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書迷正在閱讀:流光驚夢、全海洋都以為我很兇殘、國民女神:重生王牌千金、穿書之一覺醒來蘇遍全世界、天師他從山里來、別拿錦鯉不當神獸[星際]、影帝天天直播做飯[星際]、國師曲速歸來、吻住,別慌[快穿]、夜盡歸離
當時在場的鎮國公立刻將手中的藥倒進了盆景里。 重景帝怎么看鎮國公那張糙臉怎么開心。 他笑瞇瞇地問:“愛卿,若非你有言在先,老天還不一定會下雪!” 他表示要好好獎勵鎮國公:“你有什么想要的嘛?” 鎮國公眼睛一亮:“陛下,您讓我當皇宮禁衛統領唄!要不讓我去京郊大營也行???我一打仗的將軍去大理寺,總覺得屁股生針,坐不到那??!” 重景帝大笑起來,他也知道讓鎮國公去審案純粹是為難人。 重景帝想了想:“這樣,你去御馬監吧?!?/br> 他看著鎮國公:“這些年邊疆各路通道都打通了,御馬監那邊也多了數千良馬,你去幫朕養馬吧!” 鎮國公聽后大喜過望! 御馬監這職位并不高,說出去也不好聽。 但是??!御馬苑就在皇宮大內?。?! 附屬于御馬苑的皇莊就在京郊,也超級近的! 這年頭在朝廷里混,最重要的是什么?當然是陛下的器重??! 他鎮國公戎馬半生,已經不需要再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了,他現在需要留在陛下身邊,隨叫隨到啊~ 想到這里,鎮國公喜滋滋地說:“多謝陛下!” 決定了,回去就收拾包裹,下午就住進皇宮!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京城入目皆白。 重景帝的病好了,太子也祭祀成功回來了,皇宮里最尊貴的兩個主都高興了,朝臣們也全都松了口氣。 兩輛囚車就是在這個時候,晃悠悠地踏入了京城。 明遠侯那兩個惹事的部曲終于被運送到京城了。 鎮國公跑去給重景帝養馬了,審理此案的吉祥物沒了。 就在劉桐以為這個案子要按照舊例,三司自己搞定時,重景帝一拍腦門,讓太子過來了。 京兆府尹杜文清聽說鎮國公換成太子后,立刻高興壞了。 他連忙進宮求見陛下,再求見太子,將卷宗全部上交,就差說一句,您說咋辦我咋辦了。 剛從郊外回東宮的太子保持著完美的微笑,先讓杜文清下去,表示自己要看看卷宗,再說其他。 等杜文清走后,太子長出一口氣,他看著桌案上厚厚的卷宗,有些無語。 這是一個諸臣工都已經知道結果的案子。 明遠侯必定會被削,那兩個部曲肯定完蛋,李靜仁會被流放。 如今朝臣勛貴之所以還在暗中角力,爭奪的本質是圣心。 其實在明遠侯通過鎮國公向宮中表達放手意愿的瞬間,就已經分出勝負了。 明遠侯就算被削,估計也不會有大問題。 畢竟重景帝不可能真的將明遠侯這位三朝老臣的臉面扔在地上踩。 但是邊軍不聽上令,驕矜狂妄,也是事實。 朝臣們對此憂心忡忡,身為皇帝,重景帝必須有所表示和作為。 這其中的度,并不好把握。 而如今重景帝將這件事交給自己…… 太子想,是不是父皇想看自己如何處理文臣和武將的關系呢? ……不過這都是明天的事。 太子招來東宮的總管陳太監,詢問宮中諸事。 陳太監是重景帝分過來的,也會點功夫,能得太子真正器重,自然是個伶俐人。 陳太監說話語氣不快不慢,言辭清晰明白,先說了東宮內的事,表示一切安好,沒什么問題。 再說宮內太皇太后,這位老祖宗前些日子召見了不少朝臣女眷,不過之前陛下病了,太皇太后就吃齋念佛,為陛下祈福,就沒再召女眷入宮了。 最后陳太監又說了榮華公主。 “公主近日在學管宮務,太皇太后將尚服局交給公主管理了?!?/br> 太子一愣:“尚服局?” meimei開始學管家了嗎? 不得不說,榮華公主萬萬沒想到,目前她出宮賺錢的最大阻礙,居然是太皇太后。 那日榮華公主得了謝寧出的主意后,先用重景帝生病日久,她不好留盧大娘子在宮中繼續小住為由,將盧大娘子送回去了。 然后榮華公主就去找太皇太后,表示自己想學些計生之道,并委婉地詢問起自家母后當年留下來的陪嫁了。 可她沒想到,在太皇太后看來,計生之道不就是管家嘛,公主的家是哪里?當然是皇宮??! 于是太皇太后說:“你能想到學計生之道,可見是長大了,也罷,你二姑姑要出嫁,也要學這些,你就和她一道吧?!?/br> 榮華公主:等等?一道? 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很大方,直接分了尚服局給榮華公主,尚儀局給二公主,讓她們開始練手了! 榮華公主看著手中厚厚的關于首飾禮服大寶等器物的賬本,目瞪口呆。 這、這和她想的不一樣??! ☆、第33章 兩個公主 宮中所謂的二公主, 是先帝宣明帝的陸嬪所出, 重景帝的二meimei。 不過二公主出生較晚, 比榮華公主只大四歲,今年十九。 她去年訂婚, 被重景帝指給了安平伯府世子, 號陽晴公主。 自從訂婚后,陽晴公主就一直在宮中備嫁。 她的母妃陸太妃因在當年宮變中立下功勞, 陸太妃的兄長陸華開了宮門, 迎了太子入宮, 事后論功行賞,再加上這些年勤勉王事, 陸華倒也能獨當一面,如今正在金吾衛當值。 有這樣的身份背景, 再加上宮中的主子少,陽晴公主的日子過得很順遂。 她的脾氣肖似陸太妃,溫婉柔和, 善良寬厚,榮華公主性格略顯尖銳, 以前總是和陽晴公主說不到一塊去。 陸太妃也不愿自家女兒招了榮華公主厭棄, 就授意女兒略微容忍一些。 榮華公主雖然說話不好聽,但也不會故意去找事,時間長了, 她和陽晴公主的關系變得不好不壞, 見面了問個好說兩句, 頂多面子情。 如今兩人湊到一起學管宮務,倒是和當年謝寧與魯王一起抄書的境遇相似了。 榮華公主和陽晴公主都是公主之尊,兩人就算不會管家,嫁人后也有公主府,公主府也會配備長史和高品級的大宮女,所以此前陸太妃就沒怎么cao心,只教導女兒如何看人,如何選擇忠仆。 她們是主子,可以不會俗務,但必須要能找到會的人來管事。 榮華公主更是從未cao心過宮務的事,此刻看著厚厚的賬本,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管是陽晴公主練手的尚儀局,還是榮華公主練手的尚服局,都有關鍵之處。 尚儀局有四司,關鍵在司贊,陽晴公主需要學習并管理禮儀之道,參悟宮中規章,修改并根據日常生活再制定新的規矩。 尚服局同樣有四司,其中最重要的是司璽,榮華公主要一張張一頁頁整理宮中有品級誥命的大寶和符文玉碟,這是皇室傳承的命脈,絕對輕忽不得。 榮華公主仔細記憶諸多太妃們的璽印大寶、冊封文書、生辰玉碟、宗譜符書等關鍵之物,還要管理宮中戍衛的車馬儀仗、祭祀禮器! 至于剩下的禮服和飾物等的管理,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榮華公主瞬間陷入了第二輪學習生涯中。 榮華公主覺得自己就是大寫的悲催。 遍覽歷代史書,看看里面公主過的日子,再看看自己過的日子,她真有種自己是撿來的錯覺。 好在這次陽晴公主和她一起倒霉,總比當初一個人去讀詩書春秋要強。 榮華公主好歹也是苦讀過幾年的,驟然接手這些事務,雖然繁瑣,但她有耐心,辦事條理分明,心有成算,剛開始頭大了一陣,隨即很快就上手了。 可陽晴公主比起榮華公主就差遠了。 如果說榮華公主以前的課業是地獄級別的,那陽晴公主的日常學習就是簡單入門級的。 陽晴公主只讀了詩,然后就跟著母親讀讀佛經,看看散文游記,平日里種花養草,學些繡活,玩玩雙陸,打打葉子牌。 所謂冬藏初雪,夏摘蓮藕,春做胭脂,秋品螃蟹。 看看,這日子過得多舒服滋潤??! ……無怪榮華公主和陽晴公主說不到一起去。 結果陽晴公主臨出嫁了,也要體驗一把榮華公主水深火熱的生活了。 看著厚厚的宮規,再看看要給宮女太監學習的經史簡本,陽晴公主額頭上的冷汗刷的就冒出來了。 這次陸太妃也無能為力了。 陸太妃出身不足,只是普通的良民人家,教教女兒繡花還是沒問題的,可要說學習宮務…… 陸太妃細細思考了一天,就去求了太皇太后,希望榮華公主能幫忙帶一帶陽晴公主。 太皇太后剛開始還沒反應過來,還是她身邊的夏嬤嬤提了一句,內侍監如今也歸陽晴公主管理,太皇太后才回過神。 這里要補充說明一下,太皇太后的出身……也不高。 想想楚太\祖起兵前就是個泥腿子,他身邊的小妾能有多高的身份?太、祖的原配在戰亂中早逝,太皇太后是以貴妃為皇后,再為太后,到如今的太皇太后。 也就是說,如今整個皇宮女眷中,只有榮華公主的學識水平最高。 迷之尷尬。 太皇太后想清楚這一點后,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她安撫陸太妃,表示她會和榮華打招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