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
糜竺道“臣此次隨運糧隊前來,給陛下帶來一壞兩好的消息?!?/br> 韓信微微一愣,笑道“一個壞消息,兩個好消息,希望壞消息的分量不會等同兩個好消息?!?/br> “子仲先說壞消息吧,再壞的消息有兩個好消息緩沖,也能先苦后甜?!?/br> 說道這里,韓信又停頓了一下,他想了想道“子仲還是且慢道來,我讓人通知其他兩位軍師,和軍中將領過來,有事也好直接商量?!?/br> “一切依陛下之意?!泵芋眯Φ?。 他的笑倒是讓韓信放下了心來,想來壞消息也壞不到哪里去,接著,韓信連吩咐親衛去通知戲志才、黃忠等人。 片刻后,眾人紛紛前來,小涼亭坐不下這么多人,眾人就圍繞著涼亭,席地而坐。 來的早的人和韓信三人見禮過后,就坐下來默默等待其他人。 很快,韓信見眾人都到齊后,他再次開口道“這次糜尚書有消息帶來,我讓你等一起前來傾聽,就是想一起商討?!?/br> 說完,韓信對著糜竺一攤手道“子仲,現在可以說了?!?/br> “是,陛下?!泵芋闷鹕淼?,“諸位,今次糜某帶來一壞兩好的消息,陛下讓我先說壞消息?!?/br> 眾人紛紛凝神傾聽,只聽得糜竺說“壞消息是,北方關卡被漢庭下令,不得讓戰馬南下,商隊已無法從北方買來戰馬?!?/br> 韓信和其他人一聽,確實這屬于壞消息了,南方本就缺馬,本來他們一方有一萬二騎兵,前斷時間一場戰打下來,戰馬就損失了兩千多。 如果沒有后方持續的戰馬補充,不說擴大騎兵隊伍,就是戰斗起來都束手束腳。 “陛下,看來是大漢一方有能人,想到了遏制我大乾騎兵的方法?!?/br> 戲志才道“南方缺馬,這樣一來,只能期待異度早日攻克漢中,打通和西涼的聯系,如今西涼有北宮伯玉、韓遂造反,想來不會遵守漢朝的封馬令?!?/br> “嗯,也不知道異度那邊進展如何了?!表n信點頭同意,“南方缺馬,如果連買都買不到戰馬,這確實是壞得不能再壞的消息了,子仲,還是先說個好消息來沖沖喜吧?!?/br> “是,陛下?!泵芋玫?,“這第一個好消息,還是和戰馬有關?!?/br> “和戰馬有關的好消息?”韓信忙問,“難道你們打通了另外的渠道?” 其他人,尤其是騎兵將領如黃忠等人,頓時抬頭,一臉期待地看著糜竺。 “這一時還不好說,陛下可知道天下五大豪商?!?/br> “自然,冀州甄家,江東陸家,河東衛家,益州吳家,還有你徐州糜家?!?/br> “不敢當陛下夸獎?!泵芋妹ζ鹕砉笆?,苦笑道,“消息有關冀州甄家?!?/br> 冀州甄家,洛神甄宓的家族,韓信又怎么會不知道呢?好消息和甄家有關,難道是對方準備把,才兩歲大的甄宓,送來給他當皇后? 當然,韓信只是好玩地想想,他看向糜竺“冀州甄家,朕知道,莫非甄家也準備投靠大乾了?” “不錯?!泵芋妹C然道,“甄家見臣在大乾高居一部之長,向臣透露想投往大乾?!?/br> “一旦陛下同意,他們會把家族子弟,暗中遷往大乾,且今次甄家,送了五千匹良馬和一匹馬王,給陛下當進獻之禮?!?/br> 韓信聽了糜竺前半句話,知道甄家見糜竺區區一商賈子弟,竟然在大乾擁居高位,像他們這樣的商人,在士農工商排列的古代,社會地位是比農夫還低。 這榜樣豎起來,直接讓富可敵國,商業遍布北方,尤其是冀州的甄家徹底動心了。 提出遷移家族子弟到大乾,韓信自然明白他們是人質,只是表面上沒有說破而已。 至于后面句話,五千匹戰馬和一匹馬王,對于甄家的大手筆,不僅韓信感嘆,場中其他眾人,也紛紛倒吸口涼氣。 一商賈世家,竟然有這樣的大手筆,這還是區區見面禮。 “陛下,臣請去后方接收戰馬和糧草?!秉S忠反應快速,第一個起身道。 其他反應慢了一步的人,聽到黃忠這么說,也紛紛跟著請命。 韓信自然明白眾人是什么意思,沉吟片刻道“漢升,惡來,你們帶麾下騎兵,去后方接應糧草隊伍?!?/br> “是,陛下?!?/br> 兩人應命,神情歡快地離開。 其他眾人,只好羨慕地看著兩人離去,暗自想著,等會定讓陛下分派一點戰馬給他們。 “哈哈?!表n信撫掌笑道,“不錯,第一個好消息就沖淡了壞消息的晦氣,有這五千匹戰馬應急,等異度打通西涼后,我們就不缺戰馬了,子仲繼續說第二個好消息?!?/br> “是,陛下?!泵芋眠呎f,邊從懷中掏出一沓白色的東西道,“這第二個好消息就是我手中,科學院改良的蔡侯紙?!?/br> “陛下,請看?!泵芋谜f完,恭敬地抬手上呈。 什么?白紙終于改良出來了嗎? 韓信騰一聲從座位上站起,快速跨前兩步,從糜竺手中搶過白紙,放在手上仔細看了起來。 淡淡的石灰味,略顯粗糙的手感,可是這和如今,昏黃暗淡的蔡侯紙相比,已經好了太多太多。 “哈哈,天助我也?!表n信頓時仰天大笑起來。 “陛下,什么東西讓您這么高興?!惫魏闷娴匕杨^伸過來問道。 “諾,就是這些白紙?!表n信笑罷遞了一張過去,然后吩咐親衛,“每個人分一張,讓大家看看,是什么東西讓朕這么高興?!?/br> 白紙分發到眾人手上后,有人拿著聞聞,有人拿著撫摸,有人高舉對著天空看。 “陛下,此乃福國利民一舉,此功績足可媲美蔡侯大人?!?/br> 戲志才激動地說道,其他眾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對于白紙改良的意義和利益,穿越而來的韓信,比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清楚。 如果白紙配上印刷術,那么文化的傳播,將以幾何速度發展起來。 那時候,知識再不是少數人能壟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