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錦囊妙計
諸葛亮心說這不行,還需鼓舞士氣,于是,輕搖羽扇大笑起來。 張松一見竟然又笑了,驚悚。但他知道諸葛亮是為了鼓舞士氣,勉強打起精神,呼應道:“陛下,你前番大笑,引來龐德,折了許多兵馬,如今又為何笑?” 諸葛亮笑道:“程文杰最終是智謀不足,若是朕用兵……?!彼鹕赛c地,“就在這里埋伏下一支兵馬,我們縱容能夠逃脫,也已經無兵矣!程文杰沒能想到這一點,他畢竟是無謀!” 眾人聞言感到有道理,自己活命有望,士氣多少回復了一些。 眾人正在大笑辱罵弘威皇帝白癡的時候,四周軍士一陣陣的尖叫。 諸葛亮等人已經成了驚弓之鳥,聞聲立刻上馬。只見四下里殺聲震天,一軍方圓圍了過來。為一人,手提一柄裂地開山斧,威風凜凜,呼道:“諸葛村夫,那里去?” 眾人一見是徐晃,此人乃是程軍五子良將之一,盡皆膽寒。諸葛亮驚魂中派李嚴擋住徐晃,自己先撥馬逃命。兩軍一陣廝殺,徐晃戰前斬殺了李嚴。 諸葛亮馬不停蹄,一路南逃,身后不聞追殺之聲時,環顧四周,只有二百余騎跟隨。包括諸葛亮在內,文聘、嚴顏、張任等人皆帶傷。到了這個時候,追隨諸葛亮出征的兵馬,可以說已經全軍覆沒了。 諸葛亮便感到自己完蛋了,川中已經沒有兵馬能夠抵擋三十萬程軍了。 走到這里,人困馬乏,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張松、法正等謀士疲憊的目光望向諸葛亮,他們已經不管你是不是皇帝了,毫不掩飾不滿。 諸葛亮嚇了一跳,此刻他也想不出好的辦法應對當前的局勢,然而必須要安慰將士一番。諸葛亮一方面組織言詞,一方面輕搖羽扇露出能夠安定人心的笑意。 可是,當眾將見到他笑的時候,頓時毛骨悚然起來。心說陛下您可別笑了,我們已經是頂不住了。 于是乎,已經沒有兵馬的諸葛亮不敢停留,狼狽逃竄回了雒城。十萬兵馬沒有了,孟達、李嚴戰死。諸葛亮已經沒有兵馬抵擋程閔的大軍,他一方面全線撤退會成都。另一方面,快馬飛報江陵的馬超。江陵還有諸葛亮的十萬人,他準備棄守江陵,集結最后的兵馬到蜀中,與程閔在成都城下決一死戰。 而程閔大獲全勝,兵不血刃得到成都門戶雒城。 雒城,弘威皇帝臨時行宮,程閔大宴群臣。 程閔高踞寶座之上,舉起酒杯,笑道:“能夠全殲西川蜀軍主力,多賴諸位……?!?/br> “實乃皇上親臨險地,誘敵深入,吾等不敢居功?!北娙艘黄鹋e杯道。 程閔一飲而盡,群臣亦是痛飲。滿大殿的人樂呵呵的。 酒過三巡,一心想要奪取西川的程閔,不免詢問起今后的戰事。 隨軍軍師郭嘉出班奏道:“啟奏皇上,諸葛亮退回成都后,調集了云南、永昌等西川南部郡縣的兵馬,估計在成都集中了三萬人。而江陵的十萬大軍不容小視,是否對成都只圍不攻,先奪取巴郡,截斷江陵馬超部退回蜀中的路線!圍殲了馬超,震懾江東,后再一鼓作氣,圍殲成都的諸葛亮?!?/br> 西川縱深極廣,程閔打算趁著平定蜀國這一戰。徹底安定西南,這需要一個平穩的后方。而江東還有一個孫權,還需擊潰江陵的諸葛亮。震懾住江東,自己這邊才好放開手腳。 于是。弘威皇帝程閔一方面派出使者去襄陽詢問趙云部的荊州戰事,另一方分兵兩路,一路兵圍成都,一路攻打巴郡。將西川北部全部掌控在手中,就完全隔斷了江陵的馬超。 與此同時,成都皇宮里吵了起來。 “陛下,成都雖然城池高大,糧草充足。但陛下絕對不能在成都!”法正道。 張松出班奏道:“陛下,豈能輕易放棄都城,只需大將軍……?!?/br> “張松誤國!”法正粗暴的打斷了張松的話,“派一員大將鎮守足以……?!?/br> 許多年以來,都城淪陷就代表著國家淪陷了,國家淪陷了那么國民的斗志就會消沉。都城的確不能輕易失去,然而諸葛亮也的確不想困死在成都內。諸葛亮臉色極其難看中問道:“那依你之意,朕該怎么辦?” 法正急忙說道:“永昌郡城坐落在高嶺。四周山川險峻,樹木叢雜。相較于成都,更加易守難攻。更為重要的是,程軍遠征至此跋山涉水,后勤一定供應不力……?!痹挼竭@里,法正語重心長的說道:“陛下,我軍目前已經不是程軍的對手,只有堅守住,才能尋找到機會。大將軍若是能夠及時回兵。那么我們就可以力守地形更加險惡的西川南部。若是大將軍回不來……,只有永昌才可以長期守……?!?/br> 諸葛亮聽從了法正的建議。留下嚴顏為大將、張嶷、張松輔佐。而他自己帶著兩萬兵馬,帶著成都絕大部分糧草。在程軍到來之前,向永昌撤退。 至此,川中的戰事暫時沉靜了下來,而荊州的戰事,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 馬超作為蜀國大將軍,荊州蜀軍的主將,擁有絕對的權利。他來到荊州后,并沒有聽諸葛亮的話堅守,反而是主動出擊。 而華夏帝國大將軍,荊州程軍的主將趙云,穩扎穩打。 一時間,雙方各有勝負。就在程蜀邊境上的荊門小縣僵持住了。 荊門府衙內,大將軍趙云聚將議事,堂下臧霸、紀靈、周倉等將,又有隨軍參謀滿寵。 趙云穿銀盔銀甲而坐,問于堂下諸人道:“今已經與馬超相持一月有余,你們對目前的戰事有什么看法?” 紀靈立刻起身,抱拳道:“大將軍,聞皇上在西川屢戰屢勝,而我們在這里未建寸功。昔日出征之時,皇上令大將軍奪取荊州。今日馬超自出城池送死,不必避讓,領軍出城一戰則可!” 話音剛落,滿寵起身抱拳,諫言道:“大將軍,馬孟起有勇有謀,不可輕敵。不如堅守,皇上在西川得勝,馬超必定不會久留荊州。待得他有退意,追擊乃為上策?!?/br> 趙云微微點頭,然而他心里是渴望一戰的。 這時,須發皆張的周倉,瞪著眼睛站了起來,抱拳道:“此乃書生之言,自古以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敵人在外,我軍在城內以逸待勞久矣,出城一戰自可取勝?!?/br> “大將軍!”滿寵還要爭辯的時候,臧霸起身道:“大將軍,聞出征之時,皇上曾有錦囊留下,為何不打開一看?” 趙云聞言伸手入懷,摸出一個錦囊,道:“昔日出征之時,皇上曾說,僵持不下之時打開來看,如今正是時候?!庇谑?,趙云就將錦囊放到了案幾上,走下堂。四周之人急忙跟在身后,眾人一起望錦囊一拜,山呼萬歲。當趙云打開錦囊取出里面金色錦布的時候,眾人呼啦啦圍了過去。 只見上面大致這樣寫道:馬超是有本事的,但他素來孤傲,只以為本事天下第一。這樣的人最容易被勝利沖昏頭腦。朕授予你權利,就算損兵折將,也要讓關羽贏幾場。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引他急攻襄陽。你再去找張允,朕已經密令他配合你,讓他的水軍長江出擊,急襲江陵,斷馬超糧草退路。馬超一定會敗走麥城,千萬不能讓他跑了。 “襄陽也要丟?”滿寵有些傻眼。 趙云笑道:“馬超這個人是有實力的,只不過野心太大。就算他奪取襄陽,百姓也不會受苦?!庇谑?,趙云再次升堂,拿出將令,“周倉何在?” “末將在!” “命你火速返回襄陽,撤出所有糧草物資,屯于樊城?!?/br> “喏!”周倉接過將令,立刻離去。 “紀靈何在!” “末將在!” “你帶三萬兵馬,扎下九座大寨。本帥這里兵敗了,連丟,但絕不能為馬超留下糧草!” “喏!” 眾將領命而去后,趙云起身,對陳到道:“陳到將軍,當年你跟馬超打過,這先鋒誘敵還需你來?!?/br> 陳到大笑道:“大將軍請放心,打敗仗很容易!” 于是,眾人皆笑了起笑了起來。 另一方面,荊門外二十里蜀軍大營,蜀國大將軍馬超,也是聚將議事。 馬超對帳下諸將道:“今敵大將軍趙子龍屯兵于荊門、襄陽、樊城,平原之地無險可守,我部兵強馬壯,三軍用命,如何不???” 于是,馬超便令吳懿為先鋒,馬岱為副將,自令中軍,向郎、鄧芝為參謀,全軍開拔挺近荊門 消息被程軍斥候飛報到趙云這里。 “馬超既然不堅守,此來乃是自己送死!” 于是,趙云命陳到為先鋒,自引中軍隨后,出城迎戰馬超。 馬超得知趙云竟然出城,大喜過望。便將先鋒吳懿、馬岱兩人叫來,秘密吩咐了一番。 兩將領命而去,率領先鋒營,對陣程軍先鋒陳到。 兩軍對陣方圓,陳到策馬而出,槍指關平道:“無知小輩,不是吾的對手,快叫馬超來送死!” 馬岱大怒,揮刀驟馬來戰陳到,沒有二十個回合,馬岱撥馬便走。吳懿出馬戰陳到,十余回合也敗下陣來,兩人假裝抵不過鳴金撤退。 嘩啦啦聲中,敵人轉頭跑了。陳到一愣,心說還沒交戰怎么就跑了?他轉眼一想,必定是詐敗,不過正中下懷。反正陳到是要敗的,若是中計更能誘出馬超,隨便追吧。 “小輩別跑,馬超在哪里?看某手中長槍挑了他!” 馬岱聞之又氣又怒,若不是馬超有令詐敗,非回頭與陳到拼命不可。 這一日,蜀軍敗退二十里回營。 來日,趙云與陳到一起,猛攻蜀軍大營。只不過兩個時辰,蜀軍便放棄了大營全軍撤退了。 趙云入營后查看了一番,升帳議事,道:“這里是蜀軍的大本營,馬超作為主將沒有出現,其中必定有詐!” 滿寵進言道:“何不將計就計,中了馬超的計謀,正好引蛇出洞!” 果然,來日蜀軍又敗退。若是一般情況,趙云絕不會急追。反正是要敗的,趙云隱晦囑咐兵士早作準備,若是失敗就望漢江長江邊逃,便也一路追了下去。 這一日追了二十里,趙云聚眾議事道:“馬超搞什么名堂?連敗了兩天還不出現?” 忽然見,外面喊聲大震。趙云起身的時候,一名傳令兵狂奔進來,拜道:“大將軍,大事不好,后方出現一彪軍馬,暫時不知多少人!” 趙云大喜,突然收了起來,“驚慌”道:“中計了!不可力敵,傳令全軍撤退!” 趙云一路追趕蜀軍的時候,已經為全軍打了預防針。所以當馬超的伏兵背后殺出,麻袋、吳懿等將反殺回來的時候,程軍并沒有太多驚慌,依然是有序的撤退。 至此,趙云完全主動的中了馬超的計策,而程閔的錦囊妙計也開始運轉起來。趙云一方面“驚慌”撤退,一方面派出斥候飛報后方的紀靈等將做好準備。 程軍退了沒有五里,便被馬超的大軍攔了下來。只見馬超獨騎在前,橫刀立馬攔住去路。左右,雷同,馮習、吳班、王平、向郎、鄧芝,軍勢極盛。趙云、陳到這邊假意驚慌失措。 馬超見到后,得意不凡,手中長槍一指陳到,撫須怒道:“陳叔侄,欺吾兄弟太甚!”他突然怒睜雙眼,“今日馬某在此,還不快快過來受死!”原來馬超已經知道了前番的罵言。 陳到哈哈一笑,裝作色厲內荏的喊道:“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弟弟無能,哥哥也強不到那里去!” “哇啊呀呀,欺我太甚!”馬超大怒,揮舞長槍而出。 叮叮當當中,陳到與馬超大戰二十回合。 這時,程軍陣后大亂,原來是馬岱、吳懿反殺回來。 “中計了,全軍撤退!”趙云銀槍一揮,首先撤退。 陳到撥馬就走,十余萬程軍開始全面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