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第97章 剛出來的席鑲和甄博文都快嚇死了,原本也昏昏沉沉的兩個人連忙沖了過來,扶起岑梓,一摸他額頭,燙的嚇人。 “有水嗎?誰有水?給我點溫水!” 甄博文連忙拿出自己的小藥瓶子,里面只剩下四粒退燒藥了,可現在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連忙拿出兩粒放在岑梓嘴中,旁邊的官兵很快送了水來,周圍圍了一群人,看著甄博文從小瓷瓶里掏出兩粒還沒老鼠屎大的白色小藥丸子給岑梓吃了。 岑家早已等在外面的小廝和管家也嚇得半死,連忙背起岑梓往馬車上跑,馬車一路行駛的飛快,老大夫早已等在那里,不用號脈,只看岑梓那糟糕的狀況就知道,他這是風寒又嚴重了,全身guntang。 岑安人一下子就哭了,岑敬鴻也十分著急。 大夫連忙開了藥,但熬藥還要一段時間,現在只能拿冷毛巾放在岑梓額頭上,給他降溫。 對于這樣的狀況,甄博文也束手無策,他只能將他剩下的兩粒退燒藥也拿出來遞給岑敬鴻:“剛剛在考院門口我已經喂了岑兄兩粒退燒藥,我也只剩下這兩粒了?!?/br> 此時甄博文和席鑲的狀態也很不好,臉色都十分蒼白,他們吃喝拉撒都在一個小小的考房內,整整九天,整個人都快虛脫了。 岑安人這才注意到兩個少年也很不好,連忙讓老大夫給甄博文和席鑲也看看。 席鑲畢竟出自書香門第,曾爺爺是官身,出生沒幾年父親也中了進士做了官,家境殷實,從小沒吃過什么苦頭,這次會試可以說是他長這么大最難熬的一次。 要不是有慕清提前給他準備的羊絨衫和保溫杯,讓他身體保暖的同時又隨時有溫熱的紅糖姜水可以喝,還有甄博文給他準備的兩粒感冒藥,他現在怎么樣真說不準。 岑敬鴻不善言辭,只將感激放在心里,岑安人則是謝過甄博文后,讓兩個少年趕緊去休息。 甄博文和席鑲這一覺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才醒來,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外面伺候的小廝,岑梓怎么樣。 小廝面露喜色道:“小官人放心,我們大郎君的燒已經降了,小官人現在可要梳洗?小的去給您叫水?!?/br> 大雍朝稱呼中產階級下層子弟一般都叫‘小官人’,而稱呼有一定社會地位或者上層階級的年輕則為郎君。 本來岑相被貶謫,按照此時的稱呼來說,他們叫岑梓應該也是叫‘小官人’才對,可因為他之前是岑相的嫡長孫,家中仆人一直都是稱呼他為郎君的,習慣了。 甄博文一聽岑梓體溫已經降了,心里一松,又問席鑲醒了沒,聽說他還在睡,讓他叫廚下備好姜湯,等席鑲醒后就給他送過去,自己去浴室洗漱。 連續十二天沒有洗過頭,這次甄博文用香胰子從頭到腳給自己狠狠洗了一遍。 現在他身上只剩下最后兩粒感冒藥。 是的,這次會試,也不知是不是一直有保溫杯內的姜水還有羊絨衫羊毛褲的緣故,每次有點風寒癥狀了,他就連忙喝熱姜水驅寒,居然使他熬過了這次會試,沒有像大多數學子一樣,幾乎是一出考院就病倒。 這次會試很大一部分人都被這倒春寒的天氣給坑了,這其實是每一屆考生都要面對的問題。 休息完之后,他將自己這幾天的考試內容都默出來。 * 懷安縣。 自從甄博文中舉的消息傳出去后,來甄家提親的人便絡繹不絕,大多數都是為甄香草提親的,居然還有一些提的是甄香君。 甄香君生怕阿娘將她隨意嫁出去,一直十分緊張,甄香草經過這一年半的調養,整個人已經如含羞待放的花骨朵一般,漂亮的不像農家生出來的姑娘。 她才虛歲十五歲,慕清也不急著給她許人家,但是看甄香君被過去的甄慕氏坑怕了模樣,她干脆直接和她們說,省的她們想東想西,坐立難安。 “通過香君的事,我也算明白,女人身子骨還沒長開,太早成婚生子對身體損傷太大,過去我不懂,香君不嫁她爹擔心她要守孝三年,婚姻出什么變故?!逼鋵嵤桥抡缒绞蠈⒄缦憔u了。 “無可奈何才將你大姐早早嫁了過去?!蹦角鍖φ缦悴菡f:“你過了年才十五,實際上也才十三,阿娘打算多留你兩年,等你大哥會試結果出來,先給你好好物色,把親事定了,這兩年你在家里把性子好好改改,自己立起來,如果你哥中了進士當了官,你就是進士的meimei,以后嫁到人家是要做當家娘子的,你自己立不住可不成?!?/br> 甄香草談到自己的婚事,臉紅的滴血,頭剛想低下去,想到阿娘說不準低頭含胸,要看這人眼睛說話,遂抬頭望著慕清的眼睛羞答答的小聲說:“我都聽阿娘的?!?/br> 慕清見她總算沒再低著頭,心情不錯地點頭,對甄香君說:“你們字學的也差不多了,趕明兒起,我教你們記賬,香君一起學,你是青青的阿娘,自己也得立起來才行,二郎三郎四郎空的話也跟著學?!?/br> 甄香君和甄香草得到阿娘肯定的答復,都安下心來,為遠在京城考試的甄博文祈禱。 尤其是甄香君,自從阿娘將賓客送來的筆墨紙硯給他們兄弟姐妹一人一份之后,甄香君只要有閑,便在抄寫經文,為甄博文祈福。 甄家全家人都在為甄博文的事情著急,也不知道他在京城怎么樣了,懷安縣離京城遙遠,想過去一趟也不容易,也沒個消息,就連這個年都過的有些心不在焉。 倒是因為今年家中多了甄香君和孫青這個孩子,加上熊孩子甄四郎,倒還算熱鬧,席鑲今年不在淮安,席瑞安一個人過年,慕清心中不忍,將席瑞安請到甄家來一起過年。 只是考慮到甄香君和甄香草二人的閨譽,席瑞安是擦黑來的,早上一大早就離開了,讓慕清越發心疼他。 這次換成席瑞安安慰她了。 若是在現代,慕清定然就不管不顧,和他一起過年了,可在這個時代,束縛太多了,而她還不能自私的不去考慮這些束縛。 她要考慮甄香君、甄香草還有甄博文的名聲。 甄家人都在焦急地等著會試的消息,京城那邊的考官們也在抓緊時間將會試卷子改完,半個月后,會試榜單終于出來。 岑家的人一看到榜單,就連忙興奮的大喊:“中了!中了!郎君二甲第一百七十六名!” 一路簡直是飛奔回家,還沒到岑府,大老遠就喊:“中了!郎君中了!二甲第一百七十六名!” 岑敬鴻和岑安人都高興極了,連忙說:“快,快,有賞!” 整個岑府都洋溢著極為高興的氛圍。 岑敬鴻這時候突然想起席鑲和甄博文,忙問:“鑲哥兒和博文呢?” 小廝一愣,“我看到大郎君的名字就高興的連忙回來報喜,忘了往下看了!” 岑安人連忙道:“還不快去再看!” “哎!”小廝喜氣洋洋的拔腿就往回跑! 那頭甄大郎也在往人堆里擠,可他不識字啊。 照道理說,甄大郎是甄家長房長孫,怎么二房的甄博文都讀書了,大房的長孫卻不識字? 主要還是甄博文有個當秀才的阿翁(外祖父),從小甄博文和甄香君是跟著慕秀才讀的,甄香君只勉強識的字,甄博文早期啟蒙全都是免費跟著慕秀才學,后面讀書也大多用的甄慕氏的嫁妝,慕秀才也提供了一些,甄大伯總不能讓自家大兒子也跟著去甄博文的阿翁(外祖父)家里讀書。 是以甄大郎好不容易擠進去,激動地拍著身邊的人問:“蘇省淮州甄博文有沒有?” 旁邊的小廝哪里有心情搭理他啊,都激動的看自家榜上有沒有名呢,倒是另外一個漢子正好看到蘇省淮州甄博文的名字,連忙叫道:“蘇省淮州甄博文第五十三名!” 甄大郎一聽真的有甄博文的名字,大喜之下,連忙問:“哪里哪里哪里?” 那漢子指著其中一行:“在這呢,蘇省,淮州,甄博文!” 甄大郎別的字不認識,這段時間每次幫甄博文看榜,把蘇省、淮州、甄博文這幾個字倒是看熟了,一看果然不差,大喜過望,粗獷的嗓音連聲大喊:“中了!博文,你中啦!第五十三名!” 每一期會試錄取名額都不是固定的,這和應試者,也就是舉人的數量,及具體缺官的狀況來決定。 先帝在時,大雍朝剛建立,經過數十年戰亂的大雍百廢待興,人才缺乏,官員也十分缺乏,故而本朝初期,也就是先帝時期每次科舉錄取率非常高,加上當初跟先帝一起打江山時的功臣們也經過大肆封賞,到了先帝晚年,朝廷官員非常多,官僚機構冗員現象十分嚴重。 當今是個很有決斷,且手腕十分強硬的人。 等先帝駕崩,當今剛一上位,他就干了一件事,什么事呢? 一般來說,新帝即位,是要加恩科的,當今自然也要加恩科,可因為朝廷冗員現象本就嚴重,當今因為剛即位,政權尚且不穩,第一場恩科錄取了241人。 連先帝時期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這還只是初見端倪,大家都沒說什么,畢竟朝廷官員太多了。 等到三年后,當今政權已經穩了,都說三年不改先帝遺志,三年也過了,當今也不需要再有什么顧忌,于是第二屆科舉考試,當今他只錄取了三十二人。 是的,你沒看錯,當今上位第二屆科舉,只有三十二個人考中進士,其余全回了老家,就是這么任性。 這還不算,他還立即利用先帝時期的宰相,也是當今在位初期的宰相岑道正,進行新政改革,大刀闊斧的將朝廷里面一些老弱病殘全都剔除了出去,并嚴格規范了新的選官制度,將原選官制度中的考官、薦官、買官、送官,規范成考官(通過科舉考試為官)和薦官(推薦有才學人士做官)兩個方面,買官和送官被禁止。 這份改革使得岑道正得罪了大批的權貴階層,經過新帝權貴階層的一番博弈,表面上當今退讓一步,給權貴階層一個交代,將主持這次新政改革的岑道正推出來當了替罪羊。 作為當今的手中的刀子、立在權貴們面前的靶子岑道正,在主持新政改革期間,被推出來當替罪羊之后,本該要么全家流放,要么被貶謫更偏遠寒冷的地方,總之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但他在主持新政改革的時候,不止一次受到暗殺刺殺,他原本就五十多歲的人了,在古代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身體本就不好,又遭刺殺,勉強保住一命,看上去胡須皆白,垂垂老矣,仿佛隨時都會喪命,活不久了。 一方面當今是念及岑相功勞苦勞,一方面是岑相在經過新政改革之后,在朝中威望極高。 岑道正這才被貶謫到極其適合養老的蘇省淮州,成為淮州知府。 新政好似失敗,實際上大多冗員下臺,也使得很多通過科舉入仕及真正有才學的年輕人得到重用,整個朝廷官場氛圍為之一清。 第98章 前面說過,科舉考試,才學是一方面,運氣也是一方面。 比如岑梓,正好倒霉的趕上朝廷冗員,當今改革的時候,上一屆科舉只錄取了三十二人,即使上一屆科考風和日麗,不像今年倒春寒,冷到令人懷疑人生,他還是華麗麗的落榜。 而這一次,在他祖父岑道正新政改革,官場為之一清之后,正好是當今要大展宏圖之時,這次的科舉錄取名額為四百八十三人,一甲三人,二甲兩百人,三甲兩百八十人。 岑梓排名一百七十六位,后面還有二十四位,只要殿試不出意外,穩定發揮,基本能定在一甲了。 再比如席鑲,他就比較倒霉。 席鑲自小跟著祖父讀書,他的祖父其實只是一個舉人,文章華麗,但在務實上欠缺了些,來到懷安縣之后,跟著席瑞安身后,倒是學了很多,然席瑞安因為怕被席鑲看出他和原身不同,平時很少會和席鑲接觸,席鑲大部分時間都在州學里面讀書,半個月才回來一次,而他回來的時候,席瑞安也是在外面忙碌。 而當今是大雍朝的第二任皇帝,作為跟著先帝打江山的馬上皇帝,他本人也是一位非常務實的人,導致他下面的臣子大多也是這個風格。 這次主考官是皇帝欽點,自然也是如此,席鑲文采夠了,若是遇上欣賞這種文章風格的主考官,或許他就中了,可惜,他遇到的是務實派皇帝,務實派的主考官。 所以說運氣這東西,真的講不好,上屆春和日麗,考生們本該是運氣極好,誰料皇帝不錄取,這次天氣極冷,考生們本該是倒了血霉,皇帝錄取了將近四百人。 更幸運的是甄博文,他遇到了慕清,直接改變了命運。 且不說慕清在這次科考中,對他硬件上的幫助,軟件方面,沒有慕清,他就不可能被席瑞安收為弟子,不被席瑞安收為弟子,他就不可能得到大佬岑相的指點和幫助。 如果沒有慕清,他很可能是連盤纏都湊不齊,即使湊齊了盤纏,也難熬過這次倒春寒。 更別說,這一路上有慕清、席瑞安、岑相為他打點的十分周全,就連到了京城,都有岑相的二子岑敬鴻為他指點。 岑敬鴻雖三十六歲才中進士,卻是實實在在的進士出身,自小受岑相耳濡目染,又在翰林院任職,基礎極為扎實。 或許他三年六年十年之后,可能還會考中,但那時他又蹉跎浪費了多少時光。 在聽到自己第五十三名的時候,甄博文腦中一片恍惚,眼眶驀地濕潤了。 在一年多以前,他還在為自己求一個好老師苦而無門的時候,突然師從天降,一直以來和他沒有過任何接觸的縣尊忽然來到他家,提出要收他為入室弟子,然后他有幸被兩朝宰相岑道正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岑道正是什么人? 他不光是歷經先帝和當今的兩朝宰相,還是在得罪了大批權貴,動了無數權貴蛋糕,奪了無數人官身的情況下,既沒有滿門抄斬,也沒有全家流放,還能全身而退,沒有在途中遭刺殺,兒子雖只是微末小官,卻還穩穩的待在翰林院的超級大佬,天下讀書人的榜樣和終極目標,及狂熱偶像。 做夢都不敢想的機遇,莫名的就落到他身上,讓他恍若做夢一般。 可以說這兩年多的時間席瑞安和岑道正對他的教導和指點,比他過去十多年加起來都大,都多,也幸虧他前十七年刻苦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讓他在跟著岑道正學習的時候,如同空杯中的海綿,瘋狂的學習和領悟,才有了今日的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