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書迷正在閱讀:葦間風、撒個漁網撈相公、不紅就要繼承家業[重生]、奪心嬌妻莫要逃、我在現代做藥神、聲控系、寡婦門前有點田、最萌星二代、藏珠、我,禍水,打錢[快穿]
這樣的悍將,倘若生出二心,對于許氏來講,恐怕寧愿殺了,也不愿被旁人所用。 以楊宣的推測,許泌此次應是借機敲打,待日后,應會有所表示。 想到這個,且見李穆自己似乎對確無多大的計較,便也作罷。 “臨川王既伏誅,余下便是應對江北局勢了。你且好生歇息幾日,再過些天,怕是要回軍荊襄,到時又是長途奔勞?!?/br> 李穆道:“卑職方才正要尋將軍商議一事。我大軍一向只重兵藩鎮荊襄一帶,以為下游之策應,義陽一帶,防守空虛。倘若羯人改取義陽,無論荊襄或是廣陵高將軍,頭尾怕都防范不到,一旦被破,到時局面,恐怕疲于應對?!?/br> 楊宣不以為意:“荊襄地理,為大江上游重中之重,歷來北人,若欲取江南,必首先圖謀襄陽,故許司徒多年經營。義陽非要沖之地,淮北更無良渡,便是攻下義陽,南下也無便道,多險山惡水,極為不便。你過慮了?!?/br> 李穆道:“卑職聽聞義陽有一南下便道,只是所知者寥寥。從前附近亦曾抓獲過夏人所派的細作。卑職愿領營下三百士兵明早動身,先赴義陽,見機行事?!?/br> 楊宣驚訝:“你當真有此顧慮?” “請將軍下令!” 楊宣沉吟了片刻,頷首。 “也罷。為防萬一,我將兵符與你,你先渡江去往義陽,可調動義陽守兵?;幢比粲挟悇?,即刻回報?!?/br> “卑職謝過將軍!” 楊宣拍了拍他的肩:“早些去歇了吧,明早還要動身!” …… 四更,原本喧嘩的營房,徹底地寧靜了下來。 丹陽郡城的野外,漆黑一片。營房四周,只剩星星點點的殘火,照亮著夜巡士兵的身影。 夜色蒼茫,月映春江。多少心事,隨那滾滾東逝之水,埋藏波底,只剩下世事如棋,人心如面。 潮聲陣陣,李穆立于江畔,眺望著江上明月,背影凝然。 他身后的不遠之處,三百騎兵已然整裝肅立,只等他一聲令下,便即刻啟程。 夏兵在義陽,出其不意地發動了進攻。曾經的那場南北之戰,最后雖以弱虞勝強而告終。但因初期失了義陽,被夏人打通南下之道,江東曾一度處于極其不利的局面,戰事一直持續了一年多方告終。 但是一切,都將被改,從今夜開始。 “從今往后,妾之余生,托于郎君?!?/br> 昔日之言,今焉不存,聲卻言猶未絕,如那夜夜江潮之聲,回旋在他耳畔。 李穆迎著夜風,最后眺望了一眼那片望不到的臺城盡頭的漆黑夜空,轉過了身。 三百輕騎,在馬蹄發出的清脆踏地聲中,沿著江畔,朝西疾馳而去,迅速地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唯余這片白色月光,靜靜照著江畔那條流逝的東去江水,代代年年,永不停息。 …… 百里之外,白鷺洲上,今夜此刻,洛神也仍未入睡。 大半個月前,獲悉阿弟被救,她的病慢慢也就好了。 她的病一好,蕭永嘉就要回白鷺洲。 因為高嶠終日忙碌,又奉皇命,要去往丹陽犒軍,蕭永嘉干脆把女兒也一并帶了過來。 今夜她一直睡不著覺,最后披衣起身,來到西窗之前,倚坐那里,雙手支肘于窗畔,托腮仰頭,眺望著當空明月,思緒起伏。 白鷺洲是個很美的地方,尤其每年這種暮春之際,夜夜江潮,花月相映。 但或許是潛意識地認為它分開了父母的緣故,洛神一直不喜歡這里。 尤其今夜,不知為何,這種感覺更是強烈。 不遠之外,那不斷傳來的一片江潮之聲,在這個萬籟俱寂的深夜,聽起來愈發入耳。 甚至,仿佛帶了一絲恐怖的力量。 她的心底里,慢慢地涌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充滿了傷感的悵惘之情,讓人想要落淚。 她不喜歡這種感覺。 只想快些離開這里,最好再也不要回來了。 但是這一住,洛神就住了三個月。 而這三個月中,她的注意力,幾乎全被江北不斷傳來的戰事消息給攫住了,再也沒有心緒去像那個晚上一樣,感傷花月。 就在她隨母親來到白鷺洲后不久,江北便傳來消息,北方羯國攻打義陽。 義陽位于江北,在大虞所剩寥寥的江北領地里,本非兵家爭奪要地的范疇之內,故大虞起先并未在此駐防重兵。好在之前,也是有所防備,守軍以地勢之利,竟硬生生地堅守住了關隘,在等到大將軍高允的援軍到來之前,寥寥數千守軍,面對數萬北人前鋒,竟未放一舟一船得以過江。 戰事隨后全面爆發。 尚書令高嶠布防江東完畢,親自渡江奔赴廣陵,任命徐揚刺史高允為左將軍、軍事大都督,任命高胤為征北將軍,前鋒都督,同剛剛回朝不久的中丞陸柬之等人一道,兵分三路,沿著淮水北上,迎擊南壓的敵國大軍。在短短不過三個月的時間里,接連取勝,江東士氣高漲,最后一戰,徹底擊潰了號稱百萬的南侵洶洶夏兵。 夏人一敗涂地,潰退到淮水之北,大虞趁機將國境北推到了淮南一帶。而北方的夏國,國內隨之大亂。原本臣服于夏的鮮卑、匈奴等胡族趁機紛紛起兵造勢,北夏岌岌可危,再無力量覬覦江東。江左危機,終于得以暫時解除。 從義陽之戰開始,到夏人敗退淮北,大虞不但取勝,贏得了這場關乎國運的生死大戰,而且,中間不過只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 勝利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江東。民眾為之沸騰。高氏一門的聲望,經此一戰,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