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漢室反應
第二天,糜竺帶著黃忠,沙摩柯離開郯縣,而韓信和典韋留下等待黃蓋,告知對方計劃有變。 有了糜竺的配合,韓信拿下徐州各大城池就順利了很多,在拿下徐州之后,韓信再次帶人轉道豫州,進入了潁川。 就這樣,到二月下旬,距離韓信出兵將近兩月時間,他帶著麾下士兵,攻克百余縣城,全取豫州,徐州,兵鋒出現在虎牢關外。 除了韓信親取的幾十城,兩州內遺漏的城池,等到城內的人知道大乾的兵鋒后,幾乎傳矯而定。 紙不包火,韓信等人兩月之內,連下百城的壯舉,終于漸漸朝周圍傳開。 洛陽城內,人心慌慌,有心人都在各方打點,祈求離開即將到來的漩渦。 大將軍府內,何進和袁紹等人緊急磋商如何面對大乾咄咄逼人的兵鋒。 這個時候,皇宮有旨意到來。 “報,大將軍,陛下有請?!?/br> 何進趕緊起身,留下一句“本初,孟德,你等稍待,待我先行見過陛下?!比缓笏碗S著內侍匆匆而去。 去往皇宮的路上,何進心中忐忑不安,怕皇帝怪罪他去年末征討大乾不利,以至于如今大乾兵臨城下。 又想想現在的大漢千瘡百孔,何進又安慰自己,現在的大漢除了他這個大將軍能夠依靠,還能有誰,于是放下心來。 何進見到劉宏的時候,還差一歲才到而立之年的劉宏一臉憔悴之色,何進不敢多想,上前跪倒恭敬道“臣何進,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br> 劉宏跪坐在軟榻上,睜著滿是血絲的雙眼,像只青蛙,盯看了何進一會,才道“大將軍起來吧?!?/br> “謝陛下?!焙芜M恭敬起身立在堂下,覺得上座的皇帝有點不對勁,剛放平的心態又變得不安起來。 “大將軍可知南方軍情?!?/br> 何進小心道“陛下,臣剛剛得知?!?/br> “剛剛得知?呵呵,好啊?!眲⒑贻p笑一聲,隨即高喝道,“反賊都快打到洛陽城下了,你個大將軍才剛剛得知?” 面對劉宏的歇斯底里,何進反而不怕了,他道“陛下,我方兵員吃緊,如之奈何,那韓信賊子最善聲東擊西,我怕剛率大軍出關,他來一個直搗黃龍,京師動蕩,則一切休矣?!?/br> 砰砰砰—— 劉宏氣的把酒盞一扔,踢倒身前擺放的案幾,罵道“韓信小兒,爬胯賤民,若無先祖劉邦收留,豈有他之聲名,如今膽敢反噬其主,朕要誅其九族?!?/br> “還有黃巾張角,西涼韓遂,幽州張舉等反賊,朕遲早要殺了他們,誅他們九族?!?/br> 劉宏罵了一盞茶時間,才氣喘吁吁地停下,滿是血絲的雙眼再次瞪向何進道“大將軍可有何良策破敵?!?/br> 何進道“陛下可招天下有志之士進京勤王?!?/br> 劉宏急問“何人?” “并州丁原,只是丁建陽南下,南匈奴怕是會趁機擾邊?!?/br> “區區邊民有何道哉,朕之江山寧予外人,不予家奴?!辈坏群芜M說完,劉宏就咬牙對身旁內侍道,“速速下旨召丁原南下?!?/br> 頓了頓,劉宏歇斯底里地道“再下令給盧植,董卓,一月之內再不能掃滅黃巾,讓他們提頭來見?!?/br> “是是,陛下?!眱仁烫O分明被劉宏的表情嚇住了,應完聲,連滾帶爬地跑了出去。 “呼呼?!眲⒑暧执⒘藥茁暤?,“宗親劉焉上書請旨,讓朕重起州牧制度,大將軍以為如何?” “一切謹遵陛下之意?!苯袢?,何進是不敢反駁劉宏的任何建議了。 “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牧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br> “底下的人全是飯桶,致朕之江山處處烽煙,好,就依劉焉之意,改刺史為州牧?!眲⒑旰藓薜氐?。 韓信不知道,因為他屯兵虎牢關之舉給大漢朝帶去了多大壓力,導致漢靈帝不管不顧,就召集邊疆的丁原進京。 他馬上就要對上,這個時代武力最強的呂布——大奉先了。 這個時候,還不清楚這些的韓信正帶人在徐,豫兩地尋找人才。 豫州,潁川。 韓信把第一站放在了潁川學院,這里有他渴望已久的王佐之才,和鬼才郭嘉以及其他諸多人才。 這天清早,涼風習習,道路兩旁青草豐茂,不知不覺中春天來臨了。 因為學院坐落在城郊,韓信和戲志才坐著馬車趕路,車外是典韋和護衛的上百近衛軍跟隨。 馬車內,韓信和戲志才相對而坐,韓信略帶緊張地問道“志才,你也是從潁川學院出來的,學院內有諸多朕渴求的人才,你覺得朕此趟拜訪,收獲將如何?!?/br> “陛下,大漢朝四大家族,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潁川一地就占了兩家,潁川學院,它本就是豪門荀氏的一座別莊,書院成立后荀氏捐出來做學堂?!?/br> “微臣區區一介寒門,得庇于祖上恩情,能入院就學,當初在書院里也是一心苦讀圣賢書,和院中世家子弟少有來往,臣擔心此次陛下將乘興而來,敗興而歸?!?/br> 戲志才的表情略帶凝重,所謂主辱臣死,如果韓信此趟過去遭受冷遇,他們所有人的臉面都不會好看。 “不會吧?”韓信聽了戲志才的話,心瞬間涼了起來,他可不是那種喜歡用熱臉貼別人冷屁股的人,戲志才說的這兩大世家,韓信都有一點了解。 潁川荀氏,就是王佐之才荀彧和曹魏謀主荀攸出生的家族。 “汝潁多奇士”,荀氏則是潁川眾多士族的代表之一,史冊上記載的人物就有一百多人。 而潁川陳氏,有陳寔,陳紀,陳泰等在《后漢書》,《三國志》中列有專傳,在三國時期,更是有一個很出名的人——陳群,承上啟下的九品中正制這樣的選才制度,就是陳群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