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凝聚土系生機之氣
程天藍盤膝坐在床上,修煉起九轉五行變法訣的第一層——凝聚生氣。 凝聚生機之氣,是九轉五行變法訣里頭,最基本的修行方法,是萬丈高樓下的基礎,最為重要不過。這一層修煉的目的,在于凝聚五行的生機之氣,提升修煉者對五行生機之氣的感應能力,即使修煉者突破了第一層以后,還是要繼續每日凝聚生機之氣,提升對五行生機之氣的感應力,從而不斷地提升法力。 九轉五行變以后的四層境界,其實并不是具體的修行方法,而是法力境界的一種衡量標準。只有法力達到較為強大的時候,才可以駕馭生機之氣,施展出道法來。同樣的道理,只有法力到底較為深厚的地步,才可以突破更高的境界,駕馭其他系別的生機之氣。 凝聚生機之氣的練習之法,是通過入定,剔除種種的龐雜念頭,讓心靈進入到深層次的狀態,等精神完全安定下來之后,就竭力去感悟與自身符合的某一系的生機之氣,當修道者感悟到某一系的生機之氣的特征,跟自己的心靈遙相呼應之后,就吸收這些生機之氣,通過竅門,進入到身體之內,在循著某一條固定的運行路線而運轉。不同系別的生機之氣,所使用的竅門是不一樣的。黃沙真人一脈,吸收的是土系的生機之氣,腳與大地結合,故此,程天藍是用腳心來吸取土系的生機之氣的。 程天藍緊閉雙眼,依照黃沙真人所說的法門,竭力去感悟大地之心。他在腦海中不斷地默默念著:大地之心,大地之心,請讓我感受到你吧。同一時間,他的腦海之中,還不停歇地想象著泥土的外形。 然而,嘗試了很久很久,他的身體怎么也體會不到黃沙真人所說的,土系生機之氣進入體內的情形。不過,程天藍也不心急,以前,他最初修煉心齋訣的時候,也是修煉了九個月而一無所得,然后,才開始漸漸有了感應?,F在,他修煉九轉五行變才不過短短半天,什么也感應不到,倒是很平常的事情,程天藍也不以為意,只是就這樣默坐著,默默修煉。 就是這樣,程天藍每天上午修習九轉五行變,下午念書認字,到了晚上,則修煉心齋訣,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天。 這一天,黃沙真人想看看他修煉的進境,可是檢測了一下,卻發現他身體之內,竟然沒有一絲土系的生機之氣,不由得感到十分奇怪,問程天藍道:小藍,為什么你修煉九轉五行變這么多天,體內還是連一丁點的土系生機之氣也沒有? 程天藍撓撓頭:我也不曉得啊師父,我都是按照你的教導去做,練不出來,我也沒有辦法啊。 我的教導?黃沙真人又好氣又好笑,這孩子,還真的有點呆,修煉修不出感應,也不來問問他,就這樣傻乎乎地修煉著。不過,話又說回來,像這種看上去有點呆呆的修煉著,反倒適合修煉土系道法。土系元氣感應不容易,吸取慢,修煉的進展,遠遠落后于其他四系。許多明明很有天賦的修道者,就是因為修煉了幾天土系道法,見沒有感應,就以為自己天賦不在這里,所以轉而修煉其他系的道法去了。這也是土系一脈凋零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啊,師父,你教導我,要不斷地念叨著大地之心,大地之心,然后就可以感應到土系的生機之氣。,可是我念啊連,念啊念,還是一點感應都沒有。 黃沙真人啞然失笑,又問道:那你是如何感應土系生機之氣的? 程天藍答道:我就是不斷地磨練大地之心,想象著泥土的形態,難道不是這樣嗎? 黃沙真人莞爾一笑:要感應土系的生機之氣,就一定要把心靈沉浸在泥土里,用精神去體驗,并不只是去想大地之心,應該把思緒完全定住,用一顆平和包容的心,去感應大地得到靈魂。 大地的靈魂?大地難道也跟人類一樣,都是有靈魂存在的?程天藍大感奇怪。 大地當然有靈魂,不然它又是如何培育我們人類?只是它的思維轉動極慢,它動一個念頭所花費的時間,就等于我們一般人過上一生了,所以我們才會以為大地沒有靈魂,沒有思維,其實,這都是誤解。你如果要感受到大地的靈魂,就要學它那樣,把思維的速度減慢,然后再慢慢去想象那種滄海桑田一般的變化,感應大地的形態,大地的變遷,當你真正體會到大地的變化,你就能碰觸到大地的靈魂,同時,你就可以感應到土系生機之氣的存在,也就可以把它吸取到你的身體之內,壯大自身的力量。 原來是這樣的,看來,我之前的修煉方法,都是錯誤的。程天藍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回到臥室,程天藍盤膝坐在床上,開始修煉九轉五行變。憑借著以前的刻苦修煉,程天藍很快就把腦海中的念頭驅散,令自己的精神,徹底進入到一個極為深沉的境界。外界的聲音、味道,好像都消失了,唯獨剩下程天藍的心靈,在默默流轉著。 程天藍開始回憶起黃沙真人剛才所說的話:大地之心,大地的靈魂,究竟是怎么樣的呢?隨著黃沙真人的話語,程天藍展開了自己的想象,他的腦中,開始浮現起許許多多的畫面。他想到了廣闊無邊的草原,無垠的森林,田野,鄉村;又想到了沒有一顆小草的沙漠,想到起伏不定的丘陵,想到了生長著各種農作物,正有許許多多的農民正在耕作的田地大地有著無窮無盡的形態,讓人怎么去聯想,都聯想不完。 此時,程天藍腦中的黃面,又是一變:一把紅彤彤的烈火,把地上的一切草木,都燒成了灰,這些灰,被狂風一吹,飄散到地上,成為了大地中的一部分。許許多多的人類,踏足了一片土地,他們在這一塊大地上生活作息,生養兒女。許許多多的飛禽與野獸,也是在這片無垠的大地之上,不斷地奔波飛翔。不但在土地之上,生長著人類與鳥獸,在大地之下,一樣包含著無窮無盡的生命。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把它們的根,扎在大地里面,從土壤里吸取養分與水。螞蟻、土撥鼠許許多多的生物,也在泥土里面居住。 這時候,突然來了一場大雨,無數的泥沙,被沖進了河流之中。這些泥沙,伴隨著大江,流了數千里,終于在下游落腳,不斷累積,形成了一個個小洲。小洲那包含營養的土地,引來了各種飛禽走獸。終于,萬物之靈——人類,也發現并登陸了這片荒涼而又肥沃的土地,他們開墾荒地,聚集而居,數十年就這樣過去了,一個富足的城鎮,漸漸在小洲上形成。 可聚可散,聚散無常,看似松松垮垮,卻又承載了一切的生物,本身似乎不是生命,卻又培育了無數的生命,這就是大地啊。大地,你真偉大!想到這,程天藍不由得一陣感嘆。而伴隨著他對大地的體驗,了解,他也感應到,在天地之間,有一股黃色的生機之氣,它就好像大地一般,可聚可散,盡管沒有生命,卻又好像是包含了無數的生命。 難道,這就是我要吸收的土系生機之氣?程天藍心道。想到這,他試著召喚這股生機之氣,讓它們從自己的腳心,進入他的體內。 這一股生機之氣,似乎認同了程天藍,它們分出了一小部分,從程天藍的腳心,流進到程天藍的身體之內,循著程天藍想象的經脈,運行了一個周天。然后,它們進入了程天藍的識海,在里面轉了一圈,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黃色氣團,就這樣在程天藍的識海之中,安家立戶,沒有離開。 成了!我終于把土系的生機之氣,吸取到身體之內了!程天藍一躍而起,從床上跳了下來,興沖沖地跑去告訴黃沙真人。 黃沙真人也是微微吃驚,他也想不到,他只是說了一番話,略略點撥一下程天藍,想不到他就一下子度過了九轉五行變的第一個難關。這可是修煉土系道法的第一個難關,許多天賦頗高之人,就是過不了這個難關,感應不到土系的生機之氣,這才跳到別的一脈。難道,難道這個看上去笨笨的徒兒,竟然是修煉土系道法的天才?黃沙真人頗為疑惑,可是回頭一想,卻又覺得釋然。 要曉得,在金木水火土五種生機之氣之中,土系元氣是最最難以感悟到的。其余的四種生機之氣,金系生機之氣鋒銳,木系生機之氣蓬勃,水系生機之氣寒冷,火系生機之氣灼熱,要感應到它們的特征,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容易的。 而土系的生機之氣,中正平和,就像是大地一樣,無處不在,卻又默默無聞,很少人體會到它的偉大與不可或缺,反而是很難被修道者感知。幸虧程天藍個性淳樸,雖然有點呆頭呆腦,但他的這種個性,卻又與土系的生機之氣,十分吻合,故而能夠得到土系生機之氣的認同,被他感應和吸取。 反倒是以前黃沙真人的幾個徒弟,天賦都很高,可個性過于突出,少了大地那種平平淡淡的胸懷,所以都得不到土系生機之氣的認同。 想通了緣由后,黃沙真人不由得十分興奮,因為終于有人可以繼承土系一脈了,心中當然大感快慰。他好好地夸獎了程天藍,要他持之以恒地努力修煉??墒?,其后發生的事情,又讓他吃驚不小。 九轉五行變的第一層凝聚生氣,最為困難的一步,就是剛開始的吸引生機之氣,進入體內。有一些悟性比較低,感應力較弱的修道者,可能怎么也無法做到,終于含恨終老??墒?,只要跨過這一道高高的門檻,之后運轉七十二個周天的事情,就是功到自然成的事情,沒有什么困難可言,只有快還是慢的問題。 倘若是筋骨強健,精神感應力出色的人,因為天賦出色,每次吸收的生機之氣都是很多,也許只要三四個月,就能夠運轉七十二個周天,讓身上的經脈得以鞏固,打好了修煉道法的根基。而即便是身體比較疲弱,感應力比較弱小的人,也可以在一兩年內,讓生機之氣運轉七十二個周天。 可是,程天藍卻徹底打破了這個規律。 黃沙真人曉得,程天藍的身體,遠遠比一般的少年強壯,所以在程天藍成功地把土系的生機之氣引入體內以后,只過了四個月,便檢測一下他修煉的進境。孰料到,程天藍此時只能運轉七八個周天,跟踏入大圓滿境界的七十二個周天,相距還是非常遙遠。 黃沙真人頗為疑惑,一般人即使天賦再怎么爛,四個月后能運轉十來個周天,也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墒?,程天藍這個進度,跟一般人修煉九轉五行變的速度,也未免相差太多了吧。黃沙真人詢問了程天藍許多細節上的問題,又反反復復地檢測程天藍的身體,還是沒發現程天藍修行進步緩慢的原因。黃沙真人又跑遍六云宗各大書庫,查看先人的典籍,可是翻了幾萬冊書卷,黃沙真人卻找不到相類似的記錄,對于程天藍的狀況,當然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而這時候的程天藍,仍舊保持著一個月多運轉兩個圈的烏龜速度。 其實,程天藍之所以修煉進展緩慢,與他每晚修習的心齋訣,有著很大的關系。心齋訣是吸取天地生機之氣的修煉法訣,而土系的生機之氣,當然也包括在里頭。程天藍修煉心齋訣的時間,遠遠多于九轉五行變,他上午修煉九轉五行變所吸取的土系生機之氣,因為修為遠不及修煉了幾年的心齋訣深厚,而被心齋訣吸取了一大半,流入到心齋訣修煉的經脈當中。所以,程天藍白天修煉九轉五行變,增長的土系生機之氣,一到了夜里就會被吸掉一大半,功力的增長,當然要遠遠遜色于一般人。 程天藍雖然笨,也隱隱約約地感受到,他進展緩慢的原因,極有可能與他修煉的心齋訣有關系,可是他本來就不是什么絕頂聰明的人,年紀還小,也缺乏閱歷與決斷,遇上這等事情,他苦思冥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好像烏龜鴕鳥一般,維持現狀。 偶爾他會想,倘若他能斷然放棄心齋訣的修習,只修煉九轉五行變,他的修煉進度,肯定會快上很多??墒?,心齋訣是老爺爺傳授他的,是老爺爺留給他不多的東西之一,實在讓他難以舍棄。再加上他修煉心齋訣已經有數年的時間,每晚修煉心齋訣,已是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事情,就好像呼吸喝水一般的普通平常。要他割棄不再修煉下去,他也不舍得。 故此,不再修煉心齋訣的念頭一旦出現,程天藍又會把之壓回去。轉念一想,他之所以修道,也是為了要完成老爺爺的遺愿,并不是為了威震天下,做那什么天下第一人,再之,黃沙真人也講過,修煉道法,要順應自然,不能勇進猛進,不然就容易走火入魔,現在我這樣做,不就是順應自然么?程天藍想了半天,終于成功找了幾個理由,把自己說服,便仍舊同時修煉兩種法訣,以每個月多運轉兩個周天的烏龜速度,繼續慢慢地增長著修為。 程天藍修為增長緩慢的緣由,因為心齋訣的法訣十分獨特,隱匿無形,讓修為絕高的黃沙真人,也無法找出個中的道道來。黃沙真人曾經細細察看程天藍身體內的各條經脈,可是,心齋訣吸取的是五行的生機之氣,并沒有像九轉五行變那樣,偏重任何一種生機之氣,兼且心齋訣流轉的經脈,與世間的修行之法,差異很大。而心齋訣一直只是一脈單傳的法門,不為世間的修道者所知道。所以,盡管黃沙真人道法極為高強,見多識廣,也沒有辦法發現程天藍體內的五行生機之氣。黃沙真人只是感應到,程天藍體內的氣血運行,十分健旺,遠遠勝于常人,這是身體強健的象征,修道也應該進展神速,然而程天藍修煉九轉五行變卻偏偏要比一般人慢得多,這就越發令黃沙真人難以索解。 時間忽忽過去了一年,程天藍才慢慢吞吞地完成了二十四個大周天的流轉。這時候的黃沙真人,對于程天藍的修煉,也是徹底死心,只以為程天藍天賦太低,確實不適合修道。不過程天藍性子淳樸,對黃沙真人一直畢恭畢敬,他煮的飯菜,也很對黃沙真人的胃口,再加上黃沙真人修煉土系的生機之氣,性格與大地相仿,都是有容乃大,能包容萬物,所以也沒有因為程天藍修煉緩慢而看低了他。 只是,想到程天藍身為他最后一名弟子,修煉的速度,竟然如此緩慢,黃沙真人也覺得說出去頗為不光彩。而且,程天藍的修行進境這么慢,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突破九轉五行變的第一層。而突破第一層后,修煉的道路將會更加艱難,以他的天賦,修煉的速度只怕更是緩慢。甚至他這一輩子,也沒有辦法使出道法來。想到自己一身高絕的道法,到了晚年竟然沒有一個人繼承,黃沙真人也是暗暗神傷。 感覺到黃沙真人的郁郁寡歡,身為弟子的程天藍,心中也是不大好過。這一天,他修行完九轉五行變后,心中也是頗為抑郁?;叵肫鹨荒甓噱X,他在第三道考核被淘汰后,黃沙真人帶他上修道峰,講敘天道真人的故事,以解開他心中憂愁的事情,心中也是頗為感觸。 上一次,我到修道峰上去觀賞一下風景,心情就好了很許多,掌教師伯后來更是提拔我為內門弟子??磥?,修道峰也真是一個能夠轉運的好地方。既然現在我諸事不順,不如就去修道峰看看,也許也可以像上次一樣,扭轉運氣。 想到這,程天藍便帶著大黃,下了黃沙峰,一個人登上了修道峰。 爬上修道峰,程天藍極目遠眺,看到四周美好的風光,心中的抑郁之情,大為消減,回想起當日黃沙真人在這里安慰自己,還收他為關門弟子,而自己修煉九轉五行變卻如此緩慢,讓他大失所望,想到這,心情又低落下來。 此時,一直跟在程天藍身邊的大黃,看到四周無人,便抖動了一下身子,原本垂下的狗耳朵,漸漸豎了起來,原本尖尖的嘴巴,緩緩變圓,身上的黃毛,也漸漸變成了斑斕花紋。 不片刻,大黃就變回了他本來的樣子——一只斑斕吊睛大老虎。 看到這一幕情景,程天藍大感好玩,黯然之情也淡了很多,不由得好奇問道:大黃,你除了能夠變成一只大黃狗,還能變什么呢? 大黃低著腦袋,想了一陣子,隨后抖動了一下身子,斑斕的皮毛漸漸變成了灰褐色,龐大的身軀又緩緩變小,原本的圓臉漸漸變尖。 程天藍定睛一看,發現此時的大黃,已經變成了一只灰狼。 隨后大黃再是一變,變成了一只大雁,它一躍而起,拍打著翅膀,騰飛上天,沖破云霄。之后,又從云層中穿越回來,徐徐地拍打著雙翼,在修道峰峰頂緩緩盤旋。 騰飛了好一陣子,大雁又沖了下來,向程天藍撞去,就要撞上程天藍的時候,大雁又迅速地拍打雙翼,止住了往下的沖擊之勢,在空中定住,隨后身體一抖,變了了一只小貓咪,躍進了程天藍懷里。程天藍畢竟是少年心性,看到大黃竟然可以如此升騰變化,確實神奇,感到十分好玩,忍不住嘿嘿大笑。心中那nongnong的憂愁之意,被大黃這一攪和,變淡了不少。 驀然間,程天藍聽到一陣腳步聲,在下方的石梯響起,聽聲音,距離他已經不遠,程天藍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凜,他修煉心齋訣后,聽覺已經極為靈敏。在距離這么近的地方才聽到腳步聲,對他來說,還是第一次。程天藍看到懷中的大黃,想到方才大黃變成大雁,從空中沖下來,這一幕很可能被山下的來人所看到。如果他們上來以后,卻沒有發現大雁,心中就會生疑,大黃的秘密,說不定就會被他們發現,那時候,他們可能會把大黃奪去,拿去作為靈獸來豢養,那時候他就會失去了大黃,只能孤零零一人。 想到這,程天藍便抱起大黃,一閃身,躲到大石頭后方去,把自己隱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