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節
書迷正在閱讀:葦間風、撒個漁網撈相公、不紅就要繼承家業[重生]、奪心嬌妻莫要逃、我在現代做藥神、聲控系、寡婦門前有點田、最萌星二代、藏珠、我,禍水,打錢[快穿]
洛神未能親歷這場朝會,但卻能夠想象出那一幕,金鑾殿中,百官肅立,李穆金冠朱衣,在陛臺之前接過印綬的那一刻,場景該是何等的榮耀。 投在他身后的無數道的目光里,除了敬畏、艷羨,必定也是少不了充滿嫉恨和不滿的陰暗的窺伺。 這是屬于寒門的勝利,也是烙在世家額頭的恥辱。 她更是能夠想象,當在朝廷執牛耳多年的父親隨后遞出他親筆書寫的那一道辭呈,從口中說出就此告病歸隱的那一句話時,滿朝文武,丹陛上下,那些人在那一刻,又該是受到了何等的吃驚和震動。 當晚,夜幕才剛剛降臨,一輛宮車便在儀仗的護送之下,停在了高府的大門之前。 太后高雍容帶著幼帝,出宮來到高府,親自前來探視高嶠。 李穆還在外頭,沒有回來。 高嶠退朝歸家,入了書房,那扇門便一直閉著,得知太后帶著幼帝駕臨,也未曾露面。 洛神帶著家人到前堂跪迎鑾駕。 高雍容面上帶著微笑,和洛神寒暄著。 洛神看得出來,雖然已在掩飾,但堂姐的寒暄,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她知道,在堂姐和那些文武大臣的眼里,父親的這道請辭疏,來得應是有些突然。 兩人說了幾句話,高雍容便問高嶠的身體。 洛神引著她和幼帝去往書房,到了門前,輕輕叩了下門,門便從里應聲而開。 高嶠立于門后,素冠青袍,廣袖寬袂,面容消瘦,神色嚴肅,望著門外沿了廊階上來的高雍容和幼帝,身影一動不動,等她牽著幼帝到了自己的面前,才后退了一步,下跪道:“陛下與太后蒞臨寒舍,高嶠未能前去相迎,乞望恕罪?!?/br> 高雍容輕輕推了推幼帝的肩膀。 幼帝才四歲多,尚未就學,卻已經極其機靈。 去年國中大亂之前,高雍容曾力請高嶠擔任太子太傅。洛神也知父親確實有意等太子再大些,便親自教導他讀書。沒想到隨后天師教和許泌相繼作亂,國無寧日,這事便擱置了下去,直到如今。 那孩子牢牢記著來自母親的叮囑,走到了高嶠的面前,伸出手,捉住高嶠的衣袖,口齒清晰地說道:“外祖父快請起,勿折煞登兒……” 見高嶠抬頭似要說話,高雍容已跟著走了上去,搶著扶住高嶠,說道:“伯父快快請起!今日侄女帶著登兒回來,是以家人身份來探望親長,懇請伯父千萬莫將朝廷里的那一套跪拜之禮搬來家中。若是如此,便是見外,不拿侄女和登兒當做自己人了?!?/br> 高嶠不再說話,慢慢地從地上起來,盤膝坐到一張方榻中央。 洛神引高雍容和幼帝也就座,下人很快上來茶水,洛神挽袖,跪坐一旁,親自沖茶。 高雍容問高嶠的身體,語氣里充滿了關切。聽高嶠道自己并無大礙,松了口氣,說:“侄女早就想領登兒來探望伯父了,先前一是事務紛繁,二來,聽聞伯父近來閉門,怕打擾了伯父清心休養,一直未能成行。今日終于回家,見伯父安好,我也放心了。懇請伯父寬心,好生休養身體。伯父安康,便是我大虞之福?!?/br> 高嶠不置可否,目光落到了坐于高雍容身畔的幼帝身上,仿佛在想著什么,微微出神。 高雍容覺察,忙道:“登兒資質愚鈍,也因年歲小,未正式進學,但侄女不敢松懈,平日無事,自己便勤加教導,教他一些堯舜禹湯、先賢古圣的事跡,盼望他日后能成一代明君。好在這孩子勤奮,一心向學,先帝去后,也算是叫我還有所慰藉……” 仿佛被自己的話勾出了傷心,她眼眶微紅,低頭取帕,輕輕拭淚。 高嶠收回目光,點了點頭:“孺子可教?!?/br> 高雍容破涕,面露笑容:“伯父謬贊了。去年先帝還在世時,先帝便想請伯父擔當太子太傅,親自教導登兒讀書。不想后來國亂,先帝不幸駕崩,此事便就不了了之。如今國事平定,趁此機會,侄女有一不情之請。等伯父身體休養好了,日后能否撥冗做登兒的太傅?伯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登兒便能學得伯父一二分,于他日后,也是大有裨益?!?/br> 高嶠注視著高雍容,一語不發。 書房之中,突然安靜了下來,耳畔只聞茶壺肚里水沸發出的咕咚咕咚的氣泡之聲。 氣氛忽然變得有些異常。 洛神倒好茶,輕輕送到兩人的面前。 高嶠終于開口了,一字一字地道:“自古,國君才學如何,從來都在其次。君王德行,方為第一?!?/br> 他的語氣,聽起來很是凝重。 洛神悄悄看了眼父親,又看向堂姐。 高雍容仿佛一怔,大約也沒料到高嶠會如此接話,頓了一頓,立刻反應了過來,笑道:“伯父說的極是。侄女的意思,是登兒除了學業從師于伯父之外,亦需伯父多多教他為君之道、做人之理?!?/br> 她示意幼帝,要他向高嶠行弟子向師的跪拜之禮。 那孩子被母親教得很是伶俐,立刻起身,要向高嶠行弟子之禮,卻被高嶠扶住了。 他的臉上露出笑容,凝視著那孩子,溫聲叫他坐回去,不必向自己行禮,隨即轉向高雍容。 “陛下這年紀,如同樹苗初初扎根于地,正是教導的良機。忌溺愛放縱,學業再有明師加以引導,日后,方有可能成一代明君。我是不能擔當此任了?,樼痤伖?,才學遠勝于我,年輕時便以誠孝聞名鄉里,他可為帝師。另有馮衛,品性才學,亦可勝任。我去了后,你可聘他二人為太傅。我料他二人,必會盡心盡力教導陛下?!?/br> 高雍容沉默了片刻,忽然望向洛神,微笑道:“阿彌,勞煩你將登兒暫時領出去歇息,可好?” 洛神知她今晚過來見父親,必是和白天父親提交的那道請辭有關。方才說了那么多,此刻才是要進入正題了。 她望了眼父親,見他神色淡然,諾聲,起身牽著幼帝出了書房。 等洛神走了,高雍容道:“伯父,實不相瞞,侄女今夜回家,既為探望伯父,也是想要懇求伯父,能否收回請辭,往后繼續留在朝廷?” “我知此為不情之請。伯父因了伯母之殤,至今悲慟難當。侄女亦是感同身受。但人死不能復生。伯父心系北伐,又正當壯年,合該是大展雄圖,一展壯志之際,倘若就此退隱,不但是我大虞朝廷的損失,于伯父自己,難道便不可惜?” 她頓了一頓。 “何況,我也將伯父一向視為親長,在伯父的面前,也不隱瞞。之所以盼望伯父能留下,除了方才的緣由,也是為了登兒考慮……” 她眼圈漸漸又泛出了紅痕,語氣悲傷。 “先帝不幸病去,登兒年紀幼小,我又是個婦道人家,孤兒寡母,境況本就艱難,叛亂甫定,朝廷依舊內憂外患,倘若伯父走了,往后再有如此亂局,誰來主持大局,誰來輔佐幼帝?侄女懇求伯父,等身體休養好了,以大局為重,留下繼續主持朝政。大虞不能沒有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