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等飯菜做好了,一上桌就看到豐富的飯色,五菜一湯,還是三個rou菜,諸葛均在想自家二哥什么時候吃得那么好了。 長青給他們一邊打飯一邊說道:“夫人太厲害了,只是去外面轉了一圈,就打了條魚還有只兔子,說是給三公子加菜!” 莫說是諸葛均了,就是諸葛亮也明顯一頓,“盼盼上山了?” 諸葛均聽著那親昵的叫喚,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沒注意到,而是盯著長青等著他的回答。 “好像是,夫人就出去了一回,我以為夫人回屋去了,再回來,就看到夫人一手提了兔子,一手提了魚回來!”長青也只是看到結果,并不清楚經過,所以…… “公子,三公子,飯菜都做好了,你們用!”長青把兩位公子的飯都添好了,便打算退出去。 “二嫂呢?”諸葛均覺得自己該問上一句,長青道:“夫人說兩位公子用著,她就不打擾了?!?/br> 說著退了出去,而諸葛均沖著諸葛亮問出了心中的疑惑,“二哥,二嫂難道還會武功?” 諸葛亮只是點了點頭,并沒有細說,諸葛均便以為曹盼只是會幾招三腳貓的功夫,等真正見識曹盼本事的時候,眼珠子都要掉了,卻是后話。 嘗了一口菜,味道極好,諸葛均難得吃到如此可口的飯菜,手上的動作半點不遲疑。 諸葛亮是個重規矩的人,講究的是食不言,寢不語。諸葛均吃著對曹盼的感觀又添了兩分。本以為小小年紀,家世不明,尋常娘子會做的事怕是不會。 沒想到她竟有這樣的好廚藝,比大嫂都要好! 一頓飯吃完,諸葛均感慨道:“二哥有福!” 諸葛亮知其所指,“將來你娶了妻,若想跟你二嫂學烹飪亦可!” 言外之意你也可以這么有福氣的,只要將來你舍得老婆學習。 作者有話要說: 見家人什么的,必須的! 第081章 濃情蜜意難插手 諸葛均嘴角抽抽,“其實,娶妻之人選,我也有了,我也跟大哥提過,大哥的意思是讓我問問你?!?/br> 諸葛亮一副傾聽的模樣,諸葛均剛要開口,長青端著兩碗湯進來,諸葛均止了話題,長青道:“公子,夫人做了青梅湯,說是可以消食,你們把飯菜都吃完了,夫人怕你們撐著了?!?/br> 尷尬!幾乎吃了三分之二的諸葛均有些不好意思,而聞著長青送上來的青梅湯,喝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夫人呢?”諸葛亮吃得不多,也喝了一口青梅湯,只知曹盼在忙碌,并沒有見到曹盼的人。 長青道:“夫人做好了青梅湯就回去了,好像靜姝不舒服?!?/br> “怎么說?”諸葛亮問了一句,長青捉著腦袋道:“我也不知道,就是靜姝一通比劃,夫人就跟我說靜姝不舒服,她們先回對面去?!?/br> 靜姝一個啞巴,她那比劃是真看不懂,長青很是無奈。 “二哥,要不你去看看?”諸葛均真就是隨口問問而已,沒想到諸葛亮站了起來,“我去看看!” 這,這看著諸葛亮匆匆而去的背影,諸葛均覺得他們還是小看了曹盼在諸葛亮心中的位置。愛屋及烏,連個小婢女不舒服也急急地趕過去! 那頭的靜姝是真不舒服。初潮而至,因為自小身體虧損得厲害,靜姝痛得死去活來。 不過比起曹盼來,至少是不尷尬的,該備的東西都已經備好了,就是痛得她渾身冒冷汗。 “來,先把這碗紅糖水喝了,我加了姜一塊煮的,你先喝著,我一會讓諸葛給你號個脈,給你開藥方調理?!辈芘螌⒅蠛玫募t糖水給靜姝端了來,靜姝聽話地喝下去,身上的冷汗慢慢的沒那么多了。 “盼盼!”諸葛亮的聲音在外面響起,曹盼立刻打開了門,“你怎么出來了,三弟呢?” “在屋里,靜姝有什么事?”若是旁的人聽到這個問題未必會回,畢竟初潮是女子最隱秘的事,除了丈夫,不該再讓別的男人知道。 曹盼卻沒有這個顧忌,在她看來,諸葛亮是大夫,靜姝是病人,沒有諱疾忌醫的道理。 “靜姝來初潮了,痛得厲害,你給她號號脈?” 乍一聽,諸葛亮心下一跳,看了曹盼一眼,只見曹盼神情如常,有的只是對于靜姝的掛心,再無其他。 諸葛亮不確定地道:“盼盼,你可知那是女子最私密的事,除了她的丈夫,不該讓別的男人知道?!?/br> “啊,你不是大夫嗎?靜姝現在痛得死去活來的,難道為了所謂的私密,就不管她的死活?”曹盼反問了一句,卻讓諸葛亮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他已經知道了曹盼的想法,不過是覺得靜姝需要一個大夫,而他恰好是一個大夫,所以才會把靜姝的事告訴他罷了。 “你隨我同去,我為靜姝號脈?!敝T葛亮明白了曹盼的想法,也就不多想了,讓曹盼與他進屋去。 諸葛均左等右等的,愣是不見諸葛亮回來,心中詫異之極,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抬腳出去,諸葛均打算親自去找人。 然而出來看到的這一幕,諸葛均是恨不得再縮回去。 曹盼站在諸葛亮的面前,攀著諸葛亮的脖子嬌嬌地問道:“我乖,我聽話,你要怎么獎勵我?” 那帶著女兒家獨有的嬌糯,叫人聽在耳邊,只覺得心都在發顫。 “你想要什么獎勵?”諸葛均聽著自家二哥的昔日冷清的聲音透著一股前所未有的火熱,有心想要避之,偏偏又管不住自己。 曹盼附到諸葛亮的耳朵輕聲地說了句什么,隔得太遠諸葛均是拉長了耳朵都聽不見。 他卻聽到了自家二哥帶著喘息的輕斥,“胡鬧?!?/br> 曹盼眼中帶笑地道:“不胡鬧不胡鬧,你依我嘛,依我嘛!” 原本就好聽的聲音越發的嬌柔,諸葛均睜眼看去,只見曹盼一邊嬌嬌地哀求,一邊左一下右一下地啄著諸葛亮的臉頰。 諸葛均活了半輩子都想不到,自家常年冷著一張臉的二哥也有這樣的一天,他所喜愛的,竟然會是一個與他性子截然不同的女子,一個敢做敢當,性格爽朗,不拘一格的女子? 正想著,前頭已經沒了聲,諸葛亮背著他,他是瞧不見諸葛亮的神情的。此時諸葛亮捧著曹盼的臉親了下去,諸葛均落荒而逃…… 等諸葛均回草廬的時候,長青說諸葛均已經睡了,諸葛亮并不在意,卻不知諸葛均是被自己親眼所見給刺激到了,一度懷疑自家二哥是不是被什么東西給附身了。 胡思亂想的結果是一夜沒睡好,第二日拉耷了腦袋起來,又是豐盛的早點。 諸葛均問了一旁的長青,“這又是二嫂做的?” “是啊三公子?!遍L青咧著嘴說,前幾日沒能吃到夫人做的東西,實讓這被養刁的嘴吃著自己做的那吃食難以下咽。 如今好了,自家公子把夫人娶了回來,借自家公子的福,他也能多蹭點吃,想到這里就止不住地高興。 諸葛亮瞧了一眼諸葛均的眼色,“昨夜為何不能入眠?” 諸葛均能說實話嗎?若是說了出去,妥妥是要被諸葛亮打死的節奏,他又不蠢。 自家二哥除了對那新二嫂無可奈何且違了往日的行徑,對他還是一如既往,想來是假不了的。 要是讓他知道他竟然沒有非禮勿視,不定怎么折騰他。 “認床了大概?!敝T葛均扯了一個不算理由的理由。 “三公子又不是第一回來草廬住下,往日從不認床?!遍L青迷茫地說了一句,諸葛均被一堵。 “讓你熬的藥熬好了?”諸葛亮問了長青一句,長青點頭道:“已經熬好了,我這就給靜姝送去?!?/br> 諸葛亮端起了飯吃著,諸葛均暗松了一口氣,很是慶幸自家二哥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 可惜他這高興地太早了,飯剛吃完,諸葛亮道:“抄一遍禮記,晚上交給我?!?/br> 血糟已空!禮記啊,那是多少內容,晚上交給諸葛亮,那他今天是定要耗在抄書上了! “二哥,你看我就住幾日,你和二嫂大喜的日子,就饒了我這一回吧?!敝T葛均巴巴地想讓諸葛亮松個口。 “你覺得呢?”諸葛亮并不接話而是反問,諸葛均一頓,就自家二哥那不講情面的性子,他求饒有個屁用! “怎么了?”就當諸葛均心如死灰地準備去抄書時,曹盼從門口走了進來,諸葛均怏怏地見禮,“二嫂!” 曹盼微微一笑,“三弟的臉色不好看,是出了什么事?” 諸葛亮不接話,諸葛均想到了昨天見到的一幕,打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理,“我昨夜沒睡好,二哥罰我抄禮記?!?/br> 曹盼一頓,打量了諸葛亮一番,最后道:“沒睡好就要抄禮記,為何?” 問的是諸葛亮,諸葛亮接話道:“心不靜?!?/br> 曹盼道:“心不靜抄了禮記就能靜?” 諸葛亮半瞇起了眼睛,曹盼已經走到諸葛亮的身側,挽過他的手臂,“三弟是來拜見我這個二嫂的??次业拿嫔?,饒他一回?” 作怪的小手偷偷地避著人在諸葛亮的腰上畫圈圈,諸葛亮以長袖掩蓋捉住她的小手,“一回,就一回!三弟難得來一回,還沒能與你把酒言歡就被你罰了抄書,多委屈啊?!?/br> 被捉著了,曹盼的小手也不安份地撓著諸葛亮的手掌,諸葛亮警告地看了她一眼,曹盼卻傲驕地昂起頭,“答應呢,答應呢!” 這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模樣,引得諸葛亮甚是無奈。 掃了諸葛均一眼,諸葛亮道:“看在你二嫂的份上,饒你一回?!?/br> 諸葛均大喜過望,與諸葛亮和曹盼皆作一揖,“謝二哥,謝二嫂!” “此處風景怡人,正是花開好時節,你們出去散散步?”詢問地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道:“嗯,走走!” 曹盼正要去給他們備些水,諸葛亮道:“一起!” 牽著曹盼的手,曹盼微微一愣,隨之打趣道:“好,夫君說什么是什么!” 那唯夫命是從的模樣,諸葛均被撒了一波狗糧,好想說他就不去打擾這夫妻二人了,偏偏沒敢說。 好不容易才逃過了抄寫禮記,他的話只要一出來,妥妥又要被虐! 諸葛亮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如今并攜曹盼出去,雖然后面跟著諸葛均,諸葛均是有不少人認得,畢竟兄弟倆長得有幾分相似。眾人的注意力就落在曹盼的身上。 “諸葛先生,這位小娘子是?” “我夫人!”諸葛亮落落大方地與人介紹曹盼,曹盼聽著似是吃了幾斤糖那么甜。 “竟是諸葛先生的夫人,恭喜恭喜!”原先諸葛亮沒有成親是眾所周知的,突然公布了喜訊,這是剛辦的婚禮啊,雖然不知是何時舉行的婚禮,恭喜是必須的! 諸葛亮客氣地道謝。 很快整個村里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成親了,小娘子還是個漂亮的小娘子,和諸葛先生站在一塊,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當然免不得有那心儀諸葛亮的小姑娘失魂落魄的看著曹盼,相比之下,不得不承認自己實在是比不上諸葛亮這位新婚夫人。 “諸葛先生,盼公子呢?多日不曾見過盼公子,難道盼公子離開了?”有人打諸葛亮的主意,也有那打著女扮男裝的曹盼主意。 第082章 飛蛾撲火的默契 諸葛亮看了曹盼一眼,曹盼面不改色地道:“家兄已經回家了?!?/br> “啊,諸葛先生的娘子竟是盼公子的meimei嗎?難怪看著有幾分相像?!辈芘蔚脑捯袈湎?,立刻有人附和地說。 諸葛亮對曹盼這說謊不打草稿的行為靜默,畢竟曹盼既已恢復女兒身,男裝的那個去處總要給村民們一個說法,否則只會引起百姓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