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慕清只想著做調味料,順便賺點外快,沒打算做太多,就制了五十斤白糖。 留下十斤自家吃,剩下的四十斤賣掉。 這下可以吃到明年秋天啦~\(≧▽≦)/~ 甄二郎和甄香草開始都極為吃驚,他們不知道阿娘要買那么多甘蔗做什么,只是他們聽話慣了,甄慕氏讓他們做什么也不敢反抗,等慕清真的把白糖做出來,他們才看著那晶瑩如雪的糖粒,滿眼的震驚和歡喜。 “阿…阿娘,這…這真是我們做出來的?” 慕清也十分得意,豪邁地大手一揮:“來,嘗嘗?!?/br> 甄家幾個小的像面對什么神圣的東西,一個人捻了一點放在嘴里嘗了嘗,笑的眼睛都瞇了起來:“真甜!” 之后的幾天又讓甄二郎制了些竹筒杯子,到趕集的時候,用竹筒裝著十斤白糖,甄二郎挑著筐栗子,甄四郎扛著糖葫蘆,一家人到集市上賣。 這年代是沒有糖葫蘆的,因為糖實在太貴了,制作糖葫蘆的成本太高,慕清不知道,剛好家里熬糖,順便制作了一些糖葫蘆,帶到集市上賣。 慕清第一次逛古代的集市,還有些小激動,什么都想看看,什么都想問問,順便打聽關于席瑞安的消息。 因為不了解市場行情,她并沒有馬上將白砂糖擺出來賣,而是很有心機的跑到人家雜貨鋪里,打探打探人家店里白糖的行情,再根據市場行情來決定白糖和糖葫蘆的價格。 問了好幾家,才找到有糖的鋪子。 坑爹的是,鋪子里根本就沒有白糖,只有粗制的黑糖,不僅如此,她還打聽到,整個大雍朝都沒有白糖。 逗我呢! 慕清裝模作樣地問了下各種貨物的價格,這年頭,一只雞才賣三十文錢,一斤鹽居然比雞還貴,要四十文,糖就更貴了,六十文錢一斤。 那……她這白糖賣多少錢一斤? 糖葫蘆五文錢一串能賣得出去嗎?結果當然是賣不掉啦! 她又打聽了黑糖的銷售情況。 由于制糖技術尚未普及,人們日常飲品主要還是以飴為主,糖在這個年代屬于奢侈品,在這個小鎮上,買的人極少。 慕清十分懷疑,她的那些白糖,在這小鎮上,能賣掉嗎? 她決定,要是賣不掉,過幾天去縣城里找個大貨鋪,看有沒有人收。 可惜這個世界的甘蔗甜度不高,慕家的銀錢也十分有限,無法大量的制糖,不然就可以多熬制一些白糖來賣。 這個世界原本沒有白糖,市面上突然多了白糖,席瑞安看到后,肯定會知道,這個白糖的出現和她有關,能順著蛛絲馬跡來尋找到她。 也不知道他現在怎么樣了。 第60章 只是慕清也明白懷璧其罪的道理,目前大雍朝沒有白糖,像她這樣的沒有背景的小老百姓,忽然掌握這樣的制糖方子,必然是留不住的。 要是只要方子還好,若遇到那種黑心的,直接要了你的命都可能。 所以慕清的目的不是為了賣糖,而是賣制糖方子。 一來可以得些銀錢,改善甄家目前的狀況。 說實話甄家看上去真算不上好,雖有二十畝地,但四個兒子,均分到每個兒子頭上不過五畝地,而這二十畝地中,還有五畝屬于下等田的山地。 加上這年頭讀書是一件非常費錢的事,筆墨紙硯學費都十分昂貴,明年發解試,還要找人作保,也要幾兩銀子的費用,可以說甄家這些年來稍微有點錢財,就全給了甄博文花用,家中一貧如洗,如果甄博文沒有考中秀才,不光讀書要花費,他現在已經十七歲,得趕緊定下親事,這親事也要花用。 如果他考上了,后面還有州試,省事,花的錢更多,而他考上了,他的親事必然也跟著水漲船高,那么所要花的銀錢就更多。 這還是遠的,說點近一點的,馬上就要過冬了,家里居然連床能夠保暖的被子都找不到,這年頭棉花居然還沒普及,百姓用來蓋的棉被,塞得居然是木棉和一種蘆花。 簡直可怕。 慕清想想這個冬季的情形就坐不住。 二來,以慕清現在的財力,最多只能制作個三五十斤的白糖,再多就有心無力了,更別說讓白糖普及。 但若將方子賣給別人,白糖普及開,被席瑞安所知的可能性就更大。 這些天她在外面打聽,可她沒有他的任何線索,想打聽都不知道該如何打聽。 難道問誰家有誰突然性情大變與過去不一樣? 系統說他離她不遠,可這個不遠又是多遠?是同省,同州,同縣? 慕清打定主意后,等家里事情忙得差不多,便尋了個陰天,收拾了這段時間她重新做的麻辣冷兔rou,和拜堂,帶著甄二郎一起去縣城。 縣城離甄家村不過三十里的路,要是在現代,開車也就二十分鐘的事,但這個年代,兩個人卻走了兩個小時多才到,慕清只覺得自己一雙老腿都快走斷了,更是體會到這個身體體質的不堪,心底越發想著能不能從修真位面的女修那里能不能換點什么強身健體的藥。 下次打死也不走路了。 麻辣冷兔rou是她特意做的給甄博文的,讓他給夫子送一點,剩下的他和同窗一起吃,若是好吃,慕清打算趁著接下來這段時間農忙過去,在學院附近能不能租個小房子,賣賣冷兔rou。 她將白糖用竹筒分成了幾份裝,一份讓他送給夫子,一份讓他在縣學里看能不能找到門路,能賣掉白糖最好,最好是能夠將方子一起賣給一個安全可靠的人家。 慕清對縣城認識有限,就只能找甄博文。 另外,慕清儲存空間里有一些席瑞安年輕時穿過的不穿的衣服,她舍不得扔的,找了件羽絨內膽。 這個羽絨內膽是慕清以前在旅行途中買的本土打折款,才兩百來塊錢,灰突突的很不起眼,唯一的優點就是穿在衣服里面暖和,輕薄,外面套件大衣看不大出來。。 內膽外面就是純灰色布料,里面是羽絨,外表看就和這時代塞了木棉的棉衣沒什么不同,但料子卻大不相似,由于是機器制作,針腳十分細密。 并不是這個年代的繡娘做不出比這針腳還要細密的衣服,這個年代好的繡娘繡工遠比這厲害多了,問題就在于衣服的料子。 這個時代連棉花都還沒普及呢,棉制品比絲綢還貴。 中國古代是到明朝棉花才普及,價格才降下來,成為農家人日常衣服原材料的。 原身的女紅不錯,但慕清只會縫個扣子。 想了想,慕清打算去縣城里的布莊,買匹這年代的麻布,將這羽絨內膽縫在麻布里頭,裝成塞了蘆花的衣服給甄博文。 慕清還仔細的檢查了一下羽絨內膽的標牌,全都給剪了,放在包袱里給甄博文一起送來,還帶了些米。 縣學里的學生都是自家帶米去食堂,去食堂吃飯。 不帶米也行,用直接支付銀錢。 這些東西零零總總加在一起,足足有一小擔,甄二郎挑著它們從天蒙蒙亮就開始走,一直到近晌午才走到縣城。兩人隨便吃了兩個餅就往甄博文所在的縣學走去,一路上順便打聽哪里有可以買糖的鋪子。 從路上打聽到的消息,更是讓慕清明白,白糖這玩意在這個時代的稀罕度。 糖在這時候還不叫糖,叫石蜜。 石蜜是一種非常奢侈的奢侈品,最好的石蜜也是黃色的,而非慕清做的這種晶瑩如雪的色澤。 能賣糖的鋪子都是大的肆宅,慕清問了幾家才問到,又問了周圍的人,哪家肆宅的掌柜人比較厚道,最終選了一家口碑不錯的名叫田記的肆宅。 兩人的衣著實在寒磣,店小二熱情地迎上來,目光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下兩人,“客官要買點什么?” “這石蜜怎么賣?”慕清問粗制黑糖旁邊的黃色糖塊。 店小二看他們也不像買得起的,不耐煩地瞥了他們一眼: “八十五文錢一斤?!苯又中Φ溃骸敖o家里小輩買零嘴吧?其實吧,這季節市場上買點甘拓就夠了,您要不看點別的?!?/br> 慕清沒想到這店小二還挺好心,心情不由地愉悅了起來,笑道:“我是來找你們掌柜的,你們掌柜在嗎?” 店小二表情略有些疑惑地問:“找我們掌柜做什么?您是他親戚?” “那倒沒有?!蹦角逍χ蜷_自己籃子里面的竹筒,露出里面晶瑩如雪的白砂糖,“這是我們自己家做的一點霜糖,想和你們掌柜談談供貨的事宜,不知你們掌柜有沒有空?!?/br> 店小二在看到白砂糖的一瞬間,眼睛倏地睜大,他來店鋪看店也不短時間了,還沒見過如此潔白細膩的糖,連忙道:“在,在,大娘您先坐會兒,我馬上給您叫去?!?/br> 他走到肆宅后面,掀開麻布簾,朝著后院一聲響亮的高喊:“阿娘,您出來幫我招呼下客人,我去叫掌柜!” 分明是叫人來看店,在店小二嘴里倒成了招呼客人了。 店小二年約十八九歲,等后院走出來一位三十來歲的中年婦人后,拔腿就跑了出去,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快速跑了回來,氣喘吁吁道:“我們,我們掌柜隨后就到!” 不一會兒,門口就走進來一位三十多歲面目普通的中年人,他穿著一身青灰色儒衫,看人未語先笑的模樣,見到慕清就拱手笑了:“這位就是甄大娘吧,小可姓田,是這家鋪子的掌柜,我聽小二說你們要賣石蜜?可否先給我看看?” 竟是一口北方口音,有些像陜西那邊的話。 剛才在來的時候,店小二就已經將關于霜糖的事情和田掌柜說了,田掌柜不僅是田記的掌柜,還是城中縣令的管家,管著縣令家大大小小所有商鋪,這些商鋪,大多都在田掌柜的名下,田記便是其中之一。 “這石蜜還有更好的嗎?” 小二自豪道:“全大雍朝最好的石蜜都在我們這了!” 慕清也不廢話,直接將竹筒打開,讓他看里面的白砂糖。 哪怕掌柜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看到這雪白晶瑩的白砂糖依然吃了一驚,有點不敢置信地倒出了一點砂糖在手心,觀看其色澤,又捻了些放在嘴里嘗,見其晶粒均勻,干燥松散,顏色潔白,口感純正,無明顯黑點,不由大為驚奇:“這是你自己制作的?” 慕清笑著點頭:“是我做的?!?/br> 掌柜道:“不知這霜糖有多少?我全要了?!?/br> 他本想問其秘方的,但想來這樣的方子可傳后代,應該不會賣,便問其霜糖數量。 慕清道:“這次一共制了五十斤,準備留下十斤自家吃,兒子的老師要送一些,剩下的不到三十幾斤,掌柜的要的話,我都給您送來?!?/br> 掌柜問道:“不知這霜糖可否長期供應?” “這個……”慕清猶豫了一下:“不能!”只有甘蔗上市的季節才能制,“這霜糖保質期只有一年,一年之后,它就會泛黃?!?/br> 可保一年,這倒是意外之喜。 “一年足夠了,這樣,這霜糖你只管做,有多少我們收多少,我給你一百二十文一斤收過來,不過你就只能給我一家提供霜糖,你要覺得合適,我們就簽了契書?!?/br> 一百二十文,相當于一斤白糖一百多塊錢,早知道這個年代糖貴,但想不到能貴到這種程度,難怪能夠成為專供與貴族和皇室的奢侈品! 這還是批發價,估計他們零售至少要賣到一百六十文到八十文以上,黑心點的兩百文一斤也不是不可能。 慕清為難道:“簽契約倒是難,因為這霜糖的制法實在太過繁瑣,且得糖率低,這次廢了我家全部積蓄才得了這么點霜糖,全挑來了,再多,我就是想制,也無法?!?/br> 她臉上故意露出遺憾又貪婪的神色。 掌柜的看她這一身農夫裝扮,知道她不像說謊,還是道:“量少的話,價格可能要低一點,這樣,我們也誠心想與老太太你做生意,要是不能長期供應,便出一百一十文一斤怎么樣?這些糖我全要了?!?/br> 掌柜的迫不及待的想將這個消息告訴東家。 他看出慕清窘困,有意想東家告知這個消息,買下她手中的方子。 這是大事,他一個小掌柜的并不能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