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節
書迷正在閱讀:葦間風、撒個漁網撈相公、不紅就要繼承家業[重生]、奪心嬌妻莫要逃、我在現代做藥神、聲控系、寡婦門前有點田、最萌星二代、藏珠、我,禍水,打錢[快穿]
“罷了。阿彌呢,她怎也不回?先前不是說,去了和李穆把話道清就回來嗎?” “伯父,阿妹原本是要隨我回的,不想出來了,被李穆又追了回去……” 高胤想起自己那日被關在城門外的一幕,便覺氣悶,亦是不想再多提,含糊一句帶了過去,方道:“李穆給了我一封信,道是對伯父的交代?!?/br> 他取出信,再次呈上。 高嶠立刻接過,展開信瓤。 高胤私下并未看過信,也不知李穆到底寫了什么,何為交代。 見高嶠盯著那信,一語不發,忍不住好奇,問道:“他如何說?” 高嶠將信遞給他,面帶怒氣,哼了一聲:“泛泛之言,絲毫不見誠意!這便是交代?他就是拿這話,哄住了阿彌,阿彌也不回了?” 在高嶠的面前,高胤可不敢提一夜之間,阿妹便態度大變,和李穆郎情妾意的一番所見。 斟酌著道:“李穆此言,雖屬空話,對朝廷亦是不敬,目中無人,狂傲至極。但觀其人,應不是兩面三刀口蜜腹劍之人。否則當初伯父去往京口質問于他,無憑無據,他大可不必承認,推諉得一干二凈,便也不至于惹伯父如此不悅,更無后來諸多事情?!?/br> “他既如此說了,想必便是真心之言,亦可視為對伯父的退讓。往后朝廷局面若可維持如今之狀,料也無大事。伯父不必過慮?!?/br> 他說完,見高嶠臉色還是帶怒,索性再補了一句自己早就想說的話:“事已至此,阿妹都嫁他了,又愿意隨他,伯父還能如何?難道上奏朝廷,以隱患為由,趁他根基尚淺,早早予以鏟除?” 高嶠被侄兒的這一句話,當場扎住了心。 正是愛女夾在了中間,才叫他想起來就恨不當初。 高胤雖一句未提,但高嶠也早猜到,必是女兒自己心甘情愿留在了那里,侄兒才無功而返。 對這個當初用計誆走女兒,如今又把女兒哄得連自己這個阿耶也不要了的李穆,更是厭得無以復加。 他的臉色極是難看,緩了半晌,擺了擺手:“罷了罷了!此事暫時先如此吧!義成怎樣了?我聽聞西金鮮卑正厲兵秣馬欲奪西京。李穆不是與我還有一年之約?如今都過去數月了,他那里如何?” 高胤便將自己所見所聞講了一遍。 聽到義成城垣高筑,四方流民,每日如流水般入城請求庇護,又聽得李穆已與仇池侯氏結下盟約,正在墾荒積糧,擴充兵力,方才那難看的臉色,才終于稍有好轉。 高胤見他不再開口問事了,便告退。 高嶠撫慰了他一番,道他路上奔波辛苦,叫他好生歇息,過些日再去廣陵不遲。 高胤恭敬地應了,退了下去。 侄兒一走,高嶠便坐不住了,起身,雙手背后,在書房里踱步。 走了十幾道來回,停了下來,盯著李穆的那封書信,終于,仿佛下定了什么決心,回來拿起信,匆匆朝外而去。 天黑之時,他從船頭登上了白鷺洲,來到蕭永嘉所居的別苑大門之外。 門房說,長公主不在已有幾日,受邀出去做客了。 高嶠一愣。 前次蕭永嘉提和離,他憤而施加強舉,被冷拒,遂慚而退,至今已經兩個多月了。 這些時日,蕭永嘉那邊,自然不可能先主動尋他。 高嶠剛開始的羞愧之感褪去之后,便一天天地在挨。 勸自己不要和婦人一般見識,不如再去尋她,把話說個清楚。 卻每回都是下定了決心,臨出門,又退了回來。 今日終于有了堂堂正正的理由,如何還忍得住,這才急匆匆地趕來。 卻沒有想到,蕭永嘉竟不在。 忙追問詳細。門房又說,她是受懷德縣主之邀去做客的,三天前出的門,今日還未歸來。 懷德縣主的封地,位于建康西北數十里外的懷德縣。 這個縣主,高嶠也是知道的,乃蕭氏旁族的一個女兒,性格豪爽,小時起,和蕭永嘉的關系便很不錯。 蕭永嘉的人緣不好,這些年,剩下往來的人里,就數和她關系最為密切了。 原本也沒什么。 但這個縣主,曾死了三任丈夫。剛前些時日,好似又嫁了第四任。是個官職低微的黃門散騎,不但比縣主小了十幾歲,且貌若潘安。成婚之時,蕭永嘉還曾送過賀禮。 高嶠愣住了。又問歸期,門房道是不知。 他在門口立了半晌,心中慢慢有如貓抓,極是不安。 不過遲疑了片刻,便決定,立即親自去將蕭永嘉接回。 畢竟,女兒的事情,最為重要。 他急著要尋她商議。 他匆匆折回,棄車騎馬,一路疾行,終于趕到了懷德縣,尋到地方,命人前去拍門。 門打開,下人得知這個連夜來此的中年男子竟就是長公主的丈夫,當朝尚書令高嶠,十分吃驚,急忙入內通報,又將他引入。 高嶠匆匆入內,人還未到宴樂大堂,遠遠便聽到絲竹之聲,不絕于耳。 待被引入,立于門口,見堂中華燈璀璨,亮如白晝,美酒佳肴,客人盈堂,更有伶人吹笛奏笙,舞者繞柱翩躚。 如此縱情作樂的夜宴景象,在建康那些追求享樂的達官貴人家中,幾乎夜夜上演,高嶠早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