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事情一籮筐
程閔將夏侯淵帶到了許昌城下。 再次登城的夏侯惇,吃了一驚,他本以為夏侯淵已經死了,疾呼道:“賢弟!” 夏侯淵在陣前說道:“兄長,你真的將城中百姓的糧食……?!?/br> 這事情已經人盡皆知了,夏侯惇嘆氣道:“我軍糧草不足,為兄也是無奈?!?/br> 夏侯淵痛心疾首,道:“兄長,你的確不該如此,這不是你的做法,一定背后有人蒙蔽。不論是誰,是在將兄長陷入不義之地。如今,程文杰欲意用糧食換百姓,兄長切不可空談,若是差不多,就答應了丞程文杰吧!” 說完,夏侯淵便一陣擠眉弄眼。因為在他看來,三十萬人換幾百萬斤糧食,真是一件劃得來的事情,何必背上罵名,去換千多萬斤呢。還有就是,不用程閔送上千萬,只需幾百萬糧食,他的大軍就沒有糧草了,必然撤退。 此刻,哭聲依舊在許昌城內彌漫。 夏侯惇是個俠義的人,前番是狠下心來,如今見到夏侯淵后,心腸再也狠不下來了。只聽他在城頭說道:“程文杰,你若真的想要救這些百姓,你就先將我的兄弟放了。本將軍就答應你的請求,每十斤糧食加五支弓箭換一個人!” 程閔這邊有三十萬大軍,的確囤積了足夠多的糧食。他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為人民做一些事情。如今,許昌城內三十萬人民面臨絕境,他又如何能夠坐視不理。 “好,夏侯惇,朕就用如數的糧食換百姓,你馬上做準備吧!”程閔說到這里,望了一眼馬前的夏侯淵,道:“夏侯淵,你可以走了?!?/br> 夏侯淵剛剛邁步,眼珠一轉,又收了回來,暗道:“孤城一座,就算我回去也幫不了多少忙,倒不如在程營當中,見機行事?!毕氲竭@里,他便對程閔一禮,道:“陛下仁義,夏侯淵佩服,這許昌城不去也罷!” 這話說得程閔有些懵,什么情況?夏侯淵真打算投降? 然而,后世有夏侯霸的投降,如今明眼人都知道,曹丕將夏侯兄弟扔在了這死地。面臨絕境,人要求生,投誠也在所難免。 “賢弟,你要叛變!”夏侯惇臉色大變,在他心中,夏侯家只有為主盡忠的,絕不會有背主投敵的。 夏侯淵搖頭道:“兄長,你好自為之吧?!闭f完,他便返回了程軍陣中,一副不愿見夏侯惇的模樣。 哭聲,始終從許昌城內傳出。 如今的程閔,根本顧不上夏侯淵的這件小事,他一顆心全在三十萬百姓身上。此刻說道;“夏侯惇,休要說其他,先將這些百姓送出!” 夏侯惇惱怒兄弟的投敵,但他是個重信守義的人,何況得到糧食和箭矢,對于守城也有巨大的幫助,喝道:“既如此,你撤軍三十里,咱們便開始交換……?!?/br> …… 初冬,天上的日頭已經不太毒了,但因為大旱,如今的溫度也沒有降低多少。 日頭之下,萬里土地干裂,只有為數不多的小草,枯黃中隨風擺動。而樹木,則已經完全光禿禿了,泛白的樹干。讓人一眼就能知道,是生長在荒涼之地上的。 然而,幾個月以前,這里還是富饒翠綠的土地。 在這片地面上。許昌城孤城聳立。 如今四門打開。無數的百姓,顫顫巍巍一瘸一拐。激動中出城。 “一萬斤糧食,五千支箭,放一千人出城!”曹軍清點完畢后,一批一批放百姓出城。 百姓出城后。馬上就有程軍接住,先是給水,再給稀粥喝。 不是程軍不給飯吃,而是百姓餓了好幾天,突然暴飲暴食,腸胃會承受不了。 “皇上……?!?/br> “皇上……,嗚嗚嗚……?!卑傩照f不出士族高大上的詞匯。他們跪倒在程閔面前,感激中大哭、叩首。 本在馬上監督交換過程的程閔坐不住了,他急忙下馬,來到百姓之前。依次扶起。眼見數以萬計的人,衣不遮體,形同乞丐,龐大匯聚后的景象震撼又令人心酸。 我華夏有世界上最富饒的土地,為什么就不能讓百姓好好生活呢! 程閔眼睛濕潤了,呼道:“是朕沒有盡到責任,讓你們受苦了……?!闭f完,程閔深深一拜。 百姓的哭聲更大了,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激程閔。 城頭上,大將夏侯惇、從事陳矯目視著這一切。 陳矯手搭涼棚,不由嘆息道:“此事古今未曾有,程文杰仁義愛民,真是名不虛傳?!?/br> “哼……?!毕暮類浜吡艘宦?。 陳矯這才醒悟,急忙說道:“將軍,程文杰用了三百萬斤糧食,幾乎消耗了他大軍的所有儲備。他根本無法短期內抽調糧食補充,他的兵馬想來很快就會撤退了。將軍贏得了這場仗,可喜可賀……?!?/br> “哼……?!毕暮類掷浜咭宦?。 一天一夜不停,程閔就此用糧食和箭矢,將許昌三十萬百姓全部營救了出來。 如此一來,加上程閔軍就聚集了六十萬人。 六十萬人聚集在一起的消耗,便是后世也沒有幾個政府能夠長久支撐。 所以,程閔馬不停蹄,來日就將三十萬百姓送走,分布于袞州、豫州、司隸三州,好分散就食。 消息因此傳與天下,一時間天下震蕩。 西蜀的諸葛亮,東吳的孫權無不大罵程閔是個白癡,竟然為了些許賤民,就放棄了最后一戰。 然而,程閔在許昌的義舉,為他在民間贏得了前無古人的威信。 雍涼、荊州、淮南、江東,大旱之中的各地百姓因此向往程閔的統治,他們三五成群,或是百人一伙,有些更是舉村一起,集體向北遷徙,進入程閔的領地內。 人,才是戰爭的根本,當他們察覺大事不妙,開始封鎖邊境的時候,已經有近千萬人遷徙到了程閔的治下。 他們二人皆是后悔不跌,沒了人,來年怎么生產,又到哪里招兵! 弘威二年,大批西部、江南的百姓,由于自然災害和心向程閔統治,入關或是跨過長江到達中原、北方地區,在程閔的勢力統一安排下墾荒和定居。這一大規模人口遷移的過程,被后世史學家稱之為“北上”。 并于后世華夏歷史上最著名的人口大遷移“闖關東”,并列為華夏史上,兩大人口遷移過程。 “北上”是一次苦難下的悲壯的歷史,然而也是一次移民的壯舉。它對天下形勢的影響之大,是難以想象的。 程閔統治下的人口得到了一次跨越式的增長,當大災過去,爆發出的生產力難以想象。 而諸葛亮和孫權,因此動搖了根基。人口的銳減,讓他們統治下的地域,百里無人煙,經濟糧食生產能力銳減,同時,募兵也開始困難。 各地諸侯為了不成為光桿司令,不得不閉關鎖國,以防止再有遷徙事件的發生。 對于程閔來說,大勢,是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但他拿出糧食換百姓后,不得不面臨一個十分艱難的困境,那就是沒有糧食了。 沒有糧食就沒有辦法打仗了,而許昌城內糧食充足的十萬敵人,就會想一顆釘子一般,死死釘在他的腹地。并且,糧食充足的敵人,可以隨時出擊,從而從釘子演化成尖刀……。 弘威二年十月。 程軍黃忠部,拿下了函谷關。程軍徐榮部拿下宛城的同時,也拿下了武關。 至此,程閔可以說已經統一了中原。 由于程閔在許昌,用糧食換三十萬百姓的義舉,讓他在新得到的中原各州擁有了巨大的人望。中原百姓,很快溶入到了程閔的統治下。因此,中原各地的戰后重建步上正軌。 人們歡天喜地,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生產自救運動。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曹丕西逃入長安,調集了五萬大軍后,守住了長安最后的防線潼關。 自此,程閔雄踞八州之地,震蕩天下。世人皆知,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但是,許昌城,依舊像一把尖刀一樣,狠狠插在程閔八州之地的要害,并隨時能夠令他傷筋動骨。 因此,程閔無法返回鄴都朝廷,無法親自主持戰后各地安定的事宜。然而他依舊飛鴿傳書,又令留守鄴都的荀彧將朝廷奏章匯總,送來軍前批示。 一千八百年前的社會形態,沒有后世復雜?;局挥兴膫€方面,一就是農業,二就是商業,三就是古代較為落后的手工制造業,四就是各地治安。 程閔聯系后世政府的施政綱領,對各地的工作,作出了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 第一,農業。禁止一切土地的私下交易,必須保證農民有足夠的土地耕種,耕具、牲畜可以半租半買的性質,交付農民使用。同時,各州、郡、縣,要發動群眾,生產自救,趕著秋季的尾巴。務必要將夏糧的種子種下去。若是能下幾場雪,明年必然會有收成。 第二,商業。聯合各地原有的大商,鼓勵扶植新興的商戶。稅率按照大漢最少時再減兩成,但是禁止一切囤積、哄抬物價的情況發生。暫時實行各地指導價格……。 第三,工業,也就是手工制造業。一切與軍工有關的產業,只能政府運作。百姓可以購買武器防身,但禁止民間生產武器。至于其他,照舊。而政府一切民間的采購,則由華夏商會負責,是唯一的皇商。 第四,就是維持社會穩定的治安。程閔指出。各地守備軍要切實履行自己的責任,打擊成規模的惡賊團伙。而各地府衙,要開展嚴打運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行為。亂世用重典,一定要維護好人民百姓的人身財產安全。 千頭萬緒。但大致上是以上幾點概要。 大亂之后需要大治,各地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飛到了程閔的案幾之上。然而,程閔結合后世經驗與教訓,批閱速度之快,古今帝王無人出其右。如今的他,已經初顯一位帝王的模樣。 有一位勤勉的君主,麾下官員是欣慰的。 有情報系統各地監察,各地的吏治是清明的。不清明的官員,早已經在嚴厲的打擊下,去大牢喝茶了。 總之,各地在程閔的指導下,有條不絮的平穩發展。 這一日,即將進入11月,天氣終于徹底冷了下來。 許昌城外,程軍大營,中軍大帳。 中午。 堆積如山的奏章后面,一個人在埋頭苦干,大冷天還出汗。 這時,大將許褚走了進來,懷里抱著一摞子奏章。他看了看案幾上,已經沒有放置的地方,只好自己抱著了。心說皇上的活計,真不是人干的?!芭夼蕖??!痹S褚自罵一番,心說俺一定要保護好皇上,皇上真是愛民。 如海奏章后的程閔,聞聲抬頭,便見許褚懷里的一摞子,眼睛頓時瞪了出去,渾身一個哆嗦,暗呼一聲,“吾勒個去,還有!” 他的確是想要勤政,但這政務實在是太勤了,勤到他忍不住不滿道:“許褚,不是說了嗎,郡縣的交給諸位軍師?!?/br> 許褚憨憨一笑,咧嘴道:“皇上,這些是朝廷各部的重要奏章,需要您親自批示!” 程閔大怒,指著面前幾百本道:“不都在這里了嗎?” 許褚是親衛將,一切事情,就算他不經手,也是都看到了,于是解釋道:“皇上,這些是昨天下午的,我懷里這些,是今天早晨發出來的,所以中午到了!” 呼,程閔深處一口氣,寒冬臘月拿起毛巾擦了擦頭上的汗,心說這開國皇帝真是不人干的,一攤亂局,幾年也收拾不清。然而他不干,也沒人敢干,只好埋頭苦干。 于是乎,只見他再一次奮發圖強。 只見一本本奏章“紛飛”,很快下去了不少,然而又送來一批后,又漲了上去。如山的奏章后,只能看到一束發髻,不斷晃動。 許褚看到皇上忙的滿頭大汗,心痛不已。一會讓虎衛減弱帳中的炭火,一會又親自拿起扇子,為皇上扇風。他只咧嘴,心說看把皇上累的,別說喝酒聽曲了,就算是上炕睡覺都沒時間。不是說,自古當皇帝最悠哉嗎?俺許褚怎么沒看出來! 午飯,程閔只喝了一碗稀粥。如今自程閔開始,各處府衙、官員,或者可以說程閔治下所有的公務員,全部節衣縮食。俸祿則是先欠著,以便能夠與百姓一起,渡過災年。 程閔手下的公務員們,對于欠薪一事,并沒有什么怨言。因為程閔的大勢已經起來了,對于他們來說,堅持過災年,以后前程什錦。