可能也被肅王趙鋮給聽到了! 想到那日在騎射場肅王和景灝分別對明珞說的話,憑著男人的直覺,他幾乎可以肯定肅王和景灝怕都對自己堂妹有幾分意思 也是,別的不說,他這個堂妹別的他現在是看不清了,但她那副皮相卻是頂頂好的,就是那性格怪戾,行事無常的小皇帝,也被他發現有好幾次看著明珞的目光有些異樣 想到此,明紹桉的心頭又是一陣心恨煩躁。 他meimei明琇才是大魏未來的皇后,明珞那副相貌也本該給了明琇才是,生在她的身上,簡直就是浪費! 明紹桉在荷花亭將明珞先前說的話翻來覆去的思上了兩遍,越思心中就越是不安 所以這日他回了明府沒有直接去尋他母親,也沒有去尋祖母明老夫人,而是直接在外院他父親明尚書的書房一直等到明尚書下了衙。 然后他便將明珞還有景灝跟他說的話一字不漏的復述給了明尚書。 說完他就跪下請罪道:“父親,是兒子被三meimei往日表現出來的乖巧性情所迷惑,一時疏忽,這才鑄下大錯,還請父親責罰??墒莾鹤勇犎齧eimei語氣,不知為何竟是對父親和二meimei都心懷怨懟,她若是懷著這樣的心思念頭,遠嫁去西蕃也就罷了,可是若是嫁給肅王,肅王狼子野心,兒子怕屆時她不但不能給我們明家和二meimei帶來助力,反而可能給二meimei和姑母招來禍事啊?!?/br> 明尚書的面色沉得像是要掉下來,他坐在扶手椅上,手握成拳,心潮翻涌,也顧不上去追究自己兒子的妄舉,從牙縫里冒出聲音道:“她的語氣,當真心懷怨懟?” “是,一定不是兒子的錯覺?!泵鹘B桉肯定道。 他點頭,緩緩道:“好,你且下去吧。記住,這事以后你就不要管了,為父自會處理?!?/br> 明紹桉看著自己父親凝重的神色,心中也莫名生出些惶恐,雖仍心有疑慮,還是應下了退下不提。 明尚書在書房盤旋良久,反復思慮了一番,想到侄女久居內宅,她這番變化怕也是始于內宅,這樣想著心反而松了些,當晚,便去尋了自己夫人明大夫人周氏問話。 他將兒子明紹桉和明珞的對話挑揀著說了,然后對周氏道:“你那日跟我說珞姐兒性情有異,我本也不以為意,但今日聽紹桉之言,她卻似乎對我們大房頗有怨恨之心 我記得在此之前,這孩子都甚乖巧,從未有過這些異狀,和你,不說親如母女,但也甚為親近,和明琇明瑗兩姐妹也甚是相和,如何突然間就性情大變?” “夫人,你在內宅,可有注意,她這些日子,身邊都接觸了些什么人?跟她說過些什么不妥的話? 例如,可有接觸過當年她母親身邊的舊人?” 明大夫人看著盯著自己眼睛的明尚書,忍不住心中就是一咯噔,失聲道:“老爺?” 她坐到身后的椅子上,眼睛就有些驚疑不定,但她細細將這些日子的事情過了一遍,心又慢慢定了下來,搖頭緩緩道:“應該沒有。老爺,當年容氏身邊的人,都死的死,賣的賣,并無剩下什么人還留在家中?!?/br> “明瑗那事之后,我也尋過她身邊服侍的綠荇細細問過,她也并沒有接觸過什么不妥之人 只是不知為何,她最近身體常發病,性情也變得陰晴不定 依妾身看,這情形,倒像是歲數大了,心中有了什么人似的,所以便對家中安排的親事開始不滿,也開始曉得替自己考慮起來?!?/br> “聽你剛剛這么說 妾身倒是突然有了個想法,那景世子突然說要跟太后求娶珞姐兒,這么大的事,顯然不該是一時半會沖動決定的,妾身懷疑,珞姐兒和那景世子,怕是早就有了私情,說起來,這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長大,有了些不一樣的感情也是正常。珞姐兒怕是誤會了老爺您,為了我們繡姐兒,定要把她嫁給肅王,所以這才對您,對我們大房心生了怨恨?!?/br> 明尚書緩緩點頭,這樣便說得通了,他的心便也放了下來。 也是,當年之事,早已灰飛煙滅,她一個小丫頭,長于內宅,怎么可能會猜到什么端倪,自己也是憂心太過了。不過她這副小家子的性子,又和景世子生了私情,要不要將她嫁于肅王,他還得和父親好好商議一番。 作者有話要說:明大伯,好像明珞嫁不嫁肅王,你能決定似的 第16章 求娶 明尚書的心雖然因明大夫人的話暫時松了下來,但明珞這事,他思來想去,總覺得把她嫁給肅王,就猶如埋了顆釘子在自己心上,總會令他難以安枕可提出將明珞嫁給肅王一事,是他父親承恩公明老太爺和太后商議定下來的,他根本推翻不了。 明大老爺思謀了好一番終于在翌日去了自己父親的院子見了明老太爺。 明老太爺早已退出了朝堂,處于半歸隱的狀態,非重要的事情明尚書是很少來打擾他的這日他過去的時候,明老太爺正在書房練字明尚書進書房之前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心腹隨從,那隨從便乖覺的遠遠守在了外面。 明老太爺見到兒子過來,也沒停下手中的毛筆,只等明尚書在旁侍立了小半個時辰,才頭也未抬地出聲問道:“今日你過來,為的是何事?” 明尚書也不敢跟明老太爺兜圈子,道:“父親,太后娘娘她有意將珞姐兒賜婚予肅王爺,可是這些日子發生的一樁樁事情,兒子看出珞姐兒她怕是對肅王根本無意,原本家族決定的事,也輪不到她們小輩去愿意不愿意的可是,父親,珞姐兒她,畢竟是二弟留下的唯一骨rou,兒子實在是有些于心不忍?!?/br> 明老太爺正在寫著一個“夕”字,聽到兒子這話,正好收那最后一點,也不知是不是因為乍一聽到兒子突然說起幼子,他手上那一點用力就有點過猛,把個夕字壓得戳了心一般。 明老太爺盯著那個字沒出聲,就又聽到長子繼續道,“父親,肅王他狼子野心,早晚必生異心,屆時珞姐兒夾在其中兒子思來想去,都覺得對不起二弟” “那你覺得當如何?”明老太爺沒有抬頭,語氣堪稱平靜道。 “父親,兒子想著,珞姐兒她,畢竟是二弟唯一的骨rou,為了二弟,兒子只想她平安康順,圓圓滿滿的過上一世。肅王那里,依兒子看,既然北鶻有意許嫁北鶻公主,我們不若就讓太后娘娘促成此事,將來再將瑗姐兒嫁予肅王為側妃,如此既可以削了肅王在軍中的威信,又可安撫肅王” 明老太爺終于停下手中的筆,轉過頭看向兒子,道:“伯量,你當真覺得明家的女兒有多金貴,想讓肅王娶誰就娶誰嗎?” 明尚書面上一僵。 然后他就聽到自己父親語氣不明道,“你說起你二弟,你心里很清楚,太后提出將珞姐兒賜嫁肅王,肅王可能會接受的原因因為當年西寧受北鶻進犯,先帝曾下密旨讓你二弟趁增援西寧軍的時候暗中配合北鶻刺殺肅王,但你二弟卻逆了先帝的旨意,反聯合肅王一起擊退了北鶻,然后,兩個月后,你二弟就在云州和北鶻之戰中戰死?!?/br> “肅王雖可能不知你二弟抗旨助他之事,但他和你二弟畢竟有同袍之情,肅王雖外傳冷厲無情,但卻素來重視一起征戰的將士,從不虧待他們,所以他看在你二弟的份上,才有可能接受這個婚事,也不會因著珞姐兒是明家女而虧待她最不濟,將來我們拿出你二弟逆旨助他一事,也能讓他善待珞姐兒可你要把瑗姐兒嫁給他,憑的是什么?為的又是什么?” “父親?!泵魃袝蛳?,語氣悲痛的喚了一聲。 明老太爺看著他悲痛的樣子,看了好一會兒,突然“呵”了一聲,但眼睛里卻是半點笑意也無,然后聲音滲出絲絲冷意道:“伯量,珞姐兒和肅王的婚事,太后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提出來了,過去這兩個月你都沒有不舍得,現在如何卻突然開始不舍得了?是不是因著珞姐兒最近的性情變化,讓你覺得心中不安了?怕珞姐兒不能如你原設想的那般為你所控所以覺得嫁自己的女兒更安心一些?” “父親,”明尚書驚道,他心情激蕩,捏拳咬牙,不多時竟是滾下淚來,又沉痛的續喚了一聲“父親”。 明老太爺定定地看著他,原先面色還只是沉著,但不知為何突然就猛地變了,然后抬手就直接將手中的毛筆擲向明尚書,怒道:“做出這副樣子,到底是做給誰看的!說,你到底是做了什么虧心事,珞姐兒一個小姑娘,不過是稍稍有點小情緒,你就這般惶惶不可終日的樣子,你到底是做了什么事對她這般忌諱?!” 毛筆直接刷到了明尚書的額頭上,“啪”一聲,火辣辣的疼,然后那黑色的墨汁從額頭淌下,再加上明尚書兩眼還含著淚,那模樣著實有點慘不忍睹。 但明尚書卻完全顧不上這些,事已至此,他不說也得說了,就道:“父親,并非是兒子忌諱什么而是當年二弟,二弟的死,并非是戰死,是先帝,是先帝他” 明老太爺只覺得心里一陣攪碎了般的疼痛,他狠狠地瞪著長子,在明尚書“先帝,他”了半天還沒有后續的時候,咬牙切齒道:“說!” 明尚書心一橫,續道:“是先帝他恨二弟抗旨不遵,反助了肅王擊退了北鶻,大漲了肅王威信,令他小小年紀就在軍中立威,坐穩了藩王的位置,更怕二弟將他多番借西域和北鶻之手追殺肅王一事泄露出去,所以,所以這才有了二弟戰死一事?!?/br> 說到這里已經是滿臉淚痕。 明老太爺跌坐到太師椅上,面上沒有絲毫震驚之色,只有近乎麻木的悲痛當年幼子死得突然,之后又看到幼子給肅王的遺書,他便已經猜到幼子之死怕是有蹊蹺可是猜到又能怎么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猜到也只能裝聾作啞,更何況 他看著跪在地上悲痛欲絕的長子,若是他猜得沒錯,那其中,怕是長子也脫不了干系所以這么些年他都只當幼子是真的戰死了,而那封幼子給肅王的信,他截下來之后,也從未曾將之告知過長子他怕他容不下老二媳婦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明老太爺坐著,明尚書跪著,書房就這樣靜寂了許久。 明老太爺終于出聲,語帶嘲諷慢慢道:“所以你不敢讓珞姐兒嫁給肅王,是害怕什么?” “怕肅王記恨曾經被先帝追殺,終究要跟陛下和我們明家算那些舊賬?伯量,現在肅王已經大權在握,朝中兵權盡在他手中他若不愿娶珞姐兒,其實太后也逼不了他,他既然肯娶,將來便也不會對她如何。如果,你要是替她擔心,我看,就不必了?!?/br> 明尚書跪著,低著頭,低聲道:“不,父親,兒子是擔心,先帝對珞姐兒,可是有殺父之仇,兒子,兒子怕,珞姐兒嫁給肅王之后,不僅不會向著我們明家,反而倒戈相向,助著肅王對付明家!父親,不管是哪種情況,將來肅王和太后,和陛下的紛爭都不會少這種情況下,何必把珞姐兒嫁過去,讓她夾在中間為難呢?” 繞了這么半天,可終于說出了實話。 明老太爺眼睛死死盯著明尚書,像是刺透了他般,然后冷冷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不會以為,嫁的是瑗姐兒,她就會助著你對付自己的丈夫吧?” 可是至少不會有一日可能 明尚書還想再說什么,可是他腦子里響著明老太爺的話,“他既然肯娶,將來便也不會對她如何”,他便突地一激靈,猛地明白自己父親話中可能的另一層意思將來,這將來可能就是肅王的將來他只覺得心底一股寒意生起,冷汗涔涔,更多的話就再說不出來。 升平大長公主府的賽花宴后沒兩日,明太后就見了兩撥人,都是請她下懿旨賜婚的。 第一撥是西蕃王世子景灝,景灝誠意十足,親自求見明太后,請她將承恩公府三姑娘明珞賜婚于他,為西蕃王世子妃,并表示定會善待于她,絕不會讓她在西蕃王府像歷代嫁過去的公主郡主那般,受到冷待,若將來世子妃誕下子嗣,也一定會立其子為世子。 這么些年景灝就住在京中,時常出入宮廷,和皇帝侄子侄女他們一起長大,但明太后絲毫也沒覺著他對自己侄女有意的,所以景灝的突然求親還讓她挺意外不過意外歸意外,西蕃王府世代鎮居西部,擁數十萬大軍,是對抗西域諸國,牽制西寧最有力的武器,現如今,大魏內憂外患,明太后的確非常需要西蕃的忠心和支持的。 而且景灝自己動心求娶和強塞個聯姻的人過去可完全是兩回事。 明太后還真有些動心了。 然后接著升平大長公主就求見了她也是請明太后賜婚的,請明太后將承恩公府三姑娘賜婚予肅王趙鋮為肅王妃。 升平大長公主很直接,她對明太后道:“恭喜太后娘娘,肅王已經應下了親事。他道,若是娶明三姑娘可以令太后娘娘,還有陛下放下對他的顧忌和成見,讓他以后能專心輔佐陛下治理朝政,肅清吏治,推行新政,為陛下解憂除患,他愿意迎娶明三姑娘?!?/br> “肅王還道,他知道太后娘娘您的良苦用心,他多年行兵征戰,威信皆在武將軍伍,朝中文臣卻多有不服,推行朝政時亦多有阻滯,若是迎娶明三姑娘,有陛下和明大人的支持,想來施政之時定能減少不少阻力。其實就在娘娘提出這門親事之前,據本宮所知,肅王他已經準備好了聘禮,本來打算求娶鄭首輔的嫡次孫女的。鄭首輔為文官之首,為官清廉,人品正直,在文臣和天下學子心中都有很高的地位,若是和鄭首輔聯姻,也可示其重視文臣之心,而非世人以為的肅王殿下只重武功,而輕文治?!?/br> 鄭首輔是誰,便是當年的內閣大學士兼太子太傅,先帝給小皇帝定下的皇后鄭大姑娘的祖父鄭成徽鄭大人上個月老首輔王大人致仕,鄭成徽剛榮升首輔。 明太后如愿以償得了肅王愿意娶自己侄女的回復,但卻沒生出多少喜意,反而差點把臉都給氣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